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边界、回归问题和聚焦热点
——第六届“终身教育新视野”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2021-11-29徐卓玥虞晓骏王子鹤
□ 徐卓玥,虞晓骏,王子鹤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面对这样的远景目标,深入理解和加快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关键。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此消彼长,扰乱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秩序和劳动力市场,引起世界各国教育供给的紧张和局促,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创建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推动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政策、成人教育研究在当下的技术革新浪潮和社会发展变局中,如何更好地回应全民学习和发展的诉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扩大优质教育服务和供给,如何锚定全民终身学习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聚焦“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高等继续教育体系重构”主题,2021年6月5日,第六届“终身教育新视野”学术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由江苏开放大学主办、《终身教育研究》编辑部承办,教育部相关部门、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活跃在终身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共同探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成人教育研究的边界意识和问题导向。本次论坛安排了主题报告、分主题研讨和总结分享三大环节,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会议主要内容、专家学者观点进行综述,以期呈现终身教育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
一、 寻找边界:合理定位成人教育学科的使命
为回应国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新时代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门学科,科学合理地划定其研究边界对其有安身立命之价值。本次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从自身从事的专业方向出发,尝试对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边界进行反思、追问和解答,进一步探索和定位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未来使命和担当。
1.对成人教育边界的探寻
此次论坛上,部分学者抛出了成人教育的属性究竟是学科还是领域的问题,这归根结底是边界问题,即对成人教育研究及发展的框架定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吕林海教授更倾向于将成人教育视为一个领域,因为领域具有开放的、发散的、模糊的边界。从学习研究来看,从内省法到行为主义看待学习问题时,边界已经在拓宽,再发展到认知领域,最后拓宽到建构主义领域。学习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其边界在不断拓展,而这种边界的不断突破才意味着学习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成人教育亦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想发挥成人教育的生命力,就要着眼于问题而非着眼于学科,通过深入研究触及社会发展现实的关键问题及衍生的亚主题,不断形成成人教育的主题体系,既内生性地构建自身的边界,又不断地突破边界。这种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学科的进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马颂歌副教授指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先界定边界,然后在边界内开展研究,成人教育学的边界要靠研究者伸手去“拿”。以拓展性学习理论为例,从第三代到第四代拓展性学习理论分析单元的迭代可以看出,研究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凸显了成人教育的不同之处——成人教育的边界体现的是一种柔性概念,其内容丰富多样,是一个无法硬性框定的研究范畴,也反映了成人教育与实际接轨的本质特点。
2.对成人教育对象的关注
除了对成人教育属性的探讨,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在成人教育发展中要关注和重视成人教育对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欧阳忠明教授指出,要重点关注成人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谁?随着实践的发展,成人教育的服务对象重心不断地变化调整,所以容易给外界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研究重心的不断调整才能充分适应学习对象不断发展的学习需求,研究要从“成人教育的政策与管理”向“成人的工作与生活世界”范式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张永副研究员基于问题史的视角,指出新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学制改革、领域转移和内涵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强调要注重成人教育质量的提升,沿着构建正规成人教育系统,向多个方面突破正规成人教育系统来推进改革和发展,重视成人教育内涵从政策驱动到研究驱动的强化。在终身学习时代,一个重要的发展特征就是向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这种对成人学习者主体性的关注正是对终身学习时代的呼应。
3.其他学科边界研究的发展
鉴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多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研究取向,进一步拓展成人教育未来发展的视野和方向。为此,有学者通过对其他学科的边界问题探索来为成人教育提供参考。浙江工业大学刘晓教授从职业教育学角度思考边界问题,指出职业教育不能看作一个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因为它与不同学科都有联系,以学科建创的思维去构建理论体系,会导致一种程序工具主义;成人教育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跨学科研究将在这个领域不断拓展。这与前述几位学者在成人教育属性问题上的见解有相通之处,体现的是一种学科延伸的研究使命。江苏师范大学安涛副教授以教育技术学为例指出,边界意味着“不同”,是区别事物的标志,具有实体性、社会性和心理性,后两者属于抽象性边界。就学科边界而言,可以看作一种意义求取方式或知识解读区间,是一种学科理论解释力和预测力的合法范围。想要确定一个学科的边界,就要确定这个学科的核心问题,比如,教育技术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其技术性和教育的信息化,而成人教育研究者要做的是寻找成人教育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辐射。
二、 问题导向:回应新时期成人教育发展实践
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我国成人教育取得了新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也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成人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本次论坛中,专家学者通过深入探讨新时期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要以“问题导向”的模式来研究成人教育的理论及实践。
1.厘清主体:明确概念与定位
在成人教育学科的建设主体上,有两种主体:一种是成人教育研究对象主体,即“研究谁”;一种是参与主体,即“谁研究”。研究对象指的是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要构建的主体,参与主体则是指研究者,这些主体扮演着不同角色,从而也发挥着不同作用。[1]为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需求,成人教育不断寻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旨在提升成人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人才。
山西大学项继发副教授提出“何为成人”的思考,指出成人不是客体物,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建构的概念。从形式定义看,成人是儿童成长之路的结果,这一结果暗含抵达生命某一阶段的发展,核心落在人的“生长”过程中;而在研究过程中,“成人”的内涵不断扩大。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参与研究者,都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苑大勇副教授认为,要赋予成人教育更多的角色,并给出了一些新词汇,如“压舱石”“减压阀”“缓冲器”等。基于这些角色,他认为,对成人教育的定位要准确,使得成人教育事业适应社会;同时指出,终身学习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序曲”,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制度的基石。
2.重整方法:实施以实证研究为引领的问题导向模式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2]正视当前成人教育研究的现实,摆脱成人教育研究的困境,最重要的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实证研究为核心,尤其要重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成人教育学科的研究者应遵循理论假设的一致性。贵州师范大学李祥教授在报告中强调问题导向的重要性,着重讨论易地扶贫搬迁点成人教育的问题:成人教育单向度投入,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成人教育内容碎片化;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成人教育效率低下等。他认为,我国对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亟须完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坚持问题导向,开发成人教育研究新领域。宁波大学孙立新教授针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的难点和痛点,称实证研究方法颇受关注,强调要加强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从而形成科学规范的理论研究体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卉男副研究员分享了在国家大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构建学习型城市的上海方案,从实证角度分析成人组织化学习的新样态与新趋势,从逻辑体系、模式创新、多元主体、加强监测等方面,阐述了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和成人组织化学习推进的框架与实施路径。在成人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若是只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困境。实施问题导向研究模式,有利于增强成人教育理论的客观性,夯实理论基础。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探索需要攻克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以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才能既有理论成果也有实践成果,这一导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3.与时俱进:了解学科动向,探寻各类新问题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为成人教育研究的价值提供了逻辑起点,赋予成人教育实践诸多新使命、新挑战,赋予成人教育研究新的意义。专家学者基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机遇,解读新政策,了解学科动向,寻找新的学术课题,在科学研究上发力。上海师范大学刘雅婷博士通过对老年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计量分析,从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三方面着手,寻找目前老年教育的研究动向与热点,如健康促进、老年学习、日常生活和教育治理等,找出未来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她认为,对老年教育的科学研究可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学习需求,实现政府主导的老年教育治理格局等。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胡燕副教授在成人教育视域下设计出“包容性立方体”。包容性设计能够给老年人以平等的机会参与、互动和分享,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可以消除对社会特定群体的歧视,为特定人群服务。上海海关学院胡啸天博士指出终身学习已经从政治话语逐步转换成为社会行动,相关研究也需要从单一的对于政治/政策话语的阐释,逐步转向对于终身学习实践的关注。伴随新冠疫情常态化发展,终身学习直面许多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全球思维与地方行动的“联动”应对出现的新问题。
三、重点聚焦:谋求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重构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当下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高等教育实现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进程中,推动继续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新目标。
1.推进高等继续教育发展重构的时代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办好继续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越发突出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对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视。[3]这是时代的选择,是对新时代办好继续教育做出的积极回应。
教育部职成司高等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徐璐指出体系重构是一件大事。她认为,高等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家层面对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保障等方面是不足的,事实上并没有给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佳的“土壤”和“生态”。相比于20世纪,新世纪对高等继续教育的关注度反而有所下降,这是继续教育体系“生态”出现了问题,已经不能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而只有通过体系重构的方法解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别敦荣教授认为,伴随着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持续推进,继续教育发展将出现格局性变化,改善和重构继续教育体系是大势所趋。他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继续教育的范畴、功能、逻辑和特点,对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同时从政策实践层面就继续教育的组织体系、资源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建设提出对策,以促进继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4]温州理工学院张艳超教授指出,实现高等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推动高等继续教育体系重构新时代教育发展目标,建议要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系统性生态式改革。广西师范大学邓小华副教授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角度谈及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必要性,随着“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等概念的涌现,建设高技能型社会成为新时代愿景,这需要通过高等继续教育发展重构积极应对,包括更为基础的功能定位、更为系统的内容设计、更为多元的主体参与、更为规范的质量治理、更为开放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
2.高等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许竞研究员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体系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从高等继续教育的属性、办学主体、招生对象等角度出发,呼吁对高等继续教育的实质研究还需深入。她认为,“文凭主义”的社会背景特征基本没变,高等继续教育招生面向的人群关系较为复杂,这些内容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峻教授由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从生命周期角度反思高等继续教育体系重构的问题——高等继续教育与生命周期之间的匹配性矛盾,认为这是高等继续教育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在连贯性与阶段性的矛盾、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单一性与多元性的矛盾、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矛盾。他指出,高等继续教育体系的重构过程实质上是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其功能不断重塑的过程,更是师资、课程、专业等不断被注入新动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满了生命性、多元性和贯通性。高等继续教育体系重构应当突出职业需求,发展周期短、针对性强的专业,提升普惠性,同时注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包容性。曲阜师范大学何爱霞教授指出,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执着于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研究、学科研究单一化、缺少跨学科联系等。她指出,发展继续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践,成立合作研究共同体。
3.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畅想与对策
(1)优化继续教育高校办学特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烽研究员认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点要处理好学校教育和社会化学习、传统学习方式和信息化学习、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此,要建设开放、多样化的学校体系,重点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促进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高校要强化需求导向,优化办学特色。
(2)完善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建构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王仁彧教授对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出高等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要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以学习者全面发展为中心,扩大教育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一流学科,提供师资保障,进行专业引导,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他认为,传统的重视专业性能力的样态必然会向系统性转变,高等继续教育内容愈发完善,构建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重要目标。
(3)与信息技术共生,接轨国际教育。江南大学王志军教授分享了对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继续教育发展路径的思考,指出互联网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发展脉络,具有开放、共享、精准、个性化和自适应的特征,这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她认为,继续教育变革应与信息技术共生,提出推动“互联网+”继续教育的9个着力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李国强副教授分享了美国高校服务退伍军人继续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他总结了美国高校服务退伍军人继续教育成功的关键点:校园文化,专门行政部门、退役军人活动中心、学生组织,持续支持,早期介入与扶持,外部资源关系信息化管理,师资队伍等,认为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学习者发展为目的,依据学习者发展问题搭建“问题空间”,并要综合成人教育规律,还应关注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接轨国际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本次论坛在合理定位成人教育学科的使命、回应新时期成人教育发展实践、谋求高等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向上,专家学者们提供了诸多新的思考和命题,反映了终身教育领域研究新的进展和成果,也指出了未来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终身学习等方面研究新的方向和思路。面对继续教育未来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政策层面、研究层面、实践层面的联动,加强共同体建设,于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依据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所做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