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中的玉文化研究

2021-11-29

关键词:玉器诗经文化

张 琳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玉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周汝昌先生的评价:“经过长期的品味,先民了解了玉的质性品德,冠于众石,堪为大自然所生的万汇群品的最高尚最宝贵的‘实体’。‘玉’在中华词汇中是最高级的形容、状词、尊称、美号。”[1]玉受到人们的尊崇和喜爱,不仅具有了广泛的用途,还被赋予了许多内涵。商周时期的贵玉思想尤为突出,玉文化观念逐渐成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为周代社会的诗歌创作,其中反映出了周代的文化底蕴和社会风貌,也就出现了许多关于玉的描写,显示出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一、《诗经》中的玉文化内涵

关于玉的描写在《诗经》中广泛存在,其中出现的玉器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也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在祭祀活动中用到玉器,以表示禳灾祈福外,人们也将玉作为赠品和配饰,彰显身份地位和美好德行,男女之间会相互赠玉以表达爱慕之情。

(一)祭祀祈福

在古代,人们通过祭祀活动与上天沟通,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以望获得庇佑,表达祈福和祝愿。周代时期,祭祀的礼仪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指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2]241在《诗经》的篇目中,出现的与祭祀活动相关的玉器有“瓒”“圭”“璋”“璧”等等,这些描写体现了玉被用于祭祀礼器成为沟通天地祖先的桥梁,这是重要的玉文化内涵之一。

在《诗经》中使用玉器祭祀的篇目如《大雅·旱麓》云:“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3]596指的就是在祭祀神灵时,将黄酒放在圭玉为柄的酒器之中,以祈求福禄降临。《大雅·江汉》云:“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3]724其中的“圭瓒”即为以圭为柄的玉制酒器,诗中描写召伯虎平定淮夷之后受到周宣王的赏赐,此处的圭瓒不仅有赏赐之用,也用来告祭召伯虎的太祖召康公,以求福泽。《大雅·棫朴》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3]593-595这首诗描写了周文王祭祀天神和领兵出征的景象,表达了对周文王的赞美。其中的“璋”是以玉制成的重要礼器,大臣们奉着“璋”跟随天子,参与祭祀活动。诗中形容文王有美好的外表和优秀的品质,是个勤勉圣德、善于用人的君王。《大雅·云汉》云:“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3]694-695这首诗讲述周宣王因为旱灾而向上天求雨,在祭礼上用到了玉制的圭璧,以表示自己的虔诚之心。

可见周代在祭祀神灵时,以玉制成的礼器是神圣且不可或缺的,人们将敬重和虔诚之心托付在玉器之上,认为玉有通神的作用,因此将玉视作灵瑞之物,在周人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审美功能

由于玉的表面温和细腻,莹润通透,因此也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最初人们为了禳灾而佩玉,《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3]111和《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充耳琇实。”[3]554里面提到的用玉做“充耳”就是希望通过把玉挂在耳朵上躲避灾祸。后来人们的审美意识渐渐觉醒,玉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含义,被视作是德行的象征。商周时期崇玉思想盛行,人们开始为了美观而佩玉,佩玉渐渐成为一种风尚。

在《诗经》中琼、环、琚、瑶、珩、珌、琇、瓒、珈、瑰等玉类饰物出现的频率很多,如《郑风·有女同车》云:“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3]168这位美女的身上佩戴着珍贵的美玉,在行走时环鸣佩响,十分悦耳。玉饰更加衬托出姑娘容貌之美丽和德行之高尚,可谓是相得益彰。《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3]124也是指女子戴着玉佩,面容也姣好无瑕,如洁白的玉璧一般。《小雅·大东》中“鞙鞙佩璲,不以其长”指东部人心中的宝玉,西部人却不认为是珍藏。郑笺云:“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职,非其才之长也。徒美其佩而无其德,刺其素餐。”[3]590-599将玉石与人的品德关联。《诗经》在赞扬君子时也常常运用到玉饰来进行衬托,或直接将他们比作美玉。如《卫风·淇奥》就运用起兴的手法,“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110-111是用制玉的工艺形容文采修养,君子钻研学问要精细,就如同制玉时需要精雕细琢一般。“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3]112则是直接用“圭”和“璧”这样的玉制礼器表达佩者的德行美好和身份尊贵。《秦风·终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3]256就是赞美秦君衣着服饰华美,并且用佩玉祝祷他富贵寿考。

将玉作为装饰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还将玉与美丽的容貌和高贵的品格相结合,使得玉渐渐拥有了特定的文化象征,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从而将玉文化融入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之中。

(三)往来相赠

由于玉具有美好的寓意,又象征着高雅圣洁,因此在人际交往时,人们也喜欢通过互相赠玉传达感情,男女互相爱慕时,会互换玉佩以表心意。这些内涵在《诗经》中也得到了体现。

玉十分珍贵,美玉更是稀少,能够很好的展现身份的尊贵和象征品德美好,表达敬重之心,因而贵族间喜爱赠玉,如《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3]705讲周宣王为了巩固统治分封申伯于谢,并且赏赐给他许多珍宝,其中介圭就是规格很高的玉器,以示重视和宠信。《秦风·渭阳》云:“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3]264即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送舅父回国,在临别之际将琼瑰玉佩赠送给他,希望能够保佑他平安顺遂,也传递了惜别之情。普通百姓互赠的玉或许不如贵族那般稀有,但其中蕴藏的感情却不差分毫。如《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3]132虽然对此诗的主旨存有争议,但无论是臣子表忠心,还是爱人表忠贞,抑或是友人相互馈赠,其中“琼瑶”“琼琚”和“琼玖”都承载了崇高的感情,寄托了珍贵的情意。又如《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贻我佩玖。”[3]151和《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3]165都是爱人之间以玉佩相赠,用洁白坚硬的玉石代表忠贞永恒的爱意。

将玉作为礼品往来相赠体现了玉在社交中的文化内涵,此时的玉象征着心意和重视。人们将玉视作珍宝赠予他人,用玉传递感情,此时的玉由器物发展到了精神层面,更赋予玉以情感的内涵。

二、《诗经》中出现玉文化的原因

(一)制作工艺

自商周以来,玉的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玉制品的流传,玉文化也就伴随玉器出现。如沈从文先生所说:“商代以来,由于硬度极高透明度强的白玉发现,和随同高硬度解玉砂的发现,雕玉工艺因之也有了特别进展,创造出许多精美线雕、透雕、高浮雕和圆雕艺术品。”[4]新品种的玉被发现,又有了切割研磨玉石的矿砂,自然也就发展出了如《诗经》中所说的“切”“磋”“琢”“磨”等雕刻和制作玉的工艺,丰富了玉制品的种类,促进了玉的流传,进而推动了玉文化发展。

玉制品不仅有各种形制的礼器如“圭”“璧”“璋”等,也有用于装饰的玉佩、玉镯和饰品,种类多且工艺精美,更具有美丽的色泽和细腻的触感,因此虽然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提升,但人们仍十分钟爱玉。玉器大多要通过人工精细打磨才能最终成为一件玉器,除了《卫风·淇奥》中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110-111,《小雅·鹤鸣》提到的“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396-397也是琢磨玉的方法,指的是用坚硬的石头去打磨玉。由于玉的打磨和制作要经过许多道程序,就如同人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修养。《大雅·抑》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3]676-677是说当白玉上面有污点的时候,可以通过琢磨去除,但如果言语有失,那是不可挽回的,因此人们也要学会谨言慎行,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通过层层磨炼方能成为谦谦君子。玉不仅有晶莹剔透的外在美,更饱藏着历经曲折和磨砺最终物华天成的内在品质。

制玉技术的进步使得玉器更加精美,玉石得以更广泛地流传,用途越发具有多样性,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同时玉的打磨过程也被喻为君子不断修炼的过程,使得玉具有了更深的品质和意义,人们崇玉尚玉,也就促进了《诗经》中玉文化的形成。

(二)历史渊源

华夏民族对玉的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籍中多次提到玉器用于祭祀,如《山海经·卷二·西山经》中提到在祭祀山神时需要用圭璧:“羭山神也……婴以百珪百璧。”[5]22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用玉进行祭祀的传统。至于佩戴玉饰的用意,《山海经·西山经》中指出:“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5]62这样的习俗被后世沿用,因此也就出现了《诗经》中以玉来禳灾祈福和避祸的内容。

玉石的表面温润可亲,美玉无瑕,因而用玉来比喻美德,亦由来已久。《说文解字·玉部》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6]可见古人认为玉象征了仁、义、智、勇、廉这五个美德,是中国玉文化的深厚积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玉的五德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赞扬的君子应具有的品质,即谦和有礼,温文尔雅。君子比德于玉,玉含有德的内蕴,因而佩玉的人也具有美好的品德,这就使得佩玉之风愈盛。

玉的品质符合周代追求的中和之美,《诗经》中自然也就出现了许多用玉形容人美好品质的诗篇,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3]249《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3]210《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3]401诸如此类的诗句常常出现,品德美好的人,就应如同温润的美玉一般。因而自古流传下来的以玉喻德的观念和玉的神圣化,是玉文化形成的强大动力。

(三)礼制需要

在周代,玉不仅具有祭祀的功能,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根据《周礼·春官·宗伯》的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黄礼北方。”[2]228-229不同的玉器有不同的祭天方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及《周礼·典瑞》规定:“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2]270祭祀星辰和山川也要用不同的玉器,可见周代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祭祀用玉制度,“这种用玉构建于周代礼乐文明的基础之上并且是周代严密等级制度的形象反映”[7],因而最初玉文化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礼制的需要。

此外,玉的品质高低也与人的社会地位紧密结合。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2]241-242不同的阶级身份有不同的持玉标准,一般的百姓是很少会有持玉的机会的,这就使玉成为了地位和尊贵的象征。贵族的男子在穿戴盛装华服的时候离不开玉饰。《礼记·玉藻》载:“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8]可见平时君子是不会轻易解下玉佩的,要用玉饰彰显身份的尊崇与德行的美好。

由于玉具备了阶级属性,与政治紧密相关,因此在进贡时也会用到玉器。如《大雅·韩奕》中提到的:“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3]895就是讲述韩侯持介圭入朝觐见周宣王,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诸侯入觐时要手执介圭作觐礼的贽信,属于觐礼礼仪之一。因此进贡时使用玉器能够表达诸侯的恭敬和臣服。《尚书·尧典》中指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9]天子接受玉器,表明天下归一,是国力强盛的体现,所以玉文化的形成与礼乐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

三、《诗经》中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玉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喜爱玉不仅仅是因为玉有美丽的光泽。更因为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诗经》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玉的描写,不仅有对玉石外貌的描述,也丰富了玉文化的内涵,使得玉文化更加璀璨闪耀,逐渐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诗经》中的玉文化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以及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经》中玉是美好与德行的象征,其中对玉的描写和随之产生的玉文化在中国后世的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学的描写范围,丰富了文学的题材。

后世文学中对于玉的描写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论是对玉的外表还是内涵均有所涉及。屈原的作品中就多次出现与玉相关的内容,他也是最早将玉运用在诗赋中的作家,如《楚辞·九章·涉江》中说自己“被明月兮佩宝璐”[10]108,其中的“宝璐”就是一种玉佩,用以表达自己的高洁,还表达了对和田玉的向往。在《离骚》中也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10]3《九歌·东皇太一》中写道:“抚长剑兮玉珥,缪锵鸣兮琳琅。”[10]35等等,屈原以晶莹的玉象征了自己美好的品德,因此他格外喜欢佩玉和赞扬玉石。此外,还有刘敏中的《菩萨蛮》:“绣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满清江曲。”[11]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12]是将碧波和温润碧绿的玉相联系。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13]是以玉描写美人容貌。黄庭坚的《黄颍州挽词三首》:“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14]则是将自身坚毅的品格比作玉石。《红楼梦》中的角色多以玉命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玉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或用于写意,或用于抒情,将物质美与精神美融为一体,被无数文人运用在诗词歌赋等作品之中,可见从《诗经》中发展而出玉的描写和玉文化对中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对后世观念的影响

从《诗经》中发展出的玉文化赋予了玉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因此也影响了后世人们对玉的看法和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意义也逐渐加深,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崇玉爱玉的传统观念。

由于《诗经》里面出现的玉器多有祈福禳灾之意,所以人们也延续了这种用玉器表示吉祥美好的观念。玉常被做成玉如意、仙桃、麒麟等物件,祈求祝福和保佑,代表长寿和富贵吉祥,蕴藏了美好的寓意。《荀子·劝学》中说:“玉在山而草木润”[15],陆机《文赋》说:“石韫玉而山晖。”[16]有玉之处,则有祥瑞之兆,山川草木也会因玉生辉,这也是人们对玉的偏爱。后世统治者也将玉视作祥瑞之物,各国争抢和氏璧,是因为看重了玉璧所蕴含的庇佑江山社稷之意,以玉沟通上苍,祈求福祉。玉具有美好的含义,因而人们也喜欢用玉命名,如楚令尹子玉,战国时的宋玉,明朝女将秦良玉等等,以玉作名字亦是出于对其所包含的高尚意蕴的憧憬。

《诗经》中还留下了用玉代表美好品德和以玉相赠的传统。老子有言:“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17]老子认为能明白他道之人少之又少,能取法道之人更是难能可贵。有道的圣人不被看重,就像外面穿着粗布衣裳,怀里却揣着稀世美玉一样。可见玉能象征人品行之高洁,养成了人们喜爱佩玉的习惯。在《诗经》里面情人用玉传情,作为恋人情感忠贞的表示,因而后世也有赠送玉镯、玉簪等以示爱慕之情的传统。友人也会互赠美玉用以表示对感情的珍重。“玉器经历了敬神、敬巫、礼帝皇的崇拜使用,最后也依次落实到贵族,甚至平民的使用。这是玉文化的一种体现。”[18]《诗经》中所形成的玉文化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当朝和后代人们的生活,人们认为玉富有灵性,以玉为德,以玉为善,这样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深化和发展,逐渐使得玉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璀璨的文明,时至今日,人们仍喜欢各类玉器,可见玉文化虽历经数千年仍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玉器诗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西汉玉器的鉴定
谁远谁近?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