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亲和性

2021-11-29张博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张博

摘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差异性更有亲和性,正是两者在中国大地上互补共生,才最终形成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性;亲和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经阐释:“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求的程度。”五四运动,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即“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建设自己的国家。需要意味着缺乏,意味着原来的文化不能满足当今只需要,而只有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的思想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原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一样,马克思主义才有被引进中国的必要。

那么,马克思主义究竟跟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差异呢?

第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在当时比较发达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欧洲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包括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认识最全面、批判最深刻、对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论述最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乡土农业社会的文化,不知资本主义为何物。当西方列强用我们发明的火药,炸开我们的国门,才急需认识和应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此方面提供了完整的话语。

第二,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强调通过一个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整合社会,建构国家,而中国传统文化允许士农工商四民的流动,崇尚知足、不争、和谐,整个社会架构松散,整合力和凝聚力不强,敌我意识较弱。在国家破碎、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中华传统文化解不了困。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力量的整合和现代国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指导工具。

第三,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抱唯物主义态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反对夸大个人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的真正改善有赖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注重礼义廉耻信,强调“修身”、“独善其身”“无为”“中庸”,强调个人修为,相信“命数”。可在西方近代的实力政治和霸道文化面前,中国传统的思想有点招架不住。马克思主义唯物精神、斗争精神、革命精神,正好弥补中国传统文化柔弱有余而刚强不足、重视心性修养而忽视制度建设的缺陷。

第四,自19世纪西方文明大规模东渐以来,中国人原来的社会和国家观念日益瓦解,而新的适合当时实际的新观念又没有形成,以致中国陷入了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多重危机和混乱。而马克思主义迅速的解决,根据自己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中国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较为确定的历史方位并明确了努力方向。

总之马克思主义很快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成长,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文明发展的最高成果,而且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阐释,对于落后的中国对以城市为核心的西方文明的挑战、认识并参与当时面对的新世界确实起到了指导作用。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反对官僚資本主义的剥削,推翻“这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而中国传统文化对此作用有限,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苏俄已经展现了巨大的实际作用,对中国很有吸引力。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是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和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之所以会迅速立足,没有水土不服现象,得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似曾相识的亲和感,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都持有辩证的、历史的态度,都怀有一种“天下忧而忧”、“国之危难,匹夫有责”的意识,从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发展。这种“大史观”一方面强调“生生不息”、“不破不立”、“革命”、“反着道之动”,承认历史变化发展及其不同阶段;另一方面也相信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历史之道。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层面有共通之处,试图用“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人类解放”超越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文化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大同”思想。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宣称“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没有政治国家,没有压迫、剥削,没有异化,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具有“人民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民本位思想,马克思强调“人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的民本思想。马克思在解释历史观时用到“合力论”,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强调关系,强调天下为公,天下“大一统”思想,反对私有财产永久性和绝对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在财产制度上“共财”、“均贫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兴天下之利”,对一些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盐、铁实行政府管制,反对囤积居奇,主张节制资本,马克思也有类似表述,消灭资产阶级,共同富裕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三、总结

其实,早在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此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游离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外,而成为其不可分割的内在部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亲密性,使二者在中国的大地上互补共生,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内,第4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3]《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

[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07-03.

猜你喜欢

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