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记忆原理的日语教学方法探讨

2021-11-29秦雅薇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左脑右脑语句

秦雅薇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富士外语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3)

一、记忆原理与语言学习

语言是强调记忆,重在应用的学科。根据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原理,左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

研究还发现,右脑储存了绝大部分信息,其信息存储量是左脑的100 万倍。左脑通过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胼胝体,提取右脑所描绘的图像,将其符号化、语言化。所以记忆效率是由右脑、左脑及包括胼胝体在内的脑神经网络高效协同来完成。

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的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一定的体系,可分为口语和书面形式,以视觉、听觉、触觉性方式来进行传递。

从语言的构成形式和传递方式的角度看,语音、听觉对应左脑功能,而词形、视觉对应右脑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充分调动和激活左右脑的活力,促进左右脑信息的交互频次,可以达到提高“记”与“忆”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的学习记忆是基础。“记”是对语言知识存储过程,而“忆”是对存储知识的提取再现和运用的过程。从逻辑角度看,“记”与“忆”是一个前后相继,互为促进的关系。高效的学习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记”在脑海里,并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地从所“记”的内容中“忆”出来,即提取出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这个过程与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过程类似,数据存储在RAM 中,当需要某一个数据时,由CPU 通过特定的电路,将数据读取到运算单元进行运算处理。RAM 存储相当于“记”的过程,数据读取就相当于“忆”的能力。

如果说“记”和“忆”是显化的能力,那么能够快速调用已记住的知识则是一个隐含的能力。即通过合适的路径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所在位置的能力。这个功能是由包括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在内的脑神经网络体系实现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提笔忘词”,认真想一想又“豁然开朗”的现象,实际上这个词不是“忘”了,而是没有快速找到调用该词的神经路径所导致的。花费时间仔细想过以后,找到了合适的路径,所以又想了起来。这样整体表现为记忆的效率下降了。

二、基于记忆原理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多通道输入强化对语句的感知

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通常离开了生活原型的语言环境,因此大脑的语言信息的记录出现部分缺失。反映到大脑的记忆过程上,也就是大脑记忆行为没有被完全激活。为弥补该方面缺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语言采取“多通道”输入,加快“记”的速度强化,强化“记”的深度,将动作、表情、语言(包括声波的频率、振幅、长短等)与书写词形同时结合起来,形成左右大脑同时接受信息的记录方式,提高感知能力。

例如,儿童在学习外语的初期,教师应当用指令来控制学生使用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通道,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比如,教师在教授“目、鼻、耳”等身体部位词语时,要求学生立刻指自己的相应部位并跟读;教师说“手を挙げる(举手)”时,要求学生立刻举手并重复发音;教师教授“大きい、小さい”等形容词时,规定相应的肢体动作,要求学生边说边做等等。如此反复多次,即可形成语言与动作的条件反射。学生理解外语语句,不再通过翻译成母语,而是通过身体动作与语义的直接联结,以此形成一种直接的语义反应。这种语言学习法借鉴于1966 年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

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这个工作是由左脑来完成的。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由右脑来完成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左脑发展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成效。

儿童度过日语学习的初期阶段后,迎来的是更大量、更抽象的词汇和语句。这些词汇和语句很多难以用身体动作表达。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记忆时边出声读边动笔写,或者边出声背边动笔写。学生从口中发出的声音,由听觉再次传回大脑。与此同时,动笔写出字形,再由视觉输入大脑。这样就形成了输入与输出的闭环。通过这种方法,同时地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调动左右脑,每读写一次则要求左右脑联动一次,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

我们会观察到有些学生只会用眼睛读,用手写,而不会张口说,更不用说听力理解了。即,学生只掌握了读写能力,而欠缺听说能力。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哑巴日语”。这种现象的出现,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单词语句时开口说。在记忆新单词时,开口发音的短缺导致大脑不能记录其发音,结果这个新单词在大脑中没有完成音与义的联结。那么,在听到它时,也不能相应地从大脑中提取到发音一致的内容片段,自然就不能解读出该发音的语义。

由于语言是音、形、义的整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听、说、读、写、译任何一个环节。我们提倡“多通道”地,同时训练多个维度的语言能力,通过听说写、读写等行动的有机结合,来提高日语单词和语句的记忆效率。

(二)社交/情感模式方法,强化词句的理解

对词的理解重点在词义的把握,有一词多义,也有一义多词现象,更重要的是一个词的词义,与其所处的位置、语言环境、相邻词的关系及语法属性相关,要引领学生运用词法、语法、惯用法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领悟其正确意义。

例如,日语词“適当(てきとう)”。它有两个词义,其一是“适合,适当,适宜”,其二是“随意”。不难发现,两个词义正好相反。不幸的是,两种词义声调一致。由于不能通过不同的声调来区分语义,所以这样的词在实际应用中是比较棘手的。它要求语言学习者不仅能够把握两个相互矛盾的语义,并且能够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下从二者中选出正确的那个。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和接受者,对于“適当に答える”这样的语句,究竟应该理解为“恰当地答复”还是“随意地答复”呢?实际上,从语义层面上来看,这两种理解都正确。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分析出正确的语义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对待“答复”这件事的态度。为了正确把握说话人的态度,我们需要通过前后文来理解。如果在前文中提到需“答复”事项是不重要的,或者前文中体现出说话人不耐烦的情绪时,我们可以推断这个“答复”是随意的,也就是敷衍了事。反之亦然。

语言是用来交流和表达的,对语句的理解除字面本身之外,词序、重音和语调的变化都会引起词语意义的改变。

CHEN Hai-hu, YANG Qing-song, BIAN Yun, SHI Zhang, LIU Fang, FANG Xu, ZHANG Zhen-sheng, LU Jian-ping,XU Chuan-liang, WANG Li

例如:日语中的惯用句“いいです”。这个短句的本意是“好的,可以”。但是,在不同的使用的语境和语气下,“いいです”能够表达与之完全相反的“算了,不用了”意思。即,“いいです”作为生活中的常用句,同时拥有肯定回应与否定回应两个功能。这个特殊之处经常被作为听力的考察重点,检测学生是否能根据语境和语气分析说话人的态度。

被用作语义“好的”时,说话人往往在“いいです”后面加上“よ(呀)”“ね(啊)”等表示语气的终助词。“いいですよ(好呀)”强调了说话人的主张,“いいですね(好啊)”表达了说话人的轻微感叹。

比如,受到别人的邀请:“僕と一緒にプールへ泳ぎに行きませんか(和我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吗?)这时,可以回答“いいですね(好啊)”表示接受邀请。如果想要婉拒说:“誘っ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でも、今日はちょっと(谢谢你邀请我,但是今天不太方便)。”

有时,可以不添加表示语气的终助词,单独使用“いいです”。这时结尾语调需要向上提升,也是表示赞成的意思。

被用作“算了,不用了”时,很明显说话人在表示拒绝。这时往往在“いいです”的前面加一些否定的词来进行提示,比如“いや(不)”“いいえ(不)”。有时“いいです”的前后什么都不添加,这时要看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神态,最重要的是说话人的语气语调。一般表示拒绝的时候,结尾语气是下降的。

比如在超市结账,收银员问:“レジ袋はいかがですか(请问需要塑料袋吗)”,这个时候回答降调的“いいです”是“不需要”的意思,而不是“好的”。如果想要表达“好的”,这时地道的语言使用者并不使用“いいですね(好啊)”,而是使用“はい、ください(是的,请给我)”“お願いします(麻烦你)”来表达肯定意义。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字面的意义外,还要让学生理解其所表达的感情和适用的情境。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社交/情感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复原日常生活的场面,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体验词句所包含的意义与情感。它包括协作,提问,澄清,求助,情景表演等方式,使学生在自己创造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三)少量多次原则,不断深化记

在教与学两个过程中正确运用“少量多次”原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点在于交流与使用。曾经有人被隔离在荒岛上一段时间,回到社会环境后,说话迟钝,一段时间内甚至失去了语言能力。这说明即便记住了的知识,长期不用也会“失忆”,反应在大脑记忆原理上就是左脑失去了已经建立起来的,调用右脑信息的神经路径。少量多次原则,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小块的时间,经常复习所学知识,特别是重点、难点和疑点,不断强化记忆路径,深化“记”熟练“忆”。

在基础日语的教学中,有一小部分语法规则是容易混淆的。例如日语的形容词过去时态的变化规则,是将词尾的“い”变为“かった”,但是有的学生会直接在形容词后面加“でした”,这样就产生了语法错误。当学生想表达“今日は楽しかったです(今天很高兴)”的时候,往往不加思索地造句“今日は楽しいでした”,这就犯了典型语法错误。由于这一基础语法贯穿日语学习的始终,所以这样的错误值得教师重视。

这时,我们可以活用少量多次原理。第一次接触时,安排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第二次上课时,利用造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第三次上课时,利用半分钟的时间进行复习。从第四次课开始,每节都拿出半分钟复习,反复提问,直至全部同学掌握。在后来的学习中,不定期地多次涉及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反复回忆,进一步加深印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引导他们采用“少量多次”原则,把零碎时段(哪怕半分钟)用来说、想,在这个过程中心中像过电影一样融入生活情境,达到提高记忆的目的。

(四)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的记忆和提取信息,包括对知识有效的加工、整理和系统存储,对信息高效地提取运用,其方法主要包括重复、翻译、归类、记笔记、利用上下文,拓展、迁移、推测等。

运用认知策略时,使两个大脑半球及神经网络充分激活,例如抄写的同时要念出声音来,默写的时候与声音、形象结合起来;音形同用,声情并茂,这种多通道输入、记忆交互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左脑右脑语句
我用右脑多,还是左脑多
高中数学如何加强右脑开发
左脑风暴
你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右脑开发是谎言
我有爱迪生的右脑
我喜欢
冠词缺失与中介语句法损伤研究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