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飞机救援经验及对军机抢救的启示

2021-11-29张献逢叶文柱韩亮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7期
关键词:航空器预案演练

张献逢 叶文柱 韩亮

(1.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河南信阳 464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95616部队,四川成都 611500)

0.引言

民用飞机抢救是指航空器因事故在机场飞行区丧失了滑行和牵引能力,影响航班正常起降情况下,由航空器运营人与当地航空港共同指挥、组织和协调下进行航空器紧急救援,对事件航空器实施的搬移工作[1]。军用飞机抢救是指对战伤、迫降、坠地、冲出跑道或在地面发生其他事故的军机及机上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的活动[2]。及时、高效的军机抢救对保证飞行人员安全、防止事故飞机进一步损伤具有重要作用,对快速恢复军用机场正常起降功能,保持部队持续战斗力,保障战训任务顺利遂行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3]。部队要总结民航在飞机救援方面的经验,借鉴其做法,提升抢救能力。

1.民航飞机救援的做法

1.1 救援法规体系

1.1.1 国家法律法规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民航行业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民用航空法规体系的顶层法规,是制定民航法规、规章的依据,明确规定机场应急计划是民用机场取得民用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的必要条件之一,要求民用机场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应急计划以及相应的设施和人员”。《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规定机场应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响应的设施、设备,根据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和人员培训,以及参与应急救援有关的单位和部门。《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规定了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适用范围,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应急响应分级、内容,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规定了民用机场突发事件分类及响应等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内容、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人员培训、日常管理和救援演练等内容。

1.1.2 国际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 机场》附件中介绍民用运输机场的应急计划、救援和消防以及航空器搬移工作等内容,对于民用运输机场内部和周边地区发生的紧急事件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物《机场勤务手册》中,也分别详细介绍了民用运输机场的消防和救援、机场应急计划以及航空器搬移等工作。

1.1.3 救援预案

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订的有关计划或方案。救援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民用运输机场为了能够在机场内部和周边地区发生各种紧急事件时做出迅速有救的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订有与机场运行相符合的机场应急救援预案。

1.2 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1.2.1 组织机构

民用运输机场紧急事件的救援工作主要是由机场承担。机场应急的目的是把紧急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关于抢救生命和维持航空器运行方面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当前,我国民用运输机场的救援组织机构由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种救援专业力量3层结构组成。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当地人民政府、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或其派出机构、机场管理机构、空中交管部门、航空器营运人等人员组成,适时决策,负责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统一协调指挥。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是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机构和生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根据机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授权,负责组织实施机场应急救援工作,全面负责指挥中心的指挥工作。各种救援专业力量包括航空器营运方、机场地面保障部门、机场消防部门、飞行区管理部、机场医疗救护部门、机场空管部门等部门和单位。

1.2.2 运行机制

民航机场人员流动大,单位部门多,安全要求高,为确保救援的有效组织与管理,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织航空器营运方、机场地面保障部门、机场消防部门、飞行区管理部、机场医疗救护部门、机场空管部门等多个部门,按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实施联合救援。应急救援指挥人员主要负责救援现场组织指挥协调;机场地面保障人员主要负责航空燃油处置和救援物资保障工作;航空器营运人或代理人主要负责事故航空器的搬移指挥、操作;消防人员主要负责救助被困遇险人员、灭火以及实施航空器破拆工作;医疗救护人员主要负责现场应急医疗救治和伤员后送工作等;空管人员主要负责机场交通管制;公安人员负责事故现场取证工作。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救援机制顺畅、效率高。

1.3 救援设备

民航机场的救援设备主要分为3类:消防装设备、救护设备和航空器搬移设备。

1.3.1 消防装设备

民用机场消防设备主要用途是预防、扑灭飞机火灾,开辟逃生通道,救援机上乘客。消防设备配备标准在《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装备配备》做了详细规定,一般根据机场消防等级和实际情况配备。消防装备包括快速调动车、主力泡沫车、重型泡沫车、重型水罐车、干粉车、通信指挥车、火场照明车、破拆抢险车、跑道喷涂泡沫车、药剂补充车与后勤保障车等车辆,以及防护服、呼吸设备等人身防护装备[4-5]。

1.3.2 救护设备

民用运输机场的应急救护设备是按照国家标准GB18040-2000配备的,包括根据机场应急救护保障等级配备的普通型急救车、复苏型急救车、急救指挥车、急救器材运输车等急救车辆,以及心电图机、体外心脏除颤器、临时心脏起搏器、呼吸机、供氧设备、X光机、输液装置、各种担架、应急照明灯等。

1.3.3 航空器搬移设备

航空器搬移设备主要用于将航空器迅速搬移至规定地点,以便尽快地开放机场,恢复机场运行秩序。民用运输机场用于搬移航空器的设备主要分为3类:

(1)机型专用设备。主要是指航空器搬移过程中直接使用到的各种专用设备,如更换机轮设备、千斤顶、牵引杆、系留设备等。这类设备一般专用于某型飞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急需且必要的,几乎发生飞机救援事件就需要用到,因此应当可以在机场内快速找到并运送到救援现场。

(2)搬移设备。主要是指用于恢复航空器姿态或托举载运航空器的特殊的搬移设备及附属设备,如顶升气囊、空压机、移动电源、搬移拖车等。此类设备一般可用于多种机型。

(3)重型设备。需要外援进入现场的设备,如重型吊车、平板车、钢板、枕木、橡胶垫块、筑路设备等。这些重型设备的使用与航空器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关。比如,当航空器冲偏出跑道时,路基太软,航空器无法直接牵引至硬质路面,需要筑路设备铺设硬质路面或者铺设活动道面[6]。

1.4 培训与演练

1.4.1 人员培训

民用机场的突发事件属于小概率事件。救援人员很少有机会参与重大飞机救援行动。大部分时间,要求救援人员保持待命状态,以预防出现事故时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实战中,确保航空器和乘客安全。因此,民航参加应急救援的各单位每年都会对按照机场应急救援预案承担工作职责的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对于专职应急救援管理人员、指挥人员、消防战斗员、医疗救护人员应当进行经常性的培训。

培训课程包括初始指导和复训指导。培训的内容包括应急救援基础理论、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岗位职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医疗急救常识、消防常识、旅客疏散引导及其其他相关技能。核心培训内容包括:火灾的毒性及基本急救、灭火剂和消防技术、车辆和设备的操作、机场布局和飞机构造、应急通讯、身体素质和其他项目(比如困难地形中的救援、对生化事故的响应等)。

1.4.2 救援演练

民航机场应急救援演练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和桌面演练3种类型。

(1)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由机场管理机构或参加应急救援的单位组织,参加应急救援的一个或几个单位参加,按照本单位所承担的应急救责任,针对某一模拟的紧急情况进行的单项实战演练。单项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和提高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比如个人防护训练、航空器灭火训练、航空器搬移训练等。单项演练是综合训练的基础,只有搞好各个单项演练,才能顺利实施综合演练。

(2)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机场管理机构及其各驻场参加应急救援的单位及协议支援单位参加,针对模拟的某一类型突发事件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的组合而进行的综合实战演练。综合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应急指挥、协调能力和救援专业人员的救援能力及其配合情况、各种保障系统的晚上情况及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能力等。

(3)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各应急单位及协议单位参加,针对模拟的突发事件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的组合以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的综合非实战演练。

综上所述,民航在飞机救援方面做法为民航有效开展抢救工作奠定了基础。(1)民航有一系列完整的飞机救援法规体系,为民航开展飞机救援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2)民航具有丰富的抢救设备器材,为民航开展飞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手段支撑。(3)民航设置有健全的飞机抢救组织机构和顺畅的抢救机制,为高效、快速开展飞机救援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4)民航经常组织开展抢救训练演练,为关键时刻实施高效、快速飞机救援提供了有益经验和熟练技能。

2.对军机抢救工作的启示与建议

2.1 制定完善的抢救预案,做好预案向方案转换的准备

部队制定的《飞机抢救预案》普遍存在内容不详细、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各部队应参考借鉴民航预案,完善本单位预案。预案应包括抢救任务、人员组成,实施程序、基本方法,抢救所需设备、工具和车辆等内容。抢救任务要区分飞机着陆问题类别和飞机所处位置;人员应明确抢救指挥人员、抢救人员组成和职责;抢救实施程序应涵盖特情响应、信息传递、赶赴现场、实施抢救等步骤;抢救方法应区分特情类型分别说明。各单位的抢救预案应尽可能详细,确保发生特情时,预案可以转化为方案,按方案实施抢救。

2.2 论证机型抢救设备配备标准,配齐抢救设备

军机抢救主要设备包括消防车、救护车和抢救车。消防车和救护车比较完善,抢救车所配工具设备尚不能满足全部机型抢救需求。因此,需借鉴民航救援设备分类标准,重点对抢救车进行论证。考虑军机特点,抢救车上所配设备应包括3类:(1)随机配套设备,主要包括机型所用的千斤顶、梯架、牵引杆、备胎等。(2)通用抢救设备工具,主要包括座舱破拆、金属切割、铁锹等工具,以及灭火瓶等消防器材。此类设备与机型无关。(3)特殊抢救设备器材,主要包括顶升气囊、吊装设备、牵引钢索、牵引挂具、活动道面和橡胶垫块等。此类设备主要与机型尺寸、重量、外形轮廓、支顶位置等参数密切相关,需按机型类别配备。

2.3 理清机务和场站的职责,建立高效的抢救机制

部队飞机抢救工作由机务大队和场站共同实施,机务大队和场站分别设有机务抢救组和场站抢救组。在抢救实施过程中存在机务抢救组和场站抢救组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平时难以开展联合抢救演练的问题。机关应对军机抢救中机务抢救组和场站抢救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在航空兵旅团层面,建立机务与场站联合抢救机制,负责本单位的飞机抢救指挥协调工作[7]。

2.4 加强日常抢救训练演练,做好战时抢救准备

军机抢救属于小概率事件,平常很少发生。部队应结合日常战备任务,加强日常抢救训练演练,使指挥人员掌握抢救流程、所需人员数量、工具设备种类,正确判断形势;使抢救操作人员熟知岗位职责,熟练掌握工具设备使用方法;检验飞机抢救预案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迭代改进。通过平时组织常态化训练演练,做好人员、技能储备,确保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发生特情时能够快速有效对军机实施抢救。

猜你喜欢

航空器预案演练
首次演练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未雨绸缪演练忙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