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质联用技术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要点分析

2021-11-29陶相锦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气质标准溶液基质

□ 朱 辉 陶相锦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产量稳步提升。食品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必须秉承科学谨慎的态度开展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依托现代科技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食品的供需平衡[1]。本文通过探讨气质联用技术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食品农药残留安全检测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

1 食品农药残留概述

农药是一类化学物质,可用于防治病虫草害,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灭鼠剂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用量最大的是前3种类型的农药。残留量是指由于使用农药而在农产品和动物饲料中出现的任何特定物质,包括被认为具有毒理学意义的农药衍生物,如农药转化物、代谢物、反应产物及杂质等[2]。

导致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种植、加工和仓储环节等。在农产品的种植阶段,人们为有效提高产量和防治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农药会随着植物根茎渗入土壤,在源头上污染食品。摄入被农药污染的食品后,残留的农药会在人体内蓄积,最终导致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但因食物的有效供给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之间存在矛盾,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农药禁用。因此,探寻气质联用技术的科学利用,必须深入分析导致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出现的原因[3]。

2 基于气质联用技术的食品农药残留技术指标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分析是微量或痕量分析,食品种类多样、样品基质复杂多变;农药品种种类多,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待测组分复杂;有的还要检测其代谢物、降解物、转化物等;近年来,出现了在农产品和环境中残留量很低的新型高效农药品种;国际、国内对农药残留限量要求也越来越严,对检验方法的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些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带来诸多挑战。

目前的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技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技术等,而且随着当前计算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检测路径和手段。其中质谱色谱联用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准确性高、快速简便、低成本等优点,为农残检测带来了新生活力,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其中气质联用技术优势尤为瞩目。它能进一步解决抽检频次增加,样品量剧增,高通量检测多残留检测的问题。

3 气质联用技术检测食品农药残留的注意要点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就是在复杂的基质中对低浓度待测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同一区域可能施用多种农药,所以存在农药的同系物、异构体、降解产物或代谢产物的影响,而且农作物通过根茎吸收、传导等途径,使农药进入组织内部,从而加大了检测难度。一般情况下,农残分析可分为样品制备、纯化富集、分离检测和综合分析等步骤。目前,气质联用技术可分为一级质谱联用和二级质谱联用,在用气质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3.1 样品前处理

样品的初级制备要注意样品的取样部位和制样方法。可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农产品检测样品管理技术规范》(NY/T3304—2018)、《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789—2004)、《蔬菜农业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T762—2004)和《蔬菜抽样技术规范》(NY/T2103—2011)等的要求,采集不同部位的样品进行制样,冷冻后待检。如核果类水果需要切开、去核后匀浆,记录核的质量,计算果肉占比,在最终残留量计算中要计入果核的重量。

3.2 称样

需注意将冷冻的样品完全融化、混匀后称样,且避免出现乳化现象,并根据计算要求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天平。

3.3 提取净化

采用SPE(固相萃取)方法时,注意匀浆时选择合适的转速,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因时间过长而造成性质不稳定的农药分解;静置分层时选择足够的加盐量(底部有盐析出为宜)、适当振摇,如果振摇力度不够易造成乙腈层中含水,力度过大又会导致乳化现象;氮吹要吹至近干,柱床微微湿润,呈现有液体但不流动为佳;定容则需体积准确,可一次性定容也可少量多次刷洗容器再定容,其中一次性定容时应选用鸡心瓶,并及时加盖防止溶液挥发,多次涮刷洗选择茄形瓶可方便倾倒液体。

采 取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应立即开始剧烈振摇,以免影响提取效率。如果一次处理较多批次样品,可先加盐包后迅速振摇几秒钟防止结块,待一批样品全部加完后再平行振摇,尽量保持振摇时间一致,填料配方和使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 上机测定方面

在选择测定序列时,建议选择试剂空白(鉴别试剂是否存在影响)、样品空白(减少基质干扰)、质控样品(评价前处理过程)、试剂空白(洗针)、待测样品、标准溶液系列和空白样品(洗针)。农残样品检测时首先做试剂空白,空白值过高应检查试剂是否有问题或器皿被污染。每批次检测时应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进行质量控制。样品序列中可每隔10个样品加一针标样,大批量任务检测时可每隔20个样品做一个添加回收率试验。如发现回收率超过70%~120%时,该批次样品要重做。总之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干扰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5 基质干扰问题

气质联用法在测定农残时候,易受到基质的干扰。基质效应可造成检测结果偏高或偏低,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检测大批量任务时,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初步定量,使结果更可靠。基质种类可选择菠菜、生菜、芹菜和豇豆等代表性样品。在对样品进行准确定性时,可使用相对应的空白样品或实际样品做基质配备标液。

3.6 标准溶液方面

标准溶液一定要在有效期内,且储存条件要符合要求。新配制的标准溶液应做一个谱图保存,之后使用该标准溶液时,在仪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再测一次图谱,并与第一次的谱图比较,如果差异不大可继续使用,如果差异大则要重新配制。农残检测标准中大多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样品中被测组分浓度应在标准工作曲线浓度范围内[4]。

3.7 计算方面

注意农药代谢物的折算,如分析甲拌磷时应同时检测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等的含量,克百威应检测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等,并注意折算系数。

4 结语

我国提出农药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化肥农药用量实现零增长。今后,有关部门应大力发展化肥农药替代技术,研发相关产品,促进现代绿色防控转变,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农药未来会向低风险方向发展。随着新型农药的不断出现及高利用率、低残留量、绿色调控替代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食品农残检测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要注重相应农药安全检测技术的创新与探索,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对人们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5]。

猜你喜欢

气质标准溶液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碘标准溶液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研究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induction of selective hepatic hypertrophy prior to major hepatectomy: rationale, techniques, outcom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标准溶液配制及使用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直干蓝桉容器育苗基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