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群众路线研究述评*
2021-11-29宋乐乐郑元景
宋乐乐,郑元景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8)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加强思想宣传、增强民族向心力,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群众路线的高度概括,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宗旨是一脉相承的。从发展视域来看,它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拓展与创新,充分反映了在时代变革中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也彰显了新形势下深化网络群众路线研究、探寻群众路线新规律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与特征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随着时代更迭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群众路线即是顺应时代变革要求,升级改造版的“群众路线”。对于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学术界一般呈两种观点,一是“延伸论“,二是“工具论”。所谓“延伸论”是认为网络群众路线拓展了传统群众路线的工作范围和组织形式,是创新发展版、时空拓伸版的“群众路线”。如卿立新从发展观的角度出发,认为网上群众路线是对党传统实践风格和优良工作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时代变革和前进的产物[1]。所谓“工具论”是认为“网络”是一个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辅助工具,通过“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可以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工作。无论是“延伸论”还是“工具论”,其实二者所论述的本质是一样的,即“网络”给“群众路线”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有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密切党群联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网络群众路线的特征方面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探讨和论述,更多是侧重于其功能性和价值意义方面的论述,或许是因为特征、功能、意义,这几个方面的阐述在有些程度上是关联的,有阐述重合的意味。不过也有个别学者进行了着重探讨,如马云龙的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从以下三个角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网络群众工作的特点: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形象化、辐范围的扩大化和延伸性、群众工作所处环境的复杂化[2]。此外也有学者将网络群众路线与传统群众路线相比较,从而剖析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如王晓芸等学者认为网络群众路线之于传统群众路线的发展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网络群众路线构建了双主体的新型党群关系,网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网络群众路线的工作环境以网络空间为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舆论问题并重[3]。“网络群众路线“拆开来理解便是“网络”+“群众路线”。因此若要探讨网络群众路线的特征,首先要从网络着手,熟悉和掌握网络的特征,然后将其代入理解。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群众路线是相对“传统”的,是早就被创造出来的概念,二者的结合是“传统”+“科技”的体现,彰显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
二、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功能与价值
学术界对网络群众路线的功能和价值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有利于密切党群联系。在新时代,互联网的诞生使得群众路线可以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现实生活延伸至虚拟空间,扩大了群众工作的范围,丰富了群众工作的形式,有利于党群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如姚迈新认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通过新兴传播媒体和交流平台可以极大限度突破层级限制,从而汇聚民意、了解民情,有效解决社会难点、缓和社会矛盾[4]。若政府能够对网上的群众诉求进行及时有效的归纳和整理,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解决群众所忧所虑,一定可以聚人心,暖民心。二是有利于加强舆论监督,从严治党。领导干部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要接受人民的监督。我们处在“大众麦克风”的网络问政时代,通过网络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为网民行使监督权指明了方向和途径。网络时代使得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成本降低,舆论监督成效提高,利用互联网对少数党员干部腐败、不作为的行为进行监督,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并自下而上监督领导干部会切实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政务参与感,这对于人民群众有效开展舆论监督、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事务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有利于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牢抓好人心,重视网民、服务网民、联系网民,充分利用互联网纽带作用联系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如罗亮和余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群众工作中起着引导者、领导者的重要作用,必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练就网际政务本领,熟悉技术政务,扩大执政的辐射面,增强公信力,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5]。
此外,对于网络群众路线的功能和价值可以从两个主体的角度进行理解,即人民群众和政府部门。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网络群众路线无疑是新时代赋予群众与政府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互联网及时性和信息化的特点大大便利了党群之间的联系。对于有些政务程序和政务问题,人民群众无需“到处奔波”,通过网络问政便可解决,被人调侃的“在证途”的情况也越来越少;同时人民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网络表达出来。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网络群众路线也提供了一个可以更好了解群众的平台。通过平台了解社情民意,充分理解民众的心声,切实站在人民的角度考虑各项民生和社会问题,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同时网络在公民政治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人民群众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提供了新平台,政府可以根据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改善政府管理,完善各项制度,解决民思民虑,提高党科学民主执政水平。总之这是一个共赢的发展路径和态势。
三、关于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网络群众路线践行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提高,取得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在践行过程中也显露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国内部分学者在该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视角:以党政领导干部层面为视角、以社会公众层面为视角、以制度机制层面为视角。
1.以党政领导干部层面为视角
国内学者认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应对和处理网络群众路线的问题和事件上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面对新形势下的网络政务,部分领导干部“谈网色变”,对于网络群众路线不知、不懂、不学、不问,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群众路线新观念和积极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表现出了“本领恐慌”“知识恐慌”“技能恐慌”。谢加书认为部分领导干部积极主动性不足,网络群众工作观消极懈怠,时代观念缺乏更新,责任担当意识淡漠[6]。白冰和许春玲认为部分党政干部无法及时迅速适应互联网思维,没有意识到网络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网上政务工作效率低下,办理水平亟待提高[7]。
2.以社会公众层面为视角
此外,不少学者认为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社会公众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观点主要集中于网络所具有的“两重性”。一方面网络作为沟通纽带,传达了社情民意,密切了党群联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传播迅速等特性使得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开展也更具复杂性。白冰和许春玲将社会发展背景与网络传达民意两因素相结合进行分析,认为当前特定经济发展期内产生的矛盾借助互联网等各种媒介被放大和讨论,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稳定和民心向背,也影响着政府对于真实民意的了解程度以及决策的科学性[7]。刘军胜将网络的一些特性与群众、群众工作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了走网络群众路线开展工作的优劣势以及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三个观点:一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变得难以识别和把握;二是网络的开放性和无界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垄断;三是网络的助推性和放大性,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8]。因此,做好网络群众工作,需要将网络媒介优势利用到极致,将其劣势降级到极致,打破传统工作壁垒和突破传统工作局限的同时也要及时预防与规避风险,切实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效能。
3.以制度机制层面为视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完善的制度机制是开展工作的理论指南,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机制,那么开展工作时就缺少明确的方向,很容易出现偏差。目前来看,网络群众路线作为新生事物,我们对其运行规律和特性并不知悉,仍然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相关方面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健全,仍存在不少的漏洞和问题。学者们对相关的制度机制也进行了不少的论述。如谢加书指出我们至今没有形成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全国统一机制,各地甚至上下级之间在此方面的机制体制不协同,这势必会造成很多混乱,影响工作效果[6],同时也有可能造成民众思想混乱,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四、关于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途径与措施
网络群众路线是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空间延伸,是时空发展版的“群众路线”。它搭建了“政府”与“群众”之间更为便捷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密切党群联系,稳固执政基础,稳定社会大局。因此如何解决好在群众路线网络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内学者对这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举措,大致是从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公众、制度机制等相关方面进行阐述。
1.党政领导干部层面
政府领导干部是指导群众工作的“领头人”,因此对于网络群众路线必须要知、要学、要懂、要会。学者们主要从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领导干部需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充实自我,积极适应网络政务服务群众的趋势,学习网络政务技能,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潘雯主要从党政领导干部品德和纪律两个方面论述,认为首先要从“政治品德”入手,应强化党员“政治品德”,培养党员干部的“网络道德”。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其次,要严肃党纪,抵制历史虚无主义[9]。张玉玲和李彩华主要从领导干部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角度提出,领导干部应逐步强化网络群众路线思维,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努力提升网络工作技能,增强服务意识[10]。张雪萌和周显信强调领导干部充分认识互联网和新兴媒介的传播优势,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和拓展性延伸思维,最大限度利用网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11]。
2.社会公众层面
社会公众是群众工作的对象,群众工作做的好不好,到位不到位,关键是看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评价。对于社会公众层面,学者们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虚拟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却并非法外之地,网民依然要学法、懂法、守法,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网络群众路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双方互动性,在互动中了解、熟悉、沟通、直至信任,从而有效推展网络群众路线。潘雯认为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网络政治空间主体,每一个网民都应时刻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语,养成良好的网络交际行为,不越线,不违法[9]。谢加书指出科学有效地引导网民参与政治活动,作为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活动的重要一环,需要被给予足够重视[6]。李国隆指出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关键在做到“四让:一是让群众知道,二是让群众方便,三是让群众参与,四是让群众评价[12]。
3.制度机制层面
学者们对于如何加强和完善网络群众路线的相关制度机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吕晓华主要集中于网民群众诉求和网络舆论发展态势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切实有效解决网络群众路线推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需建立健全四方面机制,即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网民利益诉求回应机制、网络群众工作监督机制、网络阵地建设长效机制[13]。张玉玲和李彩华从传统网络群众路线建设的工作经验出发,指出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将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征程,需着眼于群众长效机制的建立。鉴于此,首先,要建立网络群众路线组织机制;其次,建立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机制;最后,建立网络群众路线保障机制[10]。龚万国从要为网络群众路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角度出发,提出要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健全网络舆论的相关管理体系,科学预测舆论爆发点,积极关注和响应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及时主动发出权威声音[14]。
五、深化网络群众路线研究的展望
目前我们虽然在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不能浅尝辄止,妄自懈怠,而是应该再接再厉,在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及时补齐短板,加强理论研究力度,丰富网络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系。
1.研究网络群众路线与传统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
“网路群众路线”作为新生事物,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也成为了许多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对此,学术界认为这是网络时代赠予人民群众与政府相互联系的一座“沟通桥梁”。一时间,这仿佛是一个“网络群众路线”的时代,大家都高喊着“积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口号,网络群众路线固然好,因为它便利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但同时我们也不能顾此失彼,忘了传统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模式,即在现实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网络赋予了群众路线一个新的形式:网上或线上即时了解民意,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实与虚假并存,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不能只凭借网络上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仍然需要顺承传统群众路线立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优点,深入实践,走到人民群众中,切身去倾听,去了解,这样才能知悉最真实的民意民情,换来最真切的民心。因此,对于“网络群众路线”和“传统群众路线”的关系,学者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从理论上为人们答疑解惑。
2.深入研究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与发展规律
现下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如何把网络群众路线切实走好、走稳、走实,仍然需要我们在工作方法与发展规律方面进行更多的探讨和研究。如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理清“形式与行动”。网上察民意,网上问政于民,问了就要解决,而不是问了等于白问,政府部门要真心实意地想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决难题,从实际行动做出回答,而不是形式上的“上传下达”,做做样子,那样只会伤了百姓心,失了民心。再如互联网重新塑造了人的思想、话语与行为方式,要做好网络群众路线研究,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就必须研究人在网络时空中思想、行为的普遍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网络群众路线的发展规律,实现网络群众路线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突破。总之我们要结合当前网络群众路线的发展状况与社会背景,紧扣时代旋律,贴近大众生活,使网络群众路线更科学化、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
3.深化研究网络群众路线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联系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网络群众路线则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路径选择,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需要切实研究具体的路径选择与工作方法,统筹整体工作布局,优化内部功能结构,从而使网络群众路线的开展更系统化、有序化、长效化。
当下,网络已经成为了密切党群关系和稳固执政基础的重要纽带,也成为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因此,如何引导主旋律、切实把控意识形态风险,增强民族合力,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对于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学术界在相关方面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结合经典事例进行具体分析,探寻更具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