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视角下党的人民性特质实践诠释
2021-11-29李婷婷
李婷婷
生态建设视角下党的人民性特质实践诠释
李婷婷
(杭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 311121)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我党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各项政策的价值归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申了绿色发展理念,将其作为平衡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人民幸福的一座天平。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人民幸福内在地包含了群众对生态权益的诉求。然而,比起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诉求是较为隐性的。我党以人民为江山,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实践表明,我党深刻领会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人民性的理解已经迈向了更高的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绿色发展理念
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彰显了党的人民性特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引导,成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人学思想和群众史观则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利的政治基础。
一、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性的哲学基础
在马克思之前的许多哲学家都对人的存在问题进行过探讨,但都不够彻底和深刻。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关切在马克思的思想里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构建他的人学思想。现实的个人之现实性有着三大规定。首先,人是通过经验可以直接把握到的人。其次,这些活生生的肉体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从个体到社会的形成需要通过劳动实践,这是马克思赋予人以现实性的第三层含义,即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个人。从横向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沟通人与自然的一座桥梁。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人类获得了自身生存、繁衍的物质资料。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伴随着交通业的发展和海外殖民的拓展,人类打破了地域限制,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从纵向意义上来说,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历史性活动。我们周围的世界都是实践的产物,并非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人的内涵丰富多彩,是社会性、实践性、主观能动性、世界历史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前提,也是一个人民政党必须学习的一课。我党充分认识到一切工作都要回归于现实的人,只有把人视为现实的,一切工作才有现实意义。人类幸福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但人类生存有多方面的诉求,除了经济、文化之外,最直接的就是对良好环境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即使经济再富裕,但如果没有健康的水源和空气,又有何幸福可言。因此,为人民谋幸福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马克思之前的一些哲学家将工人阶级视为剩余价值的创造者,把少数英雄人物神圣化,看作是人类历史的推动者。这种英雄史观没有揭示出人民群众的革命性。马克思将人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着眼于人的现实生存来考察。这一科学的方法为马克思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即无产阶级。马克思反对英雄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马克思坚持了群众史观,由此实现了伟大的哲学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党在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生态权益放在第一位,并强调要着重解决损害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展示了人民性在生态维度方面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身体,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资料。自然对于人类有着逻辑优先性。离开了大自然,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恩格斯曾说过,对待大自然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2]恩格斯不仅肯定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而且还告诫我们,人类的活动不仅影响当下的环境,也间接地作用于未来。因此,必须对此进行科学预判并考虑长远的影响。恩格斯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农民为了获得耕地而破坏自然环境从而使生存之地变成了不毛之地的例子警示人类,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必将自掘坟墓。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人的生态价值取向的挖掘,为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启示。我党将这一启示具体化为行动,提出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形成了生态文明体系。党对人民性的生态维度的挖掘表明,我党站在新的高度上对人民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建党以来生态建设的人民立场
我党历来重视将人民性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针对影响百姓生活生产的环境问题,党站在人民立场上开展各项措施,拓展了群众史观的内涵,彰显了党的人民性特质。
(一)改革开放以前
在党的建设初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建国,环境保护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与革命主体——人民群众的结合。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要求所有共产党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为人民群众所爱戴拥护。在其带领下,在延安地区,针对水土流失,积极推动植树造林的工作,并带领群众在边区兴修水利,缓解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并积极开展河道梳理工作,保障了农业生产。除此以外,我党还制定了一些法规,如1940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植树造林办法》,1941年修订颁布新的《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修正案》《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等[3],为环保工作提供了外部保障。建国初期,毛泽东注意到,一些农村地区本就贫困,还经常遭遇水灾,百姓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他下令整治淮河与黄河,并修建水电站。治理成效显著,老百姓赞不绝口。除此以外,我党还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沼气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有助于节约资源。我党将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党的领导下,生态改善了,农业增收了。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多次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他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人民服务,以其实际行动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深化了对人民性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邓小平同志特别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治理生态环境,通过科技创新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减少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和提升环保效益。邓小平同志将每年3月12日确立为植树节,这是在全民中倡导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在1983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立为一项基本国策,由此拉开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序幕。邓小平同志把法律作为环境治理的监督手段。那一时期,我国先后颁布了《森林法》《草原法》和《矿产资源法》等,切实履行了保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的职责。1992年,邓小平同志强调,各项工作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判断标准。同时,生态建设要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切实地站在生态维度为人民谋幸福,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一心为民。
到了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环境保护已经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我党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4]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经济发展指明了立场。胡锦涛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五个方面协同并举,强调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环境的承载力,要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照顾当代人,也要照顾后代人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以新的高度为人类建设美好的生存家园。同时,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补充与升华,是我党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迈出的新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也深刻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意蕴
何谓人民性?人民性体现在何处又落实于何处?这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更好的回答。“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诉求,也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让人民群众有满足感和获得感,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作为人民的政党,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建设也是如此,要以人民的满意度和对环境的切身感受作为检验标准。否则,生态建设不好,人民群众不满意,发展就会偏离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也就无从谈起。我党要始终倾听人民的心声,及时回应他们的生态需求,力求让全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推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战略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执政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体现出党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十八届三中全会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我党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旧思维和老办法在生态治理中已经见效甚微,新态势下需要新的理念指导实践。对此,我党在2015年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着力点,要求发展必须兼顾人民的生态权益。环境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民生建设中极为重要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方面。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民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性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条件上,更是推进到了人的生态权益的新高度。五大发展理念的另外四个方面也对生态文明有着借鉴意义。“创新发展”在生态层面要求科技创新,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改善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提升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旨在呼吁社会注重发展的协调性,统筹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财富与健康的双丰收。“开放发展”是从时代背景出发提出的新要求。良好的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只有坚持开放合作,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生态治理经验,才能更好地惠及民生。“共享发展”是就资源分配不均等生态公平问题提出的要求,实质是让老百姓公平地享受生态建设成果。在此之后,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6],旨在告诫全党上下在各项工作中要始终重视民生建设,以民为本,牢记健康的环境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这一论断彰显了党的宗旨和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质在新时代的新领悟。2018年,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和党章。至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义务。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产发展”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生产力提出的要求,是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保障。“生活富裕”是从经济民生的角度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出的衡量标准,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最基本的呼吁。“生态良好”是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错误做法,从而在生态权益上对发展提出的新的价值指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申了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会议再提两山理念,强调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我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诠释了“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价值意蕴。我党始终紧紧围绕着人民,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推动生态建设工作和绿色发展。这一系列制度举措造福了人民,也是对党的人民性的最有力的诠释。
(二)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观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问题。生态建设得好,全体人民都受益。因此,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
回溯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同民生建设的关系,并强调生态建设不仅关乎人民福祉,更关乎民族未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7]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百姓美好生活中不可取代的部分,呼吁生态建设要高度重视民生需求。我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生态环境建设上,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希望,严格落实环境治理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只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把民生建设和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健康的水,尝到绿色的食品,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真正做到造福于百姓。我党为创建山清水秀的人类生存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做出了实际贡献,体现出党对人民群众负有的责任担当,也表明我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落实了民生观。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推进
生态问题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问题,是观念和教育问题。建设好生态环境首先要重视生态道德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扭转“重经济、轻生态”的不良局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民众不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模式为生态建设埋下了重大隐患。正如日本学者岩佐茂所强调的那样,仅靠外部强制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在执行过程中引起民众的抵触,无法取得长远成效。生态建设需要加强民众的内部约束,以自我约束代替外部强制。良好的宣传方式是强化自律性的关键。如何宣传、靠谁宣传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引导人民群众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推进生态建设的思想教育。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师生的环保观念,倡导绿色的消费观,普及生态价值观,并使其成为规范行为的价值遵循。学校教育带动了家庭教育,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生态权益的重视。除此以外,企业单位也及时响应党的号召,深刻学习和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树立生态经济观,规范生产行为,重视生产的环境效益。只有以正确、合理的生态观为引领,人与自然才能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统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得以提高。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共享生态文明成果,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凝聚起环保共识,依靠并发动群众,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做到了这一点,美丽中国的现实图景将指日可待。
总揽而观之,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自然观的基础上,党将人民性特质融入生态建设实践中,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切实保障了人民的生态权益。我党不忘初心,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以人民幸福为根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诠释了党的人民性的深刻价值意蕴。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3]张赓,马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及实践路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6):9.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4.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70.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7:8.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rty’s Characteristic Related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i Tingting
People’s character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backgroun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value of our party in carrying out various tasks and formulating various policies.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iterated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s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happines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cerns everyone’s vital and long-term interests, and people’s happiness inherently includes the people’s demands for ecological righ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people’s demands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more invisible. Our party regards the people as the country and builds a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masses. This practice shows that our party has deeply understood and inherited the Marxist humanistic thought, and i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s nature has moved to a higher leve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eople’s character;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2021-04-20
李婷婷(1990—),女,浙江温州人,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10.13685/j.cnki.abc. 000569
D262.6
A
1671-9255(2021)03-0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