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思政实践教学的融合机制初探

2021-11-29李蕾鲜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培育思政院校

李蕾鲜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落实,确保专业课程的扎实开展,才能助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工作部门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培养的中坚力量,将学生工作管理与思想政治实践培育有机融合,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学生工作的主要内涵

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工作主要是指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九点: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

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对于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导组织作用。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不应该拘泥于思政课程,应该润物细无声,将端正科学的思想政治体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学工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热情,也可以通过建设完备的监督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培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探究思想理论教育与学生工作融合机制,建立建成一体化系统。

二、思政实践教育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是文化课程的一种,又包含了实践训练,是对于学生自身素养的一种提升,不仅表现在思想道德品行方面,还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实践当中进行拔高培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培养还能够引导学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精神,面对现实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从最基础的做起,脚踏实地,将难题稳步解决。思政实践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到理论性的基本知识,还教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这些理论基础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实践培养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助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帮助老师巩固专业知识和积累教学经验。对于思想政治培养的相关领域,实践培养的教育模式是创新的教学方式。思政与实践的融合要求老师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和国家需求,将学生引领到课堂之外,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知行合一。学工部门的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思想政治功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与学生们日常生活、学习相接轨,合二为一。

高职院校进行的思想政治实践培养工作不仅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进行的思想政治培养对于学生将来的前途、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前许多高校逐渐加大思想政治实践培育,但仍然重视程度不够,还停留在注重专业课程的培养,忽视了树立正确思想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英才虽然专业知识储备雄厚,但思想觉悟不足,不能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管理部门落实好对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确保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顺延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实现教育培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当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很不用心且不重视,认为思想政治的学习不重要,仅仅为了最后能够成绩及格顺利毕业。在课堂上虽然能够保证按时出勤,但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左耳进右耳出,更别说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了。没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就不可能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教育手段匮乏

在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老师的讲学也存在着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育模式不够多元化。在课堂中,许多老师仍然是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照本宣科,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思想政治培养的内容本身属于文科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晦涩难懂,再加上老师只是顺着课本念,不能展开详细的讲解,也不能及时的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枯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于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展开,并且对于学生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的培养也造成了阻碍。

(三)实践培育比重不高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很多老师仍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传授,未能使实践培育在课程中的比重得到提高,忽视了知识内容与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屡屡受挫。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学生对于学到的思想政治相关知识也是只纸上谈兵,教学的效果就得不到保障。

(四)学生工作与思政实践教学脱轨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实践培育的脱轨体现在管理、观念等方面。首先在管理方面,学工部门未能出台有关思想政治实践性培养的管理机制。这导致学工部门的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培养的管理工作相互脱离;其次,在教育理念方面,高职院校过分注重专业课程的培育管理,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培育的开展,致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实践知识方面存在阻力。在高职院校,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着疑惑,学工部门不能及时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引导,就会导致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实践培养轨道相脱节。

四、学生工作与思政实践融合机制的工作策略

(一)端正工作理念,重视实践培养

将学生工作与思政实践培育相融合,首先要做到转换工作理念,真正从心里将学生的思政实践培养重视起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其次是学生工作部门应当调整当前的运营模式,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相关的实践教育加快脚步,引导专业的老师致力于思想政治实践培育,加强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实际性应用训练。最后要完善学工部门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将思政实践工作的开展融入到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当中,协调创新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培养成在思想道德上有觉悟,在实际运用方面有操作能力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综合型人才。

(二)丰富教育手段,革新课程架构

加强教育手段多元化,融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构设、翻转课堂等等多种教育方式为一体,树立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信心,激发学生将思政内容灵活运用与实际生活的潜能。

调整思想政治课程架构,课程的构建不应该只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实践操作演练。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端正的政治思维模式。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抛出社会热点话题,疏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思想政治主张独到地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分享各自的意见想法,培养学生思政实践能力。

(三)组织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

学工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思想政治培育渗透到丰富精彩的课外活动当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首先建立健全工作与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平台,营造正确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将思想政治意识潜移默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其次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政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潜能,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思政实践教学的融合对于学生的思政实践培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二者的融合机制工作策略仅有三个方面,更加完善的融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培育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