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菊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2021-11-29王亚江颜希亭徐翠芳
王亚江 颜希亭 王 玥 徐翠芳 张 骅
(1盐城市亭湖区种子管理站(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盐城 224001;2盐城市大丰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盐城 224100;3盐城市亭湖区植保植检站,盐城 224002)
食用菊是菊属下的一个种,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花器无苦涩味、味甘芳香,不仅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还可切丝入馅,制作菊花酥饼和菊花饺,也可泡茶、制作饮料等。近年来研究发现,食用菊花器中含有菊花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和维生素等物质,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之功效,其保健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重视。因此,食用菊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江苏省盐城市种植食用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亭湖区黄尖镇和射阳县洋马镇,东台市、盐都区、大丰区、响水县也有少量种植。全市食用菊种植面积为8 666.67 hm2,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左右,年产值超过8亿元,食用菊种植已成为盐城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是,目前盐城市食用菊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更新慢、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普及率低、连作障碍重、加工烘干技术落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增加食用菊产能,提升其经济效益,笔者在食用菊的健康育苗、全程绿色防控、加工烘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形成了具有沿海特色的食用菊全产业链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应用成效。现将总结出的食用菊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菊农参考。
1 引进新品种
长期以来,盐城市食用菊以杭白菊(晚菊)种植为主。近年来,陆续引进了北京香菊、黄香菊、白香菊(三早菊),江苏菊(中菊),大无菌菊、小无菌菊等白色菊花,大芯黄菊、小芯黄菊、金丝皇菊等黄色菊花(中晚菊)系列,以有效更新了本地品种,从而满足了盐城市食用菊产业发展需求。
2 培育壮苗
2.1 整理苗床
选择地势高爽、灌溉排水方便、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地块作良种无性繁殖苗床。生产前1个月对苗床进行深耕熟捣,且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 kg,然后作宽2 m左右的生产畦。
2.2 育苗管理
2.2.1 选取基础苗
盐城市一般在清明节后2~3 d开始进行食用菊育苗。一般基础苗要选择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特征与原种保持一致的老株。剪取的基础苗要求无病虫害、单枝具有3~4张叶片、长约10 cm、芽眼饱满、茎芯完全木质化、具备生长新根的能力。
2.2.2 蘸根扦插
配置浓度为200~500 mg/kg强力生根粉+70%速克灵1 000倍液或20%萘乙酸或宁盾B型原液的100倍液,将待用基础苗在其中浸蘸30~40 s后即可扦插。扦插后每667 m2立即使用30亿/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912可湿性粉剂250 g+30%精甲·噁霉灵水剂50 mL兑水60 kg进行粗喷雾,或每667 m2使用宁盾A型原液2~5 L,稀释至200倍左右进行喷雾,然后浇足水,直到活棵。
2.2.3 遮阳保湿
扦插后需遮阳保湿,可在苗床上方搭建高40 cm的遮阳棚,在晴天上午8:00—9:00至下午4:00—5:00进行遮阳。遇到高温时要及时开棚,确保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 ℃,棚内地表露白时需喷水。待菊花新苗伸出1.5~2张新叶时,即可进行正常的通风管理。
2.2.4 病害防治
扦插的菊苗根系建立后,每667 m2使用25%甲霜·霜脲可湿性粉剂50 g+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0 g兑水15 kg进行叶面喷雾,以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同时,根据菊苗生长前期土传病的发生情况,在菊苗移栽后20~30 d,每667 m2使用宁盾A型原液1~5 L稀释至200倍左右进行灌根。
2.2.5 打头移栽
待菊苗长出3~4张新叶时进行打头,一般在苗床期间可打头2次以上。待打头后长出3~4张新叶并有新根6~8条或以上时,即可移栽。值得注意的是,在取苗移栽前3~5 d,需进行日夜通风炼苗。
3 整地移栽
食用菊为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松软、无树木遮挡的地块作移栽田,切忌在低洼潮湿的地块进行栽种。一般以种植水稻3年以上的回旱地、绿肥翻耕地、冬闲地较为适宜。如需套作,则宜以油菜、大麦、蚕豆为前茬作物,且应避免连作。其中,冬闲地应于冬前进行深翻晒垡,要求耕深达20 cm以上,并耙平土地。
移栽前10~20 d对移栽田作畦(太早则土壤板结,不利于发棵,太迟则不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可按南北向作畦,畦高30 cm、宽2 m左右。同时,移栽前每667 m2撒施5%二嗪磷颗粒剂或2%噻虫·氟氯氰颗粒剂2~3 kg,以防治土传虫害。
菊苗移栽前1 d须先淋湿苗床土,起苗后剪去菊苗上部嫩尖,保留菊苗高20~25 cm。根据生产需要,菊苗可在4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移栽到大田,其中,5月移栽的每667 m2种植5 000株,6月移栽的每667 m2种植5 500株。可采用条沟穴栽,栽深 8~10 cm,栽后压实土壤,并于当天浇施肥水,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4 移栽后管理
4.1 中耕除草,培土壅根
移栽后7~10 d、待缓苗后,即可进行中耕除草,在食用菊整个种植期间要除草2~3 次,前期稍深锄,入伏后宜浅锄。同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壅根,以增强食用菊根系的抗倒伏能力。
4.2 肥水管理
在菊苗生长阶段,应每隔 10~15 d浇1次水。
肥料运筹:菊苗移栽前需施足基肥,可结合整地翻耕,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 1 000~1 500 kg,并配施“劲驼”硫基复合肥(18-9-18)25~30 kg。在缓苗后10 d左右追施促根肥,每667 m2穴施尿素10 kg+“劲驼”硫基复合肥(18-9-18)10 kg,每4株施1穴,穴深5~6 cm。7月中旬追施发棵肥,选阴雨天每667 m2撒施尿素10 kg。9月中旬(现蕾前)追施促花肥,选阴雨天每667 m2撒施“劲驼”硫基复合肥(18-9-18)15 kg,并每隔7 d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连施3~4 次,以促使花蕾增多、增大。
4.3 打 顶
根据食用菊品种决定打顶次数,一般当菊苗高30 cm时即可打顶,以抑制株高,从而促使侧芽萌发分枝。以杭白菊为例,一般需打顶3次,第1次在7月中旬,第2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3次在8月下旬。其中,第1次打顶应重打,用手摘或用镰刀打去主干和侧枝7~10 cm,留株高30 cm;第2次和第3次打顶则应轻打,摘去分枝顶芽3~5 cm。打顶应选择在晴天植株上的露水干后进行,打顶时摘除的菊花头应集中带出田外(机械打顶的除外)。
4.4 防渍抗旱
食用菊怕涝怕旱,尤其在遇春雨及梅雨天气时,若沟渠不畅,则易造成田间积水,出现沤根现象,从而造成基部叶片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因此,需开好沟、筑好畦(特别是低洼田块),做到排灌畅通。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应及时浅沟灌水抗旱,一般晚上灌水,白天排干,以促进植株的正常生长。
5 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
食用菊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原则,通过选用无病苗、脱毒种苗和水旱轮作等方式预防病虫害,并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病虫害防治,且发病后要及时摘除发病器官,以防病害传播。
5.1 主要病害
5.1.1 根腐病
具体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采用水旱轮作进行合理种植,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平衡土壤酸碱性,增强食用菊的抗逆性。(2)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移栽前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倍液+2亿孢子/g木霉菌30倍液蘸根10 min,晾干后再移栽。病害发生后用30亿/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灌根,再配合施用基因活化剂、硼友多等叶面肥,连续施用3次,每次间隔5~7 d。
5.1.2 枯萎病
具体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采用水旱轮作进行合理种植,用无病老根留种,筑高垄,拔除病株。(2)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300倍液+6%春雷霉素水剂750倍液或每667 m2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 g灌根防治。
5.1.3 锈 病
具体防治方法:(1)在秋末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翌年发病菌源。(2)增施钾、镁肥,以提高食用菊的抗病能力。(3)在锈病发生初期喷洒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20%戊菌唑水乳剂1 5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 5~7 d。
5.2 主要虫害
5.2.1 蚜 虫
具体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好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2)色板防治。利用粘虫色板进行诱杀,每667 m2放置30~40块,交叉分布排列。(3)药剂防治。在蚜虫发生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 500倍液+20%吡蚜·吡丙醚悬浮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菊花现蕾后禁止用药。
5.2.2 甜菜夜蛾
具体防治方法:(1)清园灭虫。于冬季结合清园,集中处理残茬和老叶上的越冬蛹,以减少翌年的虫口基数。(2)灯光诱杀。采用禾峰科技的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进行成虫诱杀,安装在离地面高1.5~2.0 m处,5月中旬开灯,8月底撤灯,开灯时间为晚上21:00至第2天早上4:00。(3)药剂防治。在甜菜夜蛾发生初期,喷洒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5%虱螨脲悬浮剂1 000倍液或每667 m2喷洒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 g进行防治。
5.2.3 绿盲蝽
具体防治方法:(1)清草灭虫。清除田间蒿类等杂草,减少绿盲蝽的繁殖场所。(2)药剂防治。在阴雨连绵天气、绿盲蝽大发生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 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5~7 d用药1次,连续施药2~3次。
5.2.4 白粉虱
具体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防除大棚周围的杂草,以降低虫源。(2)色板防治。利用粘虫色板进行诱杀,每667 m2放置30~40块,交叉分布排列。(3)药剂防治。采用20%啶虫·辛硫磷乳油或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每隔5 d用药1次,连续施药2~3次。
6 采 收
不同食用菊品种的采收时间也不同。例如,胎菊可在含苞待放时进行第1次采收,花菊和金丝皇菊在花瓣平直、有70%花心散开时进行第1次采收,间隔5~7 d进行第2次采收,再过7 d进行第3次采收。一般来说,在9月20日前后,北京菊系列(早菊)即可开始收获;在10月20日前后,江苏菊系列(中菊)即可开始收获;在11月5日前后,杭白菊即可开始收获。应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进行采收。如遇早霜,应提前采收。
7 加工和包装
待杀青的食用菊采回后,按花茎大小进行分级,手工摆平,花心朝上,拣去枝叶等杂质,然后放入烘箱,按相关烘干技术要求设定时间、温度和排湿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菊花可按照市场需求分品种、分规格、分等级进行包装,且要求包装袋(盒)牢固、美观,并印制地方特色标志,以提升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