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2021-11-29郎洪光
郎洪光
摘要:哈爾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哈尔滨市的热门话题,哈尔滨市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了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的发掘,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层理解层面仍然有待提高。哈尔滨市应当在继续维护和发掘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同时,现阶段着重发展市民文化,站在长远的角度则要培养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才能让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实现真正的繁荣。
关键词: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
中图分类号:K878;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0-0058-05
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哈尔滨市在旅游领域的热门话题。20世纪前十年,哈尔滨市政府加大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通过打造历史建筑的名片发展城市旅游业、为城市经济创收,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管理部门的既定方针。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是指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作为消费对象,再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文化上和精神上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近代历史建筑是哈尔滨市的特色,是这座城市的旅游客体和可供发掘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发掘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哈尔滨市的旅游事业至关重要。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哈尔滨市历史建筑的一系列整理、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本地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的探究,但在理论研究、创新上稍显不足。对其研究不应仅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积累层面上起推动作用,也应该一定程度上通过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继续发展。
一、哈尔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及开发现状
(一)领事馆建筑文化遗产
目前,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已公布的现存保护类领事馆旧址有17处,这些建筑多数修建于1907年至20世纪三十年代,其中俄国、日本等国有好几处,建筑艺术形式各异。日俄战争后俄国对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的控制有所下降,在各国的强烈要求下,1905年12月清政府下令哈尔滨开埠,于是东西方主要列强国家纷纷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这些领事馆建筑所呈现的艺术形式极其丰富,如俄国有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巴洛克风格建筑和俄罗斯风格建筑,日本的三座领事馆建筑均为折中主义与巴洛克风格的结合形式,德国、美国领事馆为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英国、法国领事馆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皆具有本国特色,堪称建筑艺术精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些领事馆每一座都有深厚的历史,很多来到哈尔滨的旅游者都会特地去参观一下领事馆遗址,领事馆建筑在哈尔滨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当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对领事馆建筑十分重视,对主要的十余座领事馆进行了修缮,并在建筑物门前竖立了石碑,不同程度地向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参观。简言之,时下对哈尔滨老领事馆建筑再生的开发,集中在红军街、南岗秋林商圈和道里综合商圈等黄金地段,或依托历史街区主题功能加以定位并开发利用。
如图所示,哈尔滨市老领事馆的开发改造,大多数属于商业用途。
(二)教堂建筑文化遗产
1897年中东铁路开始修建后,大量俄国官员、俄军士兵和以俄国为首的各国侨民涌入哈尔滨。“一般说来,什么地方出现了俄国人,他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1898年8月,俄国人在今香坊区的铁路辖区内修建了一座简易的随军教堂,1900—1901年最富盛名的圣·尼古拉教堂落成。迄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总共屹立着东正教堂二十余所。其建筑艺术形式包括“洋葱头”式、“帐篷顶”式、拜占庭式等多种类别。除东正教堂外,德国、波兰、乌克兰等国侨民也在哈尔滨修建了其他派别的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其种类之多也在国内属于罕见。据《哈尔滨市志·宗教志》记载,截至20世纪30年代末,哈尔滨市有宗教建筑八十余处。教堂文化成为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城市经济文化格局达百年之久。教堂在哈尔滨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它不仅在建筑艺术上,也在城市文化积淀上,形成了迥异于国内其他近代名城的特征,它甚至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哈尔滨市的教堂建筑不仅吸引前来游览的宗教人士,也同样吸引爱好建筑艺术、爱好摄影的旅游者。
尽管哈尔滨市的教堂建筑在历史上大部分被拆毁,其中包括位于市中心的、被称为“远东第一”的东正教堂的圣·尼古拉教堂(拆毁于1966年),但仍有部分教堂保留至今。近年来,哈尔滨市政管理者对这些建筑进行了修缮,有一些已重新对宗教人士开放,还有一些直接建成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如位于今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该教堂已成为今日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为城市创造收入。总体来说,哈尔滨市对教堂文化遗产的发掘、维护和利用,成效还是颇为显著的,要优于其他类别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三)工商业建筑文化遗产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铁路的其他附属机构,如机务段、工务段、火车站、铁路制材厂、发电厂等相继建成,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东铁路工人已达25315人,其中70%集中在哈尔滨。哈尔滨城市的兴起使东北北部地区突然凸显出一个巨大的供给市场,各种实业也开始兴起。日俄战争以后,由于俄国的影响力有所衰弱,先后有日、英、法、美等33个国家的十几万侨民移居到哈尔滨。除了列强国家的侨民之外,还包括乌克兰人、犹太人、波兰人、朝鲜人等殖民地的人沿着中东铁路涌入哈尔滨。据《哈尔滨市志·人口志》记载,1922年,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为38万人,其中中国籍人口为18万人,以俄日英为主等30多个国家的侨民为十九万六千余人占哈尔滨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欧美各国资本家、银行家和宗教文化人士纷至沓来,开洋行、设银行、办教堂,剧院、报社、学校也大量出现。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位于今南岗区的秋林洋行(俄国商人所建)、位于今道里区的马迭尔旅馆(犹太商人所建)和英国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等。这些工商业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基本囊括了欧洲近三百年来主要的建筑艺术形式。譬如位于今道里区的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13栋。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犹太国民银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松浦洋行(巴洛克风格建筑)等。有人甚至断言,这条历史不足百年,长仅1433.5米的大街,将西方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与此,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欧洲各类建筑风格并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名街。每一位来到哈尔滨的旅游者,必去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老街,中央大街成为哈尔滨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名片。
今天,哈尔滨市的工商业历史建筑大部分保留了下来,但是它们并没有像领事馆、教堂那样,被保护起来作为博物馆或游览景点,而是依然用于工商业经营。近年来市政管理者对这些工商业建筑也大规模修缮,并且划为一、二类保护建筑,比如在哈尔滨市属于“老字号”的秋林公司、马迭尔宾馆、华梅西餐厅就进行过多次翻修并继续作为商场开放。2015—2018年,哈尔滨站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老哈站”的原貌(1900年建造,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该建筑也成为哈尔滨的新地标。
(四)中华巴洛克式建筑文化遗产
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经济日渐繁荣,大批闯关东来的山东、河北、热河等省的人居住在了哈尔滨,形成了以傅家甸(今道外区)为核心的中国人聚居区。这在当时周围全是俄国人控制区和外侨聚居区的哈尔滨,犹如一座孤岛,如同旧金山等城市的唐人街。尽管哈尔滨的中国人在数量上和地位上不占明显优势,但中国人仍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起了较好的生活,建立了包括酿造、食品和纺织工业在内的企业,在今道外区修建了大量的工商业建筑和住宅。这些建筑物有个共同特征,建筑外围均仿照西式砖混结构建筑,内部则沿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样式,形成一种中西合璧形式的新建筑,被称作“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中华巴洛克”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建筑布局形式与装饰特点,是我国建筑发展史的重要一页。目前我国尚存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地。在众多城市中,哈尔滨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是保存最完整且占地面积最大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近年来哈尔滨市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也吸引了众多建筑艺术爱好者和民俗文化爱好者前往参观旅游,成为该市一处新的人文旅游景观。
近几年虽然哈尔滨市政府力图恢复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修缮了部分建筑物,并开设了风情街区,但后续修缮工作跟不上,大量的建筑破损严重,部分建筑处在垮塌的边缘。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的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崛起等原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了很大破坏,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严重影响了哈尔滨文化脉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维护工作还很艰难,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长期被忽视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管理者对于这座城市的基本文化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开始成熟的过程,对历史建筑文化与城市文化遗产旅游之间的关系也走过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历史建筑则经历了一个被损坏或埋没——被发现或发掘——被保护、恢复和复建的过程。今天的城市管理者已经基本认识到了城市历史建筑对发展城市旅游的意义,但对未来的发展规划,还需明确的方向。城市管理者需要确立历史建筑文化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准确定位,对其利用的方式方法单一,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借助其固有的文化功能进而发挥社会文化效益的意识,并且还需要具体的做法。
(二)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维护与发掘仍存在困难
由于哈尔滨市历史建筑经历过大规模拆除或损坏,存留下来的已经不多,对于已存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城市管理者在近些年加强了保护措施,包括翻修建筑物、完善内部结构,将整栋建筑物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用于保护这些历史建筑。这其中包括20世纪初就已经全面保护的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红军街历史街区,以及近十年来全面启动的对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但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维护与发掘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真古董变成假古董,或者历史建筑原有的文化意义被更改,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
比如近年来大力开发了文化内涵的部分历史建筑因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变了味道,复建尼古拉教堂的呼声持续多年,但碍于建造技术断层、资金链不足、周边建筑布局变化等因素,市政府最终选择在郊外复建了一个模型,坐落在一个收取门票的景区里。这些困难有的是可以短时间克服的,有的则是需要长期解决的。
(三)对文化内涵的发掘仍然不足
尽管近年来哈尔滨市对历史建筑的改造、维护和利用较为有效,但城市管理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注重发掘其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文化效益。城市管理者注重发掘其文化内涵,开始重新培养其文化底蕴,也只是近十年内的事情。近年来城市管理者已开始重视对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的发掘,但由于认识较晚,能够发掘的已经不多,加之没有充分使市民文化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有机结合导致效果不大,同时也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导致维护力度不够。认识程度不足,认识过程滞后,补救措施力度不够,是城市管理者对待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的态度的基本特征。
三、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一)继续维护和发掘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哈尔滨市目前已经修缮的、重新开放供游人参观的历史建筑仅集中在几条主要的老街。有些建筑物仅仅挂上了保护建筑的标识,却无人修缮,有的已成危楼,而这些建筑物里的居民生活条件较差,丝毫看不出这样的建筑物对当地的旅游业能起到什么作用。这已经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旅游的培育和发展问题,而是涉及民生问题。哈尔滨市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维护上并非没有成功的例子,比如道台府、关东古巷等街区就做得很好,但成功的毕竟相对较少,大多数还处在发掘程度不高或者缺乏发掘的阶段,仍需要城市管理者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当务之急,仍然是继续发掘和保护历史建筑,对尚未完成改造的建筑物继续进行改造,完善内部设施,使之能够适应现在的生活需求,并且加强法律法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严厉杜绝开发商对历史建筑的损坏。
(二)發展市民文化,是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发展的长久动力
如何才能保证城市人文景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长盛不衰,是近年来城市管理者不断探究的重大命题。人文景点的吸引力如何持久,关键是要与市民文化实现良性互动。以哈尔滨市两处街区举例。哈尔滨市的道外菜市场坐落在中华巴洛克老街区的旁边,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商品和人员集散地。多年以前道外菜市场和现在的中华巴洛克街区是一体的,后来中华巴洛克街区改造,该菜市场被孤立出来。现在的道外菜市场,不但繁荣程度不复当年,还因维护不善,菜市场所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大多数建筑都年久失修甚至遭受人为破坏。而哈尔滨的道里菜市场,同样因周边街区改造面临困境,但市政管理者选择将其改造,将原来的露天市场改建成商场,仍以道里菜市场命名。新的商场依旧是商品和人员集散地,但与周边改造后的街区相得益彰,构成了该区域又一处繁华的景观。今日的道里菜市场,也是往来游客都会去逛的地点之一。要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终究还是要将发展市民文化、为培养市民文化创造良好环境视为其长久动力。
(三)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需要培养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
作为建城仅百余年的新兴城市,哈尔滨在自发性城市文化方面稍显不足,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终究只是小修小补。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是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长久动力——市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的繁荣,才是市民文化真正的繁荣,也是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真正的繁荣。而培养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社群文化,将一片片社区凝结成一个个社会群体,每个群体就是一个文化单元。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地域、共同生活的人群、特有的文化、情感和心理的认同感是构成社群的基本特征。社群文化的繁荣,能够赋予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真正的人文内涵,使每幢历史建筑都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含义,成为真正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社会融为一体的长久文化。
行业传统则将历史建筑本身的功能模块发扬光大,如工商业建筑模块和中华巴洛克建筑模块,所在街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传统,将这些历史建筑融于独特的行业文化当中,行业的规则、荣誉和操守,也赋予历史建筑与众不同的文化涵义,能够塑造老街文化经久不衰的历史品牌。
目前,哈尔滨原来华洋杂处的社群布局早已不复存在,但新的本地社群正在形成。社群文化将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长期动力,前提是需要有一个利于其培育和发展的环境。城市管理者在维护和发掘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同时,仍需要尽量关注这些当地社群的繁衍生息,对社群的发展存有一丝温情,使之能够得以延续下去。
结语
对于建城历史仅百余年的哈尔滨来说,城市文化遗产旅游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特定的歷史条件,决定了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当地文化遗产旅游的绝大部分内容。如何合理地发掘、维护和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哈尔滨市主要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模块,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也说明了哈尔滨市的城市管理者对此已有一定的重视。
目前哈尔滨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维护与发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在程度上和层次上略显不足。长久以来,城市管理者对历史建筑,只注重其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文化效益,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不足,认识过程滞后,补救措施力度不够,是现阶段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市的城市管理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维护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本身,还需要着眼于培育和发展当地的市民文化,让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有所依托。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城市管理者注重培养这座城市自发性的城市文化,即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这是由紧迫到长远的阶段性的考量,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社会融为一体,赋予人文景观真正的、能够长盛不衰的文化定义,才是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哈尔滨市旅游业脱离唯经济利益论藩篱之后的真正出路所在。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