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育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2021-11-29毛张艳
摘要: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是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话题,国家对生态、自然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文章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入手,即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带来一系列困惑、国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视、中国文学历来对自然认知的重视;通过语文课堂、写作教学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建议,以期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态意识;生态意识的培养
工业化大生产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疏远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直接感知由此变得陌生,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提高每个学生的生态意识已迫在眉睫,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培养他们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化学、生物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语文教师也必须要承担提高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使命。
而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把“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放到了一定的高度。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尊重、敬畏自然”的观念谈得比较少,但是语文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观念外,还有必要培育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敬畏自然的意识。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是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生态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维度。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生态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带来一系列困惑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忽视自然。生活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日益模式化、标准化,以及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使学生乃至教师都淡化了生态意识,这表现为学生感知能力的日益弱化,尊重、保护和敬畏自然的意识越来越弱。人与自然的分裂愈发严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促使我们的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正在一步一步地失去,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与环境恶化,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的突击,让更多人的生态意识回归,关注自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促使我们在更大程度上认识到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
(二)国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视
近年来,社会各界也都认识到忽视自然问题的严重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遵照自然规律的发展,人类才能有效地防止在利用自然中少走弯路。”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由此可知,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要求;此外,教科书编写原则中也对自然进行了强调。
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作为语文教师,就势必要呼应国家与教育部的要求,在内容和意识方面对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培养,塑造学生理性与感性兼备的健全人格,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内容与意识两个方面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
(三)中国文学历来对自然认知的重视
语文课程中蕴藏了巨大的生态教育资源,这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
中国文学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的作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取之于物”。中国文学中认识自然的主要类型有:
1.比兴的自然,多以事物的外在风貌习性为因由,以引起所咏之词,代表作品有《诗经》中《氓》、《硕鼠》、《采薇》、《桃夭》、《蒹葭》等;
2.德性的自然,即自然之物成为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代表作有屈原的《离骚》,中国文学中的梅兰竹菊成为高洁品格的物质符号,就是这种自然认知的逻辑结果;
3.寄情的自然,自然在此成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整体生活场景,而不是单个意象,代表作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自然在中国文学中的主要功用是寄情寓理,其根源可以溯及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中国文学惯于移情自然,往往将自然看作值得托付的对象,或者从中寻找德性的昭示,或者从中获取心灵的慰藉。汉语的成语中出现的自然物很多也主要取之于其生物性特征,如:“玉树临风”这个成语取之于大自然中的“玉树”、“冰清玉洁”取之于“冰”和“玉”、“莺歌燕舞”取之于“莺”和“燕子”、“残花败柳”取之于大自然中的“花”和“柳树”等等,每个成语都代表一种含义,这些成语中的自然之物都是我们常常忽略的,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不乏美文连篇,而且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内容,语文教材的选文虽然文章题材、内容、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含有一定的自然认知意识,其中有介绍自然环境的科普知识,如《看云识天气》;有歌颂自然山水环境之美的优秀美文,如《春》、《济南的冬天》;也有关于维护人类和自然环境平衡的文章,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等,这些描写自然、赞美自然、关爱自然的选文,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供了庞大的文本素材。
二、语文教育中生态意识培养的路径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呼唤生态意识的回归,需要去探求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路径与方式,下面阐述笔者的一些建议。
(一)以语文教学为窗口,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
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是从自然中取材而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语文为窗口”,利用语文教材中有关生态意识的内容和文本,通过结合精致的教学设计,设置合理的导向问题,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有人统计,《离骚》中有香草14种,良木20种,嘉木10种,恶草11种,这么庞大数量地取之于物,如白芷、秋兰、木兰、宿莽、菌桂等等,光是研究《离骚》中的植物,都能让学生应接不暇,比如让学生归纳整理每种植物的特性、意象特征、情感標志等,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注意到这些自然植物。屈原的《离骚》蕴藏博大精深的生态意识,天时节序、山水景观、风雨云雷、万物生长,都给屈原的文思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其生态意识具有永恒的价值。挖掘中国文学特有的生态价值,有利于学生生态意识的激发。
《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描写,正是呼唤学生生态意识回归的重要凭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充满了生态美学的思想,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不管是其中的一草一木,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场景,都是诗人浓郁思情的寄托,诗人在一草一木之中找到了归属感,与大自然相契合。作品开篇便写了“桃花林”、“杂树”、“芳草”、“落英”这样的大自然之物,这种自然之物是构成自然美学的重要因子,陶渊明对这自然风光的描绘细腻而有韵味,水到渠成,如同行云流水,人与大自然已经和谐得融合为一体了。陶渊明虽是因为无法施展报效祖国的宏图伟业,又不愿意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无法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才构建了这样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但他所描绘的世外桃源里,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在语文教学当中,运用这样一篇文本进行分析教学,不失为一个为学生注入积极的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两篇选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人类对大自然及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关注。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交流,组织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内容,结合实际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这是直接的生态意识的灌输,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比如分析说明罗布泊水面消逝的原因,把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悲剧呈现到学生的眼前,通过文本中的句子,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缺乏自然生态意识,才导致了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完这些文本以后,基本上能够把一定程度的自然生态思维渗透到学生的意识当中,促使他们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此外,刘禹锡《秋词》中的鹤鸟、李白《静夜思》中的月光、薛宝钗《临江仙·柳絮》、王维《渭城曲》中的柳树、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孤鸿、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等等,都体现了自然在中国文学与文化里是作者值得信赖的伙伴,他们通过移情投射的方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自然事物加以传达,体现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陈世骧曾说中国文学具有强烈的抒情传统,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完全可以进一步说,这种抒情传统是通过描写自然之物来实现的。通过语文这个“窗口”,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正能呼唤学生生态意识的回归。
(二)抓好课堂生态构建,以写作激发生态意识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写作为切入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为学生确定写作范围、体裁、字数,很多学生往往会抱怨没有写作素材,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据此要关注到,学生不是没有素材可写,而是不懂得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这与学生的生态意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写作与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要用写作来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反过来,生态意识的提高又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内容,两者互相促进。比如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可展示优秀的范文文本,分析优秀范文写得好的原因,以激励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回归到自然中去,让学生去主动地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与心灵碰撞的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作文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引导他们走向自然,回归生态,激发生态意识。
以写作激发生态意识,抓好课堂生态构建,需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创设文本情境。上面提到的教师在课堂或课后展示相关文本,也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文本情境。通俗地来说,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和文章,把内容解读和社会生产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营造学生主动投入并且有利于教学的特定场景和氛围。学生通过对教师所展示的文本进行分析、比较和理解,并根据生活经验,结合与文本联系紧密的材料,有利于扩大阅读范围,接收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更多有关生态的经验和知识,在培养理解能力、分析和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生态意识。
第二方面,创设音乐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声音情境展开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听觉和思维系统,利用多媒体播放音效,能够快速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比如雨声、雷鸣、流水声、虎啸声、鸟鸣声、虫鸣声……借助起伏的音效,结合特定的文本内容,来营造学习氛围,熟悉的声音能够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和感受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并用组织文字对自己的体验进行表达,这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又能开启学生脑海中生态意识的大门。
第三方面,创设影视情境。在语文课堂中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视资料,是改变课堂教学内容输出单一的一种途径,能促进学生主动地从影视资料中获取直观的信息,增強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交互联系。比如在教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以及对材料的解读,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又能在现实中看到原型,加上影视资料的视听刺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去探寻罗布泊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积极的、动态的互动环境,师生在交流、探讨中形成对生态问题的共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遵循教学实践原则,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教师将生态教育的意识和理念源源不断地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结构,不能按照成人的理解程度来要求学生,比如在引导小学生时,让其具有生态意识的初步启蒙即可,按照年龄和心理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2.兴趣激发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有趣的话题、连续的追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与讨论热情。
3.创新阐释原则:在主导阐释意图的基础上,立足课文文本内容并进行具有生态意义的创新阐释,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生态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初步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4.兼容互通原则: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主义精神,也要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真切感受,可以在口语交际和写作中描摹自然,在听、说、读、写中渗透自然生态,且这有助于培養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除了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生态意识、教授生态教育理论以外,也可以组织多种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在接触、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有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培育其科学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能力的均衡发展。比如开展生态文明相关主题的讲座、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有关生态文明的问卷、开展“生态意识”主题班会、举行以生态为主题的生态演讲比赛、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活动日”等活动。除此之外,可让学生在假日期间编写“生态文学”的班级杂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自觉成为生态意识教育的传播者和组织者,增强学生的生态责任与意识。
要重视小组学习,加强合作探究。课堂的理论教学,需要延伸到课外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比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也能增强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开展考察调研活动,鼓励学生成立生态保护实践小分队,利用假期时间走进工厂、走入农村、走进大自然,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做调查或访谈,让学生们在环保实践活动中培养了解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诉求的重要内容。关注自然,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需要师生双向共同构建的,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必然能提高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晓婷. 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杨迪,王淑英.加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J].青年文学家,2013(02):70.
[3]赵耀世.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07):141-142.
[4]林建彬. 基于课程分类的中学生生态意识养成研究[D].广州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毛张艳(1998年):女,汉族,广西桂林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