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运用多维度团队协作管理模式减少急诊病房陪护人数的实践

2021-11-29陈佳春施海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区核酸病房

陈佳春,施海柳,彭 蕾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症科,上海,200065)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感染源,人群普遍易感[1-2]。报道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除在门急诊、发热门诊、发热病房等医院重点部门被筛查出来以外,在其他普通病区也有病例出现,且容易造成聚集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内防控的华西紧急推荐》中推荐医院制定并严格执行临时家属限制探视制度(推荐等级强推荐)[4]。由此可见,做好普通病区限制陪护人员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具有积极意义。医院急诊病房包括普通病房和ICU,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采用多维度团队协作管理模式,有效减少了陪护人员数量。现将防控措施及实施经验报告如下。

1 医院公众订阅号的宣传

通过开通医院公众订阅号向周边群众宣传来院陪护人员、来院探视患者的须知,温馨提示来院家属应严格按照医院区及楼宇管理规定,遵循医护工作人员指导,确保患者在就诊前就对医院的规章制度有所了解。

2 急诊病房管理措施

2.1 病区实行封闭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播途径较多、感染能力较强、潜伏期较长、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为减少感染风险,疫情防控期间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为减少患者流动,在病房内采取控制措施,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房与病区。

2.2 固定陪护,每日体温监测

杜绝家属进出的随意性及不可控性,降低感染风险,病区内实行“非必要、不陪护”,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加陪护,遵循“一床一固定一核酸”的原则,并且病区内由专人负责,每日对固定陪护家属进行体温监测及登记。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应杜绝继续在病区内陪护并建议前往发热门诊筛查和就诊。

2.3 可视对话系统

在急诊病房两侧出入口安装可视对话系统。临时出入病房者需按门铃,并向护士出示有效核酸报告及身份证。护士在视频内核查核酸报告有效性,并确认报告单上姓名与身份证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按键放行。使用门禁系统能够节省责任护士体力,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2.4 设置病房门岗岗位

设置病房门岗岗位,门岗护士查看固定陪护者7天内的核酸报告,若无异常,则向家属宣教医院信息处开通了线上“核酸检测预约”功能。需要做核酸检测的家属可扫码预约,并告知取得核酸阴性报告后方可进行陪护,门岗护士同时做好固定陪护家属的每日体温监测及陪护须知。对于临时探视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临时探视者信息采集表,进行个人信息的如实登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5],临时探视人员通过扫描由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联合开发的“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公众版)二维码[6],进行密切接触史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此外,在病房门口显著位置有高中风险地区告示牌,有接触及旅居史的患者及家属谢绝进入病区。

3 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强化无陪护理念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主动迎接患者,妥善安置患者后完成生命体征的采集,了解患者主诉、病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即有关管理规定等。尤其强调疫情防控期间病房实施严格的24 h出入管控,限制陪护,取得患者支持。责任护士加强巡视,加强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责任护士要加强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陪护制度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家属对陪护制度的认知,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患者住院期间,床位医生与责任护士协同开展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高风险人群等相关知识[7]。病房属于人员较密集的场所,必须同时对病区内的住院患者、陪护人员进行严格筛查和防控。同时,加强患者的病情评估,做到“非必要不探视、不陪护”。如果有患者因病情需要陪护的,则固定1名陪护,该陪护则必须出示7天内的核酸阴性报告。

正确佩戴口罩是切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8],但部分患者家属因为佩戴口罩时感觉胸闷不适,导致佩戴口罩不规范。因此,科室需要进一步加大佩戴口罩重要性及正确佩戴口罩方法的宣传和督促力度[9]。患者住院时,床位医生与责任护士共同督促陪护家属正确佩戴口罩。

4 急诊ICU“云探视”服务

由于家属在探视患者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相对薄弱,存在探视制度执行力不严格、隔离衣穿戴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容易导致医院感染风险增加[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5]。目前国外ICU已广泛开展视频探视的管理模式,家属通过手机或计算机登陆医院网页就可清晰看到患者的现状[11]。“云探视”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微信平台,家属可定时线上探视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需求,有效避免了ICU内家属聚集情况,且有利于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要求,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12]。急诊ICU推出“云探视”服务不仅能效减少ICU人员的流动,还能够避免家属因往返医院在途中可能面临的暴露危险,是特殊时期医院探视的有益尝试。

5 应用效果评估

基于医院订阅号的宣传,安装病房门禁可视对话系统,设置病房门岗岗位,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无陪护理念以及急诊ICU的“云探视”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多维度团队协作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保障陪护防疫工作的落实,急诊病房陪护率降低明显。所有患者和陪护人员均严格服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对陪护的严格筛查和管理,积极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做到了“一线零感染、院内零传播”。同时,为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态化防控策略,除了在疫情期间实行严格24 h出入管控,急诊病房运用多维度团队协作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对病房的管理,从而控制传染“输入”普通病区,降低病区内医、护、患及家属交叉感染的风险。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病区核酸病房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