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若干弊端及对策探讨
2021-11-29朱蕴丽李美华
■朱蕴丽 李美华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目前整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深受广大城市公众的拥护和支持,但在城市行道路行道树、环城江河湖泊沟渠湿地修复和森林公园、老公园改造等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就此,必须从依法提升城市公众生态伦理境界、科学规划行道路行道树、合理配置城市森林和新老公园、江河湖泊等水域建设,要拥有生态情怀、着实考虑拓宽屋顶、阳台和露台绿色空间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从边远的小县城到一线的大城市,全国上下生态城市建设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1],但在快速建设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弊端和隐患需加以完善和改进。
一、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若干弊端
当前,我们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到底存在哪些弊端,这些弊端的发生演变将会埋下什么样的隐患,我们将如何面对和改进,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认识存在的偏差
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以来,应该说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都有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思考,都能以各自的职能行动投入到城市优美生态环境创建之中。[2]但形成反差的是,城市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似乎不高,作为城市主人翁的主体意识并没有被唤醒,认知上往往把自身与政府割裂开来,认为这只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将自己置身度外,甘当局外人,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担当者。这突出表现在:
一是社会责任认知上的误差。有相当一部分市民错误地认为生态城市建设就是城市种草植树、治理大气和水污染、修复湖泊湿地或科学处置废弃物等广义上的环境保护行动,而往往忽略了所在社区、楼盘、楼栋底下与自身身边日常生活和消费过程的生态文明小事。殊不知城市的每个居住者的言行举动、吃喝拉撒等都与所在城市的蓝天碧水、绿地花丛息息相关,它们持续的养育和维持都与城市居住者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须臾不离,若没有所在城市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维护,那么生态城市建设也是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的。
二是城市公众环卫意识参差不齐。经过多年城乡环境卫生教育,城乡公众的环卫意识整体有所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老城区或城乡接合部以及各类专业市场交叉地,甚至有些高档住宅小区不讲公共卫生的陋习仍然存在,这不仅仅指有些居民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泼污水的现象,还有到处涂鸦和各种“牛皮癣”广告等也是屡禁不止。每逢节假日,城市周边景区内乱丢塑料瓶、塑料袋、塑料披件和食品垃圾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3]
三是各种过度消费和浪费普遍存在。首先是过度消费或“炫富”消费,这主要指普遍存在的粮食和舌尖上的浪费,这种自掏腰包看似不违法的“面子”消费或饕餮珍馐的饮食习惯本质也是生态的不公平,无形中会对贫困人群精神上产生潜在的伤害。其次是有悖于生态伦理情怀的消费。如购置各种高档动物皮革制品或随心所欲地食用各种珍禽异兽,这种消费不仅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也可能引发动物身上不同种类的病毒在人类身上交叉侵扰,有时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生态后果。此外是生活、办公用水用电用纸等浪费造成的生态隐患也是惊人的。
(二)行道路和行道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是行道路的问题。随着生态城市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种市政设备和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大街小巷路面拓宽和升级改造也在所难免。但这种行道路改造和翻修的过程中,普遍性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往往注重于行道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及地面砖铺装的整齐美观和隔层路基的耐久性,而忽略行道路面的透气性和渗水性,忽略行道树的根须延伸和雨水涵养的小环境的打造,往往千篇一律地是先用混凝土扫平打底,然后在上面铺装地面砖或花岗岩石,考虑到美观和行走方便,但阻隔了雨水的渗漏,不利于行道树的涵养和成长。有的为了深埋管线,不惜动辄挖,挖了平,平了再挖,反复伤害行道树根须的延伸,忽略了路与树相依存的空间属性,直接影响到行道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二是行道树坑的问题。对于行道树坑的大小国家有关部门是有严格规定的,标准的行道树坑一般为2个平方米左右,行道路路基包括基础、垫层和面层的厚度一般要求在0.7米左右,特别强调路基的渗水性能要通透。可以说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行道路及树坑建设难以达到这种规范要求,加之行道路侧边都规划要预埋各种管线。如果管线和路基同时施工,竣工后的行道路面不会留下疤痕;如果路面砖已经铺装完毕,又反复挖掘埋线,这不仅破坏路面的整洁,也对行道树树根造成多次伤害。加上许多行道树坑过于狭窄、树根无法舒展,只能地表隆起和延伸;许多树坑没有安放树池箅子,导致池内土壤板结,不利于人工浇水养护。
三是行道树栽种和管护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没有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树种之间的相生相克问题,首先存在北树南栽或南树北栽的情况,比如引进根本不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导致树木难以存活,即使存活但维护成本很大。其次是树种单一。就南方的行道树来说,要么是清一色的樟树、榕树、梧桐、广玉兰、女贞等;而北方主要以槐树、垂柳、白杨、银杏、雪松等为主。而清一色的树种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一旦病虫害暴发,就会很快蔓延开来,产生连锁反应。其三是出现大量的“砍头树”。行道树成林以后一旦遇到风雪雨雹等恶劣天气,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或折枝,对此管护部门为了安全起见,干脆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树树梢砍掉,从而使根深叶茂的大树一下变成了“砍头树”,死不了、长不成,半死半活地矗立在行道路边,不仅大煞风景,也萎缩了生态功能。
(三)江河湖泊湿地沟渠水环境修复中的不足
清澈的水是生命之源泉,也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性条件。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必然是江河两岸或周边湖泊湿地沟渠水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并通过辖区内水域的有效治理或修复,确保了所在城市水域网络体系的安全。有的湖泊湿地沟渠淤泥和污水得到了有效的疏浚清理,有的对城市江河两岸重新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建成了城市绿色和人文景观相融相契的亮丽的景观带,有的对湖泊湿地护岸进行了加固,因势打造了森林公园或绿地游园之类,等等,有效地拓宽了绿化、美化和休闲的空间。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打造这些水系和绿色空间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江河两岸和湖泊湿地周边护坡墙存在瑕疵。为提升城市周边水系防护的安全性,江河湖泊湿地沟渠的护岸建设采用水泥浇注或硬质材料砌墙这不可厚非,但欠考虑的是缺乏生态伦理关怀,水下的墙体及硬质材料砌得过于平滑,未能留有空隙或人造窟窿,这就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和栖息的环境,直接造成水生动植物的大面积萎缩,打破水陆两系的生态平衡,割裂了人与水的亲和关系。
二是江河和沟渠修建得过于平直。一般来讲除了人工河道以外,许多江河主道是天然形成的,有的湖泊沟渠也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都承载了成百上千年自然形成的印痕和人文的记忆,水下长期存有各种水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巢穴,也存有许多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植物生态谱系,一旦被人为挖掘疏浚拉直改道,未能留下缓冲的弯道水面,平直化的江河沟渠一旦遇见洪水泛滥,被一泻而下冲刷带走的不仅仅是泥沙,也带走了许多依附于岸堤底下生存的各种水生鱼类,会衍生水下动植物锐减的系列生态问题。
三是缺乏对水生态资源的综合考虑。这主要表现在对水源整治过程中有点顾此失彼,只考虑短平快的“政绩”,而忽略“生态”的综合持续效应。诸如只考虑防洪排涝,未考虑缓冲区水净化降解功能;只考虑圩堤护岸的坚固,未考虑水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只考虑整齐划一,未考虑迂回蜿蜒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等等。更何况大量的城市污水或粪便被排泄到江河湖泊湿地沟渠之中,若没有水生动植物群落的调节、降解、吸收和消融,整个水体的水质必然会富营养化和退化恶化。
(四)草坪、绿化带和森林公园建设的误区
一是草坪建设。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一般都不宜草坪建设,草坪建设只适合于郊外具有多种功能的高尔夫球或足球场,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城市草坪建设是面积越大越好,草皮越贵越好,甚至不惜重金购置进口名贵草皮,看上去草坪是美观,但中看不中用,生态功能十分有限,若管理不周,几年下来很快就会被其他杂草所吞噬。有数据表明,同样面积的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复层结构绿化带较之单一的草坪种植,它们的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和减污防风等综合效益要高出4~5倍。因此城市生态建设应该尽量多栽树,减少草地种植面积。
二是绿化带建设。现在最为普遍的是我们许多城市广场周边绿化带建设,为张显广场的绿色积淀或气派,往往会从外地移植大树来点缀,这已成为一种风尚。有的地方甚至不惜重金引进热带树种到温带地区来种植,春夏秋季节还好,但每到冬季就要给树包装御寒,管理成本特高。就是从山区移种那些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大树,管理成本也不菲,从生态的视角看,这些被移植的大树,在原产地已经产生了生态效应,固化了当地的一片水土,“氧育”了周边的许多群众,一旦花重金修剪枝叶后把大树运至城市种植,栽种的温湿气候环境已大打折扣,即使侥幸存活下来,也成了粗大的树干依稀附带几片叶子的“砍头树”,竖立在那里既没有生气,更没有美感,还让人们付出了辛勤劳动和经济代价。
三是森林公园建设。森林公园建设的初衷是希望在城市周边恢复原生态的自然,给城市公众提供一个可以休闲运动的天然场所。但少数地方建设过程中功利主义很浓,常常把森林旅游与城市公园掺和在一起,搞得不伦不类。集中表现是把森林公园当作一般的普通公园来设计和打造,有其名而无其实。很明显的弊端是人工所栽种的树种单一,针叶林与阔叶林、常青树与落叶树未能搭配有序,草木花卉未能错落有致,林木种植的密度失衡,有的树木种植的密密麻麻,有的却稀稀拉拉,既没有疏密科学分布的森林意蕴,也未能打造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具有生态情怀的小环境。结果造成森林公园只宜“人”,但不宜“鸟”,只宜“遛狗散步”,不宜“小动物生存”。如果一个森林公园的建设,连飞鸟都不敢来集聚,听不到鸟叫,看不到飞禽走兽,连小松鼠、黄鼠狼之类的小动物没有,那么这样的森林公园只能是一片空寂,也缺乏天然灵气和灵动。
(五)新建房地产楼盘和老公园改造的瑕疵
一是新建地产楼盘最大的问题是对场地原生态扰动性较大。不可否定的是,一般来说一些高档的新建住宅小区,与普通小区或老城区相比,有的能够将原有的山水湖塘等地势或茂密林木为我所用,就势打造一个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宜居的园林景观小区,植被树木搭配有序、郁郁葱葱,的确给人一种“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感觉。但也有不少新建楼盘小区,房地产商为了多建房,往往会牺牲原有的生态环境,把山头削平,把湖塘填满,把水路改道,把原有大树移走,然后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风水”格局重新规划布局,另建人工湖、另做假山和另辟陆路水路,再从别处移种大树,多次多处破坏环境,弄巧成拙地留下了许多地质隐患。
二是新建小区绿地面积难以确保是一个普遍现象。小区原生态植被破坏后,有的只能在地下车库上面覆土种树、种草来满足规划对绿地率规定的要求,由于有关部门对覆土层规定的厚度缺少有效监督,在实际操作过程往往导致不少房地产商偷工减料,舍不得对覆土层的投入,造成覆土层普遍较薄,致使不能栽种较大的名木古树,只能以普通植被、草皮或花卉等替代种植,这就大大降低了住宅区内绿化的生态质量。
三是老公园的改造存在许多瑕疵。一般来讲城市中的老公园,都遗留了许多名木古树,也留下许多诸如历史悠久的石雕碑刻、假山回廊和楼台亭阁等人文古迹,这些古迹早已积淀了一个城市世代相因的人文记忆,有的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但有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整齐划一和注入现代元素,不惜把所有老的、旧的、古的全部推倒,重新建造类似于几何图形或玻璃房式的建筑。现代是现代了,地上地下面积也扩大了,但古树名木移走了,老的、旧的和古的永远没有了,同时传统的古老的或地方特色没有了,一个城市的人文记忆也永远消失了。
二、如何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一)必须依法提升城市公众生态伦理境界
生态城市建设就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就是培育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涉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事情,也涉及所在城市公众的生态伦理境界提升问题。[4]
一是要建立健全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确保生态城市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对诸如江河湖泊湿地沟渠等水域、行道路和行道树、城市森林公园、新老公园和房地产楼盘等建设要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让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能落地生根,做到家喻户晓,并强化这些法律制度的执行力、监督力和威慑力。[5]
二是要着实提升城市公众生态伦理境界。城市公众应该成为生态建设的担当者、参与者和维护者,因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无不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他们的言谈举止诸如日常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纸屑、瓜皮果壳,随手抛弃废弃塑料袋塑料瓶或者炫富摆阔、食用野生动物等高档消费行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三是要把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情怀融入城市公众的心目中去,转化为一种生态建设的行为。要以各种形式来宣传和培育公众的生态伦理“德性”,使公众能自觉树立生态责任意识,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自觉抵制那种破坏生态建设或不环保的行为,积极地参与到种树、种花、种草的行列,甚至积极投身于护生、放生或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去,最终构建起全社会的生态伦理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风尚。
(二)行道路、行道坑与行道树建设要科学
行道路、行道坑和行道树建设,它们之间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不能有丝毫的功利思想或短期行为。
一是要以长远的眼光规划好行道路建设。首先,对行道路的建设,一定要着眼未来和科学规划,特别对各种管线该一次性投入的必须一次性投入,该一次性预埋的必须一次性预埋。不能动辄挖了建、建了挖,反反复复、挖挖建建,显然这种反复投入成本要高于一次性投入。其次,行道路的地面应该铺装透气透水的地面砖,砖底下基础部分不宜采用混凝土或石灰拌沙等阻水材料,这样容易造成基础板结,不利于雨水下渗;因此行道路铺装基础应采用砂石和素土混合夯实等方式,增大雨水渗透的涵养度,有利于土壤水量的长期积聚,对行道树根须起到涵养保育作用。最后,行道树坑的间距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树坑上应该覆盖树池箅子或多孔的塑料盖板以防土壤裸露和板结,同时还要考虑防止汽车碾压破坏树坑和地面砖的情形。
二是行道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抗旱抗寒、抗污水和生命力强的树种,最好遵循树种“相生相克”的原理或季节性的“配置变化”,选择成本较低的乡土树种为主,落叶树与常青树搭配有序,绿化与美化相宜,尽量避免“清一色”的树种或相克之树混栽一起。有的树种像银杏、樟树等还要考虑雄雌搭配,激发和促进树木茁壮成长。特别要选择种植一些高质量的树种,绝不能让那些不良树商把砍头树或反复移植的树苗混入好树苗之中。
三是行道路拓宽改造和翻修过程必须解决好随意破坏行道树生长环境的问题。切忌不尊重树木或植物的生长习性,任意蚕食和吞噬行道树生长空间,尽量避免反复挖掘松动伤害行道树树根的情景。
(三)城市森林和新老公园建设要合理配置
循序渐进地推动城市森林和新老公园建设,这其实是一项与城市公众福祉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变为现实的体现,必然会受到城市公众的拥护和支持。[6]
一是城市森林与公园建设要合理配置。新建森林公园应该集中在城市的近郊或新开辟的工业园区附近为宜,而城市公园除了少数新建的以外大多坐落在老城区,老公园较之于新公园名木古树相对保留的比较多,人文积淀也比较厚重。由于公园建设是新阶段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往往会过多地把财力、物力和精力集中投入到新公园或城市森林建设之中,把老城区的老公园建设撂在一边,使其边缘化,存在厚此薄彼和未能均衡发展的情景。对此必须引起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不管城市森林建设,还是新老公园建设,都应该同步进行和合理配置。
二是城市森林与公园建设应该因地制宜。不管是在旧城区里新建公园或改造老公园,还是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或打造新公园,都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有山有水的城市,可以依山傍水建公园或建林园;有江有河的城市可以就势打造一江或一河两岸绿化景观带;湖滨地区的城市可以就湖滨四周开辟城市森林或生态公园;平原草甸地区也可把生态城市建设有机融入其中,等等。关键是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温湿度和亲水环境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复原或建设生态,使城市森林、新老公园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三是城市森林或新老公园都应该拥有生命的灵性。如果一个城市森林或者新老公园仅是树木花草绿色一片,没有花香、没有鸟叫、没有飞禽走兽等小动物的窜来窜去,那就缺乏了生命的灵动性。所以,不管是拥有江河两岸或湖滨、海滨附近的城市,还是依山傍水的山城或高原城市,都应该考虑开辟和设置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绿化区,要充分利用当地滨湖湿地、江河两岸、平原草甸,甚至是农田周边水域,让野生鸟类、水生动植物和陆地动物有一个栖息繁衍的地方,以生态伦理的眼光最大限度地复原水上水下生态的多样性。新老公园的改扩建也应该赋予其多种功能,要呈现各自的特色,使环状绿地与楔形绿地结合,人文与自然巧妙融合,要园中有园、树中有树、花中有花,使居住在周边的城市公众能置身于调温消燥,巷陌闻香,楼台观鸟,花丛探奇,演绎抓拍快闪,整个身心每天都能放松,心情愉悦放飞的环境中。
(四)江河湖泊湿地沟渠修建要有长远规划
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江河湖泊湿地沟渠等水域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是就江河沟渠的修建来说,应该拥有生态建设的长远眼光,要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应该回归自然,尽量遵循原有的水道走势,弯道缓冲的水面不宜人为地辟直,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迂回蜿蜒的态势,以此形成多样化的水流特征与水体结构,既要创建适合人们生活的亲水环境,也要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留下“一席”水域。
二是不管是湖泊湿地的修复,还是江河沟渠的改造,在设计江河道两岸护坡时,最好采用石块垒砌或透水砖护坡,哪怕就是用混凝土浇灌护坡也不能砌成直角的坡堤,应该形成一定的坡度或人为地打造许多混凝土蜂窝状孔隙,给附着沟渠、河道两边水生动植物的留下生存空间。而湖滨湿地四周最好保留其原生态,即使要修建护坡,最好采用松木、杉木桩、铁丝网包裹或石块垒砌等进行,留下一定空隙,给鱼虾、泥鳅、青蛙、螃蟹、螺丝或昆虫之类的生物预留生存的空间,以此延伸生物多样性互补功能。
三是江河湖泊湿地沟渠水域的治理要通盘考虑,不能搞短平快。在规划上还要对整个水域自然规律、形态走势和水流量等进行综合考虑,不能只注重提升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动辄大搞抵御“五十年”或“一百年”洪涝灾害的护坡,这固然重要,但也要充分考虑生态功能的复原和人文景观需求的有机融合。对那些土质比较好的护岸大堤,除了要注意保护两岸水土和打造区块绿色丛林外,更多还要考虑各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要考虑栽种一些可以固堤保土、遮阴避暑延活几百上千年的诸如樟树、榕树等树种,让堤岸古木参天、佳卉竞妍,充分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和文化上的需求。
(五)拓宽屋顶、阳台和露台等绿色空间建设
一是要继续传承生态建设已有的三种模式:一种是具有一定历史渊源的著名的大中学校校园模式,特别是著名大学校园模式;一种是具有厚重的人文文化积淀的寺庙宫观模式;一种是能融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园林模式,不管是保存至今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普通园林;由于它们都具有敬畏性、神圣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加之相对独立和长期有人管护,免受了外界人为的侵扰和破坏,至今仍然保留了许多几百上千年的名木古树,花卉草木品种和植物多样性保存的也是最多的,这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最值得借鉴和学习三种模式。
二是要构成完整的城市绿色体系。要以现有的新老公园为载体,联动城市森林公园、湖滨湿地公园、江河两岸绿色景观带和区块式的绿色花卉草地等,尽量做到点线面结合,构建城市多片区、多层级和多角落的绿廊体系,以此来均衡覆盖老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和各类经济开发区,让景观与生态高度融合,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与民生协调统一,使生活在生态绿色福祉下的城乡公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7]
三是要拓宽屋顶、阳台和露台等绿色空间建设。绿色建筑应该与绿色区块相吻合,在房屋承载能力和防水措施保护有效的情况下,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出台鼓励政策,鼓励支持居住顶楼的住户建设屋顶花园或空中花园,小多层房屋结实的外墙允许墙壁种植爬藤植物,室内阳台和室外露台提倡多种花卉草木或绿色蔬菜,要使整体建筑垂直绿化成为风尚,让绿色建筑融入“绿色天地”之中,让整个城市成为“绿色海洋”,这样做不仅能储蓄部分天然雨水和降解部分污水,也能净化整个城市的空气,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和小环境,不仅“绿化”了城市,也“美化”了人心。
三、结语
生态城市建设既是我国整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政府的民生工程,又涉及城市的千家万户,其建设的优劣也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劣,同时也凸显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南北城市自然禀赋差异性很大,生态城市建设和管护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一窝蜂搞一刀切,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有序进行,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循序渐进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