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元素在材料类课程教育中的融合策略

2021-11-29王乐乐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王乐乐

摘要: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是新时代中国高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效课程教育作为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只有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渠道,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同并进,才能打破长久以来学科教育和思政教育各自前行的尴尬境地。因此,针对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等问题,本文将从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内容设置、教学形式匹配设计、以及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材料学”教学中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案等问题入手。通过在“材料学”相关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融合先进技术与前沿研究于教学中,有机地将课堂理论、课程实践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增进课堂互动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从事工程科技领域工作的方法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价值、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关键词: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培养实践能力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重要指示,江苏大学将课程思政建设放在了鲜明的位置,严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作为主要教学理念,实现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针对材料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的《材料物理性能》这一专业必修课程,由于其全面介绍了材料的结构、性能、应用及开发等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以这门课为材料学学科思政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试点思政建设的改革与尝试。

我们总结了这类专业课程中思政建设融入遇到的主要问题:首先,匹配的授课内容是进行思政课程融入的关键要素与基体。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人们通过高精尖技术对材料结构、性能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十年前,因此,延续原有教学大纲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现有认知水平的丰富和拓展。而思政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思政要素与专业基础知识的简单叠加,要实现良好的融合就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进一步的遴选,一方面可以赶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可以与当下政治环境能更好地融合,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课程改革的典型案例分析: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概念,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材料的应用与选择等基本知识,根据国家社会需求构建新型材料。思政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材料合成制备与加工知识的同时,增加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理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发展建设伟大事业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以光电功能材料的讲授为例,这类材料是指在光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局限于现有的认知水平,可能学生并不能从书本给出的应用范围意识到它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此时,可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引入这类材料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光电功能材料在军事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碲镉汞、锑化铟是红外探测器的重要材料;硫化锌、硒化锌、砷化镓主要用于制作飛行器、导弹以及地面武器装备红外探测系统的窗口、头罩、整流罩等。氟化镁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较强的抗雨蚀、抗冲刷能力,它是较好的红外透射材料。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是高功率和高能量固体激光器的材料等。目前,世界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超音速歼击机,其机体结构采用复合材料、翼身融合体和吸波涂层,使其真正具有了隐身功能,而电磁波吸收型涂料、电磁屏蔽型涂料已开始在隐身飞机上涂装;美国和俄罗斯的地对空导弹正在使用轻质、宽频带吸收、热稳定性好的隐身材料。可以预见,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国防技术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据此,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还可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真正含义。

其次,课程思政改革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则是授课形式的创新与改变。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的潜力:即关注课堂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作用,将传统传授专业知识方式和多媒体化思政实事适当结合。虽然当下不乏材料类授课过程中都引入了思政内容的教学尝试,但是其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得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若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则能以更生动的方式达到二者的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