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城”源流考

2021-11-29任继昉

关键词:方城城墙长城

任继昉

摘要:城,最早是指围绕某一区域四周以供防守的高大围墙,即城墙。“城”因其具有盛放、装载人民及帝位等重器的功能而得名。多种辞书都提到了《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这样在“城”向“长城”过渡的中间,出现了一个新词:方城。古人依山建城邑,因山为关塞,连塞为长城,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因此,“方城”的山名、关塞名、城邑名与长城名,四者是可以统一的。“长城”一词见于先秦文献的,当推《管子》和《战国策》这两本书为早。“长城”后来逐渐成为典故,发展出了新的意义。

关键词:城:方城:长城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0-0015-04

一、城

城,最早是指围绕某一区域四周以供防守的高大围墙,即城墙。城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则只指城。《诗·大雅·文王有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筑城”即修筑长城。《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城高以厚,地广以深。”

城为什么叫作“城”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土部》:“城,以盛(ch6ng)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意思是说:城是用来盛放、装载人民的;“城”这个字是用“土”和“成”两个偏旁组成的,“成”不仅表示意义,同时表示读音。清代段玉裁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意思是说:《说文解字》说的“以盛民也”,就像粮食盛装在容器里一样。东汉刘熙《释名·释宫室》也说:“城,盛也,盛受国都也。”晋代崔豹更加明确地指出:“城者,盛也,所以盛受大物也。”古代這些学者一致认为,“城”因其具有盛放、装载人民、帝位以及器物、财物的功能而得名。

正因为“城”本指城墙,所以复音词有“城池(城墙和护城河)、城堞(城上的矮墙)、城垛(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城根(城墙的根部)、城关(城墙的门)、城郭(内城和外城的墙)、城隍(城墙和护城河)、城楼(城门上的了望楼)、城门(城墙上的门洞)、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城头(城墙上)、城垣(城墙)”等;成语则有“城狐社鼠(城墙洞中的狐狸,社坛里的老鼠。比喻有所凭依而为非作歹的人。)、城门鱼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下之盟、金城汤池(金属造的城,滚水的护城河)、铜城铁壁(铜墙铁壁)”等等。

二、方城

“城”本指城墙,明白了这一点,“长城”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长城”者,“长长的城墙”之谓也。因此,《汉语大词典》“长城”条的定义是:“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地理学名词》“长城”条的定义则是:“中国古代由大小王朝所修建的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其连续不断绵延达数千公里。”

除《汉语大词典》外,《中国方志大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大学历史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中华国粹大辞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军事大辞海·上》(长城出版社,2000)、《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国防经济大辞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等辞书都提到了“《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之类的话,这样,在“城”向“长城”过渡的中间,出现了一个新词:方城。

“方城”一词在文献记载中出现较早。《左传·僖公四年》:“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鲁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即“把方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又《文公三年》:“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文公三年,即公元前624年。“门于方城”,即“攻打方城之门”。

在历史文献中,“方城”是个多义词,至少有以下四种意义:

1.山名

《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晋·杜预注:“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以言竞(境)土之远。”《荀子·议兵》:“(楚人)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杨惊注:“方城,楚北界山名也。”

2.关塞名

《国语·齐语》:“(齐桓公)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遂南征楚,济汝,逾方城,望汉山,使贡丝于周而反。”韦昭注:“方城,楚北之厄塞也。”《吕氏春秋·有始览》:“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曰大汾、冥陀、荆阮、方城、郁、井陉、令疵、句注、居庸。”高诱注:“冥陀、荆阮、方城皆在楚。”《吕氏春秋·慎行论》:“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高诱注:“方城,楚之阨塞也。”

3.长城名

《国语·吴语》“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昔楚灵王不君,……不修方城之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汾以服吴、越。”汉代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日:“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溪肆无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姚鼐《春秋三传补注》云:“凡申、息、陈、蔡,东及城父,传皆谓之方城之外,然则方城连岭可七八百里矣。”《汉书·地理志》南阳郡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这些材料进一步证明了楚方城为中国最早的一段防御性长城。以上为汉代及其以前的文献记载,汉代以后的文献记载则更多,此不具引。

4.城邑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一《潕水》:“水出黄城山,东北迳方城,《郡国志》曰:‘叶县有方城,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莱,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世谓之‘方城山,水东流注潕水,故《地理志》曰:‘南阳叶县方城邑西,有黄城山,是长沮、桀溺耦耕之所,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尸子》曰:‘楚狂接舆耕于方城。盖于此也。”“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明确地说方城这个“小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

根据这些材料,一些学者就认为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修筑长城,最晚至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便已经修筑方城作为自己的北方屏障。但又有一些学者不以为然,把山名、关塞名、城邑名与长城名分离来看,认为四者之间不相关联。

其实,古人依山建城邑,因山为关塞,连塞为长城,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具体文献所载的材料可能偏指其一而已,需要根据其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辨别、区分。因此,山名、关塞名、城邑名与长城名,四者是可以统一的。

作为长城来说,可以基本确定,楚方城建造的最早时间当在公元前680年至公元前656年之间,楚方城应该是列国建造的最早长城。

三、长城

“长城”一词见于先秦文献的,当推《管子》和《战国策》这两本书为早。

《管子》基本上是战国时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书中的各篇成篇有战国的早期和中期这两个时期。其《轻重丁》篇曰:

管子问于桓公曰:“敢问齐方于几何里?”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此段记载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管仲所说的“长城”,指齐国与鲁国交界处的长城。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虽然其书名为西汉末刘向所拟定,但书中的各篇,作者并非一人,成书也并非一时,有战国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个时期。其中《燕策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曰:“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王之有也。”

此段记载战国著名辩士张仪对燕昭王所说的话。当时燕国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每有东进称霸之心。其问虽然还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实为大患。为了防御,燕国便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以防胡和秦、赵。这就是张仪所说的“长城”。

又《魏策一·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鄢、昆阳、兆陵,舞阳、新郭;东有淮、颍、沂、黄、烛枣、海杨、无杧;稀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地方千里。

注补引《大事记》:“‘今开封阳武县。魏惠王十二年,魏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长城即上所指。又十九年,魏筑长城,塞固阳。正义云:‘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为塞。固阳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会等州。按苏秦说合从(纵),在惠王后二年。后七年纳上郡地,则此时固阳之长城犹魏地也。”公元前332年以前,华阴长涧河以东属魏国阴晋邑,邑城遗址在今岳庙东2.5公里处。秦魏边境,战事不断。《史记·魏世家》载“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又《秦本纪》载,公元前362年,即魏惠王九年,秦攻魏少梁(今韩城),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为抵抗秦军入侵,魏国于公元前358年,即魏惠王十二年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水经注》述,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1年城成。次年又进一步扩建。

又《秦策一·张仪说秦王》:

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钜坊,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

鲍彪注:“《苏秦传》注:‘济北卢县有防门,又有长城,东至海。《后志》注:‘防门即钜防。”补曰:“长城西头在济州平阴县界。《太山记》云:‘太山西有长城,缘河,经太山,余一千里,至琅琊台人海。”这是张仪游说秦惠文王富国强兵的言辞。张仪分析齐国的情况说:“从前齐国往南击破荆楚,往东战败了宋国,往西征服了秦国,北方更打败了燕国,在中原地带又指挥韩、魏两国的君主。土地广大,兵强马壮,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号令天下诸侯,清清的济水和混浊的黄河都是它的天然屏障,巨大的长城足可以作它的防守掩体。齐国是一连五次战胜的强国。”

内蒙古境内的长城,应从赵武灵王开始修建。《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云: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

赵武灵王在打败了林胡、楼烦之后,又进入中原开发了燕、代、云中,并开始修筑長城。赵国的长城,从代郡向西沿阴山至高阙,沿线有代郡、雁门、云中三郡。云中,战国赵地,《史记·赵世家》“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秦置云中郡,统阴山以南,今自山西之怀仁、左云、右玉以北、绥远各县、蒙古鄂尔多斯左乙、喀尔喀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汉分秦云中郡之东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为云中郡,治云中县,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亦即赵故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万里长城,赵长城即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长城”一词后来逐渐成为典故,发展出了新的意义。

首先是比喻统兵重臣。《宋书·檀道济传》:“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檀道济,南朝宋武帝立国重臣,屡建战功却遭忌谗,为彭城王刘义康矫诏所杀。自言乃“坏汝万里之长城”。《旧唐书·李勣传》:“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新唐书·李勣传》:“帝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唐初名将李勣(本名徐世勣)任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并州十六年,颇能安抚边境,唐太宗说:“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后世因用“长城”喻指军事重臣或镇边名将。唐·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诗:“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唐·贺知章《送人之军》诗:“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柳亚子《寄朱玉阶总司令延安》:“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

“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可靠的力量。唐·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宋·苏轼《河满子·湖州作》:“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以“长城”为喻,称美冯京(当时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利州路安抚使)为安边重臣。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长城”还可以用来赞美诗文雄伟峻健,不可超越。《新唐书·秦系传》:“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宋·徐俯《浣溪沙》:“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以诗词雄健称赏。叶梦得《满庭芳·张敏叔、程致道和示,复用韵寄酬》:“长城,谁敢犯,知君五字,元有诗声。”以赞美张敏叔、程致道的诗歌。

“长城”甚至还曾经做过地名。今浙江长兴,晋置长城县,唐乾元间属湖州,五代吴越时改名“长兴”至今。唐时置贡焙于顾渚,紫笋茶最负盛名。陆羽《茶经·八之出》注:“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又指长安城。传说观音曾扮游僧至长安,点化玄奘去西天取经。《西游记》第十五回:“佛说蜜多三藏经,菩萨扬善满长城。”另外,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有一古城名“长城”。这些已是后话了。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方城城墙长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从楚方城到万里长城
聚力碧水攻坚 护航美丽方城
守护长城
ROARINGWILD壹方城店
人大专题询问之“方城样本”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