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诊断和评估脂肪肝的新方法

2021-11-29安梓铭冯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肝博士 2021年2期
关键词:质子脂肪肝磁共振

·安梓铭 冯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门诊上经常会有患者拿着自己的B超检查结果咨询医生时,问到:“医生,为什么我最近饮食控制和运动坚持的都蛮好的,体重也有下降结果,可B超还是显示中度脂肪肝,我到底有没有好转呢,脂肪肝程度到底有没有减轻呢?”

答案当然是“不一定”!

辛辛苦苦坚持了好久,做检查却看不到什么改善,总会让患者心里感到淡淡的失落。仔细分析下,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患者脂肪肝确实没有改善外,可能还会因为检查做的不够精准!

医生通过超声检查虽然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脂肪肝,但却很难观察出短期治疗的效果。所以在这里,我们推荐一种能够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新型检查——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

什么是MRI-PDFF?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门诊上可称为MRI肝脏脂肪定量。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以磁共振为基础的一种评判肝脏脂肪含量的方式。一般来说,使用MRI-PDFF诊断脂肪肝时,6.5%-17.5%为轻度脂肪肝、17.5%-22.2%为中度脂肪肝、22.2%以上为重度脂肪肝。

MRI-PDFF诊断和评估脂肪肝的优势?

首先,MRI-PDFF可以准确的定量肝脏脂肪含量。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通过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可以直接的了解自己肝脏的脂肪堆积情况,提高对于自身脂肪肝的认识。并且,当肝脏脂肪含量出现下降时会很直观的从数值上反映出来,可以明确的看到自己近期药物治疗或者饮食运动控制的效果,能够提高继续治疗的自信心。

其次,相较于其他检查,使用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测量肝脏脂肪含量更加安全且客观。目前,最为常用的脂肪肝检查主要是超声检查、瞬时弹性成像(CAP)、CT以及肝活检。前两者都需要人为操作,因此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主观误差导致结果不够准确,而CT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辐射,肝活检由于是有创的检查更易对身体产生一些损害。因此相较而言,磁共振是更为安全并且客观准切的检查方式。

同时,从病理角度分析,磁共振检查结果的相对变化还可以间接的显示出肝脏组织学的改善。脂肪肝的肝组织学病理评分(NAS评分)由三部分组成,脂肪变性(0-3分)、气球样变(0-2分)和小叶炎症(0-2分)。总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病情的轻重程度,同时也预示着预后的好坏。大量研究显示,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相对下降30%左右时,组织学总评分就会出现2分或以上的减少。对于患者来说,也为评价脂肪肝病情的好转提供了更专业的指标。

最后,多项研究表明,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可能还与其他疾病存在着潜在的联系。无肝纤维化的脂肪肝患者,如果质子密度脂肪分数15.7%则更容易发展为肝纤维化。同时,如果脂肪肝伴有糖尿病患者的检查显示出较高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则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MRI-PDFF检查注意事项?

患者但做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检查肝脏脂肪含量时不需要空腹,检查时间一般为10分钟,在穿着上不能穿带有金属的衣服。最重要的是,如果有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定不能进行磁共振的检查,否则会出现危险。

猜你喜欢

质子脂肪肝磁共振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质子束放疗在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浅谈质子守恒
“质子”号一箭发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