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宁波帮”文化基因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
2021-11-29杨燚锋
文 |杨燚锋 章 敏
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文化基因是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主要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信念、习惯、价值观等,具体到某一文化形态则是使之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因子。2020年实施的浙江“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通过全面挖掘文化内涵,解码每一种文化形态,找到文化存在的内在基因,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宁波帮”是宁波特有文化、特质资源,推动“宁波帮”文化基因的解码与转化,将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宁波帮”文化基因试解
滨海环境造就商业传统。从考古材料看,宁波从井头山遗址到河姆渡文化,都留存下靠海吃海的文明印记,被认为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源头。从这一时期开始的舟楫文化,引领着宁波先民在近海从事捕捞与盐业,鱼、盐成为商业启蒙最初的交换品。汉晋时期,浙东地区盛产的铜镜、青瓷、纸张等通过内河流向周边各地,甚至海外国家,架构起全新的商业路线。随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港城走向大海的步伐日益加快,巨大的海外贸易利润刺激着地少人多的滨海居民向大海讨生活,涌现出明州海商这一商业群体,丝绸、茶叶、佛画、青瓷、石材、书籍等成为海上商业网络中的主要商品,明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碇港。在明朝海禁时期,宁波商人依然能够通过滨海的大江大河在大陆从事商贸经营,等到被列强的炮火轰开大门之时,滨海又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技术、思想的地方,拥有从传统商团向近代商帮转型的优势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宁波以滨海的区位优势,连接着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内陆,也连接着海外广阔的市场,延续着数千年的商业传统。
平民社会激发崇商思想。唐宋以后,随着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过渡,工商业开始蓬勃发展,东南沿海港埠及长江下游的制造业蒸蒸日上,传统的贵族阶层逐渐被新兴商人阶层所取代,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纯粹的平民社会”。
明清变迁时期,随着人口增加导致科举竞争的加剧,以及商业与城市化发展对士子的诱惑,江南地域的儒家士人阶层与商人阶层的传统界限变得非常模糊,知识分子开始主动参与通俗文化,甚至出现了一种“弃儒就贾”的趋势。浙东王阳明首倡心学,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倡导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并特别提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第一次对商人阶层的社会价值作了肯定。王学泰州学派王艮以百姓日用之学阐释王阳明学说,充分强调重视自我的价值,在学理上大大推动了平民社会的理论构建。及至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把对商人阶层的价值肯定推向新的高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宁波人在西方贸易入侵之前就已早早地从事着江海船运、钱庄、民信、成衣、南北百货等商贸活动,“宁波帮”至迟在清代乾隆时期形成。
宁波帮博物馆外景。 杨燚锋|摄
危机意识催生实干精神。“宁波帮”商人大多出身平民家庭,面对地少人多的资源危机,他们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千方百计谋生存,一心一意求发展。航运业是起家之本,钱庄业是发展之资,民信局的创办、过账制度的创新,乃至从船运转向航运、从钱庄转向银行的成功转型,无不是因为时刻感觉到一种生存的危机,所以他们不尚空谈、坚持实干。宁波商人学生意,从学徒做起,从练好书法、打好算盘开始,与其他商帮不同的是还练得一口别具风格的“洋泾浜英语”;为了做大生意,他们拥有独特的经商智慧,“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薄利多销”总是他们的经商原则;他们时刻都在捕捉市场商机,勇于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在时代大变革中把握个人乃至家族、行业的命运;他们在事业有成之后,大多投资办学、捐助社会,而不是贪图个人的享受。追根溯源,危机感所催生的实干精神,与明清浙东崇尚“经世致用”的学风一脉相承。“宁波帮”的发展正处于社会动荡与时代变革时期,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摒弃旧有精神枷锁,只有稳健实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民族近代化的缩影。
地缘关系铸就互助风格。外出经商,风险丛生,宁波商人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同乡组织,上海“四明公所”、日本神户三江会馆、德国汉堡中华海员之家等都是在外宁波商人的精神地标与精神家园,为宁波人在当地的生存、立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发展上同样需要互助,比如,宁波人经商的资本组织方式主要是独资、合伙、委托、借贷等,商铺普遍采用独资经营,而钱庄、民信、航运等业务多采用合伙经营。长期的发展需要提供借贷服务,这就需要联合同乡的力量。地缘关系的渊源在于宁波人重视乡党观念,这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孝义”与“仁义”的延续。宁波人在外谋生,稍一立足便会带动身边的一家一族甚至同乡共同发展,家族间又通过联姻等方式,形成以血缘为背景的同乡集团,同乡商人在所经营的业务上辗转仿效,成为行业特色。从这种意义上看,“宁波帮”以地缘为基础的儒家价值观占有绝对的伦理优势。
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路径探索
夯文化传承之基,提升共同富裕的宁波辨识度。一要加强理论研究,夯实“宁波帮”文化标识建设的基础。深入提炼“宁波帮”核心文化基因,做好“宁波帮”代表性人物、重大事件的研究,陆续出版“宁波帮”名人系列丛书,加强对“宁波帮”多行业、多领域、多角度研究,努力开展文献、实物征集,让档案馆、图书馆以及民间收藏家手中的资料“活”起来。二要举办学术论坛与发展大会,建设精神家园高地。与中国社科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在宁波帮博物馆永久设立“宁波帮”论坛,每年围绕某一主题研讨“宁波帮”文化与未来发展;继续办好“宁波帮•帮宁波”大会,壮大“宁波帮”帮宁波力量。三要推进与地方教育系统的合作,把“宁波帮”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开学第一课、宁波人的必修课,重在讲清楚“宁波帮”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继承与发扬等关键问题,让“宁波帮”是宁波重要文化标识的认识深入人心。
拓文化共享之圈,提升共同富裕的宁波贡献度。一是摸清家底,筑牢文旅融合基础。梳理宁波现存的“宁波帮”名人故居、公共建筑,制订规划、排出时间表,按照保存状况分批分区、因地制宜做好保护和修复工作。二是开发资源,设计文旅融合项目。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对“宁波帮”建筑空间进行提升,做好基本展陈。围绕“海洋”“崇商”“实干”等主题,整合博物馆、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资源,设计推出宁波商帮文化旅游线路,并将之纳入青少年研学、红色教育。把相对集中区域,如镇海庄市开辟为商帮小镇景区,改造升级宁波商帮文化公园,打造宁波新地标。三是立足优势,发展特色旅游。结合宁波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瞄准高端旅游业态,融合商帮文化与会奖行业,以东钱湖自然风光与陶公岛财智文化为依托,建设国际商会会议中心,设立国际商会高端论坛,发展国际性商会会奖旅游,建设智慧会奖目的地城市,打造宁波旅游新业态。
谋文化提质之策,提升共同富裕的宁波活力度。一要深挖内容,建设“宁波帮”文化资源数据库。开展“宁波帮”资源抢救工程,及早完成“宁波帮”人士的口述史采访,做好数字影像摄制,搜集各地“宁波帮”人物影像资料,建设影像资料库、图片资料库等。整合展品、出版物、影像资料等各类型资源,建成可检索、可预览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二要加强数字化研发应用,为“宁波帮”题材文化产业发展赋能。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开发“宁波帮”数字博物馆、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等,开发集合AR导航、360度视觉效果等功能于一身的App,整合线上游览与线下游览,身临其境地“云游”“宁波帮”精品线路,实现更有故事和情感附加值,全身心、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三要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发展“宁波帮”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短视频等新兴产业,以数字技术促进文化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创新,让“宁波帮”文化资源实现多元化衍生。
展文化开放之姿,提升共同富裕的宁波美誉度。一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做大文艺宣传。深挖“宁波帮”典型人物素材、家风家训故事,提炼“宁波帮”人文精神,创作一批包括《“宁波帮”之歌》在内的“宁波帮”题材的影视、音乐、文学作品,通过文艺传播的方式展现家国大义、商道财智等宁波气派,擦亮“宁波帮”金字招牌。二是创新推广方式,发挥各地商会力量。充分发掘、调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宁波商会组织的力量和积极性,作为宁波对外宣传推广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力量,依靠他们加强与属地的文化交流,通过他们扩大“宁波帮”及宁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开发智能文创产品,把“宁波帮”文化带到天涯海角。依靠物联网、3D打印、智能材料、生物识别与采集等智能技术,设计、推出集“体验、消费、情感”于一体的具有“宁波帮”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文创产品,让“宁波帮”文化的种子在世界各地扎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