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发生肝病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2021-11-29孙洪国
孙洪国
(黑龙江省兰西县畜牧兽医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兰西151500 )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鸡群感染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最常见的是肝病问题。 肝脏在动物机体内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因为它是机体进行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的组织器官,具有藏血、解毒和疏泄的功能,如果肝脏受到损伤,就会传导给脾脏和肾脏,不仅引起鸡群食欲下降、 生长发育不良, 新陈代谢紊乱,甚至还降低鸡群体质和免疫力,诱发鸡群感染各种疾病。 所以必须正确掌握引起鸡群肝病的常见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控,确保鸡群处于健康状况, 为充分发挥生产性能保驾护航。
1 影响肝脏功能的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 大多管理者都认为影响家禽肝脏功能的主要因素是霉菌毒素, 虽然霉菌毒素对肝脏能够产生严重危害, 但是也不应该占主要位置, 因为饲料中已经广泛添加脱霉剂的前提下,肝病问题还一直困扰着养禽场。 有的认为是饲料原料引起的, 一些饲料厂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用小麦替代玉米, 增加了肝脏新陈代谢负担,但是在这方面也没有充分的依据。 有的认为是滥用抗生素引起的, 因为能够给肝脏带来毒副作用,致使肝脏受到明显损伤。 其实引起家禽发生肝病的因素非常复杂, 在此将一些影响肝脏功能的因素分析如下, 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希望给广大管理者有所帮助。
1.1 管理不当
育雏期环境条件较差或者饲喂管理不善,就会促使雏鸡发育不良,一些个体弱小的鸡只,各个组织器官发育较差, 尤其是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极易发生免疫抑制,给今后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埋下隐患。 在育成阶段如果一味地提高鸡群均匀度, 就会把一些个体较小的鸡只催成肥胖鸡, 这些鸡只到产蛋期后容易发生脂肪肝。 另外产蛋期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脂肪类原料,也容易诱发脂肪肝病变。
1.2 感染疾病
在鸡群生长过程中, 难免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扰, 如果感染一些疾病后会直接对肝脏造成损伤。 生产中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腺病毒其中包涵体肝炎和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弧菌性肝炎、戊型肝炎、沙门氏菌病等,都会直接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致使肝脏肿大、出血和破裂等。
1.3 霉菌毒素
如果饲料原料水分超标或霉粒较多时,加工成成品饲料后容易发生霉菌毒素超标现象。同时饲料在运输或保存过程中受潮也容易发生霉烂变质,另外在鸡群饲喂时管理不善,也容易促使鸡群摄入霉菌毒素超标或感染大肠杆菌,这些都能够产生内毒素入侵肝脏, 增加肝脏负担和产生毒副作用,致使肝脏发生一系列病变。
1.4 应激因素
在鸡群生产中, 经常会发生转群、 免疫接种、更换饲料、光照刺激、温差较大等应激因素,这些也能降低机体体质,诱发肝病问题。
2 发病情况和症状
近几年一些鸡群逐渐出现肝脏肿大、出血、变性和坏死的病变, 发病较早的在12 周龄开始, 最晚的在开产前发病, 发病率达到10%左右,死亡率为1%~10%,如果管理不善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整个生长周期死淘陆续不断,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鸡群表现发育不良、鸡冠苍白或萎缩,食欲稍微受到影响,粪便稀薄,颜色发绿,精神状态没有明显变化。 对病鸡剖检后看到典型病变是肝脏和脾脏明显肿大、 腹腔蓄积大量血水或凝血块,脂肪肝、肝脏瘀血、表面出血点或出血斑,质地变脆,表面看似很硬,其实烂如泥状,放在手掌中会很快流下。 肾脏肿大、瘀血,有尿酸盐沉积等。
3 防控措施
3.1 改善管理水平
在育雏期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 避免雏鸡受到各种应激因素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制定科学的饲喂模式,少量勤添,刺激雏鸡尽量采食更多的饲料和饮水, 加快各个组织器官的发育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在育成期保证鸡群每周周增重, 防止鸡只过于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现象。 在产蛋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氯化胆碱,及时分解体内蓄积的脂肪,避免鸡群发生脂肪肝而诱发肝病问题。
3.2 防止疾病发生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在防控疾病的首选措施,对于腺病毒一类的病毒性疾病,需要根据免疫程序给鸡群接种新流腺疫苗, 能够很好地预防鸡群感染腺病毒。 鸡群感染腺病毒后,可以使用肝胆颗粒和黄芪多糖等中草药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肝脏解毒功能。 戊型肝炎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选用, 只能靠完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工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来防控。
弧菌性肝炎是由弯曲杆菌引起的, 属于条件性致病菌, 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效保护肠道健康,降低鸡群发生本病的几率。 并且在日常生产中预防鸡群发生球虫病和腺胃炎, 维持胃肠功能正常对防治本病具有重要作用。 鸡群感染本病后可以选择使用甲硝唑和强力霉素来治疗, 效果比较理想。
对于沙门氏菌应该从定期冲洗水线入手,保持饮水干净,避免产生生物膜,对防控鸡群感染沙门氏菌有重要作用。 鸡群感染沙门氏菌后可以选择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来治疗。
3.3 防止霉菌毒素超标
首先做好原料的采购工作, 剔除水分超标和霉变原料, 在保存过程中应提供干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饲料发生霉变。 在饲喂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最好每天清理干净一次料槽,防止饲料量过多在料槽中长期蓄积引起霉菌毒素超标。 加强饮水管理, 避免水线漏水将饲料弄湿,而引起的饲料受潮霉变。 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霉菌毒素超标。 在鸡群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现象时, 需要在饮水中添加硫酸铜来排解毒素,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茵栀解毒颗粒,来帮助肝脏及时排解毒素,减轻肝脏负担,帮助鸡群尽快恢复健康状况。
3.4 减少应激因素
在生产中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保持舍内温度相对恒定,避免发生忽高忽低现象。 在免疫接种时最好将两种疫苗间隔开来进行,避免连续接种给鸡群造成的应激反应。 更换饲料时需要逐渐过渡饲料,促使肠道适应营养变化。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双黄连来减缓应激给鸡群带来的应激。
总之引起肝脏疾病的主要因素有上述几种,在生产管理中需要改善环境条件,育雏期给鸡群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促使雏鸡各个组织器官良好发育,育成阶段合理饲喂,避免出现过于肥胖的鸡群,防止发生脂肪肝而诱发的肝病问题。 另外减少各种应激,加强饲料和饲喂管理,避免发生霉菌毒素超标。 最重要的是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提高鸡群免疫力,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危害,降低鸡群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