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域境内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2021-11-29刘玉明
刘玉明
(焦作大学太极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0)
太极拳申遗成功,意味着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但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它的经济效益如何进一步的体现,如何让它的发源地从产业发展中受益,这是本文探究的主要目的。希望本篇文章有助于我市进一步整合太极拳文化资源,形成产业合力,推动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我市乃至全国的太极拳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对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和产业开发上的双赢。
1.国内太极拳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的功法练习中包含了众多的东方哲学和中国人的价值理念。随着太极拳知名度的提升和习练者的增加,尤其是太极拳健康养生功能被世界所熟知,太极拳的产业经济属性开始显现[1]。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规划通过太极拳文化产业来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就目前的太极拳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各地还都处于产业初级阶段,陷入在“大比赛,小产业;经济搭台,太极唱戏”的赔本赚吆喝的窘境。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经费来举办各种太极拳赛事和打造太极拳文化景区,可结果往往并不如人意,所谓的太极拳产业毫无经济性可言,政府的投入回报很少,有些时候甚至“颗粒无收”。原本指望太极拳产业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后来却发现只是个纯投入的文化公益项目,无法找到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盈利之门的钥匙。长此以往,大家丧失了信心,把投资太极拳文化发展看成了无底洞,最后变成了骑虎难下的“鸡肋”。这就是目前国内有些地方发展太极拳产业的现状与无奈。
太极拳产业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热点,具备文化产业的一切特点,只要规划合理,开发有序,有创意,有驱动,就一定能实现盈利。笔者认为只有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实现文化自信,提升国家影响力。
2.如何行之有效地推动我市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
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我市的太极拳文化产业,从国内相关城市竞争中胜出,笔者认为要认真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2.1 做好城市品牌定位传播——焦作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
要把这个城市品牌定位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平台在国内外进行有效传播,并在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的心智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太极拳正宗”形象定位。前期我市提出的几条城市宣传语“山水焦作,太极故里”“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起到了一定推广作用,但力度还不够,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焦作是“真正的太极拳发源地”,这一点有充分的考察论证和史料支持,并且得到国家武术协会的官方认可[2]。只有在这个心智认知定位的基础上,我市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开发推广才能占据产业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才能拥有不可替代的受众心智资源。
根据美国营销大师艾·里斯的品牌定位理论来讲,品牌即心智。今后商品竞争的主战场不是在有形的市场,而在人们的心智里[3]。也就是说一个文化产品的品牌只有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一个清晰牢固的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那么作为智力产业和文化资源的太极拳产业对于人们的心智依赖更是如此。
从争夺心智资源的视角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焦作温县陈家沟已经获得“太极拳发源地”的官方认可后,国内有些地市依然对陈家沟的太极拳发源地身份不予认可,对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的考证表示怀疑,并且对外坚称“自己那里的太极拳出现得更早,自己才是正宗的太极拳发源地”。这种说法虽然缺乏考证,甚至有编故事的嫌疑,但这种对“太极拳发源地”的争夺,恰恰说明了在太极拳爱好者心智中“正宗”地位的重要性。笔者推测国内某些地市和焦作争夺太极拳发源地的行为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只有抓住“一路一带”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官方认可的“发源地”金字招牌,早日做大做强我市的太极拳文化产业,才能渐渐平息这场发源地之争。我们切不可疏忽大意,想当然地把国家武术协会的正式认可当成文化产业竞争中的必胜武器和盲目乐观的资本,只有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智中牢牢占据“太极拳正宗”的位置,才能算是真正赢得了太极拳文化产业竞争的胜利。
定位理论告诉我们:你是什么不重要,人们的心智认为你是什么才重要。这充分说明加强我市 “太极拳发源地”的城市品牌定位传播在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2 开发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结合的康养项目
陈式太极拳的行功走架异常重视缠丝劲的运用,陈式太极拳传人陈鑫说:“太极拳,缠法也”。太极拳正是通过对各种方位缠丝劲的运用来疏通人体经络,增强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提升生命活力,益寿延年之功效。祖国传统的中医经络气血理论,对太极拳的练习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太极拳的实际演练也不断印证着中医理论的正确。太极拳与中医理论的相互配合能大大促进太极拳健康产业的发展。
2.2.1 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创编开发针对性较强的太极拳养生功法
通过太极拳功法研究和中医经络研究相结合,借鉴太极拳传统动作,创编简单易学的太极拳养生功法,可以针对多种“现代都市病”。比如,肾脏功能的衰退会导致多种类型的高血压,那我们就研究太极拳传统动作功法中有哪些动作是最有利于足少阴肾经运行,把这些动作从套路当中抽出来,单独创编一组锻炼肾经的太极拳功法和动作。同样,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也可以通过单独创编太极拳功法来进行治疗,让广大的慢性病患者早日摆脱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2.2.2 最大化、最优化地利用本地的太极拳和中医药资源,打造太极拳健康小镇和疗养中心
这一点其实和建设“中原养生地”概念一致。焦作既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又是“四大怀药”正宗产地,整合太极拳康养和中医药等医疗资源,在我市范围内打造若干个健康小镇或疗养中心。健康小镇要规划建设在空气清新,景色秀丽的景区附近,让人能够摆脱都市的喧嚣,亲近绿色自然。
健康小镇通过提供太极拳养生功法培训、中医经络与太极拳文化课程、中医经络按摩针灸疗法等项目服务,帮助现代人运用无副作用的健康疗法来治愈众多都市疾病,帮助人们摆脱“亚健康”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绿色医疗康养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太极拳健康小镇度假疗养,把焦作市打造成一个著名的太极拳康养圣地。
2.3 在打造焦作陈家沟太极拳文化特色街区的基础上,创编自己的太极拳文化实景演出
我们可以借鉴少林寺景区的“禅宗少林”、平遥古城的“平遥印象”等较为著名的景区实景演出,结合最近几届太极拳年会开幕式的情景演出,举办具有地方太极拳文化特色的实景演出。要把太极拳从产生、发展到传承、壮大,再到走向世界的进程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到实景演出中。把太极拳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人物,如陈王廷、陈长兴、陈有本、陈鑫、陈发科等的传奇经历当作实景演出的主要情节,来增强实景演出的生动性。再加上现代光影的舞台技术的运用,打造出独具太极拳文化特色的演出节目,在国内外取得较大反响。
实景演出与太极拳文化特色景区建设相得益彰,陈家沟特色景区为实景演出提供具体的场地和观众资源,进一步生动演绎陈家沟太极拳传奇故事,讲述太极拳的文化和发展背景。可以说实景演出就是一个生动的全语种导游,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太极拳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和哲学意义。
2.4 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制作太极拳文化宣传片、影视剧
从“一山一拳”的自我发展到“两山两拳”战略联合,我市要进一步借鉴嵩山景区和少林拳的推广发展经验,来为我所用。众所周知,少林拳能够名扬天下,电影《少林寺》功不可没。可见,以影视剧为代表的视觉宣传手段是极富冲击力和影响力的。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有一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太极拳影视剧。虽然国内之前也有过若干描写太极拳的影视作品,但收视规模和影响力都无法和电影《少林寺》相提并论。唯一一部略有影响力的太极拳电影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太极张三丰》,并且电影还是展现武当张三丰创立太极拳的故事。也许今天,我们应该庆幸当年的电影《太极张三丰》没有取得巨大的影响力,否则将会对焦作市“太极拳发源地”城市品牌定位带来严重的影响。
当务之急,我市应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拍摄一部以“太极拳在焦作温县陈家沟产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至少也要先拍摄一部“太极拳发源地”的文化宣传片。通过拍摄优秀视觉作品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向受众宣传展示焦作温县陈家沟是真正的“太极拳发源地”。影视剧的选题可以是陈王廷创拳,陈长兴传拳,也可以是陈发科教拳等。
2.5 充分利用“抖音”等视觉传播平台,发布具有太极拳文化特色的短视频内容,来进一步“吸粉”和获取“流量关注度”,提升我市的太极拳影响力
现在是“视频为王”的网络视觉时代,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传播平台已经成为各方进行视觉宣传的主要阵地,甚至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也纷纷开设抖音账号,抢占新媒体时代的融媒发展的先机。
我市的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应牢牢把握短视频传播机会,可以以宣传部门或者主流媒体的官方身份,在抖音平台注册专门宣传我市太极拳文化的账号,充分借助抖音的巨大用户流量来提升我市的太极拳文化知名度。因此,建议新闻舆论宣传部门运用官方身份大力宣传焦作太极拳文化。目前,抖音平台上还未见官方身份的太极拳文化宣传账号,个人身份的太极拳文化类账号已有不少。早一日在抖音上开设官方的太极拳文化宣传账号,我们就会早一日把握短视频融合媒体传播的机会,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市的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
2.6 开发太极拳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
设计开发高端太极拳服饰,借助当下的汉服热流行趋势,开发极具中式特点的太极拳服饰,使之适合在日常生活场景的穿着。设计开发具有太极拳文化要素的文具产品,这一点可充分参考故宫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理念。因为文具的主要使用者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国家社会的未来,是文化传承的关键。设计制作如摆件、钥匙扣、手提袋等日常生活接触率高的小物品,使之具有浓郁的焦作太极文化特色,通过这些日常用品来多频次地宣传展示太极拳文化。
2.7 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文化研究优势,加强太极拳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创办太极拳国际学院
在我市加强太极拳文化产业建设的工作中,本地高校和文化研究单位要积极发挥自身科研文化优势,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不断加强太极拳文化对外交流合作,为我市的太极拳文化产业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3.要进一步借助太极拳“申遗”成功,提升焦作太极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快太极拳文化对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加强太极拳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尤其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合作,牢牢把握住“一带一路”和国家文化自信建设的窗口期和红利期,通过对外合作办学和派遣太极拳文化教师、太极拳武术教练的方式,把我市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和建设工作做到极致。充分利用国内外绝大多数受众心智中对太极拳功夫起源的认知,加大传播推广力度,力争第一个占据受众心智中的“太极拳正宗”位置,将会在今后的太极拳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会事半功倍。
加快推进我市的太极拳文化产业建设,早日实现产业盈利,不仅是繁荣发展我市文化经济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市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最有效途径。可以尽快地优化我市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丰富我市的旅游文化康养资源。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定会让我们的天空更蓝,河流更清,成为知名的太极拳养生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