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探究

2021-11-29王天舒

记者摇篮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格背景受众

□王天舒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主要借助杂志、报纸及广播等媒介传播信息,新闻从采编到发布具有流程复杂、成本高及工作紧张等特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与电脑等智能设备逐渐成为大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便捷化的发展态势,这给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编辑专业素养的提升逐渐成为媒体行业的关注重点。对此,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进行探析,分析新闻编辑素养培养路径,为新闻编辑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一、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

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字编辑能力。新闻编辑人员的文字素养对新闻内容质量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用词用句、思想表达等方面。文字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长久的积累。对此,新闻编辑人员应当多思考、多写、多读。在必要情况下,编辑人员可以收集热点新闻,并对相关稿子进行研读,一方面丰富阅读储备,另一方面促进新闻判断力与敏感度的提升。此外,编辑人员在编辑文字稿件的过程中,应当对词句反复揣摩与修改,一方面保证新闻内容最优化呈现,另一方面推动自身成长。

二是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呈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在此背景下,现代技术应用能力逐渐成为新闻编辑人员的必备素养之一,主要表现为视频剪辑和音频制作能力上,通过操作视频编辑软件为新闻增添色彩,提升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力。此外,新闻编辑人员还应对新闻呈现形式进行探析,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和新媒体优势,把媒介融合发展的价值最大化,让新闻受众切实感受到进步与发展,通过变革新闻编辑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带给受众全新的体验,促进新闻编辑的发展。

三是人格修养。新闻传播并非凭一己之力所能实现,需要依靠众多新闻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新闻报道的水平与编辑人员的整体水平、人格修养直接挂钩。

四是市场意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媒体行业存在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新媒体占据市场优势的背景下,新闻编辑人员应当紧随时代变化做出相应改变,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眼光。

二、新闻编辑素养的培养路径

对新闻编辑素养的培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增强市场意识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人员被定义为信息的收集整合者,新闻编辑侧重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新闻编辑人员的定位发生转变,对此,应当加强对编辑人员眼力的培养,了解新闻市场的变化,分析目标受众的诉求和喜好,能够排除复杂信息的干扰获取最具价值、最有针对性的新闻信息,将其定义为信息筛选把关者。

2.提高技能

新闻编辑人员的技能包括信息提取整合能力、编辑制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应当立足时代特点,引导新闻编辑人员结合生活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保障新闻信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与可信度,增强新闻内容的内涵。要注意新闻媒介传播的时效性,为受众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从新闻编辑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开展创新。此外,编辑人员还应当在社交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促进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编辑人员还要借助网络学习视频编辑、新闻直播等课程,为新闻编辑手段的丰富创造条件。比如,新闻编辑可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传播新闻,受众通过弹幕进行交流讨论;新闻节目在制作中可以运用一些剪辑特效,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受众。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要以受众为中心,发挥出受众群体的主动性,才能留下更多的用户。

3.注重人格修养

良好的人格修养,是新闻编辑人员的“方向盘”,是凝聚受众的“黏合剂”,是引领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由于新闻编辑在采编队伍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决定了对其人格修养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群众,其人格形象具有表率示范作用,直接关系着新闻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职业追求,不比环境比作为,始终以平常之心对待名誉,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业,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都要做到功大不自傲。加强人格修养,不能喊口号,而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履职尽责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改变了人们对新闻呈现方式与内容等方面的认知,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新闻编辑人员作为新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新闻内容形式的创新有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新闻编辑人员素养的提升成为必然。在新时期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具备的素养主要包括文字编辑能力、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人格修养、市场意识等多方面。要不断加强对新闻编辑素养的培养,认识到新闻编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新闻编辑的综合素养,促进我国媒介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格背景受众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