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常见问题释惑
2021-05-05党双锁
·党双锁
人物档案
党双锁:医学博士、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肝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感染与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委员
陕西省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住院医师规范化教材内科学《感染科分册》副主编;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共同主编、《中国肝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实验与临床感染病杂志》、《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中文期刊编委;《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副主编,《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Infection International》等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和参与国家、卫生部及省级科学研究基金2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6部。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20我们与新冠斗争,一路走来,国内疫情已经在控制之下。大家可以在常态下工作生活,但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时期,截至2021年1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近8000万,死亡170万。前段时间,国内情况中风险区也有所增加,我国的黑龙江、北京、新疆、大连、青岛、天津先后出现了小规模的聚集性疫情,国内疫情反弹的压力仍然巨大。英国传来新冠病毒变异。我们一方面做好重视新冠疫情防控,一方面有序推开疫苗接种。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疫苗的小知识,供大家参考了解。
尽早通过疫苗主动免疫建立起群体免疫,成为当前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
疫苗的分类:我国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免费接种。例如用于儿童常规免疫接种、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等。孩子在入托、入学前一般需要完成接种,如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乙肝疫苗等。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这一类的疫苗同样重要,只不过国家还没有条件实行免费供应,主要包括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成人后补种的乙肝疫苗等等。
目前全球主要的新冠疫苗分为以下几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也称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mRNA或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复制或非复制);多肽疫苗。
目前我国疫苗研发也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5个疫苗进行了III期临床试验。目前国内第一批用上的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公司和科兴公司两大公司。
核酸疫苗是全世界都在积极探索的疫苗研发新技术,包括了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通过编码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入宿主体内,通过宿主细胞表达抗原蛋白,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新冠核酸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优点为研制时不需要合成病毒,流程简单,安全性较高,缺点是目前还无无成功先例,在动物方面有应用。多数国家无法大规模生产,可能因价格较贵而难以普及到低收入国家。
国外使用的辉瑞和莫德纳生产的 mRNA 疫苗,它们接种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的酸痛,其他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痛,肌肉酸痛,发冷,关节痛,甚至可能发烧。在这两种mRNA疫苗试验中,副作用一般持续时间通常是24到48小时,最多不超过几天,往往第二剂注射后的副作用更为常见。在疫苗的接种过程中,副作用可能因新冠疫苗的类型而异。
对于新冠疫苗接种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我就了解的试着简要回答,一一帮大家解惑:
1.新冠疫苗该如何接种?需要接种几次?
我国现在使用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研究发现疫苗发挥作用的时间主要是在接种疫苗第二剂的2周后。因此需要注射两剂,相隔2到3周复种一次。
国外上市的辉瑞-BioNTech 新冠疫苗和莫德纳新冠疫苗都是基于mRNA方法生产的,每人需要接种两针,其中辉瑞疫苗两针的间隔为21天,莫德纳疫苗两针间隔为28天。
2.接种疫苗过程可能导致人患上新冠吗?
接种疫苗是不会导致人患上新冠的,新冠疫苗使用的是灭活的病毒、病毒的部分(如刺突蛋白)或该病毒的基因,这些都不会导致新冠传播。
3.疫苗能提供多长时间的保护?
目前科学家们仍在研究注射疫苗后的保护期,初步推断至少在半年以上。但尚无确切结论。
4.有过敏史的人群可以接种吗?
不可以。
5.孕妇儿童该接种疫苗吗?
目前没有相关研究数据,暂不推荐在此类人群中接种新冠疫苗。
6.那些人群不宜接种新冠疫苗?
发热患者;急性病发作患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儿童(小于18岁),妊娠期妇女或哺乳期妇女;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此外患有影响免疫系统的慢性病或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如化疗)等患者应考虑暂缓接种新冠疫苗。服用免疫抑制的人群也建议不宜接种。
7.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什么?
接种新冠疫苗后,受种者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留观后无异常方可离开,若离开后出现高热大于38.5℃,或局部红肿大于2.5cm,需及时向接种医生报告并尽快医院就诊。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疫苗是人类战胜传染病最佳法宝;是控制瘟疫的秘密武器;是减低病毒感染率最有效方法;是代价最小、成效最佳的战疫良方。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疫苗知识,用好它,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