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资源高效利用及防灾减灾技术

2021-11-29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韩伟

农业知识 2021年22期
关键词:播量磷肥夏玉米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韩伟

一、技术要点

(一)抗逆能力提升的防灾技术

抗逆能力提升的防灾技术针对气象灾害防控和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对常规技术进行了优化。

1.抗逆品种和种子包衣

抗逆品种选择与地力、灌溉条件等充分结合。对于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选择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对于一般地区,应选择抗逆能力强的品种;种子包衣在常规杀虫、杀菌的基础上,增加调控根冠比类调控制剂。

2.优化“双晚”技术

双晚时间进一步优化,根据试验结果,将玉米晚收推迟时间10~20 天,冬小麦晚播推迟时间10~20 天,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加冬小麦播量弥补主茎分蘖不足的缺点。

3.周年总量不变,磷肥前移

在周年肥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夏玉米施用的磷肥前移至冬小麦季。在小麦玉米体系下,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周年使用总量。其中,夏玉米 50%磷肥提前到冬小麦底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抗倒伏、抗低温等能力。

4.秋深松和夏深松技术

采用秋深松和夏深松措施,均可显著提高周年水分储量及作物抗逆能力。明确了秋深松深度为25~30厘米,频率为每2~3 年1次;有条件的地区,可调整秋深松为夏深松,夏深松结合玉米深松播种施肥一体机进行,可有效蓄积夏季降雨资源。

(二)动态减灾技术

1.根据气候的变化动态灌溉和追肥

根据越冬及返青期气候特征,结合返青后苗情,确定灌溉和追肥,调整返青期追肥或拔节期追肥。暖冬条件下,苗势旺盛,为预防晚霜冻害,灌溉延后,反之亦然;返青后,针对1 类苗,追肥适当后移,降低晚霜冻害风险;对2类和3类苗,追肥适当前移,促进壮苗和调控群体密度。

2.根据天气预报的应急调控

对于累积性干旱灾害,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时灌溉。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如低温、干热风、洪涝、高温等,采用灾前应急和灾后恢复为主的调控技术。

灾前应急包括:应急灌溉、应急烟雾、应急喷施调控制剂等;灾后恢复包括:营养调控和应急喷施调控制剂等。

二、适宜区域

黄淮海区域适宜开展机械作业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区。

三、注意事项

1.适墒播种。冬小麦和夏玉米播种时应适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壮。

2.播期与播量协同调整。“双晚”技术,要根据冬小麦播期,播期与播量协同调整,优化群体结构。

3.科学防治病虫害。冬小麦和夏玉米分别推广“一喷三防”和“一防双减”技术,防治病虫害。

猜你喜欢

播量磷肥夏玉米
磷肥市场月度分析
国际磷肥市场跌势不减
上半年磷肥行业运行呈现“两降三增”特点
南阳市优质小麦豫农516播量优化试验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粘土地不同播种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济南市济阳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2020年为例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