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税制绿化的现状及发展
——构建绿色税收体系为例

2021-11-29杨澜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资源税税种优惠政策

杨澜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一、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

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是以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目的,对污染物和污染行为的防治与排放征收的一种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征环境保护税将外部成本加到生产成本中,使企业考虑到污染会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提高社会效益。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普遍迎来了税制绿化改革的高潮。

目前,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是以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为主要税种,但是税种之间缺乏梳理和整合,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

(一)资源税

资源税主要征税对象为应税矿产品和盐类资源,对其征税有利于强化自然资源的管理,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税实行差别税额从量征收,不受矿产品价格的变化能有效调节资源的级差收入;在生产地和挖掘地进行源泉课税,又避免了税款的流失。2016 年国家税务总局发文,在我国河北省首先试点并进而推进在全国展开资源税改革,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征。针对水资源税提高高耗水企业和特种行业的征税标准,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资源税区分原矿和选矿分别设两种税率,简化税收征收政策,优化企业纳税环境,促使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二)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烟酒、贵重首饰珠宝玉石、燃油摩托车和汽车、木制地板等高能耗品、过度消费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不可再生资源、奢侈品征税,有着引导消费行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节约利用的目的。目前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较广泛,但是未将污染严重、能耗较高的产品全部列入征税范围之中。2015 年2 月起我国将电池及涂料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这表明国家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成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三)环境保护税

我国在2018 年正式开征环境保护税,由排污费正式改革成为环境保护税,主要针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四大污染物征税,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对企业提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主动加强环境治理,促使其绿色转型发展。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税改革程度越高,所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政策越多,税负越低;反之,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政策越少,税负也就越高。

(四)车船税

2018 年我国出台政策对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促使个人在选购车辆船舶时更倾向于购买低排量、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在推动新能源的同时也促进环境的保护,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耕地占用税

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农用耕地限制耕地的无序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面积扩大,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已经接近18 亿亩耕地红线。它采用地区差别税率,以适应全国耕地质量差别较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面积差别大,在北上广等土地资源缺乏的一线发达城市,实行较高税率的耕地占用税,这不仅是出于经济的考虑,也是为了促使本就缺乏的土地资源得到良好的利用。所征收的耕地占用税专用于耕地的开发与改良,也体现出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特点。

二、绿色经济体系的问题

(一)部分税种设计不合理

1.资源税对水资源税按照试点省份规定进行从量计征,只对于特殊行业和超采地区地下水有特殊规定,不能完全体现保护资源的主要目的,应该更多采取差额计税,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征税等级,所使用水资源的越多,征税的税率也越高,从而促使企业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2.环境保护税制度针对性不足,征税范围较窄。二氧化碳作为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没有涵盖在环境保护税之中。原因应该是目前对于有机挥发物的计算和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并未将其纳入环境保护税征税范围之中。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农膜等国家免征增值税,但是农药和农膜的大量使用可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却没有纳入到环保税的征税范围。

3.车辆购置税与车船税设计不合理。车辆购置税只设置一个统一的比例税率,虽然征收简便,但是其征收金额不受金额限制,以及是否为低排量、使用新能源、安装环保辅助设施等,设计不够合理。

4.消费税征税范围较小,覆盖范围较窄。我国现行消费税下设15 个税种,其中大部分为奢侈品和限制性消费品,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包括成品油、木质一次性筷子、电池、涂料等只占据较少一部分。对那些污染大,不可再生和替代的消费品却没纳入征税范围。

(二)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性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针对绿色环保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但是其覆盖面依旧不够,还需要继续扩大。在首次购买环保设施时有针对设备的一次性税额抵扣,但是对于环保设施的更新并没有相关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在购买的环保设施老化后,不能及时更换,设备的使用不能落到实处,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也不能很好解决,只是浮于表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纳税人和企业老板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也不能充分及时享受到该优惠政策,导致政策的落实性上不到位。

三、实现绿色税收体系的建议

(一)整理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绿色税收体系

整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梳理完善绿色税收体系,将绿色税收按条例或税种整理出来,制作相关宣传手册,在公共场所放置,或者在税务局官网上直接开设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专栏,利于企业更加全面了解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让绿色税收体系落到实处,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如可以适当降低节能减排的低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车船税及车辆购置税,引导消费者购买,实现绿色消费。

(二)完善环境保护税,强化主税种地位

一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实行差额征税,对于排放污染物较多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多收环保税,反之,排放较少的少征收或不征,从而鼓励企业少排放或者污染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二是扩大环保税征税范围,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为、高耗能产品、不易降解的产品征税。如将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纳入征税范围,减少不易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促进易降解产品的研发使用,同时尽量选择可多次循环使用产品,以此保护生态环境。

(三)以法律形式提高绿色税收的执行力

目前,在绿色税收体系中依旧有许多税种未曾以法律的形式来设立,如消费税、耕地占用税、增值税等,其依据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试行税收管理法规。若依靠人大立法的形式加快改革相关税收政策及实施标准,将会大大提高税法的执行力,更好推进绿色税收体系建设。

(四)妥善处理各税种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绿色税收体系由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消费税、车船税等几大税种共同构成,因此,更要处理好各个税种之间的关系,不少征、不漏征、不重复征。如资源税费改革中,有很多政府部门和利益主体都与之相关,原本由相关部门收取用作各部门的运营资金,在改革后,全部交由税务机关统筹管理,使得原本管理机关产生消极抵触心理,导致改革面临困难重重。因此,要妥善处理好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管理,推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资源税税种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公立医院税收问题的探讨
资源税改革优惠政策明确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对策及相关问题研究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7月起我国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
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
国外资源税制度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