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

2021-11-29杜显发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民宿室内设计建筑

杜显发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引言

在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开始关注乡村旅游中放松身心、健康疗养的功能,促使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不仅要具有美观性,满足游客的需求,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将当地文化融入其中,打造独一无二的民宿室内居住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如何结合地域文化做好乡村民宿室内设计成为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问题,要求保持民宿基本功能的同时,将地域特征、民俗文化等呈现出来。

一、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设计思想的起源

地域文化设计的思想最早由L·曼德福提出,在当时由于人们无法理解和接受,导致其并没有实施。到了20 世纪60 年代,伯纳德·鲁道夫斯基举办了一场展览会,让人们逐渐认可地域文化和设计思想的结合方法,也逐渐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促使建筑物彰显地域特色。

(二)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关系

室内设计主要是优化建筑物的内部空间,结合一定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段等,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设置,为人们创作出既美观、又舒适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的风格具有多样化,可以将不同的元素和设计理念结合起来,展现出不同的室内设计效果。以基于地域文化下的室内设计,可以在建筑物上充分展现浓厚的地域特色,促使建筑物具备现代设计思想和特征的同时,还能将地域特色表现出来,促使建筑物内部空间极具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因此,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之间属于紧密的关系,相互融合,能够改变传统设计理念。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原则

(一)自然属性原则

室内设计主要是对建筑进行二次设计,促使其内部具备舒适居住条件的同时,还兼具美观性,从这可以看出室内设计属于建筑领域的设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建筑设计的地域特征。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呈现不仅仅是融合相关文化元素符号,而是让建筑更加满足地域内自然环境的特点。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具备使用价值,对其进行室内设计时也需要注意自然属性原则的应用,不破坏和影响自然环境。这种地域文化和乡村民族室内设计的融合,能够促使建筑物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相协调、相一致,提升当地居民的审美趣味,满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要求。对于地域文化而言,不同地域呈现出来的差异性还能促使文化更加丰富,建筑文化也应该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的自然特征,对其进行重点设计和开发。比如,福建永定土楼,依靠大山建设,既有山区居住特征,还结合中原合院建筑的特征,将客家文化全面呈现出来。山西民居建筑一般设有较高的外墙,能够有效地抵挡风沙,屋顶采用单坡排水的方式,向院内倾斜设计等。这些建筑在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自然属性的原则,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二)精神特征原则

现阶段,人们对于外出旅游的住宿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宿环境不仅要包含标准性的功能和服务,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体验感、文化感等。由于乡村民宿自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质,民宿设计也成为城市居民对这种朴实生活向往的一种形式。要求现代室内设计不仅有标准化建设,还要表达出一定的精神文化,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呈现出来,并将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对于室内设计而言,重点在于新颖性和创新性,假如室内设计未将这两方面体现出来,只是借鉴和模仿流行的设计风格,这样必定会影响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民宿的室内设计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获取灵感,体会地域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体会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民宿室内设计中更好地将地域文化呈现出来。在民宿室内设计中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不仅能满足现阶段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还能将民族风土人情融入到室内设计中,体现地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必定会成为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方法

(一)挖掘地域文化中的自然属性

在现代化设计中,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作品会挖掘地域文化中包含的自然属性特征内容,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让人们感受到作用中隐含的精神特性。比如,内蒙古地区的草原资源辽阔丰富,是该地区特殊的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将草原地域文化成为内蒙古文化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设计出可移动性的蒙古包,满足新时代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时,还体现出浓厚的草原文化。由于草原上昼夜温差较为鲜明,设计者在对蒙古包内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其保温功能,应用围毡布不仅能够抵御夜间的寒冷,而且还能展现出一定的美观性,在装饰上应用蒙古族的刺绣图案。同时,蒙古包内部的取暖设施为火烧炉,当地牛粪中有较高的燃烧热量,可以作为燃料应用,以此能够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牧民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采用定居生活模式,将地域文化的自然属性和民宿室内设计结合起来,借助自然特征思路和观念,从地质条件、水土状况、气候风貌等角度入手,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环境适应性原则、地域文化和材料匹配原则以及人文环境协调原则。

(二)将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合理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新的材料,在室内设计领域中进一步丰富设计的素材内容,需要设计师能够突破传统材料的局限,结合新材料,产生更多的新奇的想法,将地域文化呈现出来。比如,安徽铜陵山居的改造项目,原本是一间残破的房屋,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本的砖瓦留下来。而且在这间民宿项目改造中,也将安徽的特色拱门保留下来,体现出新旧转换的局面,整个建筑的核心部位在于中庭,也承载了新旧转换的功能。同时,在将传统材料和新材料结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特征、特点等选择室内设计使用的照明、颜色、光影、材料等,将现代化室内设计理念融入到地域文化中。比如,北京合院民宿改造项目,保留原本四合院地域特征的同时,采用集散方式,调整建筑的观赏功能和居住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化家具,借助环保的新型材料,有机地融入到传统文化形式展示中,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光影氛围,在柔和的色彩对比中给予建筑休闲、娱乐、旅游、聚会等功能。另外,传统材料中卵石、青砖、绿瓦等还可以与新材料中金属、玻璃、不锈钢、石材等结合,产生视觉、感觉、色彩等方面的强烈反差,还能将地域文化呈现出来。

(三)合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下,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也能产生良好的观赏感受和体验感受,比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调动人的多方感官。在交互性设计理念中,观众融入和参与是重点内容,与室内文化氛围的构造相一致。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的文化氛围构造就可以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优化灯光、温度、声音等。同时,地域文化中的戏剧歌剧、传统服饰、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在技术支撑下通过虚拟现实呈现出来。地域文化特色需要让游客站在设计的角度进行感知和体会,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精神也会受到文化的熏陶。通过虚拟现实的民宿室内设计方式,能够将游客的多方感官调动起来,将设计作品的被动欣赏转变为主动体会和感受。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的主要形式,其中产生的趣味性感受还能激发人们对地域文化、民俗历史等产生兴趣,提升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让人们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体会到特殊的文化感染。

(四)充分应用传统园林造景技术

在古代时期,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逐渐要现在园林造景中,侧重使用自然山水格局造景手段,采用借景、对景、框景的方式在空间形态上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园林设计与室内设计一样都属于建筑领域,只是重点不同。但实际上,古典园林的造景设计中包含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追求,对民宿室内设计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比如云南丽江的丽镘·神米吉度假酒店,在最初设计的过程中将云南丽江的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体现出宁静和喧嚣并存的地域文化,经过对原建筑的改造,产生了具有典雅、优美的民俗房间。在该酒店的接待厅中,利用十几根黑色的钢板盒子构成视觉效应,不仅能够遮挡上方的承重结构,而且这样黑白对照还能将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留白设计思路呈现出来,隔断功能区的同时,促使游客仿佛站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这种包含人文属性的空间造景设计手法,可以在室内设计中给予设计师灵感,也是目前设计师需要学习的传统设计手法。

总结

总之,在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逐渐向乡村旅游转变,乡村民宿也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为了保证民宿具有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将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其中,结合自然属性原则和精神特征原则,挖掘地域文化中的自然属性,将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合理结合,并合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应用传统园林造景技术,为游客带来良好的居住体验的同时,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民宿室内设计建筑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你是民宿达人吗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