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融合视角的生态文明教育目的探讨
2021-11-29陈立桥高力力
陈立桥,丁 娜,高力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2600)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要求,是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自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新目标以来,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逐步兴起并受到重视。特别是当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后,生态文明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奠定了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引了教育实践的方向。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目的偏重社会本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需求以及教育中“人”的价值与意义,使得生态文明教育以过于严肃的面貌呈现于公众面前,缺乏亲近性、活泼性和吸引力,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因此,从“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相融合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并以此为指导改进现有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教育目的及两种本位论的对立统一
教育目的是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设想”和“规定”[1],又可以描述为教育活动主体对受教育客体培养结果的预期。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具有导向、选择、激励和评价的作用,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深受教育活动主体价值取向的影响。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基于价值角度确立教育目的的见解和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至高无上,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应为个体提供生长以及发展的条件,使个人的兴趣、爱好、权利、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因此确立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立足于个人兴趣与需要这一核心实施教育,关注人的本性和个体潜能的挖掘,力求实现个人品格与智慧的全面发展。个人本位论的提出集中在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等。这一时期,正值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阶段,宗教神学和封建蒙昧主义严重禁锢了人的思想,抑制了人的天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尊重个人价值、提倡个性解放”的个人本位论观点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并且受制于社会。社会价值的层次高于个人价值,人的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来实现。因此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要求,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教育工作的实施,应当围绕着社会发展这一核心,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来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2]。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样应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斯宾塞、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他们提出的主张兴盛于19世纪中叶,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尽管显露出诸多社会矛盾,但总体上日趋繁荣,社会需要与社会价值被充分肯定,社会秩序日益稳定与巩固[3]。
综上所述,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与各自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联,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其观点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但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类既受制于社会,又可以改造社会,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类进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犹如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相互交错影响着人类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无法得出社会化和个性化孰轻孰重的结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亦没有谁对谁错,因此从根本上讲,没有必要把两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活动中,现代教育专家都倾向于把这两种主张尽可能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不是简单机械的统一,而是应该根据社会环境、教育类型、教育对象等具体情况,将两者有机组合、优化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目的,能够更好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4]。
二、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分析
21世纪,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生态文明教育随之兴起。特别是2012年之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略,生态文明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了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中国知网相关学术论文的年发表数量多达300 余篇,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总的来看,当前人们的思想认识中,更加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生态文明教育是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工具,这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偏重社会本位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目的,目前还没有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门阐述,但是大部分关于态文明教育概念的界定,涉及了教育目的论述。如刘经纬等人认为“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的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5]魏彩霞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一种重在将“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教育对象内在道德行为的生态伦理教育[6]。陈丽鸿等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在全社会展开的以培养公民生态意识、促进公民生态行为目标的教育活动[7]。段海超在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提到,应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公民[8]。
透过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当前人们论及生态文明教育目的主要是基于社会本位论,强调其服务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从保护生态、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出发,使受教育者重塑观念、唤醒意识和规范行为,力求培养更加合格的社会成员。但是,对生态文明教育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却涉及不多。即使有些概念提到了“情感”“素质”和“品格”等反映个人价值的字眼,但在由其延伸出来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中,却少有相应的具体指标或内容。
(二)价值取向偏重社会本位的影响
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本位论为主导,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要求,确保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紧贴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需求,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受益主体是公众、社会、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9]。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得到了各个方面特别是国家的重视,成为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大众宣传媒体、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科普教育等多种途径,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但由于没有对生态文明教育目的的个人价值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内容抽象、方式简单、效果欠佳等问题。
1.教育内容抽象化
在社会本位论的影响下,部分教育者把生态文明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集中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抽象内容层面。其中,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绿色科技观、生态消费观等方面;行为规范则体现在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法规、条例和公约等[10]。无论价值观念还是行为规范,都是站在社会价值角度进行提炼和阐述,呈现出抽象化和社会化的特点,缺少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贴合实际的生活气息。
2.教育方式简单化
教育目的观不但会决定教育内容,而且会决定教育方式。我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受社会本位论影响,且加上应试教育的异化,不太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机械讲授和“题海式”训练大行其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也是以“说教式”教学为主。这种模式被直接移植到生态文明教育上,在教学中很少考虑受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而是单纯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观念和规则的受众。有学者形象地把教育受众比做一个“容器”,教育主体琢磨的是怎样使那些“容器”保持平稳,以便把相关的知识、观念和规则装到“容器”中去[11]。这些灌输、说教和规训的教学方式,对单纯的知识或信息传递或许有效,但对生态文明教育所期望的态度、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转变,成效甚微。
3.教育效果分离化
上述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受教育者往往表现出“知行分离”的特点。虽然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基本的行为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践行度却不高,“知行分离”“知而不行”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专家曾做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专题调研,对“随身关灯和水龙头”“抄近路践踏草坪”“买不需要的东西”等10 项生态文明行为的践行度进行调查,以每道题10 分,总分值100 分计算,得到公众总体践行度分数仅为60 分[12]。2019年起实行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不尽人意[13]。
(三)价值取向偏重社会本位的现实原因
人们对生态文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偏重社会本位,有着多方面的现实的原因。
1.受现代学校教育社会本位传统习惯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是随着工业文明发展起来的,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的哲学和思维深受理性主义和工具价值的影响,工业文明下的学校教育亦是如此,本质是以工业化生产的方式,高效地把人成批量地培养成符合工业社会发展的产品。我国学校教育的起步和发展深受苏联的影响,更加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14]。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教育界对教育本质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思考,从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出发,逐步意识到社会价值之外的教育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上提出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融合的主张。但在实践中,出于应试教育和就业的考量,却往往更加偏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教育的本体功能,对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2.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力量自带社会本位视角
生态文明教育受到国际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影响,催生这两种教育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这些剧烈的、全球性的、事关社会发展的问题。相关的国际组织,国外政府部门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必须通过人们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改变,才有可能遏制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因此提出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和理论。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并在进入21世纪后,适应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并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产生不同,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都是由教育界之外的力量提出并推动,并以关注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这就天然带着社会本位论的视角,过于把这些教育当作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和工具。
3.局限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狭义理解
到底什么是生态文明?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狭义的理解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为现在的工业文明发展植入一种生态维度,建设一种生态化的工业文明,使工业文明由以往的“黑色文明”发展为 “绿色文明”[15]。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构成了现代文明的总和,其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广义的理解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对于这两种的观点,可以从以下两种思路来理解:一是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沿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空间维度来展开,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工具,具有实用性、有效性。二是从价值理性的视角,沿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时间维度来展开,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能够达到和应该达到的最高级別的发展形态,在这一发展形态下,人类社会摆脱了贫困、污染等困扰,逐步迈向自由王国。当前大部分人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实际上是更支持工具理性视角的,认为生态文明只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以能够文明和理智地对待生态环境为目标。由此出发,他们对生态文明教育目的观照也突出工具理性,主要是为规范人的行为,为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服务。
三、基于融合视角对生态文明教育目的及其变革的思考
生态文明的提出,不仅是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回应,更是对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回应,不仅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调整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目的定位,既要重视其对社会价值,也要关注其对人发展的价值。
(一)基于融合视角的生态文明教育目的定位
人作为主体,创造和推动着社会文明向前发展,同样,社会文明也反过来影响着人的发展。茹峭等认为,要建立起人的生存发展与自身以及与外部生存环境之间平等互利的、双向的、全面合理的新型发展关系,从而实现人类自身发展朝着生态向度的转变,即人的生态发展[16]。冯建军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统一,“使人终于成为社会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他将其定义为类主体[17-18]。总之,把实现人的全新发展作为应有之义,而这恰恰是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和使命,理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个目的,不是基于生态文明的工具理性,仅仅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使人培养和建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模式,而是站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性角度,基于人的发展视角,变革传统社会特别是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审美情趣以及行为品质等,进而构建出一种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相匹配的新型人格模式——生态人格[19]。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分为“现实目的”和“终极目的”两个层面。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受着社会意识和社会需要的影响,必须反映当前时代和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对人的行为的要求,要让公众提高生态文明道德,养成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目的。而培养具有生态人格的人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其在理想和理论上的终极追求,所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和完善。在实践中,应将两者有机组合起来,融合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视角来审视生态文明的教育目的,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基于融合视角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当下较为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以社会本位论视角为主、以个人本位论视角为辅,审视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并由此出发,思考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
1.着力培养理性与人文相融的教育理念
基于社会本位的目的观,一般把生态文明教育视为改变认知、规范行为的工具,充满着功利主义色彩。如果把教育目的局限在纯粹的认知改变层面,那么受教育者无法充分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精神,无法达到哲学思维、伦理价值和精神情感的深度触动,也就无法真正实现行为自觉。这也是一直以来生态教育效果“知行分离”的根本原因。融合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视角所确立的目的观,既要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工具理性,更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理性。生态文明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出发点。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有生态理念且知行合一的人,而不是把受教育者仅仅培养成为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机械行为者。因此,生态文明教育不是单纯的认知教育、规训教育,而应是理性与人文相融合的人性化教育。
2.广泛吸纳借鉴现有符合理念的教育模式
一直以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或多或少地蕴藏在区别于现代教育模式的生态教育、有机教育、热土教育、全人教育、博雅教育等“另类”教育模式中。因此,需要在参考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借鉴其它符合理念的教育模式,并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丰富现有教育模式内涵,使之得以升华,最终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模式。同时,国内正在蓬勃兴起的自然教育、营地教育、户外教育、森林体验和劳动教育等基于生态环境设计的活动形式,也可以纳入生态文明教育范畴之中,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形成有效的互补和联动,以构建更符合生态文明理念、更生动丰富的教育模式。
3.充分利用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教学资源
人类的祖先长期生活在森林、草原、荒野这些自然环境中,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滋养。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下人与自然的割裂现象越来越严重。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从亲生物性和心理健康、人类感觉能力的变化、多元智能中自然智能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保持等角度,阐述了接触自然对人的重要性;人与自然间有意义的联系对人性、对人类都是必要的,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一个种群,它对我们的生存和精神需要都必不可少[20]。国际上“全人教育”的观点也提出了人的发展需要培养智力、情感力、体悟力、社会道德、审美力与精神特质等六种能力[21]。从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以及于今天许多学者的思考认为,工业环境下学校教育在智力培养和专业训练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于情感力、体悟力、社会道德与精神特质的培养,自然环境是更好的课堂。现代生物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自然环境及在其中的活动,对于人的生理健康、心智完善,感知力、观察力、创造力和系统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针对越来越严重的人与自然割裂的现实,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教学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鼓励人们去体验真实的自然世界,在加强身心健康的同时,使心智更加完善,感知力、观察力、创造力和系统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4.积极探索遵循自然、教法得当的教学过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导的严谨秩序应以自然为借鉴,而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这是“教与学的方法所能根据的磐石一般的原则”[22]。生态文明教育要革新传统教学过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改变以灌输、说教和规训的方式,将知识、观念和规范直接呈现给受教育者的做法。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自然心性,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在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可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形式,引发受教育者对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及交流,获得知识理解、观念建立与能力增长的同时,最终达到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自觉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目标。基于自然环境或者是社会场域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大力推广体验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受教育者产生对自然生态的亲近感、美善感、和谐感,培养综合分析、全面观察和系统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