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与三维动态捕捉技术在传统戏剧艺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1-11-29郭冬冬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动态戏剧

郭冬冬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动画系,山东 济南 250200)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促进舞台科技和戏剧形态创新,同时促进传统戏剧艺术形式转变,动态摄影剧场戏剧、虚拟现实戏剧等多种形式不断发展,使得我国传统戏剧艺术重新焕发活力。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态捕捉技术的影响下,通过技术融合使得传统戏剧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强烈的碰撞,从而迸发出具有传统艺术价值和现代气息的戏剧形式,对我国传统戏剧艺术当代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基本概念介绍

(一)虚拟现实技术简要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又被称作为灵境技术,是20 世纪发展中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多个学科融合的产物,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该项技术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更加真实的感受。从理论方面来看,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方针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建造模拟环境,使人能够在该环境中产生更为真实的感受,主要是利用现实数据转换为电子信号,结合输出设备使其能够成为人们感受到的图像,图像内容既可以是现实场景,也可以是完全虚构的场景,通过三维模型将其表现,能够提高场景真实性和表现力[1]。

(二)三维动态捕捉技术

三维动态捕捉从其表面意思方面来看,是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对被观察对象的多种进行捕捉记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专业角度来看,动态捕捉是一项能够实时测量和记录运动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多种运动轨迹和姿态。当前三维动态捕捉技术主要应用光学式动作捕捉方式,通过光学原理完成对物体运动的捕捉,采用光学镜头捕捉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姿态,能够精准掌握人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数据,并对运动进行跟踪和仿真,主要用于对人体全身、关节以及面部表情进行捕捉,从而使人的人体运动状态能够通过数字化方式呈现[2]。

(三)传统戏剧艺术

传统戏剧艺术是指以戏剧和话剧为主的中国传统艺术,经过多年的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五大戏曲种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形式,话剧是20 世纪从西方引起的戏剧形式。传统戏剧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称之为“国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世界戏剧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共同被称为世界三大古剧。戏剧艺术在当代依然受到群众喜爱,且在新时代下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尤其是在与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态捕捉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有很大的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富有时代特征和现代美感[3]。

二、虚拟现实与三维动态捕捉在传统戏剧艺术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戏剧舞台布景中的应用

传统戏剧艺术的舞台美术在人物造型方面有着独特的标志,舞台装饰、人物装饰、衣服装饰等都有着明显的特征,传统戏剧艺术舞台中的桌围、椅披以及大帐等对于色彩要求极为严格,必须保证色彩丰富,且注重舞台道具制作质量,但是在景物造型方面的发展却没有实质性突破。在传统戏剧艺术内容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传统戏剧艺术舞台美术也得到快速发展,传统戏剧艺术舞台和形象近些年来逐渐向写实景象方向发展,通过构建真实的景观,能够引起观众共鸣。但是我国传统戏剧艺术中,背景内容较为丰富,如果完全按照写实风格进行布置基本不可能实现,因为许多传统戏剧内容背景中有山川、瀑布、亭台楼阁,如果全部搬上传统戏剧舞台,会使得舞台布景过于宏大,且许多真实场景无法再现,即使按照相应比例缩小,也会导致传统戏剧舞台过于拥挤,且不利于换景表演,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传统戏剧表现力[4]。

因此,近些年来部分传统戏剧场景布置研究人员逐渐将目光转向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个虚拟的情境,能够将传统戏剧内容背景作为真实地还原,且通过计算机控制切换,能够自由切换场景,传统戏剧舞台场景更为真实,使得传统戏剧舞台表现能够得到很大提升。例如,在某传统戏剧舞台布景中,采用最为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在舞台中设置超过100 根升降柱、LED 屏幕和高性能投影灯,通过升降柱中携带的LED 屏幕切换,配合投影灯,能够完成跨越空间的舞台场景切换,从自然景观切换到房屋建筑内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和真实性的传统戏剧舞台。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传统戏剧艺术舞台布置方面,打破舞台布置的空间限制,采用LED 屏幕、投影灯以及相应的切换装置,能够快速完成多种不同场景的切换,这与传统戏剧舞台场景切换有本质性区别,传统戏剧舞台场景切换一般是落下帷幕采用人工更换场景道具的模式,工作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场景道具的搬运,且场景道具布置真实性还原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大部分传统戏剧舞台所采用的场景道具较为简单,以桌椅等简单家具为主,但是我国传统戏剧内容却极其丰富,许多传统戏剧内容场景设置宏大,传统的舞台布景难以展现出完整性,但是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则能够有效提高传统戏剧舞台布景真实性,能够带给观众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享受,是促进我国传统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虚拟现实与三维动作捕捉在传统戏剧演员训练中的应用

传统戏剧艺术对于演员的基本功要求极为严格,演员必须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传统戏剧最核心的表现方式,尤其是在身段方面。演员身段是传统戏剧艺术最为主要的表现方式,但是传统戏剧艺术演员身段学习基本以师徒形式为主,依靠师生之间的直接传授、心领神会等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掌握关键动作要领,但是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近些年来,某机构针对传统戏剧演员身段训练研发一套虚拟现实训练系统,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演员在使用该系统时,借助VR 头盔、数据手柄、动力学捕捉设备以及光学定位器等完成虚拟训练目标。该虚拟训练系统能够使演员在虚拟情境下完成训练,且在训练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打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场景。同时,结合三维动态捕捉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出演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肢体动作准确程度、面部表情的到位程度等,通过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所开发的虚拟训练系统,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训练。

(三)传统戏剧新形势——戏剧动画

我国传统戏剧艺术以精湛的表演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下,传统戏剧想要取得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保留最为原始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满足现代群众对传统戏剧的欣赏需要,在创新中取得发展。因此,近些年来新的传统戏剧形式不断涌现,其中戏剧动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传统戏剧发展。戏剧动画是将戏剧艺术融合在现代动画中,以动画的形式将传统戏剧艺术呈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新型艺术形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曾评价戏剧动画为“不论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精神,还是传播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乃至开发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戏剧动画都是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的工作。”

戏剧动画中,主要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动态捕捉技术。首先,三维动态捕捉技术能够精准地获取实际传统戏剧舞台演出中演员的动作、舞台布景,能够将真实传统戏剧演出完全还原,通过采用捕捉设备,将每一个演员的动作细节数据捕捉并记录,再通过输出设备,以虚拟动画人物的方式将动作再现。其次,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方面,动画场景的本质是虚拟的,但是通过将传统戏剧舞台、人物等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处理,使得虚拟场景有着更为真实的感受,结合三维动态捕捉技术,能够使传统戏剧舞台表演真实地以动画方式呈现。例如在《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经典传统戏剧中,在戏剧舞台中传唱不衰,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1927 年由侯曜执导的《西厢记》第一次出现在荧幕中,1965 年,邵氏兄弟出品的电影《西厢记》,但是这些都是通过演员的演绎,以影视方式进行展现。近些年来,《西厢记》三维动画出现,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动态捕捉等技术,使得真实的传统戏剧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动画形式的《西厢记》场景更为真实,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得其内容得到很大丰富,传统舞台演出无法达到的表演效果在戏剧动画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许多青年和少儿对动画形式的传统戏剧也都产生明显兴趣,少儿能够通过戏剧动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对于我国传统戏剧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当代传统戏剧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早在2007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戏剧动画创作工程,在其第一期工程中就出品100 集戏剧动画,包括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多种常见戏剧种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动态捕捉等多项技术的推动下,传统戏剧动画制作质量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当代传统戏剧艺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三、传统戏剧艺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传统戏剧艺术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几乎贯穿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部过程,其中许多经典的传统戏剧在当代依然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这也是传统戏剧艺术能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传统戏剧艺术的核心在于艺术价值,但是艺术价值需要通过表演呈现,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传统戏剧艺术中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为传统戏剧艺术表现力提升提供无限的可能,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能够使得传统戏剧艺术表现方式更加多样,从而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戏剧艺术文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阐述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态捕捉技术与传统戏剧艺术的内涵,并提出多种具体的应用方式与未来发展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传统戏剧文化发展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动态戏剧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动态
戏剧类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