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模型视角下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021-11-29崔蕊,张爽
崔 蕊,张 爽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一、引言
产业集群的概念自迈克尔·波特(1998)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它具有柔性专业化和资产专用性的特点,是一种比科层组织灵活、比市场稳定的网络型、创新型的空间组织形态。世界的生产要素向具有特色和个性的产业集群区域集聚,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地区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产业集群间的竞争,科学的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产业界和各地区政府所关注的现实问题。[1]
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方法:一是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组织战略和竞争四个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采用定性和规范分析方法;二是基于经钻石模型改造后的GEM模型,从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因素对角度评价集群竞争力,既有定性和规范分析法,也有定量和实证分析法;三是根据不同产业属性对GEM模型进一步完善,加入更多的因素对综合考察和测度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是由加拿大两位学者帕德莫(Tim Padmore)和吉博森(Hervey Gibson)提出,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三个要素分别为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和市场(Markets),每个要素分别由一对特定因素构成。GEM模型是基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综合考察和评价产业竞争力,并且强调政府的重要作用,是符合实际、客观全面的模型。
吉林省是我国光电子领域科研、人才和产业发展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本文将结合吉林省光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GEM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以此探寻提升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二、GEM模型视角下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分析
(一)要素Ⅰ基础:资源与设施
要素Ⅰ基础,是企业集群的供给要素,是指产业集群外部为集群内部企业的生产过程所提供的要素。
1.科技底蕴丰厚。在光显示、光谱技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光通讯、微电子专用设备、基础材料及器件等领域拥有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其中大部分成果的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激光技术领域,科研成果涵盖了包括材料、器件、电源及光学系统在内的激光器全部组成部分,技术及研发体系较为完善。吉林省高校、科研院所和光电子企业,先后承担了“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材相结合的长春理工大学拥有28个光电子科研基地和平台,光电子企业申请专利数1 726项,专利授权数1 027项。
2.集群内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涌现。由长春理工大学牵头,带领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光机所和长春国家光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光电子核心企业建立了吉林省光电子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技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新产业形成四个阶段,完成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市场化、新兴企业培育,再到把市场出现的新需求、新技术问题回馈到技术研究机构的过程。实现了新技术再升华并为市场所用,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
(二)要素Ⅱ企业: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
吉林省集群内配套产业齐全,光电子企业专业化分工强,目前形成了激光产业集群、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小卫星产业集群、无人机产业集群。
1.集群内核心企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奥普光电在国防用光电测控仪器设备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在国内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同时从技术实现和产品生产上主导了国内国防用光电测控仪器设备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吉林华微、长春新产业、禹衡光学等已成为国内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全固态半导体激光器、光电编码器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半导体激光器、光电编码器等光电器件产品销售量稳步提升,光电编码器生产企业继续保持国内龙头地位,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电子专用设备及激光医疗美容仪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自主研发的元件生产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光显示领域虽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速度较快,高清晰全彩色LED显示屏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比增长超过50%,OLED显示材料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2.集群内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权结构清晰,科技创新能力强。部分企业原隶属于中科院光机所,后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奥普光电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实验工厂,后由光机所和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五个股东出资建设成为股份制公司。公司建立了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平均每年推出专利和新技术10余项,开发新产品2~3项。以长春鸿达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不仅具有由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还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成立了两个类别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吉林省环宇显示为代表的中外合资企业,完成了对荷兰OTB显示器公司的收购,全面掌握了P-OLED全自动内嵌式喷墨打印薄膜封装生产线设计、制造技术。
(三)要素Ⅲ市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
本地市场是指本区域的市场,包括吉林省的市场和本国市场;外地市场是指国际市场。
1.集群内产品广泛应用到其他产业,拓展了本地市场。无人机产业集群已经在吉林省其他产业进行了初步的示范性应用:第一,应用于航空航天产业。通过采用无人机测绘遥感技术来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将航空航天产品应用于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第二,应用于农业产业化。已经利用无人机装备进行土地开发,无人机技术在灌区建设、改造工程、土地保护和土地整理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如对吉林省大安灌区水利工程和西部土地整理工程中实施了高效快速、全面精准的航空拍摄。第三,应用于农业保险领域。安华保险公司使用无人机开展农作物保险标的查验工作,已为吉林省39个投保的市县区全部配备了无人机,应用无人机大面积查验粮油作物保险标的。
2.利用集群军工技术优势占据了国内国防产品市场。奥普光电凭借在光学与精密机械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综合制造优势,曾参与了包括“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内的许多重大国家工程任务,其多种产品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重大国家工程项目中。在反坦克导弹电视测角仪、光电经纬仪等国防用光电测控仪器设备产品生产方面拥有绝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长春新产业从事半导体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生产,用于生产国防光电装备的全固态激光器产业化规模和产品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一直保持全球领先。[2]
3.利用区位优势,开拓了国际市场。东北亚各国广阔的市场,是吉林省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外部市场优势。从东北亚各国发展情况来看,日韩两国侧重半导体上、中游的产业发展,在半导体照明产品方面虽然有部分企业,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产量明显不能满足本国市场需求,部分产品需要从中国进口;俄罗斯轻工产业发展较为薄弱,目前的照明产品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朝鲜和蒙古基本没有相关产业,照明产品完全依赖于从中国进口。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通过发挥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配合相应的展会和商贸活动,占据东北亚各国半导体照明市场可观的份额。吉林奥来德已经为韩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客户定制各种光电材料,与国内外多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GEM模型视角下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劣势分析
(一)光电子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总量不大,企业规模较小
光电子企业缺少品牌知名度,且多为中小规模企业,除骨干企业外,年销售收入均为亿元以下,光电子整机厂商较少,对外依赖性大,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吉林省上市光电子企业仅为奥普光电,资产规模为9亿元。相比较,湖北省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包括华工科技、武汉NEC、楚天激光等12家上市企业,最大的核心企业为烽火通信,资产规模为140.7亿元,净利润为8 634.07万元。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无人机产业集群和小卫星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整机生产环节依旧薄弱,整机厂商较少,其产业承载需要依靠西安市和北京市的光电企业。光电子产业集群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广泛渗透于下游产业,导致其总体产业规模不大。吉林省光通信产业通过与激光产业链结合,在无线激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光纤通信、无线白光通信产业等产品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却是一片空白。[3]
(二)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合作动力不足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光电子产业集群中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比较重视申报项目、项目获奖、获得专利和发表论文等学术影响和荣誉,科研产出注重于职称评定和岗位评聘,忽略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导致光电子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合作过程中组织文化差异导致产学研转化机制不畅。即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进行合作,他们的价值观念、技术行为准则、科研团队意识、科研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合作过程中相互的不信任和合作方式的不协调。[4]例如,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于效率最优、利润最大或市场份额最高;高校和科研院管理则注重“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自由精神和学术思想,追求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在双方信息沟通缺乏和知识共享不足的情况下,研发和产业化脱节,不能很好地形成竞争合力。
(三)核心企业科技创新带动作用不强
集群内纵向联系不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互动联系较少。通过中小企业承接核心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等多种合作形式,使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交流,带来集群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以合作创新提升集群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例如武汉烽火科技在学习和转化能力的趋动下,通过并购等途径衍生多家子公司,集团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全资公司与合资公司,建立了33个国内办事处和33个省级服务中心,在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上实现了跨越快速增长。[5]但是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内的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沟通很少,缺乏信任和合作,没有产生知识的转移和流动,也就无法发挥核心企业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集群内横向联系没有取得深入进展,核心企业与集群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的互动、交流和学习不紧密。吉林省光电子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各方还缺乏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无法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和传递。集群内还没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为辅的创新体系,导致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知识来源的获取渠道单一,无法将知识流动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军工发展模式过于传统,不适应市场需求
从企业层面看,传统的军工发展模式使企业缺乏市场化运作能力。由于军工产品市场是天然的垄断市场,其利润率远远高于消费类产品,企业面对的技术和市场风险相对更小,导致长期以来市场观念和意识相对滞后,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失去市场竞争力,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上,缺乏开拓民用市场的内在动力。军品生产的高成本使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军工产品看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而消费类产品更倾向于产品价格低廉和样式多变,所以用做军品生产的设备和材料制造消费品,成本较高且样式单一,导致军工企业在开拓和推广消费品市场上难度较大。
从产业层面看,面向特定客户的专业类军工产品较多、消费类产品较少,造成产品单一、市场狭小。消费类的光电子产品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多样化程度高,要求的企业生产规模不大。民营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会带来民营企业集群的快速扩张,整体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吉林省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上不具备优势,也没有形成庞大的民营企业集群。例如,无人机产业集群,目前主要以军用无人机为主,且无人机的购买成本较高,民营企业无法介入与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民用光电子产品领域,包括光网络与光接入网、光存储、光显示中的LCD显示和OLED显示器、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的利用,可以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对于这些产品的生产,吉林省不具有优势。
四、提升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打造吉林省六大光电子产业集群,规划吉林省光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主要依托现有骨干龙头企业,按照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光电子产业园区资源,统一规划布局,在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的光电子产业园区重点建设“激光产业集群”“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半导体显示与照明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和“光通信产业集群”;在吉林省西部白城等地重点建设“光伏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园区内按功能划分,分为“研发区”“孵化区”“产业区”三个片区,形成各自具有完整创新价值链的“研发-孵化-产业”多功能一体化的网络范式产业集群。重点面向光电分析检测仪器、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半导体显示与照明、微电子装备、高端医疗仪器、高端电子元器件、小卫星、无人机等诸多领域进行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试验和产业化生产。
第二,广辟融资渠道,建设风险投资基金。一是依托现有的长春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设立光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成立吉林省光电子产业投资公司。筹集资金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技术成果产业化,帮助奥普光电、长春希达、光华微电子、长春新产业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为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提供配套基础设施。二是拓宽光电子产业投融资渠道。对能够获得银行信贷的大企业,采取贷款贴息的支持方式;对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信贷担保,并采取政府对担保公司再担保的方式,帮助企业获得资金。做好光电子企业的上市规划,制定上市后备企业和上市辅导企业名单,从企业改制、资金扶持、激励机制、上市渠道等多方面给予支持。[6]
第三,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一是建立招商引资的联动机制。以政府、光电子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共同合作为基础,与武汉和上海光电子产业集群对接,以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带为产业导入地,建立起重大项目跟踪、引进的长效机制和吸引大型龙头企业进驻的激励、奖励机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引入招商代理制,通过国际“中介人”引进光电子产业的重大项目和大型龙头企业。建立企业集团和重要客商参加招商的会员制,通过公开招标、竞标与选择优化,促进本地企业吸取其他光电子企业的管理经验,改善投资软环境。同时,注重广泛联络客商、媒介载体招商、政府组团招商、网上招商、资产置换招商、以外招外等各种形式和途径。[7]三是由于光电子产业具有“整机带动”的特点,要加大对下游整机产品的招商引资力度,以此带动上游产业发展。
第四,通过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抢占民用市场。一是利用军工基础优势,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探索军用技术民用化发展道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民用产业,开拓民用市场。重点围绕光显示、激光技术及应用、LED显示与照明以及PLED等我省优势领域,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生产,引导企业研发生产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消费类光电子产品,抢占民用市场,占据产业链高端和产品附加值高端。二是要重视消费者需求,引导骨干企业进行销售模式的转型变革,引入“工厂孵化计划”,占领省外其他消费市场。
第五,跨集群化发展。围绕吉林省关键光电子技术、汽车电子、软件外包等,走光电子与汽车、轨道客车等产业整合发展的道路。吉林省的汽车电子产品集中在车身电子、车载电子、车控电子等三大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电控单元、车载GPS系列终端、车载液晶电视等60余种。吉林省汽车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汽车电子产业年增长率达45%。光电子与汽车电子融合发展将成为光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柱。另外在政府推动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等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吉林省软件产业技术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光电子产业与CA认证、粮食测控、企业ERP、人像识别等软件产品相结合,将会塑造具有特色的光电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