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面孔
2021-11-29魏晓文
“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今年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
在同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
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要紧跟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优化国防科技创新布局和环境条件,用好用足各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大幅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
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李克强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显而易见,科技继续成为下一个年度乃至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都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变革,普通民众也习惯了聚焦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会议来解读下一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都会显露一些“未来”的面孔,指向科技领域或许会刮起大风的地方。
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是“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目标任务。而在2021年,科技创新具体任务指向的,是通往这一目标深化改革诸多方面的第一步。从2021年到2035年,这是一份涵盖超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书。在这份计划书上,解决科技创新痛点、难点、堵点,处处都有顶层设计的印记,而未来的面孔,在这份详细的计划书的勾勒下,也越来越清晰。
在新数字世界建立之后,科技创新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其他技术进步,也将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恢复常态并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的社会发展“面孔”,近年来几乎每年都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勾画中渐显峥嵘,“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基建”等等,成为一个个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鲜活符号;我们也随之进入一个个新型生活圈,其中的功能、效率和福祉都与科技创新直接联系在一起。因此,生活和产业都会出现新趋势,例如:家庭办公、在线教学、远程医疗、3D打印,以及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其他技术。
可以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撑创新发展的政策矩阵正在就位中,空前庞大、覆盖广阔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脉络已经隐约可见。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科技创新在其中担当的角色重逾千钧,这是当下的机遇,也是对未来的回应。未来美丽的面孔,让人禁不住向往、禁不住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