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2021-11-29汪婷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资源库微课

汪婷

(仙桃职业学院,湖北 仙桃 433000)

目前,传统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整体仍处于被动状态,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通过微课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微课应用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微课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

(一)对象和工具选择

选取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每隔一周在课堂上16个学时,微课教学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该课程采取分专业安置的方式,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都是大一新生,高考录取分数是由两个基本执行,具有良好的人力和信息素养。由于学习者的初始水平也算是相当普遍,确保顺利实施这项研究。两个类都采取同样的课程内容,教学人力资源管理类实验班,微辅助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文化产业管理类控制类,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从两个一致进度过程和结果,测试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

(二)要素组成

根据对微课理论的研究及微课的设计研究和微课的应用实施,同时考虑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及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课为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务长期而艰巨。现阶段大学语文微课由五大要素组成,包括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视频、导学案、微练习题、互动环节模式选择研究选取两个既定的自然教学班,尽管在选择过程中经过了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因素的筛选,仍然无法做到两个班级的初始因素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实验属于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包括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班级保持传统课堂教学,实验班级使用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横向比较是实验组班级和对照组班级之间的比较,实验进行两次横向比较,分别是对学生进行课堂观察和知识水平测验。

(三)教学效果

分析高校教师应用微课于课堂各教学阶段的情况较好。在微课的课堂教学应用阶段方面,被调查的教师在情境创设、重点讲解、难点突破以及实验探究演示阶段都尝试应用过微课,但用于课堂的重点讲解与难点突破的情况是最多(高达90%),这与大多数专家解读微课的基本特征与应用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学历的高低及学科性质的不同也影响教师应用微课于课堂各教学阶段。微课运用在课堂中深受学生喜爱为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态度,在实验纪实施完微课教学后,笔者及时对该组学生对微课的喜爱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学生难以理解微课,在问题中用动画、语音、微视频等词语代替微课,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后,调查的教师都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90%的教师反映学生都愿意继续应用目前的微课学习模式。由此说明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将具有很大的前景,今后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设计与应用微课的能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促进教学与微课的发展。此外,社会、学校等组织也应重视微课的教学应用,为教师的微课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师主动、积极地应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

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建议

(一)教学内容变革

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实现大学语文功能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的设定也是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文学素养,教材的编订同时也是考虑上述因素的。“文化素养”应以哲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人文类学科为内容,强调更为广阔的精神视野,精选了国内外以及古今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应摒弃原有“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理念,综合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微信、QQ群、微博、MOOC,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引进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文学优势,引领他们走进文学的殿堂,汲取先哲的思想文化精髓;凸显定位优势,把有限的课堂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思考和互动,答疑解惑;教师在课堂上从主讲者变为参与者,和学生在一起交流互动,总揽全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加强同学科领域、不同体裁文章的赏读,“汉语实用写作能力”则应从日常生活学习方面来加强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挥而就的事,必须以对母语文化准确娴熟地体悟为前提,再加以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掌握了汉语实用写作能力,就可以较好地适应今后工作的汉语使用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形式改变

教学形式上,大学语文的学习要学生为主体,以提升文学素养为导向,注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用汉语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有效调用多媒体设备,综合运用图片、声音、音像辅助技术和手段,.使枯燥的知识的变得活跃和有趣;设定和搭建学习平台,如大学语文微信平台公众号、网站、微博,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参与其中,课余还可以继续同老师探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

(三)考核标准改革

对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一直都是以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常常是课程学习结束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学习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偶然性,同时也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学习效果怎样检测?能否在结合平时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课后的互动情况?而不是一直试卷就决定了结果。

(四)完善微课平台的资源库

随着人们对微课的重视,各种微课项目、微课比赛接踵而至,微课作品也铺天盖地而来。对于这些芜杂的微课作品,微课平台应在用户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筛选;在保证平台资源库丰富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微课资源的实用性、系统性与整合性等,以确保平台资源的高质高量,让用户能快速检索到所需资源,真正有效地促进用户的学习使用。第一,确保平台资源库的丰富性与系统性。微课平台是对外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其用户来自全国各地,所属的行业也各式各样,丰富的微课资源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的最基本保障。因此在建设微课平台的资源库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科化及不同应用情景的微课资源,并且每一个微课资源除了传统的微课视频外,还应包括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评、学习反馈和用户评论等,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支持资源。最终使微课资源有效地融合到数字化学习体系,既可以支持现实课堂教学,又可以创新实现自主化、网络化及碎片化等教学模式,为自主学习及合式学习创设有利条件。第二,保证平台资源库的整合性与层次性。在微课资源库丰富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资源的有效整合,避免出现资源兀余的情况。冗余的资源不仅影响平台的性能,而且还会给用户造成信息干扰。干扰的信息影响用户的知识获取,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优秀的微课平台应对用户所上传的微课资源进行筛选处理,整合出优秀的微课资源,可通过添加相关知识点标签对微课资源进行明确、清晰的归类,让用户能快速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源,促进用户进行有效、有意义的学习。第四,讲究平台资源的实用性。微课平台是供用户学习、交流的场所,而不是进行画面欣赏的地方,因此微课平台资源应讲究实效性,不要过分追求美观而忽略了微课的真正意义。同时平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实际用户的需求,符合学生与教师的学习、讲授、评教等需求,提高资源的实用性。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资源库微课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