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回顾及展望
2021-11-29高建利郑寰宇
高建利,郑寰宇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我国逐步构建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教育与法治建设同向同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阶段,回顾70年来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展望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厘清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动因,明晰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回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法治教育经历了起步探索、恢复建设、创新发展三个过程,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社会各领域的法制建设刚刚起步,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旧体制的法律体系仍然存在,而新政权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制定出来,高等教育亟需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高等学校法治教育也开始逐步探索。由此,为清除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残余,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决落实五四宪法精神,国家出台了《高教六十条》,明确、详细地提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拥护党的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服务的人才。这一时期法治教育活动并未正式进行,主要是通过教学目标、机构建设、课程设置三方面来开展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目标方面,以服务国家建设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使学生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中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权力与义务。在机构建设方面,不仅在综合大学设立新的法律院系,而且新建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四所政法学院,以院系设立和政法学院建设的方式扩充法治人才储备。在课程设置方面,法学教育主要涉及的是阶级斗争观念,并“以俄为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思想和苏维埃国家法权史以及革命的人生观等法学知识,各大学也开设了独立的课程来讲授法律,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树立新中国的法治思想。
总的来说,建国初期法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完善,虽然在教学目标、机构建设、课程设置三方面做了初步努力,但主要是围绕新中国国家建设而展开的,并未形成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高校法治教育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随后,文革阻滞了我国的法制发展进程,法治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之后的深刻反思为我国法制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助推性的力量,使我国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法治教育。
(二)普及法律知识阶段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各个领域开启了法治建设的恢复与重建。新中国初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条例对高等教育和法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以法律知识普及和法律意识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入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恢复建设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后,我们意识到了法治思维代替人治思维的重要性,为适应现代化进程,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现代化的实现确立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高等教育的培育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在普法教育的背景下展开法治教育。在教学目标方面,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一五”普法、“二五”普法、“三五”普法分别提出大学生的法治培养目标是要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在机构建设方面,从1977年开始,教育部陆续恢复并重建院校,改革管理体制,简政放权,给予高等学校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在课程设置方面,于1982年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1984年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来培养专门人才及工作人员,教育部颁行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明确高校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后,高等学校开始将思政课开设为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五门课程,法律基础课作为“法治教育”的“专业课程”第一次被明确下来,并获得了制度保障。
这一时期法治教育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调整下,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初步构建了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在高校法治教育与社会普法教育的互动中,共同推进了法治教育的发展,由注重法律知识传授转向重视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体现了对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视,为21世纪法治教育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提高法律素质阶段
21世纪初,国内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我国在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提出了“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但是这种粗放式的体系暴露出了大学生缺乏一定法律素质的问题,亟需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下完善高校法治法规,高校法治教育也由此进入提高法律素质的阶段。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并将“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回应了国家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高校在“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背景下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在教学目标方面,“四五”普法强调要提高公民和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五五”普法规划提出法治宣传的目标是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机构建设方面,进行大量招生,以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扩充院校规模,并建立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自考、夜大、函大等继续学习的深造体系,迎来了法治建设的大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将独立设置的法律基础公共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升其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学校法治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不仅在教学目标、机构建设、课程设置中有巨大变化,教材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也逐步丰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使得高校法治教育要进一步加强主流价值观的意识教育。更加突出高校法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四)提高法治意识阶段
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为推进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融合,拓展高校法治教育新视野,高校法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入系统发展阶段。2008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教学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计划,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3],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法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在教学目标方面,“六五”普法规划强调“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4]高校法治教育要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机构建设方面,主要表现为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在课程设置方面,2006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关统编教材正式出版,历经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四次修订,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比重不断增加。
这一时期,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引领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法治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还与社会结合,在校风、学风、网站教育方面逐步渗透,多维度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法制教育的实践成果渐渐垒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教育。我国在进一步推进法治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
(五)提高社会主义法治观念阶段
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背景下迈入了新时代,为适应国家法治建设进程,高校法治教育步入创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对法治教育高度重视,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校总体教育计划当中。《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文件中强调了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引导的重要性。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指出法治教育要将优质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做到社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融合。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建设层层递进,在深入发展的同时也进行横向拓展。在机构设置方面,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完善本硕博招生系统。另一方面,教育部支持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深造,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目标方面,“七五”普法规划更加明确地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作为主要任务,强调要在高校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课程内容要与中小学衔接,促进法治教育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必修课教材,经过多次修订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相适应,突出强调新时代“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必要性。[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一时期,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逐步完善。国家对于法治教育的深度建设,不仅着眼于学校内部,更注重与社会各机制的有效结合。高校法治教育在实践中越来越细化、深化,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
二、高校法治教育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校法治教育通过校园内部和校园外部结合展开的方式,在法学专业教育和学生法治观念培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性、契合我国法治建设进程、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三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性
纵观70年来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历程,高校法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引领。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各个国家的法治教育产生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当中,是在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法治建设进程中逐步完善的。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主义法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立法、执法、守法、法治宣传教育等法治实践活动。高等学校的法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指导下,通过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目标、机构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有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律素质、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第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有了信念,才能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丰富自我。高校法治建设从开展以来就遵循“三个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指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协调机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查标准,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价值导向与内在逻辑的统一与权威,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制度化。[6]法治教育最开始是从爱国主义教育开始,并贯穿于高校法治教育当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其在高校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契合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法治教育始终契合于国家法治建设进程。建国初期,整个国家的法治教育并不完善,一直以法学教育为主,随着社会主义法律的逐步完备,我国开始在高校德育课程中贯穿法治教育。文革十年中法治建设几乎停滞,高校法治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对法治建设进行有益探索。高校法治教育在“一五”普法背景下展开,开设法律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在十五大、十六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法治教育有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通过《法律基础》《思修道德修养》课程教育,高校法治教育由普及法律基础知识转向提高法律素质的阶段。十七大,胡锦涛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五五”普法,高校法治教育开始注重法治意识的提高,法律基础课由独立设置转向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融合。十八大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方略,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制度基础和着力点,提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法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法治教育在学校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循次渐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背景下,高校在法治建设中寻求与社会机制合作,在法治教育中渗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方式中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发展。
(三)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
教育不仅要契合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还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高校法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基本实现了从法律知识到法律素质再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的培养。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法治教育是通过法学课程教育,使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概念,通过法权史与革命人生观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知法的意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法治建设处于恢复发展阶段,高校法治教育通过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让学生深入系统学习具体法律基础知识,逐步形成法律知识规范,培育其学法的意识。21世纪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通过初步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培育其尊法的意识。之后,网络成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这对法治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法治教育通过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展开教育,使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其守法的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提出要更加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高校法治教育以法治教育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用法意识。
三、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展望
(一)法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法治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以法治教育为引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系统阐述了高等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及实施路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政策文件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了良好指引。高校法治教育要求掌握法治的基本原理、理解法治的基本理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常用概念,并增强法治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
在2020年全国新冠肺炎防控中,法治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各个学校在线上开展法治教育宣传课,线下加强守法遵法宣传,引导学生利用法治思维做好疫情中的自我防控,疫情后学会运用法律来保障自身权益。
(二)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更加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7]建国以来,德育教育主要以社会本位展开,忽视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新时代下,学生个性化特征尤为明显,自身经验更为丰富,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通过阶段式与衔接式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统筹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来开设思政课。[8]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法治教育是一体化贯通的重要内容,系统性的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吉林省和陕西省先后召开大中小思政课程研讨会,推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充分利用高校法治教育APP,以内容衔接做好法治教育的大中小一体化建设。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利用网络开展的全国同上一堂思政课,以及一体化的法治主题教育活动,更好地彰显了新时代法治教育的活力。
(三)法治教育网络化特征更加明显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网络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时代“互联网+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2019年国务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教育的新突破。高等学校法治教育需要借助互联网这种新型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无中心性等给网络传播造成一定的困境,需要进行法治化管理,而高等学校作为的法治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法治教育需要网络新载体助力。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创建网络名站名栏和教育学习等校园网站,组成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社会组织,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形成了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法治教育模式。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互联网平台上升为青年一代上课学习的主要载体,更好地传播了各学科蕴含的政治资源和疫情背后的法治思想。
网络建设需要高校法治教育支撑。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建设网络育人的质量体系,传播主旋律,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的方针。[9]网络作为高校法治教育的新空间,利用普法教育网站、大学生法治教育讲座、实践热点切入讲解等方式,有助于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