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砚的影像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1-11-29王忠梅李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文/王忠梅 李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一、紫金砚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
(一)紫金砚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在深入紫金砚产地——淮南进行实地考察后,团队成员走访了周边紫金砚制作工厂,参观、学习了紫金砚的制作技艺。我们了解到紫金砚的主要制作工艺流程为选料-设计—雕刻—打磨—上光养护—包装。自从紫金砚恢复生产之后,其雕刻艺术风格、设计造型及刀法,基本是朝着歙砚制作的方向发展。但紫金砚也可以同时兼收其他砚种的长处,将其通过设计进行展现,致使其具有巧、妙、绝的艺术特色,尤其善于利用砚石的天然形态和自然纹饰,加以画龙点睛般的设计、雕刻,使之成为一方方令人拍案叫绝的精美孤品。紫金砚在雕刻艺术上讲究深厚朴实、线条挺秀、刀法刚健、古朴雅洁。在了解完紫金砚制作技艺后,团队的成员们对紫金砚的传承者进行了走访,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到关于紫金砚的传统文化。紫金砚虽然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其制作技艺全靠师徒传承,而本团队希望借此次创新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传统技艺。在了解紫金砚的制作工序后,团队成员也会注重作为历史名石的紫金石在园林装饰中的观赏效果。
(二)紫金砚研究现状及其社会意义
淮南的八公山,在历史上极具盛名。而它所产的紫金石也是历史名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时所用的五彩石,被遗落在了八公山。其次紫金石也是淮南地方石的瑰宝,是中华观赏石中的一绝。在八公山的山内有着“紫金石、龟纹石、模树石、瓜子石、鱼籽石、皖螺石、虎皮石等”众多石种、质坚色秀、纹清、形美、艺术价值高,其中紫金石的色彩最为鲜艳、形象且生动,石体上贯透紫金带、黄金带、橙晕、包青、金线、蚕纹等天然巧色。这些内容在紫金砚纪录片《砚遇》中有着详细的介绍,且关于紫金砚的传承和制作过程也有相应记录。
民间的手工制作技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属于传统文化的一个旁支,是我们应当弘扬并加以传承的伟大遗产,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留下浓厚的一笔。而传统工艺在社会中也属于一种“慢”的代表,传统民间工艺并不在乎急功近利与批量生产,它们所在乎的是质量与意境。但是,在当今时代发展中“慢”这种境界被逐渐抛弃。大家没有时间再去享受、去感受这些意境,曾经在历史上被称为最会生活得中国人也抛弃了这种“闲云野鹤”的生活。而一些靠着手工艺品生活的匠人在一点一点地减少,没有前途是新匠人放弃的理由;然而后继无人的情况,使老匠人心灰意冷。学者邱金保在《浅谈紫金砚传统文化》中提出,通过文学、史学、绘画、书法、策刻等相关专业知识人员的参与,根据紫金石的质地,并且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对紫金砚进行创新性研究,来表达自己对紫金砚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未来展望。
而近几年八公山的紫金砚被重视,是由于当地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在考虑名牌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当地政府开始对八公山紫金石进行一系列的合理开采,并且在匠人们的精心钻研下一件件雕刻精美花纹的紫金砚逐渐面世。
二、紫金砚影像传承创新方式
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创新、传承着。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经济的不断繁荣也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研究逐渐增加。
为了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紫金砚的制作技艺,展现紫金石制作成紫金砚的制作工序。我们会利用现代大众媒介将紫金砚制作的主要工序呈现在观众面前。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赋予传统手工艺品紫金砚更多的生活气息,面向大众,唤起人们对紫金砚的热爱。通过现代媒介的宣传、影视短片的传播,让传统手工艺品变得更加时代化、大众化、全球化,让每一位观看的观众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纪录片是大众媒介中最典型的一种,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生活为素材,将真实的事件与真实的人物作为表现的对象,并将采用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加工以展现在大众面前。传统手工技艺用纪录片的形式所展示,会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也可在文化交流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会使观众很好地被带入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激发大家对制作工艺浓厚的兴趣,从而带动手工艺的相关产业发展。
由于近几年短视频平台日益火爆,我们希望依托短视频平台,让传统手工艺适应新的媒介方式。打破以往对于手工艺纪录片枯燥无聊的传统观念,运用几十秒的宣传片将紫金砚惟妙惟肖的雕刻工艺单独剪辑出来,并投放到短视频平台,增加相关话题的浏览量,从而扩大紫金砚的讨论度与浏览量,以吸引更多群体来关注紫金砚的制作技艺。
三、影像传承研究方法、思路与未来的发展
(一)影像传承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紫金石、紫金砚、紫金印的资料收集,从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实地考察法:通过实践的方法,与民间手工艺者进行交流、学习,并且对于紫金砚与紫金印的雕刻技术进行系统详细的了解。
(3)访谈法:对紫金砚、紫金印制作工匠进行访谈。
(4)材料整理与归纳:将前期搜索到的紫金石等相关资料与后期实地走访和采访所得到的素材进行整合。
研究思路:
(1)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紫金砚与紫金印的制作工序,在与制作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清楚分析每一个步骤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2)深入挖掘紫金砚、紫金印背后的故事,确定剧本大纲,使拍摄内容更加丰富,针对紫金印的雕刻技术,着重进行介绍,并结合雕刻的刀法等艺术形式。
(3)确定画面构图及分镜头设计,运用影视短片记录紫金砚的制作技艺,运用场景的取舍、镜头的运转、画面色调的调整等视听语言来进行展示。
其实际应用价值在于以影视方式将学习紫金砚的制作技艺记录下来,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影视制作的方式了解到紫金砚制作技艺。
与此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深层次地去挖掘紫金石的观赏效果以及自身的独特性,提高自身对其的了解。时代发展之迅猛,传统文化危机的形成,紫金砚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团队开展的影视创作,在实际生活中,顺应了短视频兴起的潮流。运用短视频记录紫金砚的传承,可以更广泛、更迅速地将紫金砚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带进大家的视野中。让人开始慢慢了解紫金砚。此外,该项目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影像传承未来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等相关题材的纪录片、短视频等影像材料,但多为一些人为“演绎”表演,而这些影像资料对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的传承显得极为有限。基于此,本项目围绕淮南紫金砚的制作技艺展开了影像化传承与保护研究。我们将目光不仅仅局限于纪录片这一种形式,而是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短视频平台联系起来,让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扩大了手工技艺的受众群体。
作为文化传承媒介中的影像记录,如果想在传播的过程中取得预期的成效,除了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外,还需要更深入地挖掘传承者身上的故事,使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贴合大众的日常生活,从而更好地让观众融入其中,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数字电子商业化的时代,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开始追求“快餐式”简单易消化的文化,在传统文化危机形成过程中,紫金砚的传承也被包含其中。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发现短视频的兴起,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运用短视频记录紫金砚的传承,可以更广泛、更迅速地将紫金砚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带进大家的视野中,让人们开始慢慢了解紫金砚,慢慢去接触紫金砚的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