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家门口
2021-11-29李贵文
文 | 实践全媒体记者 李贵文
早在1929年,达茂草原上就有党组织活动。1936年发生在这里的百灵庙起义,打响了内蒙古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2014年,达茂旗47个嘎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37户3830名,贫困发生率4.72%,人均纯收入只有2090元。2020年,全旗标注稳定脱贫不再享受政策的316户757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411元,已脱贫享受政策的1063户2080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1698元,“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如期实现。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是很多人记忆中最美的故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系着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承载着乡亲们对更鼓的钱包、更幸福的生活的向往。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达茂旗在老区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人才回归带动乡村振兴,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亮点、呈现新面貌,驶入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村民在家门口变身“上班族”
走进达茂旗丰域套马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玫瑰花种植大棚,一团团翠绿的枝叶间,各色各样的玫瑰花竞相绽放。正值花期,村民张德俊和妻子杨金凤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大棚忙着打理。“我们老两口每月每人能赚3000多元,一共6000多元,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张德俊如是说。
村民收入的提高,主要归功于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达茂旗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融合,引进龙头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很多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增收问题,丰域套马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集种养、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项目,农耕文化村史馆、江南风情四合院、陕北窑洞、乡村酒吧等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套马沟村的村民也在家门口摇身变成了“上班族”。
58岁的张福利从前是贫困户,现在的他是合作社的保安。每天清晨,张福利骑着小摩托在套马沟风景区巡逻。“我和老伴都在合作社工作,每月拿着3000元的工资,土地流转一家人一年还有1000多元的土地收益,工作清闲还不耽误我照顾牲畜。”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被吸收入社,采用直接签订劳务合同和农忙间接聘用两种方式最大限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促进就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返乡青年带着乡亲奔富路
一栋栋现代化的羊舍、牛舍、果蔬温室大棚拔地而起,一座占地1750平方米的有机粮油加工厂投入使用,一袋袋用自家优质粮食生产的面粉在大型生产设备的轰鸣声中走下生产线……在达茂旗北方禾木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来参观的乌克忽洞镇小西滩村村民们的脸上满是欢喜:“刘少龙是个有本事的后生,返乡创业弄起这么大的农牧业合作社,把我们小西滩村的经济发展也带动起来了,带领我们脱贫致富,我们农民也跟着沾了光。”
2019年2月,刘少龙先后租赁了小西滩村集体经济用地96亩,流转了500余亩试用田土地,与小西滩村20户农户签订订单协议,投资1200万元创办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到现在,合作社的产品涵盖小麦面粉、杂粮、食用淀粉、食用油、药材、有机肥、有机饲料、肉、蛋等60多种。刘少龙坦言,创业的时候是艰难的,有了好产品没品牌不行,有了好品牌没销路也不行,每到关键时候都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从初期的授权使用达茂旗红皮小麦和达茂草原羊地理标识的快速办理,到后期免费宣传指导、为他们搭建平台找销路,政府部门的帮助让他们信心倍增。
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魏忠说:“我以前是个木匠,自己家门口成立了合作社,我就进厂工作了,一个月工资有5000多元,再加上跟刘总签订的订单合同,一年挣个七八万元没问题,厂里的其他人也都是我们村村民。”
转移牧民温暖的家
“朵兰戈尔”,汉语意为温暖的家。2015年,百灵庙镇朵兰戈尔社区成立,成为当地1700多户禁牧转移牧民的新家园。在这里,转移牧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喜欢唱歌跳舞,过去在草原上无拘无束,想唱就放开嗓子唱,想活动就骑上马在草场上跑两圈,天蓝草绿,自由自在。可是刚来到城里,感觉活动的场地实在是太少了。”社区居民萨日娜说。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边压缩办公场地,一边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争取资金支持,建设了5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各类健身器材、歌唱设备、舞台道具、棋牌等一应俱全。社区还专门开办了民族舞蹈、老年模特、广场舞、书法绘画等课程,邀请专业教师定期为居民上课教授。
“过去草原是牧民们的天然健身房,现在在社区里我们也有了现代化的娱乐健身打卡地。”萨日娜谈起现在的生活,话语间满是幸福感。搬到朵兰戈尔社区后,社区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让转移牧民们十分感动。他们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更多转移牧民尽快适应新生活。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娃介绍,如今,朵兰戈尔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拥有16位志愿者。通过就业、帮扶和服务等一列措施,社区党总支在社区与牧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张德俊夫妇在合作社玫瑰花种植大棚劳作 达茂旗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