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模式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9詹利民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管理人员

詹利民

(木兰县农业机械总站,黑龙江 木兰 151900)

0 引言

当下,各个行业广泛重视安全管理,其也作为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措施被深入研究。由于安全管理本身的内容涉猎较广,种类繁杂,对于农机管理来讲,需要从农机购置、基本操作、后期保养管理等各方面深入探究[1],同时,农机管理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操作规定进行规划,并且使管理秩序得到有序落成,使安全管理本身发挥作用,使农机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抑制。

1 当下农机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主体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尽管当下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过程中得到了国家财政支持,国家的补贴政策也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但是目前整体来看,农业生产工作中的机械化水平依旧低下,若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本身的效率,就要以一定的风险来换取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2]。当下农民本身缺少一定的管理措施,导致了其在安全意识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农业机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无法得到更好的维护,农业机械本身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同时,对农机的日常检测也是重中之重,日常检测对于农机故障率具有很好的抑制性,在此之上的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加强农机的管理模式,并以安全管理的多样化手段保障其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意外,这样才能使农业机械发挥其各个方面的价值。

1.2 农民对农业机械管理力度不足

在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高效的管理方式需要有高质量的管理队伍进行支撑,使农机管理本身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当下,农业机械保有量有了较大的增加,相比以往有了更显著的提高。可目前,大部分的农业活动主体没有得到系统培训,整体学历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农民本身对农机的管理不够专业,管理模式也不成体系,大大影响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机本身的故障率,减少了使用寿命。加之,其对机械运作时的原理和维护方式一知半解,在出现问题时无法进行及时维修,导致农机故障的问题演化成安全事故等。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成为一大阻碍,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生产主体培训,提高农民本身对于农机的认知水平,加大管理力度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机械化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业机械管理机构不够完善

农业机械的普及率得益于科技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农业不断向现代化进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中,农业机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农业机械本身的健康与否也与农民自身的经济效益挂钩。然而,一部分地区,由于缺少有效的农业机械管理机构,或是其机构本身不够完善,导致农机安全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安全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寻找责任人员,而安全管理的脱节也导致了农机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各种问题,例如农机载人、无证驾驶、违规操作等,这些问题在不符合规范的同时又具备危险性,容易对农民的人身财产带来损害。同时机构管理的缺失也导致了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得不到及时救助,极大地增加了农民与农机之间的健康关联,容易使农民对农机产生排斥甚至降低使用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

2 扩大农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细则

2.1 加深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当下,虽然农机管理逐渐深入农村家庭,安全管理手段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农机本身的技术也有所进步,但使用过程中却仍存在诸多问题,农机安全问题依旧需要被予以重视。关于在农机使用过程中规避问题的有效性,需要从问题本身做起,对农民的安全意识予以强化,将安全意识植根于农机设备使用的各个方面,使农民对农机使用风险具有良好的判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本身的防范行为和意识水平。同时,也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应对,提高培训力度和培训手段,正确传授使用方式和使用流程,加强易忽视隐患的重视程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且积极听取农民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让农民本身愿意并能够深入了解农机的工作原理中,增加其理解程度才能更好地提高使用效率,使机械设备更好的运行。

2.2 合理化创建监督队伍

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同时监督对于作业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保证以正规的程序操作农业机械设备,由于“图省事”现象层出不穷,也致使安全事故率和设备故障率有所上升。这也就需要监督队伍进行一定的遏制,以为人民负责为己任,对农业设备的使用流程进行监察,确保每一个人按部就班的使用农业机械,将生产安全贯彻到底。

2.3 创建农业机械的强制报废制度

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主要是为了使年久失修的农业机械能够真正地被报废处理,所以应该以政策为首要推进点,推动创立诚信的报废收购站[3]。同时,在创建收购站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在资金等方面的扶助,促使收购站顺利建成。同时以一定的政策和舆论导向为依托,为收购站创立良好的生存经营环境。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促成报废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传统思想的变革,同时推动安全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安全投放有条不紊。通过创建强制报废农业机械的方法和措施,保证农业机械向安全良好的方向发展。

3 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农机安全管理模式

3.1 拓展管理服务范围

在农机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以工作要求为行为指南,同时,对应的相关工作目标和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监督工作的强化,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准,以此为基准提高和拓展农机管理的服务范围。并且要通过保障农机使用安全性的同时,适当拓展管理服务的范围,通过高效高标准的服务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平稳运行。同时,以好的监督服务来提高管理组织的组织秩序,确保基层管理组织的完善。在聘用技术人员时,要聘用更具专业性的农业机械技术管理人员,并及时进行人员资源的整理,建成较为完备的人员储备信息库,确保数据的实时录入,以此为鉴,更好地掌握农机使用安全的详细信息。将安全管理切实着手于实际工作,进而推动安全工作的进行。

3.2 转变管理服务思想

农机管理工作依旧要以服务为重,不应过度注重执法。管理人员要以服务思想为前提,以服务的形式为表达,进而提高自身执法的主动性,提高其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同时通过转变服务意识可以使法制管理的接收性更强,群众更易接受。

农机的管理人员在宣传生产的同时,要用适当的宣传计划、多种宣传方式,帮助农机人员充分了解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通过正面宣传鼓励与负面宣传批评的方式,提高有关部门和农机人员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的意识,以达到改善执法环境,使农机人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3.3 创新管理服务形式

农机管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要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主动帮助农机人员解决在农业机械使用时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以服务做管理”,为农机人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多为农机人员进行权益维护,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得到广大农民对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与支持。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相关的技术水平,增强农机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进而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为农民所想,从小的事情做起,为农机人员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营造出“安全农机,快乐作业”的和谐管理氛围。

4 结语

近年来,农业的发展逐渐趋于机械化和现代化,而安全管理在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农业生产需要将安全放置于首位,重点关注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推动农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农机管理人员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