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中门外汉”:晚清海外诗的身份意识
2021-11-29沙红兵
沙红兵
张祖翼《伦敦竹枝词》 初版时自署“局中门外汉”①, 这一署名将晚清海外诗人的身份处境与身份意识生动呈现出来: 他们走出国门, 五洲四洋的风雨扑面而来, 必然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保持原先那个国内之我, 在途中或者抵达目的地, 身处异邦他乡之“局中”, 同时又不可能完全融入, 依旧还是一介 “门外” 之汉。 如果将国内和所在之地视作相距遥远的两点, 他们的身份意识必然在这两点之间往复移动, 构成 “局中”与“门外”、 “自我” 与“他者” 之间的张力与摆荡。 具体来说, 晚清诗人, 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诗人, 他们第一位的自我意识是民族、 国家意识, 但同时也有自古而来并被赋予新义的“天下”、 世界意识以及刚刚觉醒的个体意识、 女性意识, 这些意识既混杂在一起也相互区分开来,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 空间转换、 论题变化以及性别差异和诗人前后心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局中门外汉” 之身心, 实际上是多重观念与情感的接触地带与冲突场域。
一、 民族国家危机中的身份意识
斌椿、 何如璋、 王韬、 潘飞声连同张德彝、 黄遵宪等, 是晚清最早走向海外的国人。 1866年, 斌椿出使德国、 俄罗斯并游历欧洲十五国, 归途作 《中秋差旋, 寄弟子廉, 兼寄杨简侯表弟、 维雨楼甥四十韵》, 近乎总结全程: “藩王知敬客, 处处延睇视。 询问大中华, 何如外邦侈? 答以我圣教, 所重在书礼。 纲常天地经, 五伦首孝悌。义利辨最严, 贪残众所鄙。 今上圣且仁, 不尚奇巧技。 圣德媲唐虞, 俭勤戒奢靡。 承平二百年, 康衢乐耕耜。 巍巍德同天, 胞与无远迩。 采风至列邦, 见闻广图史。”②人在异国, 身兼考察政教风俗的使命, 但千年相传的心态和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仍以“藩王” 称呼外国元首, 夸耀 “圣教” “圣德”, 但末句 “列邦” 二字, 也隐隐透露出所出使诸国原已与 “大中华” 平起平坐。 途经虎门, 斌椿又作 《过虎门炮台》 云:“层峦曲折锁重关, 峻险天成万叠山。 太息当年疏扼守, 教人长望泪长潸。”③似乎不得不承认“列邦” 不仅平等, 甚且已凌 “大中华” 而上之。 1877年, 何如璋出任驻日大使, 其 《使东杂咏》 开篇第一首云: “相如传檄开荒去, 博望乘槎凿空回。 何似手赍天子诏, 排云直指海东来。”④用司马相如传檄谕蜀和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 显示所谓“上国” 威仪, 与斌椿同出一辙。 虽然间有虎门炮台等提示的近代记忆, 但天下 “承平”, 大清帝国在“列邦” 之中大体还能保持自身的完整与独立, 加上使臣身份, 所以斌椿、 何如璋等人的诗作国家 (朝廷) 意识十分强烈, 很少流露个人情感, 甚至在潜意识里不乏历史遗留的傲慢。 这与同时期因个人原因出国的王韬、 潘飞声等人构成较明显的对比。 王韬 《到英》 云: “欧洲尽处此岩疆, 浩荡沧波阻一方。 万里舟车开地脉, 千年礼乐破天荒。 山川洵美非吾土, 家国兴哀托异邦。 海外人情尚醇朴, 能容白眼阮生狂。”⑤王韬因暗通太平天国遭清廷通缉, 在英人庇护下避走香港, 此番作为汉学家英译中国经典的助手赴英, 这首诗为其居英期间的诗作定下基调, 虽然家国并称,但家多国少, 诗人更多感叹的还是沦落海外的个人际遇。
甲午战争是诗人身份意识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 自此以后, 在斌椿、 王韬等人诗作之中分途而行的国家意识与个体意识才渐趋合流。 潘乃光随王之春出使俄国, 经停巴黎即将归国之际听闻甲午战败、 割让台湾的噩耗, 连续作诗数首, 其中 《感事四律》 之二云: “交联夷夏许随肩, 事小何尝是乐天。 行到馁时谁作气, 机从转处竟全权。 让人尺寸犹珍惜, 夺我膏腴肯弃捐。 击楫中流无此辈, 江河日下顺风船。” 之三云: “共说多年练水师, 海军一溃竟难支。 骑牛老子应长往, 化鹤丁公不自悲。 堂上有人吟蟋蟀, 辽东无豕走狐狸。 奈何台岛称行省, 转瞬甘为敌国资。”⑥前一首极言自己随从出使所身经目睹的种种外交艰辛, 为维护国家主权、 利益在列国之间忍辱负重,折冲尊俎; 后一首将战败、 割台与晚清政治腐败联系起来, 对遭受重创的祖国表达关切。 国家的命运就是个体的命运。 但诗人并不绝望, 《台湾割让, 时局可知, 谁实为之? 愤而成此》 尾联云: “桑田沧海仍无定, 周处乘机而斩蛟。”⑦坚信祖国必将克服暂时困难, 走出危机。 而在世纪之交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日本出使的钱恂作 《江岛金龟楼饯岁》: “冬十一月岁辛丑, 二十世纪初载首。 三神山客禹域某, 穷不死年四十九。 身寄海曲小于鲰, 目注全球炯星斗。” 一开头就将自己逼退到海曲一隅, 进行总结和反思, 既为自己也为国家, 既冷静又热烈。 诗人在使日之前已在英、 法等国出使多年: “欲证凿空漫游欧, 此身初入文明薮……英佛独露竞进取, 德固非齐地非丑。 奈坡翁一逞躏蹂, 维纳柏林盟存否? 专制立宪难为偶, 白熊黑鹰雄雌守。 共和政体古昔有, 华盛重兴约克纽。 君坦风腥扬尘垢, 蛮夷不讨专擅久。 罗刹入海山狮吼, 成吉苗裔随指嗾。” 他对近代以来欧美诸国彼此竞逐, 拿破仑、 华盛顿等群雄并起及俄罗斯、土耳其之间的此兴彼衰印象深刻, 认为代表着 “文明” 大势。 但反观故国, 昧于时势的守旧派仍不在少数, “智者自胜愚者负”。 在他看来, 中国如果不能变革图强, 尽快跻身 “文明” 诸国行列, 那么就只能遭遇与另一个已被瓜分和吞并的国家——波兰相似的命运: “举国懵懵维利诱, 波兰岂竟殊窠臼!”⑧
钱恂将中国置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进行审视, 尤以波兰亡国为殷鉴, 都与潘乃光等人类似, 虽国难迭起, 但仍然相信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不过, 随着维新变法失败、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入侵, 国家、 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 局势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诗人也不由得忧愤至极。 汪荣宝曾作 《渡海》 三首, 之一云: “及关犹有叹, 去国可无悲? 礼失求诸野, 官亡学在夷。”⑨马君武作 《去国辞》 五首, 之一云: “九天蒙气郁层层, 无数沉冤厉鬼魂。 暗翳愁看天子气, 蹉跎未报国民恩。 缕闻朝市兴文祸, 痛哭新亭碎酒樽。 行矣临流复一叹, 冷冷哀瑟奏雍门。”⑩同样是去国, 无论因公因私,心情意绪与当年何如璋、 王韬等人相去已不可以道里计。 章太炎、 黄侃1910年在日本联句: “中原乱无象, 披发入蛮夷……登楼望旧乡, 天柱亦以颓。 蠖诎徒为尔, 用晦思明夷。 谁言乐浪乐? 四海无鸡栖。 安得穷石君, 彃日沦溟池。 草木焦已黄, 桂树犹萋萋。 将非天帝醉, 金版资东鳀。 夏氏竟何罪? 种类将无遗! 昔人瞻周道, 中心犹憯凄。 何况阻海波, 咫尺不可跻。 邦家既幅裂, 文采复安施? 先民固有作, 终惧遭燔煨。”⑪同样是旅居异国, 但当年钱恂、 潘乃光诗里仅存的一线希望也已荡然无存, 虚妄和绝望的情绪笼罩着全篇。 在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 章、 黄等诗人的个体意识与国家意识、 文化意识交织扭结在一起, 他们在适当的距离与参照之下更好地看清了故国传统历久弥新的价值, 为 “种族” “邦家” 而忧伤、 忧愤, 更为文明、 文化意义上的“华夏” “文采” 而忧惧、 忧急。
二、 文明类型对比中的身份意识
斌椿西游归来经停新加坡有诗云: “异域也如回故里, 中华风景记桃符。”⑫马君武赴欧途中亦有诗云: “侧身频北望, 转舵便西游。”⑬对于诗人来说, 虽然早已远离国境, 但只有从新加坡再往西, 似乎才算真正离开故国; 相对的, 归途至此, 虽然还有漫漫前路, 但至少在心理上中国已在眼前。 在中国周边, 特别是东亚、 东南亚甚至南亚地区 (锡兰), 中国传统政治、 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和明显。 但近代以来葡萄牙、荷兰、 英国、 法国、 美国等西方势力东来, 加上维新成功迅速崛起的日本, 本地区的政治、 文化版图发生激烈动荡和重组, 中国影响严重衰退。 在此背景下, 晚清诗人往来朝鲜、 琉球、 缅甸、 越南、 暹罗及南洋诸岛甚至割让与人的香港、 澳门、 台湾, 都别有一番滋味。 朱铭盘19世纪80年代随清军驻守汉城, 其 《赠王伯恭》 云: “祖宗手定三藩国, 中山越南高句骊。 中山已去不可返, 越南岌岌累卵危。 安得天下严口噤,秘密不遣句骊知。”⑭不出数年, 诗人的担忧竟都不幸成为现实, 不仅原先的藩属国为列强吞并或沦为殖民地, 而且中华文化辐射与影响的版图也遭严重挤压。 陈宝琛 《泗里末谒孔子庙》 云: “地还名泗水, 祀竟嬗文昌。 滨海绵朱学, 阶天夐素王。” 马来亚某地名曰“泗水”, 传统上每逢孔子生卒日即休市纪念, 可见中华文化圈辐射之强, 然陈诗结句云“终看归则受, 景教与天方”⑮, 儒教与基督教强弱易位。 在东亚、 东南亚的镜子里, 记忆与现实频繁切换, “局中” 与 “门外” 的间隙也在不断伸缩, 诗人看到前后两幅不同的中国重影。
而从新加坡向西, 经锡兰、 印度、 亚丁、 红海到达地中海沿岸, 诗人从儒教文明的辐射区域走出来, 行经和领略印度、 伊斯兰、 埃及、 希腊、 希伯来及近代基督教等世界主要文明类型及地区, 他们在全球化、 现代性背景下, 思考和比较诸文明之间的历史异同及此消彼长的复杂关系, 进而反观故国文化。 如潘乃光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有诗云: “凭谁向导窥陈迹, 年代依稀迈汉唐。”⑯认识到在中华文明以外还有同样甚至更为古老的文明。 然而, 所到之处, 晚清诗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古老文明在近代遭遇挫折乃至挫败。 马君武 《自上海至玛赛途中得诗十首》 之八云: “万里连沙漠, 千峰耸剑形。 烹驼肆毛羽, 集蛤作簪缨。 剑教摩诃末, 屯兵英格伦。 凭舟感今昔, 红海答潮声。”⑰途经阿拉伯半岛西南端、 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也门港口亚丁, 诗人感慨伊斯兰文明得江山之助而历久绵延, 但沿途海上要冲无不由英国控制, 亚丁及其所在的伊斯兰地区也未能幸免。 潘乃光 《波赛行》 铺陈埃及之富丽繁荣曰: “水程数万走波斯,光怪陆离好都会……宝藏恍入五都市, 旺气先包百谷王。 夜色微茫天正晚, 望去灯光不知远。 蚌胎云母争玲珑, 马迹蛛丝势蜿蜒。 登岸信步任所之, 不嫌仓猝惟称奇。 管中窥豹一斑耳, 五光十色迷玻璃。 是何豪华一至此, 富商敌国叹观止。”⑱初出国门、身后拖着数千年农业社会长长影子的诗人, 在现代商业都会的短暂漫步里目迷五色,称奇不已, 但波赛连同苏伊士运河其时都在英人治下。 最令人唏嘘的是康有为笔下的印度, 其 《十一月十二日, 送同璧女还港省亲, 兼往欧美演说国事, 并召薇女来》 十首之三云: “印度泱泱大, 文明最古邦。” 但各地分立, 让英国殖民者有机可乘, 遂遭亡国。 之四云: “印人曾告若, 如狗更如猫。 亡国宜如此, 哀音难重描。 驱车汝亲见,归国我犹遥。 泣为邦人道, 覆车毋再翘。”⑲康有为提醒 “邦人” 当以印度为殷鉴, 免蹈其亡国亡教之覆辙。 康氏与马君武、 潘乃光等人类似, 其诗都寄寓着对同样饱受创伤的故国命运的担忧, 印度、 埃及等古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拟像”。
诗人不仅在不同文明的相互 “拟像” 里感怆无限, 还在民族、 国家当务之急的背景下, 思考古老文明衰落的原因, 希腊、 希伯来所谓 “二希” 文明因此进入他们的视野。 康有为游希腊诗云: “希腊号文明, 其先起海寇。 海王宓那思, 盗据海波留。 虏人为之奴, 劫物归为囿。 渐富徙居陆, 营商雄邻右。 有攻者尤强, 走海无畏漏。 后来得雅典, 文治渐发展……拓海军舰多, 开山金矿显。 制作日有新, 富乐更无伦。 雕墙而峻宇, 好女而敬神。 妙画与艳曲, 娓娓佳诗文。”⑳这是与中、 印、 埃及同样古老而又不同类型的文明——海洋文明。 利用地中海四通八达之便, 希腊特别是雅典靠经商富国, 在建筑、 艺术等方面也成就辉煌。 而在康氏看来, 今日横行世界, 让佛教、 伊斯兰及儒教国家和地区备感危机甚至亡国亡教的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英国等都是希腊文明之流裔: “始盗中为商, 末成舰队军。 终以富乐名, 从来海岛民。 腓尼基先驱, 匪尼士继闻。 诺曼亦海盗, 大尼入英伦。 哥伦布寻海, 班葡遍寰巡。 荷兰以商创,海利亦大伸。 强英起三岛, 绝陆鲜兵氛。 宪法是用诞, 海霸权独吞。”㉑哥伦布地理大发现, 加上政教改革, 希腊文明及其后继者一枝独秀。 最新的例子是美国: “新藟百年前未辟, 乃为班法之耘锄……而今人居四十万户, 画楼廿层耸云霞。”㉒诗人惊异于美国从东海岸出发, 拓土之速、 之广、 之富、 之强。 不过, 与对东南亚及印度、 埃及的一般“观看” (look) 不同, 晚清诗人由“门外” 对希腊、 英、 美等“局中” 历史与现状的 “凝视” (gaze), 最后发生了所谓 “观看翻转”, 即诗人由凝视欧美的主体翻转为被欧美凝视的客体, 在欧美称霸全球的现代性面前回看曾经辉煌而今遭遇挫折的故国, 诗人既被欧美翻转凝视的目光灼痛, 心中又到底意气难平。 在前引游希腊诗的结尾康有为写道: “是皆由地形, 孕育隐弥纶。 若以得失较, 终让大陆人。 请观全希腊, 终归于大秦。 大陆我最大, 愿起神州魂。”㉓说濒临海洋的希腊虽繁盛一时, 然终不敌大陆国家, 这实际上是为暂时受制于海洋势力的最大大陆国家之一的中国鼓气。康氏又曾游历耶路撒冷, 看到在哭墙之前聚集而泣的犹太教众, 深慑于民族信仰和精神的恒久力量, 也自然联想到不是宗教但同样具有教化作用的数千年中华文化: “如胎育佳儿, 如酿蕴良醇。 我形胡自来, 我动胡自迁。 我识与我神, 明觉胡为元。 喜怒胡自起, 哀乐胡所偏。 我咏歌舞蹈, 我饮食文言。 一一英哲人, 化我同周旋。”㉔文化传统是形塑人的形体与灵魂、 感知与行为的母体。 在康有为看来, 追求国富民强和保存传统文化是中国两大当务之急, 向希腊、 欧美可以学习追求富强的经验, 从希伯来那里可以获得如何存续传统文化的启示。
三、 日常社会文化活动中的身份意识
晚清诗人离开熟悉的环境, 睁大眼睛好奇地观看。 火车、 地铁、 公交车、 立交桥等交通工具及电报、 电话、 报纸等信息传输工具, 对他们有着显而易见的吸引力。 医学、 戏剧、 绘画、 电影、 艾菲尔铁塔等, 也是让他们驻足、 注目的“西洋镜”。 在观看过程中, 他们几乎时时都进行着潜在的自我与他者对话。 如王以宣在巴黎观看戏剧:“梨园处处逞新歌, 约略香风送女萝。 恨煞方音浑不辨, 人人拍手料诨科。”㉕他从在国内赏剧的经验出发, 说法语是难懂的方言, 观众鼓掌想必是因为插科打诨; 欣赏油画:“院开油画迥如真, 近看迷离远入神。 不信丹青传妙手, 景中人即面前人。” 他高度推崇油画逼真, 诗末注解云: “所谓览云汉图而觉热, 观北风图而觉寒, 犹未能臻此神妙。”㉖原来这是他将油画与中国画的云汉图、 北风图加以对比之后得出的印象。
随着走向世界的眼界不断放宽, 诗人也把触角进一步伸展到较深层的社会文化脉络。 如汪荣宝 《网球》, 前半段对这一陌生运动的技能动作观察入微: “拱立如有疑,决起忽难象。 暂绝笑语喧, 微闻击触响。 明月初入怀, 大珠犹在掌。 激若奔星流, 瞥作飞电晃。 一落且及跟, 再跃仍过颡。 贾余数援桴, 示暇一掉鞅。” 后半段云: “弹雀亦何有, 掇蝉差可仿。 多谢逢门子, 庶几佝偻丈。 楚汉偶决胜, 晋齐迭争长。 质旁佐以史, 居高立之两。 纪录必有程, 铨评幸无枉。”㉗诗人描写小小网球闪电般的流转,似还不得不借助一连串典故: 拿逢蒙善射、 佝偻承蜩等故事中熟能生巧的人物来比运动员, 拿楚汉、 晋齐相争来比球网两侧的球员对抗, 拿史官来比裁判。 在《登埃腓塔》一诗里, 汪氏撇开典故直陈即目之所见及联想: “远寻希腊近罗马, 千年杰构无动摇。神州楼观妙仪态, 矫若翬车翼乘风飘。 所恨土木有陊剥, 况经兵火纷摧烧。 三辅丹碧不留景, 六朝琳绀随烟销。 江山词赋盛涂泽, 玉卮无当空镌雕。” 在诗人的观察里, 中土木构建筑不如西方石材、 精铁建筑耐久, 但是最后, 诗人领悟到不能就此得出中土建筑低劣的简单结论: “东西结宇各有法, 欲知缘起椎轮遥。 西法积石本营窟, 我法架木原曾巢。 禽栖兽蛰倘殊致, 性天所适无讥嘲。”㉘由于国势衰颓, 晚清诗人往往以低身位仰视西方, 将中西之间水平的差异视作垂直的高下。 汪荣宝迈出时流之处在于,差异并不一定就是高下之别, 就像在中西建筑差异背后, 实际上有着各自漫长的社会历史文化一样。
政俗民风与世道人心是晚清诗人关注、 考察的重点。 张祖翼写英国女王出游:“健儿负弩为前驱, 八马朱轮被绣襦。 夷狄不知尊体统, 万民夹道尽欢呼。” 写女王画像被随处悬挂贩卖: “五色庄严只半躬, 悬竿高挂半西东。 更将照片沿街卖, 杂在倡优隶卒中。”㉙还只是视听接受的表面印象。 至张謇、 陈宝琛, 乃尝试作见微知著的深层描述。 张謇在日本透过界画规整的山水景物看到井井有条的经营管理: “一一摹写有陈本, 界画勾勒殊不同。” 反顾中国, 自愧传统优秀管理遗产丧失: “神州大陆廿二省, 各有山水名其封。 经营位置尽如此, 图册宁许更仆穷。 故知侏儒表一节, 景物端与政事通。 山经地志祖禹贡, 当年疏奠谁之功?” (《松永道中》)㉚陈宝琛在南洋目睹荷兰殖民者将散落各处的岛屿统合起来的管理能力: “荷兰虽小国, 为政有经程。 航程三万里, 拓地来南溟。 所宝在农牧, 化居心计精。” (《舟中忆爪哇之游, 杂述八首》之二)㉛情不自禁地将“局中” 亲眼所见与祖国恰所缺乏的政府治理能力联系起来, 期望老大帝国也能发展现代产业, 提升治理效能。 当然, 对于现代西方, 诗人也没有一味钦羡。 康有为在海外听到英国要求以英镑支付庚子赔款的消息, 愤而作诗: “贡之不艺犹藩隶, 师出无名是夺争。 不耻国交用贪诈, 误他强盗号文明。” (《镑愤》)㉜直斥其不过是号称文明的强盗。 在西班牙, 康有为同情回教人的非人遭遇: “形如鹿豕可怜悯, 久居名都化不迁。 吁嗟欧人之文明兮, 乃都会有陶穴之野番, 叹回政之不修兮, 故宫惨惨而云寒。”㉝如果说斥责英国是康氏身为中国人的愤慨, 那么他对西班牙当局的谴责, 则完全出于一个文明之人、 文明之国应有的公义。 王国维等在日本也见证了民风人心的日益浇薄, 其 《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 云: “此邦曈曈如晓日, 国体宇内称第一。 微闻近时尚功利, 复云小吏乏风节。 疲民往往困鲁税, 学子稍稍出燕说。”㉞借为赴欧学习的日本友人送行之机, 提出不能全盘西化的忠告。 而王韬 《赠日本长冈侯护美, 时方奉使荷兰》 云: “维新以来始变法, 献颂中兴夸盛业。 仿效不徒袭皮毛, 富强岂知恃戈甲?”㉟郑孝胥 《冬日杂诗》 七首之三云: “运会今何世, 更霸起西方。 谁能安士农? 唯闻逐工商……天机已可见, 人心奈披猖。 诚恐时无人, 礼义坐销亡。”㊱也都在西方、 日本、 中国及过去、 现在、 未来的广阔时空框架里论议: 前者期望日本对中睦邻友好, 对西舍短取长; 后者则以为图强固是目标, 但人心礼义不可销亡。 在 “工商” “富强” “戈甲” 的时代运会与现实压力下, 诗人所论所议不免孱弱, 甚且被目为迂腐, 但或许在这里, 还能看到在民族、 国家纷争频仍的年代所残留的古代中国宝贵的“仁义” “天下” 观念。
此外, “一战” 也为诗人思考中、 西以及他者、 自我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汪荣宝㊲《三月四日自不鲁舍拉往海牙道中》 云: “严城经岁废征鞍, 春至脂车兴未阑。 劫后村墟惊创巨, 战时关隘感行难。 林疏时见风轮迥, 海近先逢水港宽。 苦忆江南归未得,渚田聊当故乡看。”㊳诗人在曾引领现代化潮流、 眼下却满目疮痍的西欧感怀故国, 满怀悲愤,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无不在汲汲追求现代化, 但为何愈追求战争反而愈残酷,人民反而愈遭祸殃: “祸亟民方贱, 机深器益铦。 兵尘穷覆载, 厄运遍飞潜。 憔悴天应泣, 腥羶野未餍。 百年矜学术, 所得在沽渐。” (《欧洲战事杂感八首》 之七)㊴自鸦片战争以还, 在船坚炮利的冲击之下中国人开始重视西方的物质文明, 但 “一战” 的现实也迫使汪荣宝这样的诗人、 外交官、 法学家反思: 什么才是真正的现代? 技术何为? 学术何为?
四、 有关女性的身份意识
走向海外的晚清诗人以男性居多, 但也不乏一些先知先觉的女性。 这些不同性别的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有关女性的身份意识, 也有所差异, 颇耐人寻味。
晚清诗人初到海外, “入门问俗始称奇, 事与中华竟两歧”㊵, 最让他们称奇的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以及相关的观念、 态度和行为。 张祖翼在伦敦, 对英人无论贵贱皆不纳妾深有感触, 赋诗云: “唱随本自重天伦, 岂许床头恩爱分。 若使小星歌嚖彼, 定将面首置多人。”㊶以 “小星” 比女性, 同时认为女性地位提高就会反转凌驾于男性, 流露出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性观念。 斌椿在巴黎也留意到西人远避妇女吸烟、 新娘穿白衣举行婚礼等习俗, 特别是西方不分男女的握手礼节, 其 《书所见》 三首之三云: “柔荑不让硕人篇, 一握方称礼数全。 疏略恐教卿怪我, 并非执手爱卷 (眷——引者校) 然。”㊷后两句写其进退无据之状: 依 “局中” 规矩不握手怕失礼, 依“门外”观念握了手又怕误解。 出使俄国等地的潘乃光也遭遇到类似尴尬, 收到女士赠送的画册, 赋诗致谢云: “已嫁王昌卿有主, 多情宋玉我无邻。”㊸收到照片云: “一幅真真谁唤出, 化身留赠杜司勋。”㊹本是西方寻常礼仪, 但潘氏以宋玉、 王昌、 杜牧等人经历的古代非正常男女关系作比, 显然有所误会。 除了日常生活与交往以外, 晚清诗人特别留意到欧美等地女性走出家庭, 成为高度社会化的一分子。 张祖翼等人以竹枝词的轻灵形式, 仿佛连续按下相机快门, 留下了一帧帧女性速写。 如写 “女伙计” 云:“十五盈盈世寡俦, 相随握算更持筹。 金钱笑把春葱接, 赢得一声坦克尤。”㊺写“女花店主” 云: “香气袭人花满房, 凝妆镇日坐花旁。 若教解语应倾国, 花爱金钱妾爱郎。”㊻写 “贫穷女贩” 云: “红草绒冠黑布裙, 摆摊终日戏园门。 自知和气生财道,口口声声迈大林。”㊼此外, 还有“女护士”: “短榻纵横卧病躯, 青衣小婢仗扶持。”㊽“女报务员”: “少女扶机竟日忙, 霎时传语遍城乡。”㊾以及与学生 “并坐谐笑, 毫无顾忌” 的“女英文教师”: “每日先零三两枚, 朝朝暮暮按时来。”㊿而这些不同工作身份的女性, 看在依然秉持着男女大防、 妇女不宜抛头露面等观念的晚清诗人眼里, 难免有些“刺眼”。
晚清海外诗人为所到之处女性的家庭地位及走向社会的角色分工所吸引, 但他们的注意力似也仅止于此。 唯黄遵宪、 马君武较为例外, 他们特别关注到女性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马君武 《和羽衣女士 〈东欧女豪杰传〉 作》 二首之二云: “辛苦风尘漂泊身, 人天历历悟前因。 飞扬古国非无日, 巾帼中原大有人。 明媚河山愁落日, 仓皇戎马泣飞尘。 闻君忧国多垂泪, 为制鲛绡百幅巾。”[51]乃由东欧投身民族革命的女性联想到 “中原” 女性也要有新的 “巾帼” 担当。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 十二首之一一也写到一位名叫黑川登几的日本村妇: “鸡鸣晓渡关, 乌栖夜系狱。 长歌招和魂, 一歌一声哭。”[52]这位勇敢的女性当年奔走京师, 为被囚的维新志士鸣冤。 黄遵宪 《日本杂事诗》 二百首之五九还写到日本建立女子师范学校, 学习西学: “捧书长跪藉红毹,吟罢拈针弄绣襦。 归向爷娘索花果, 偷闲钩出地球图。”[53]
黄遵宪等男性诗人偶一涉笔的女性投身政治革命、 女性接受现代教育两个主题,在秋瑾、 单士厘等女性诗人笔下, 成为自觉的自我认同与期待。 秋瑾20世纪初旅居日本, 一方面, 她感叹女性的不觉悟和自身的孤独: “日月无光天地昏, 沉沉女界有谁援。”[54]另一方面, 她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55]写下一首又一首饱含革命热情的诗作, 其中以 《日本铃木文学士宝刀歌》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 两诗最具特色。 前者与同期所作 《宝刀歌》 《宝剑歌》 《红毛刀歌》 等一起借宝刀言志抒情, 但与其他宝刀歌只就宝刀单一起兴、 发想不同, 《日本铃木文学士宝刀歌》 出入“局中” “门外”, 将日本的当下此刻与中国古代传说结合起来: “昔闻我国名昆吾, 叱诧军前建壮图……古人之物余未见, 未免今生有遗憾。何幸获见此宝刀, 顿使庸庸起壮胆。”[56]宝刀与古为新, 砭顽起懦, 成为这位女性先行者跃跃欲试的革命意识之象征。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 原本应日本友人要求所作, 起首云: “狡俄阴骘大无信, 盟约未寒莽寻衅。 全球公理置不珍, 夺我陪都恣蹂躏。” 在日俄战争中, 日本获胜, 秋瑾诗句站在友人立场控诉俄国, 但如果联系诗人另一首《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则可以想见诗人心情之沉痛, 她对罔顾全球公理者的愤怒与谴责, 不仅针对俄国, 也包括日本。 而诗的末尾云: “仁乎壮哉赤十字, 女子从军卫战士。 吁嗟一线义勇队, 唤起国魂强宗类。 掀天揭地气不磨, 吮血吞冰勿蹉跎。 几欲起舞乘风去, 拍手樽前唱凯歌。”[57]特别提及日本妇女作为战地医生或护士和男性一起为国家出生入死, 诗人幻想着也有为自己祖国作歌庆祝凯旋的一刻。
单士厘长期随丈夫钱恂出使, “谓语诸闺秀, 先路敢为请” (《光绪癸卯春过乌拉岭》)[58], 她是得风气之先的女性之一。 其 《再和夫子述怀, 仍用前韵》 作于俄罗斯,有句云: “家风本是尊儒素, 教育新知保种黄。”[59]在单士厘看来, 兴女学、 重母仪是现代教育新知的基础性内容。 关于女学, 其 《庚子秋津田老者约夫子偕予同游金泽及横须贺》 诗云: “冬作未耘籽, 秋成安望获? 譬如覆杯水, 未作已先涸。 寄语深闺侣,疗俗急需药。 劬学当斯纪, 良时再来莫。” 目睹日本近代以来的快速发展, 诗人以为通过教育提高女性素质是岛国今日有所收获的重要原因; 在 “劬学当斯纪” 句下, 诗人加注云: “英人论十九世纪为妇女世界, 今已二十世纪, 吾华妇女可不勉旃!”[60]关注的还是通过国内的女性教育疗俗救弊。 关于母仪, 其《丙午秋留别日本下田歌子》 云:“六载交情几溯洄, 一家幸福荷栽培。 扶持世教垂名作, 传播徽音愧译才。 全国精神基女学, 邻邦风气赖君开。”[61]下田歌子著有《家政学》 一书(单士厘是中译者), 长媳毕业于实践女子学校; 大到一国, 小到一家, 像下田这样有见识的女子和母亲才应该是无数中国女性的楷模。 所以, 在海外每到一处, 单士厘都会触景生情, 《游俄都博物馆》 云: “窈窕谁家姝, 执册携儿逛? 物理详指示, 告诫尔毋忘。 鉴斯感我心, 教子在蒙养。 吾邦自宋来, 典型嗟久荡。 尔雅笺虫鱼, 博物古亦尚。 离奇山海经, 形容或非诳。 讵欲夸夥多, 但为学者饷。 只今新世代, 生理益繁广。 欧美竞文明, 宜思所以抗。”[62]《辛丑春日偕夫子陪夏君地山伉俪重游江岛, 再步前韵》 云: “我邦女学嗟未有, 辟故开新解枢纽。 春风溶溶荡氛垢, 积习销磨冀悠久。 晨钟猛听长鲸吼, 唤醒群迷应指嗾。 异域遨游斯不负, 他年莫吝谆谆口。 璞中良玉需击剖, 众明独昧何甘狃?欲培佳种先诸母, 长养新苗去蓬莠。” 两首诗作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但缘起和内容相似, 前者是在俄罗斯看到母亲与幼子同游博物馆, 母亲拿着画册对照实物向孩子一一讲解, 后者是在日本的旅途中, 一位同行的母亲携九岁女儿同游, 女儿在日本华侨女校读书。 两诗再次把“东西洋各皆盛行” 而“惟中国尚无”[63]的现代女学和母仪一并提了出来。 而无论是单士厘所关心的女学、 母仪, 还是秋瑾所提倡的革命, 都和其他晚清海外诗人的种种希望与梦想一起, 反映了他们在“局中” “门外” 夹层之中的位置、身份与历史关怀。
五、 个体诗人复杂多重的身份意识
“局中” “门外” 的交互碰撞对于晚清诗人身份意识的影响和改变, 不仅通过诗人群体及其诗作集中体现出来, 也在诗人个体甚至单篇诗作中留下较明显的印迹。 梁启超就是其中前后变化最多、 最速的诗人。 他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 作《去国行》, 以为明治维新流血牺牲的志士自比: “男儿三十无奇功, 誓把区区七尺还天公!”[64]但当流亡成为生活常态, 长期寄寓异邦, 连番为国奔走, 诗人的情感、 观念也势不可免地出现微妙变化, 其 《和吴济川赠行, 即用其韵》 四首之三云: “合群救国仗群贤, 四亿同胞共一肩。”[65]诗人对国家、 民族的前途满怀热情, 把希望寄托在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上, 但旋踵之间, 他也会写出 《举国皆我敌》 这样的诗篇: “眇躯独立世界上, 挑战四万万群盲。 一役罢战复他役, 文明无尽兮竞争无时停。”[66]把原本与四万万同胞并肩奋斗的身位一下子倒转为 “挑战”, 而 “一役罢战复他役”, 则既预示着救亡图强的漫漫长路, 也预示着在一役又一役的较量之中, 诗人也必将在不同的心情与感受之间犹疑、 摇摆。 如梁氏《自题 〈新中国未来记〉》 诗共二首, 作于日本, 第一首云: “无端忽作太平梦, 放眼昆仑绝顶来。 河岳层层团锦绣, 华严界界有楼台。 六洲牛耳无双誉,百轴麟图不世才。 掀髯正视群龙笑, 谁信晨鸡蓦唤回。” 所写是梦境, 末尾点明梦醒。第二首即返回到令人失望的现实: “却横西海望中原, 黄雾沉沉白日昏。 万壑豕蛇谁是主? 千山魑魅阒无人。 青年心死秋梧悴, 老国魂归蜀道难。 道是天亡天不管, 朅来予亦欲无言。”[67]两首诗背后, 是自我、 国家、 民族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再如1903年游历美洲, 在波士顿独立战争爆发之地, 梁启超作 《奔沟山战场怀古》 云:“谓是某英雄, 只手回横流。 岂识潜势力, 乃在丘民丘。 千里河出伏, 奔海不能休。 三年隼不鸣, 一击天地秋。 获实虽今日, 播种良远繇……益信树人学, 收效远且遒。 仰首啸鸿蒙, 回首睨神州。”[68]眼前是美国的过去与现实, 心中对照的是故国, 认识到美国革命并非某一英雄的只手回天, 亦非一蹴而就, 而是得益于长期教育谨严、 训练有素的广大民众的积极推动与参与。 但在 《美国国庆, 成诗二章》 之一里, 梁氏却似乎忘记了前一诗里所谓千里奔注才有大海、 长期耕耘方得收获的道理: “此是君家第几回? 地平弹指见楼台。 巍巍国老陪儿戏, 得得军歌入酒杯。 十里星旗连旭日, 万家红爆隐惊雷。 谁怜孤馆临渊客, 凭陟升皇泪满腮。”[69]梦想祖国也能像美国这般 “弹指”之间实现独立与富强。 前一首诗是对美国发展的理性思考, 后一首则在倾慕之余生发出对祖国的热望, 而当热望冷静下来, 又倍感神伤。
梁启超还曾从日本到台湾, 作《赠台湾逸民某, 兼简其从子》 一诗, 在“逸民某”陈述了日人在台的种种殖民统治之后, 梁氏写道:
某侯某侯且莫悲,君看天柱行崩圮。孑遗久视谁能期?万方同患君先尔!殷顽箕子已为奴,夏胤淳维复不祀。只今中原一块肉,手足剥落成人彘……彼昏日醉更何如,我生靡乐今方始。箧中亦有龟手药,能活邦国出九死。予音哓哓哀且号,听我藐藐如充耳。有时孤愤结中肠,逝将一瞑不复视。阆风绁马忽反顾,膴膴吾土吁信美!谁能太上竟忘情?况行正半九十里。丈夫未死未可料,万一还能振物耻。假如不就陈力列,立言亦当百世俟。安能坐令千圣心,遽及余生堕泥滓。[70]
安慰台人且莫悲伤, 理由竟然是: 中国还有更大的灾乱, 台湾不过先罹其祸而已! 朝鲜等属国已落他人之手, 华夏本土亦屡遭宰割, 究其原因, 实在是统治者昏庸无道,拒纳救国良策; 有时孤愤至极, 直想转身而去, 但面对大好河山谁又能任其沉沦? 谁又能忘情绝情? 何况投身救国多年, 岂有半途而废之理? 何况一息尚存, 料不定很快就会迎来转机! 退一步说, 即使变革无望, 也可著书立说、 启牖后人。
《赠台湾逸民某》 一唱三叹, 仿佛是梁启超一生诸多犹疑、 依违与冲突的缩影。 而比《赠台湾逸民某》 犹有过之的, 是黄遵宪的《锡兰岛卧佛》。 这首长诗为诗人提供了更多纵横于 “局中” “门外” 的空间, 也为展示复杂多重的身份意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诗歌的叙述者、 抒情者既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诗人, 也是一个介于东、 西方之间的观察者与思考者。 他运用全知视角, 以便获得一个相对超然、 冷静客观的观察身位,也适当引入有限视角, 以便深入到交汇碰撞的各方作同情的理解。
长诗分八节。 首先从锡兰开始, 追溯其通过南中国海及汉唐西域与中国交流的悠久历史。 直到明中叶以后, 西方势力对锡兰的影响才超过了中国。 第二节转写卧佛:“既付金缕衣, 何不一启颜? 岂真津梁疲, 老矣倦欲眠。” 巧妙暗示卧佛不笑欲眠的背后其实别有原因。 第三节又荡开一笔, 写佛教从印度、 锡兰向周边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传播、 扩散。 第四节突然转折: “岂知西域贾, 手不持寸铁, 举佛降生地, 一旦尽劫夺。” 既逆承第三节, 也远接第二节乃至第一节: 西方建立在工商文明基础上的近代强力与霸权, 席卷包括佛教影响的广大区域。 “手不持寸铁”, 语非写实, “一旦尽劫夺”, 却所言不虚。 长诗出入佛典, 拈出曾经显示佛教巨大力量的种种故实、 传说, 以与当前遭遇形成鲜明的对照, 仿佛佛教曾经有多么强大, 此刻它就有多么脆弱! 第五节顺承第四节, 从佛教影响的地区转到佛教本身。 两千多年来, 佛教先后遭遇婆罗门教、 波斯拜火教、 伊斯兰教等, 都能一较短长, 但是晚近, 面对基督教的东来, 却无力抵抗。 第六节似乎立意要与第五节争辩: “惟佛能大仁, 首先唱天堂。 以我悲悯心,置人安乐乡……惟佛具大勇, 自弃铜轮王。 众生例平等, 一律无低昂。” 在古往今来世界诸般宗教中, 唯有佛称得上“大仁” “大勇”, 因为他以悲悯之心倡导众生平等。 而如果要说佛教有何不足, “独惜说慈悲, 未免过主张”, 佛以慈悲之怀与伴随着西方强权的基督教对抗, 无异以卵击石: “惟强乃秉权, 强权如金刚。” 换句话说, 在诗人看来, 佛教适合于和平年代, 基督教适合于抗争之世, 佛教在近代遭遇厄运, 并非教义本身的问题。 第七节转而写中国, 由此也终于与开头第一节遥相呼应。 诗人期望祖国由弱变强, 从大陆走向海洋, 重新恢复传统的向心力与影响力: “人人仰震旦, 谁侮黄种黄? 弱供万国役, 治则天下强。”
最后第八节, 只有两句: “明王久不作, 四顾心茫茫。”[71]表面看这两句是对第七节的逆转, 是从对于中国的美好想象里走出来, 回到眼前揪心、 残酷的现实。 但是实际上, 一直退隐幕后的诗人最后走到前台, 为长诗所审视和处理的各种关系作了一个总结。 这些关系包括了中国与锡兰的关系, 中国、 锡兰、 亚洲乃至东方与西方的关系,佛教、 儒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历史、 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以及 “大仁” “大勇” 的教义与商船、 炮舰的关系。 诗中的 “明王” 已越出了中国传统封建政治的拘囿, 正如“治则天下强” 之 “强” 不同于 “强权如金刚” 之 “强”, 中国诗人所呼唤和期望的,是一个无论多强但也不失“大仁” “大勇” 的世界! 诗人通过在各种“局中” “门外”出入、 穿梭的身份体验, 走出自身的民族、 国家视野, 提出一个至今犹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如何从富强走向文明? 如何挟领先的政治、 经济优势而包容其他文明、 文化的价值? 当时的中国还处在落后地位, 但诗人的眼光和想象是前瞻性的。
综上所述, 无论是作为官方使者还是民间人物, 无论是作为先后相续的群体还是独立个体, 晚清诗人走向世界, 在故国、 异邦种种观感与观念的牵引、 夹击之下, 无不遭遇身份认同的冲击与危机。 “局中门外汉” 是这种身份意识的形象概括与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地域空间的转换, 晚清诗人逐渐以现代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和反思中国民族国家的处境、 社会形态的类型、 文化价值的特点以及女性的地位与角色。 他们一方面为晚清政治腐败导致内忧外患加剧而愤怒、 沮丧, 从民族、 文化存亡绝续的角度要求变革图强, 向现代文明转型; 另一方面, 在与他者特别是西方的比较中, 认识到中西之间的平行差异并不一定就是高下之别, 追求富强不是一味逐利、 不顾礼义,也不是到处殖民、 恃强凌弱。 “局中” “门外” 之冲突所寓示的, 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接受或拒斥, 而是慎重的对比、 思考和选择。 晚清海外诗人的一些看法和主张, 当时或不免难合时宜, 但在今天回看, 往往具有孤明先发的意义。
①㉙㊶㊺㊻㊼㊽㊾㊿ 张祖翼: 《伦敦竹枝词》, 钟叔河、 曾德明、 杨云辉主编: 《伦敦竹枝词·法京纪事诗·西海纪行卷·柏林竹枝词·天外归槎录》, 岳麓书社2016年版, 第30页, 第4—5页, 第11页, 第11页, 第11页, 第13页, 第15页, 第18页, 第14页。
②③ 斌椿: 《天外归帆草》, 钟叔河主编: 《西海纪游·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 岳麓书社1985年版, 第202—203页, 第203页。
④ 吴振清、 吴裕贤编校: 《何如璋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3页。
⑤㉟ 陈玉兰点校: 《王韬诗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第126页, 第193页。
⑥⑦⑱ 潘乃光著, 李寅生、 杨经华校注: 《榕阴草堂诗草校注》, 巴蜀书社2014年版, 第505页, 第506页,第492页。
⑧ 转引自单士厘: 《受兹室诗稿》,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第29—30页。
⑨㉗㉘㊳㊴ 汪荣宝: 《思玄堂诗》, (台湾) 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第24页, 第113—114页, 第78—79页,第72页, 第87—88页。
⑩⑰[51] 熊柱、 李高南校注: 《马君武诗稿校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27页, 第86页, 第52页。
⑪ 章太炎、 黄侃: 《秋夜与黄侃联句》, 徐复点校: 《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第251页。
⑫ 斌椿: 《新嘉坡多闽粤人, 市廛栉比, 门贴桃符, 书汉字, 有中原风景; 予历十五国回至此, 喜而有作》, 《天外归帆草》, 《西海纪游·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 第198页。
⑬ 马君武: 《自上海至玛赛途中得诗十首》 之六, 《马君武诗稿校注》, 第84页。
⑭ 朱铭盘: 《桂之华轩诗集》 卷三, 《桂之华轩遗集》, (台湾) 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第142—143页。
⑮㉛ 陈宝琛著, 刘永翔、 许全胜点校: 《沧趣楼诗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93页, 第95页。
⑯ 潘乃光: 《初八辰刻抵亚历三德, 同人登岸访旧城, 石柱询悉二千二百年前所建, 望古遥集, 感慨系之,复游埃及王花园, 得此二律》 之一, 《榕阴草堂诗草校注》, 第487页。
⑲㉜ 康有为著,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献研究部编: 《万木草堂诗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162页, 第206页。
⑳㉑㉓ 康有为: 《游希腊毕, 自雅典至歌林, 过斯巴达, 出可孚北出海》, 《万木草堂诗集》, 第259页, 第259页, 第259页。
㉒ 康有为: 《巡览美国毕, 还登落机山顶, 放歌七十韵》, 《万木草堂诗集》, 第217—218页。
㉔ 康有为: 《耶路萨冷观犹太人哭所罗门城壁, 男妇百数, 日午凭墙, 泪下如縻, 诚万国所无也。 惟有教有识, 故感人深远。 吾念故国, 为怆然赋, 凡百一韵》, 《万木草堂诗集》, 第277—278页。
㉕㉖ 王以宣: 《法京纪事诗》, 《伦敦竹枝词·法京纪事诗·西海纪行卷·柏林竹枝词·天外归槎录》, 第69页,第67页。
㉚ 张謇: 《松永道中》, 徐乃为点校: 《张謇诗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第178页。
㉝ 康有为: 《游迦怜拿大故回宫迦蓝罢罅出, 览宫外气他那人居》, 《万木草堂诗集》, 第230页。
㉞ 陈永正笺注: 《王国维诗词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第143页。
㊱ 郑孝胥著, 黄坤、 杨晓波点校: 《海藏楼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第24页。
㊲ 汪荣宝1914年2月赴任驻比利时公使, 时虽民国, 但实去晚清不远。
㊵ 斌椿: 《二十二日戌刻由里昂登车, 未明即至巴黎斯, 街市华丽, 甲于太西》 二首之二, 《海国胜游草》, 《西海纪游·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 第165页。
㊷ 斌椿: 《海国胜游草》, 《西海纪游·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 第172页。
㊸ 潘乃光: 《画报馆主马丹马克斯女史承约茶话, 并赠画册, 数事情深意雅, 赋此致谢》, 《榕阴草堂诗草校注》, 第499页。
㊹ 潘乃光: 《挨田女侄欧戈嗄女史出赠小照, 赋谢》, 《榕阴草堂诗草校注》, 第499页。
[52][53][71] 陈铮编: 《黄遵宪全集》, 中华书局2005年版, 第100页, 第24页, 第117—120页。
[54] 秋瑾: 《有怀 (游日本时作)》, 郭延礼、 郭蓁编: 《秋瑾集·徐自华集》, 中华书局2015年版, 第116页。
[55]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 即用原韵》, 《秋瑾集·徐自华集》, 第114页。
[56][57]《秋瑾集·徐自华集》, 第113页, 第112页。
[58][59][60][61][62][63] 单士厘: 《受兹室诗稿》, 第37页, 第41页, 第27页, 第45页, 第40页, 第31—32页。
[64][65][66][67][68][69][70] 梁启超著, 汪松涛编注: 《梁启超诗词全注》,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14—15页, 第82页, 第92页, 第102页, 第113页, 第117页, 第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