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级梯队”打造乡村振兴“新雁阵”

2021-11-29广饶县农业农村局郑金玲

农业知识 2021年17期
关键词:广饶县示范场社会化

文/ 广饶县农业农村局 郑金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饶县按照“南部片区控规模、抓提升,北部片区扩规模、抓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总投资25亿元的2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培育大型农业企业,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四级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扶持发展优质粮食、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工厂化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一体的全产业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广饶县先后成为全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县、全省和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认可。

一、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广饶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3家,市级69家。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广饶县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7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44家,县级示范社64家。培育了一批服务能力强、经营规模大、社会反响好的优秀示范社,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中间力量。三是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目前,广饶县登记注册家庭农场831家,其中省级示范场11家、市级示范场34家、县级示范场108家;示范带动农户2万余人次,人均年可增收470元以上。四是社会化服务组织茁壮成长。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建立县级农业生产社会服务名录库22家,认定19家县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11家服务组织创建市级示范组织,2家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示范组织。目前,县级以上示范服务组织达到32家。

(二)发展特点:一是数量增长快。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1703个。二是经营方式灵活。广饶县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经营领域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经营模式有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等,呈现出联结紧密,经营方式灵活,对接市场广阔的可喜态势。三是辐射效应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了资金信息技术和打开市场方面的优势,其经营收益是传统生产的数倍。如广饶锦绣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优质糯玉米“郑黄糯2号”的订单化生产、销售,2020年,该合作社发展订单面积达到3.5万亩,总销售额4171.31万元,共计帮助农户增加收入480余万元。四是“云上销售”模式带旺经营主体。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产品销售,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全县家庭农场转型升级。广饶县张守凤农场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已开展直播培训10次,培训500余人次,线上销售红薯、青萝卜等产品共计15吨,销售额20万余元。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全县连续两年承担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有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目前已有6家服务组织承担上级项目扶持资金233.5万元,主要在大码头镇和花官镇实施,主要包括玉米机播、机施、机防、机收和玉米机播、机防、机收等主要环节,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9.79万亩。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主体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因农业企业利润偏低,投入科研的资金更少,科技创新明显不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服务能力和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缺少农产品品牌,经营主体品牌注册意识较淡薄,造成农产品缺少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专项扶持政策较少。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服务组织的专项扶持政策不多,特别是对种植粮食作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较少;土地流转难和用地问题困扰着经营主体的发展。县南部地区土地流转价格偏高,有的地方到了每亩1500元,增加了经营主体前期的生产投入成本。

(三)扶持经营主体的金融体系不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金融机构规定的信贷担保和抵押物,农业生产周期长、存在风险大,容易导致融资困难,每年一还的政策阻碍了经营主体的发展。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规范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抓规范提升,做好清理整顿工作。自2020年以来,开展了农民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截止目前,137家“空壳社”已注销完成。针对各类“空壳社”的不同情况,采取加强指导,规范提升,注销吊销等措施进行分类处置;二是抓示范创建,先后制定出台了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县级示范场实施方案,积极培植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5家,县级以上示范社达到127家,县级以上示范场达到105家。三是抓平台建设,县里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国家和省级平台开展网上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共录入了家庭农场781家,种养大户2103家,完成县级以上示范社名录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共录入了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28家,县级示范社35家,实现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动态监管。

(二)插上科技翅膀,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鼓励经营主体引入工商资本注入,激活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加大科研力度,引导经营主体资金和项目向创新倾斜,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销售观念,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如奥孚(广饶)现代苹果种植示范试验基地,以1000万元转让费买断了山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研发的“鲁丽”苹果优质新品种的全部知识产权,带动广饶县等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现代苹果2万亩以上,形成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核心区,加快推进全省苹果产业革命,打造全国乡村产业振兴的齐鲁样板。

(三)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已建立土地流转价格指导定期发布制度,根据黄灌区和井灌区分类,确定了三等级土地指导价格,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了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编制了《广饶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建立健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政策体系,增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有意愿流转土地农户的激励举措,增加其财政补贴,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每年设立乡村振兴富民资金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和补贴,截止目前,已拨付各类乡村振兴富民资金3800余万元。

(四)完善融资体系,激活发展活力。积极引导县内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加大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511.9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涉农贷款余额8.05亿元。加大融资担保、保险保障支持力度,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融资难题,县内3家融资担保机构涉农企业贷款担保余额2.03亿元,为经营主体的发展输入发展活力。

(五)培育实用型人才,为经营主体装上“智慧芯片”。依托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广饶县农民合作社学院,培育实用性人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针对不同类型农民,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今年广饶县已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32期,培训农民1401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广饶县示范场社会化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智慧学园 快乐家园
——山东省广饶县花宫镇中心小学简介
农业部取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资格170家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Fostering learners’autonom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湖北蕲春再添3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广饶县耕地保护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