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
2021-11-29欧阳询
欧阳询
(1.怀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2.湖南师范大学 道德文化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发展也相应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文化观。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以人民为中心”反复出现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论述中,同时贯穿于他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俨然成为了习近平文化观的核心和灵魂。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1]2017年,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2]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大力倡导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从理论渊源上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申言之,习近平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价值观念,并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
人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民创造历史,还是少数英雄豪杰创造历史,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将少数英雄豪杰视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片面夸大英雄豪杰的精神意志作用,否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或是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于人类社会以外的力量,如超自然的“神”和“上帝”、抽象的“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等。正是在对历史唯心主义开展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建构起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3]73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历史过程是由人民群众自觉进行的实践活动所推动的,而社会历史规律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承认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亦即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主体思想无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和核心。诚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4]425
正是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比如,习近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5]又如,他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1]分析这两段话可知,习近平所谓的“以人民为中心”,包含以下三层意思:一是指文化发展为了人民,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任务;二是指文化发展依靠人民,要尊重人民的文化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三是指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以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措施,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之,只有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才能说真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价值观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就确立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共产党员,只有襟怀坦白、忠诚积极,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关心人民比关心个人为重,关爱他人比关爱自己为重,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党员。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道:“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6]138这表明在毛泽东眼里,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是调动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根本途径,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即便在文化方面,毛泽东亦如此主张:“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7]708后来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继承了毛泽东的人民至上思想。邓小平就多次指出,改革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改革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根本标准。与此相同的是,胡锦涛在《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一文中也强调道:“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210由上观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人民至上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并将公平正义原则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经济生活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切实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又如,在文化生活方面,习近平也特别指出,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尤其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加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使人民至上观念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9]70在这里,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所谓“更好的教育”则是指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特色的精华之一。顾名思义,民本思想就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人民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孔子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的爱民、利民、富民等,共同奠定了民本思想的基础。秦汉以后,民本思想在理论上不断成熟与完善,在实践上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毋庸讳言,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且无论如何都没有超越“忠君”的界限。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本思想对抑制君主专制统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保障百姓安居乐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进而言之,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吸收与改造,可以为接引现代民主思想提供结合点。在新文化运动之初,李大钊便是通过综合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西方现代政治哲学而提出了民彝史观。李大钊解释道,《诗·大雅·烝民》中的“民之秉彝”,意指人民的意志和要求,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基于民彝史观,他遂将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看作是“民彝”的觉醒,认为十月革命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由此而在新文化运动精英们中最早接受了唯物史观。
习近平执政以来,多次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和独特价值。关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习近平就明确提出过:“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0]其中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都与“重民本”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不仅如此,习近平在阐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时,常常援引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思想精华。比如,他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1]128“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12]在这两段话中,习近平所引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和“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分别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和儒家经典《大学》。但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打破了民本思想中“民”的狭隘性,从而使民本思想得到了升华和超越。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旨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精神文明等方面。因此之故,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观,共同构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的内容体系。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主要体现在他对文艺本质、文艺价值、文艺创作、文艺作品的根本看法上。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什么,习近平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5]这一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任务必然而且应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此,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提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5]由于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相通的、一致的。只不过,前者着重强调的是文艺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为什么人服务的角度指明了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后者着重强调的则是文艺工作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时代主题,从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指明了文艺工作的使命任务。关于文艺和文艺工作的作用,习近平也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论述的。2014年,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5]很显然,文艺的作用主要是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申言之,就是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在习近平看来,社会主义文艺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此,文艺工作者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文艺工作者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一员,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切忌以师者自居、高高在上。二是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当前,有的文艺工作者搜奇猎艳、追求低俗,把作品当作“摇钱树”;有的善恶不辨、美丑不分,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调侃崇高、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5]三是要解决“表现谁”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贴近社会现实,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以此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简言之,如果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了上述三个问题,自然会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从而创作出充满正能量的、富有感染力的、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观,主要体现在他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坚持和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看法上。关于第一个问题,习近平的回答包含以下三层意思: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应当而且必须有自己的立场,要么为少数人服务,要么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此外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因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1]。其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尺度。众所周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积极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动力源。实际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坚持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比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在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时,才能深刻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方向,进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关于第二个问题,习近平认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学术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办好学术事业的根本,也是学术权力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平等讨论,同时必须正确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反法律和学术道德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二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资金分配等。三是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构筑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加快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建学生、学术、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观,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战略措施等问题的看法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所谓机遇,是指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互联网等新媒介日新月异,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谓挑战,则是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比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等。也正是基于此,习近平高度重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13]显而易见,习近平既坚持了邓小平倡导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又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视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追求者、享有者,因此这里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在于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这就明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进而言之,“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既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也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习近平看来,精神力量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的力量,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激励人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诚如他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14]10对于广大人民而言,尤其是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从根本上来说,坚定理想信念须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上,科学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这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保证作用是其精神力量作用和道德滋养作用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键是要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此,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包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网德工程等。实施这些战略措施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动员人人参与,实现共建共享”[15]。很显然,这里贯彻落实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观。
三、结语
总的说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是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鲜明地体现了发展主体与共享主体、发展目的与发展规律、发展价值论与发展方法论的统一。归根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根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要求,必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合用好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资源,着力加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基层群众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