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自发抗日考析*

2021-11-29

军事历史 2021年4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兵营守军

★ 高 建

九一八事变之夜东北军的抵抗问题一直是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但因史料有限,研究成果并不很多。目前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九一八事变的综合考察。代表性成果有中村菊男《柳条沟事件的爆发》、岛田俊彦《满洲事变》、易显石等《“九·一八”事变史》、马越山《九一八事变实录》、谭译编《“九·一八”抗战史》、林声编《“九·一八”事变图志》等。①中村菊男:《柳条沟事件的爆发》,《争论》,东京:争论社,1960年9月;关宽治、岛田俊彦:《满洲事变》,东京:人物往来社,1966年;易显石、张德良等:《“九·一八”事变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马越山:《九一八事变实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谭译编:《“九·一八”抗战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林声编:《“九·一八”事变图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上述成果分析了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国内外原因,并从抗战史角度叙述了事变时中日军队的战斗情况,但梳理并不详尽。二是事变之夜战斗的口述史及回忆录。代表性成果有花谷正《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姜明文《九一八事变亲历记》、李桂树《九一八我在北大营》、王铁汉《不抵抗的抵抗》等。②花谷正:《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张德良译,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沈阳文史资料》第2 辑,沈阳: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1982年;姜明文:《九一八事变亲历记》,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辽宁文史资料》第6 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李桂树:《九一八我在北大营》,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沈阳文史资料》第2 辑;《不抵抗的抵抗》,王铁汉:《东北军事史略》,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不过,受叙述者主观立场限制、认知偏差、记忆失真等因素影响,其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三是关于事变之夜战斗的研究论文。代表性成果有张德良《柳条湖事件始末》、柳博《关东军九一八事变军事行动研究》、崔殿尧《九一八事变中的长春抗战》、李力《九一八事变中的长春抗战》等。③张德良:《柳条湖事件始末》,井晓光、张瑞强等编:《“九一八”研究论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柳博:《关东军九一八事变军事行动研究》,辽宁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崔殿尧:《九一八事变中的长春抗战》,《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7 期;李力:《九一八事变中的长春抗战》,《东北史地》2011年第4 期。上述研究以中文资料为主,虽使用了部分日文史料,但并未将前后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未能比较全面地论述事变之夜中日军队的战斗详况。四是事变相关的文献资料汇编。主要有日本政府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辽宁省档案馆编《九一八事变档案史料精编》、孙邦编《伪满史料丛书:“九·一八”事变》、吉林省档案馆等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档案史料丛编:关东军文件集》、赵朗编《“九·一八”全史》第五卷《资料编》等。①日本政府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1 卷,田琪之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张德良等校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辽宁省档案馆编:《九一八事变档案史料精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孙邦编:《伪满史料丛书“九·一八”事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吉林省档案馆等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档案史料丛编:关东军文件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赵朗编《“九·一八”全史》第5 卷《资料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年。上述文献为研究事变之夜中日军队战斗的情况提供了必要史料支撑,但其中关于北大营、沈阳城及南岭、宽城子的战斗详情记录不多。

从前述成果来看,学界目前对九一八事变之夜中日军队战斗情况的论述大部分是依据口述史料写作而成。其中部分日方资料也存在伪造或叙述不完整现象,使对事变的研究存在不统一、有待深入考究的问题。尤其是对事变之夜中日军队的战斗情况未能形成详实、准确的论述,对日军死伤人数存在争议,死亡地点、死伤情况等问题也缺乏考证,未能明确弄清东北军的抵抗情况,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上产生“东北军未抵抗而撤出兵营”②这一论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时,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和不抵抗政策,幻想由国联处理日本侵略东北问题。1932年,中国方面向国联调查团陈述了日军偷袭北大营,中国军队未经抵抗便撤出兵营的经过。见国民政府外交部翻译:《国际联合会调查团报告书》,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第213~216 页。的误解。本文拟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战斗详报、战斗日志、从军日记写真贴及报刊等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中方资料进行对比、考据及考证。通过厘清事变之夜中日军队的战斗情况及日军死伤人数、死伤地点等,分析东北军的抵抗情况,为九一八事变作为十四年抗日战争起点提供佐证。

在中国史学界的研究中,狭义的九一八事变多指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武装侵占北大营和沈阳城,③《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编著:《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52 页。1931年9月18日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广义是指9月18日后日军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整个过程。从日本学者的研究看,其所谓“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在狭义上指9月18日的“奉天、长春附近之战斗”;在广义上指日军侵占东北的整个过程。中日双方对九一八事变的定义基本相符,只在狭义概念上有所差别。总的来说,九一八事变之夜日军的军事行动是依其事先策划实施的,驻沈阳的独立守备队与第2 师团下属联队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驻长春的关东军下属部队向长春南岭、宽城子兵营发起袭击。东北军对此均实施了抵抗和阻击。

(一)北大营守军的抵抗。清末新政时期,以奉天(沈阳)北大营为代表的东北各地军营的修建是基于东北寒冷自然环境下的驻军需要,更是源于东北边防形势以及近代军事的要求。修建北大营在于防范和威慑日本经营的南满铁路,形成军事上的平衡。因此,日军策划九一八事变时,选择以北大营为首要攻击地点之一。

九一八事变前,驻守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独立步兵第7旅。旅长王以哲、参谋长赵镇藩,下辖第619团(团长张士贤)、第620 团(团长王铁汉)、第621 团(团长何立中),驻营兵力7000 余人。大营建于1908年,营区坐北朝南,经多次扩建和修缮形成东西长1400 米、南北宽1200 米的长方形营区。营区外围四周筑有土围子和外壕,东西南北有4 个卡子门,各设哨所有卫兵把守。营区内营房按照连纵队、营方队、团纵队形式排列。每个营的营房“俱围绕外壕及围壁”。④《北大营战斗详情》,《盛京时报》1934年6月16日、18日、19日。营区中间是大操场,是各团、队每日操练的场所。操场北面有前后两列营房,前面一列中间是第7 旅司令部,东西为第619、第621 团团部。后面一列营房由西向东分别是第619 团第3 营、骑兵队、汽车队、弹药库、兵器库、迫击炮厂(修械所)、卫生队、马厩、仓库、第620 团第3 营(团本部、迫击炮连和通信排都在一个院)①姜明文:《九一八事变亲历记》,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辽宁文史资料》第6 辑。姜明文是原东北军独立步兵第7 旅第620 团第3 营9 连连长。等。东西两侧各有一列营房,西部从南向北分别是第621 团机关枪连和第1、第2、第3 营。东部从南向北分别是第620 团机关枪连、辎重队和第1、第2 营及第7 旅坦克队和军乐队等。东侧营垣外是后期修建的一列营房,从南向北为步兵第619 团第1、第2、第3 营。②李桂树:《北大营突围记》,《辽宁文史资料》第31 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李桂树是原东北军第7 旅军士队队长。北大营营区外东南部约300 米处为东北无线电总台,是当时东北军进行军事信息通信的中枢。营区北端驻有卫队步兵总队(旅)第2 队(团),队长汲绍纲。

按照关东军作战参谋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的谋划,1931年9月18日夜10 时20 分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后,按以爆破声为信号的约定,事前隐伏于北大营以北3 公里文官屯附近的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第3 中队立即集结南下,于夜11 时左右到达北大营西侧,偷袭驻防的东北军第7旅第621 团第3 营。该营守军因毫无准备,损伤比较严重,但也进行了自发抗击。日军第2 大队第3 中队中尉野田耕夫重伤。9月19日凌晨1 时左右,日军侵占第621 团第3 营。为避免孤军深入,日军决定据守营房待援。

与此同时,驻扎奉天驿(今沈阳站)附近日本兵营内的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长岛本正一接到爆破铁路的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第3 中队中尉河本末守的“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并向铁路巡逻队发起攻击”报告后,立即集合大队主力,于18日夜11 时40 分乘要求满铁紧急安排的临时列车,在10 分钟后到达柳条湖附近临时停车场。第4 中队和第1 中队先后下车急赴北大营,第4 中队首先攻击第621 团第1、2 营,第1 中队攻击北大营西南端的第621 团机关枪连。第1、第4 中队与先期到达的第3 中队形成由北大营西侧分南、中、北三路从西向东攻击东北军大营守军的态势。

9月18日夜12 时左右,日军中路第4 中队向东北军第7 旅第621 团第1 营发起攻击,该营官兵一边向北部第2 营及东部兵营撤退,一边还击,造成日军5 人受伤。二等兵桥本基背臀部受伤、伍长铃木重太郎左侧肩部贯通伤。当时从北大营撤出的第621 团一位受伤的阎排长事后回忆道:“日本人已经攻进来了,一个日本军官正举刀向我砍来,我一闪身躲过去,顺势夺下了他的战刀。当时我们没来得及拿武器,我用这把战刀连续砍倒三四个鬼子后就冲出来了。在一片机枪扫射中,后背中弹了。”③张大庸、巩书民:《“九一八”之后在沈阳东郊发生的事》,《党史纵横》2008年第6 期。19日凌晨1 时左右,日军侵占第621 团第1、第2 营后,派人与北部第3 中队取得联系。南路第1 中队9月19日零时20 分到达大营西侧,开始攻击第621 团机关枪连。因受到守军激烈抗击,遂改变攻击路线,迂回到机关枪连正门,再次发动攻势。特务曹长松本房太郎,军曹本田继男、津野又平、阿部修二,上等兵高桥广一、清水德平,一等兵本间太市等7 人负伤。军曹津野又平重伤、上等兵清水德平左大腿部受重创。19日零时50 分机关枪连被占。

此后,日军三个中队根据大队长岛本正一命令,从北大营西部向东部营房渗透。其中,北部第3 中队继侵占东北军第621 团第3 营北面的第619 团第3 营后,向东陆续袭击位于北大营北部营区的第7 旅汽车队、骑兵队、迫击炮厂、弹药库、第620 团团本部及第3 营等各兵营。9月19日凌晨3 时30 分,第3 中队到达第619 团兵营东部附近配置兵力。但在弹药库附近遭到守军激烈反击,日军负伤4 人,一等兵相泽善夫重伤。南部第1 中队沿南路继续向北大营正门方向攻击。9月19日凌晨1 时30 分侵占正门卫兵所,2 时30 分先后侵占营区东南部的第7 旅辎重队等营房,4 时左右侵占北大营东南部约300 米处的东北无线电总台。战斗中,日军2 人受伤。

北大营之役中最激烈的战斗在中部地区。19日凌晨1 时40 分,日军第4 中队欲越过中部操场向大营东部兵营进犯。守军第620 团王铁汉团长下令进行抵抗。在距离第620 团第1、第2 营营房墙外20 米处,日军受到守军“不畏牺牲最顽强的抵抗”①品田直知编:《川岛中佐讲述:北大营》,大连:大连史谈会,1932年,第51 页。。伍长新国六三右肩至心脏贯通伤死亡,上等兵佐藤勇夫、一等兵大内文太郎、米山政一等3 人受伤。日军不得不动用奉命从抚顺赶来增援,被作为预备队在北大营外东南部待命的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第2 中队。该队从东部袭击第620 团,与日军第1、第4 中队一同对该团形成西南东三面包围态势。

面对日军的三面围攻,第620 团决定从北面突围。官兵一面从第2 营营区经由北部的第7 旅军乐队和战车队营房撤离,一面打击尾随之敌。在第620 团第2 营营区内北部,日军上等兵增子正男被击中头部死亡。第620 团官兵到达大营东北角后,遭到日军独立守备队第5 大队的围堵。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第620 团官兵猛烈还击,最后突围而出,向东部山区集结。战斗中,日军第2 师团工兵第2 大队第2 中队上等兵小林健治被击成重伤,后不治死亡。至19日上午6 时左右,北大营被日军侵占。

九一八事变当晚袭击北大营的日军部队主要为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所辖第1、第3、第4 中队的600多名日军。他们分为北中南三路,由西向东攻击。第一路从西北角偷袭,沿北部营区从西向东推进;第二路从西侧中部攻入,通过中部操场向东部攻击;第三路从西南角攻入,沿营区南部从西向东渗透。在日军攻击过程中,守军进行有效抵抗的地点有3 处:一是西部兵营北部、中部和南部,二是北部兵营中部,三是东部兵营南部、中部及东北角等地。日军伤亡25 人(伤亡情况参见下页表)。

(二)沈阳城警察的抵抗。日军自爆南满铁路后不久,驻奉天满铁附属地内的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通信班班长步兵中尉永岭安男接到河本末守等人的通报。他立即将此向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长岛本正一报告。岛本正一一面命令独立守备队主力集合准备出动,一面命令通报相邻驻地内的第2 师团步兵第29联队。第29 联队长平田幸弘接报后,立即命令联队主力准备出动。随后,日军独立守备队和步兵联队又接到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发布的立即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的命令。其中,第29 联队主力在9月19日零时40 分至1 时之间从驻地出发,分三路向沈阳城进攻。第1 路进攻商埠地南市场;第2 路进攻商埠地北市场;第3 路分由大小西边门攻入,先进占沈阳城西部城垣,再占领沈阳全城。②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张德良、易显石等校订,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2 页。

当时在沈阳内城及周边“中国军方面有卫队及公安队合计约八千名”③日本政府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1 卷,第8 页。,包括航空司令部、宪兵队、皇姑屯附近和东山咀子兵营的驻军及城西侧小西门附近的卫队团等。其中,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黄显声率领的2000 余名警察对日军发起了抵抗。9月19日凌晨,当满铁附属地的日军进犯沈阳时,黄显声坐镇沈阳市公安局,表明“公安局各分局队,将尽力支持,非到万不得已,决不放弃驻地”。侵入南市场的日军部队受到沈阳市公安局第1、第2分局警察的抵抗。④中央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九一八事变》,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98 页。第1分局南市场分所警察高曙光“闻耗前往附近之东北大戏院门前窥探敌情,适遇倭寇侵入遂饮弹死,惨极”⑤萨苏:《最漫长的抵抗》,北京:西苑出版社,2013年,第28 页。。进攻北市场的日军同样受到“我警察挺而抵抗”⑥陈觉:《日本侵略东北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50 页。。北市场内十间房公安分局警察见大股日军气势汹汹奔来,以为是“军事演习”,并未介意。当见日军爬上电杆割断电线,上前阻止,遭遇日军开枪射杀。局内警察闻枪声知事情有变,便来支援,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⑦王充闾、林升编:《“九·一八”事变图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2 页。日军第29 联队第2 中队向工业区(现沈阳北站站前一带)进犯,在“工业区之六分局,于夜间日军进攻该局时,该局警察仅三十余名,与日军死力抵抗,双方肉搏亘三小时之久,后因子弹告罄,外无应援,遂被日军攻入。于是此数十健儿,悉被日军杀害。碎足折胁,挖胸洞腹,肝脑涂地,尸体横陈于局门外者,多日无人掩埋,状极惨酷”②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62 页。。日军随后侵占辽宁迫击炮厂等附近工业区。从大小西关侵入沈阳西城墙外的约700 余名日军同样遭遇警察抵抗。警察在西北角城垣附近街道上设置简易掩体,阻击日军。19日凌晨2 时50 分,日军侵占西北角城垣,随后相继攻占小西城门、大西城门。至清晨4 时30 分,日军侵占沈阳西侧城垣,占据大小西门城楼向城内射击。③日本政府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1 卷,第6 页。

9月18日夜至19日凌晨,驻沈阳城周边的关东军也迅速向沈阳集中。驻铁岭独立守备队第5 大队和第2 师团工兵第2 大队第2 中队先期到达后,配合独立守备队第2 大队侵占北大营,于19日晨6 时左右集结于北大营东部一线,准备继续追击向东山咀子及东大营方向撤退的东北军第7 旅。驻辽阳的第2 师团长多门二郎在19日零时30 分接到奉天特务机关通报后,立即命令辽阳及海城的驻屯部队向沈阳城进发。19日晨3 时30 分至4 时之间,多门二郎率师团本部,第15 旅团长天野六郎率旅团本部及第16联队分乘两辆列车从辽阳出发,于晨5 时左右先后到达沈阳城。

日军第2 师团长多门二郎了解战事进展后,计划派遣步兵第15 旅团下辖部队增援已侵占沈阳城西侧城墙南北线的第29 联队。但第29 联队未等增援部队到达,便独自向沈阳城内发起袭击,在9月19日午前6 时左右进入沈阳城内东面城墙线。①日本政府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1 卷,第7 页。由于兵力和武器装备等与日军相差悬殊,黄显声遂在尽力抵抗、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命令“余部集中东关公安总局及公安总队部”。9月21日夜,东关公安总局、公安总队部大门先后被日军坦克车攻开,中国警察颇有伤亡。黄显声遂命令警员尽量携带武器弹药,以局、队为单位由后门退出,连夜经新民向锦州集中待命。②熊正平:《沈阳、锦州沦陷纪略》,《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52 页。

日军侵占北大营及沈阳城后,为全部控制城内及周边局势,决定调动聚集在沈阳城的日军继续对城东部东北军营和兵工厂一带发起攻击。9月19日清晨5 时50 分,日军步兵第15 旅团下辖部队从奉天驿(今沈阳站)前广场出发,向东北航空军司令部、航空机场和东三省兵工厂一带进攻。日军在兵工厂附近遭到守厂卫兵阻击,“是役共伤日兵七名,死中国兵三十名”。③《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满洲报社出版部,1932年,第75 页。19日上午10 时,日军第29 联队侵占东三省兵工厂,“并枪杀守厂卫兵40 余名”④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47 页。。

同时,日军第2 师团长多门二郎命令所有部队协助独立守备队对沈阳东部东大营地带展开围攻。日军9月19日上午7 时50 分部署要求各部队于10 时30 分前到达各预定地点做好攻击准备。参加围攻东大营的日军有独立守备队3 个大队⑤由于独立守备队司令官森恪未能及时到达沈阳,因此围攻东大营的独立守备队也由第2 师团长一并指挥。,第2 师团2 个步兵联队和1 个炮兵联队、1 个工兵中队。⑥应甫成、王熙利、都吉君等编:《巍巍军营话沧桑:沈阳炮兵学院院址史》,沈阳:白山出版社,2006年,第50 页。多门命令参战的独立守备队和第2 师团下辖部队以沈海铁路为分界线(铁道线路归第2 师团负责),前者由北向南攻击,后者由南向北攻击。其中,独立守备队第2、第5、第6 大队⑦驻防鞍山独立守备第6大队,于19日上午8时30分到达北大营附近,与完成北大营攻击独立守备第2大队和第5大队会合。(缺第1、第4 中队)到达东大营东北方向地带后,分两线配置,由北向南发起攻击。第5、第6 大队为第一线,第5 大队在左、第6 大队在右,第2 大队为第二线预备队。第2 师团第15 旅团第16 联队(缺第10 中队及第2 大队一部)和第29 联队(缺第2 大队)在东大营西南的十里坎(兵工厂东约2 公里)至八家子(兵工厂东北约1 公里)一线展开。预备队由第16 联队第10 中队、第29 联队第7 中队及工兵第2 中队编成,配置在兵工厂附近。第16 联队第2 大队(缺第5、第7 中队)从上木厂(航空处东约1 公里)出发,攻击东山咀子(东陵)兵营。第29 联队第2 大队(缺第7 中队)警卫沈阳城。野炮兵第2 联队(缺第2 大队及第2 中队)的炮兵阵地配置在奉天驿附近第29 联队兵营驻地内配合对东大营的攻击。第2 师团指挥部也临时设置在第29 联队营地内。⑧日本政府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第1 卷,第7~8 页。所有参战部队在9月19日上午10 时30 分前按部署到达预定地点集合,做好战斗准备后,开始发起攻击。由于驻东大营的东北讲武堂学员及东山咀子兵营的守军未有准备,又接到不抵抗命令,遂撤出兵营,致使日军于19日上午11 时40 分至12 时30 分之间侵占兵营。

九一八事变之夜,日军自爆南满铁路,袭击北大营后,开始攻击沈阳城,进而围攻东大营及东陵山咀子兵营。这一过程中,虽未遭到中国正规军的阻击,但黄显声率领的警察和东部兵工厂等地的守厂卫兵却进行了顽强抵抗。在日军侵占沈阳过程中,残忍屠杀无辜百姓,也遭到民众的反抗。

(三)宽城子守军的抵抗。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攫取中东铁路支线长春宽城子至大连段(后称为南满铁路)经营权;而宽城子至哈尔滨段仍归沙俄。日俄两国根据条约,分别在各自管辖的铁路沿线派驻军队。日本还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负责南满铁路运营。日俄两国瓜分中东铁路使中国在长春地区的防守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为此,清廷在位于长春北部宽城子的原沙皇俄国旧军营遗址基础上修建了二道沟兵营(宽城子兵营),拱卫长春北部安全,并在长春南部日本所属铁路附近修建南岭兵营,扼守长春南部交通要道。清末以来,宽城子兵营经过几次改造和扩修。兵营围墙为灰色砖墙,厚约50 厘米,营区围墙内有交叉火力工事、外四周有深水沟环绕。营区内东西北方向建有营房,营区中间是可连接四处营房的士兵训练操场。两座兵营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地处一南一北,被满铁附属地分割。一旦接战,很难保证彼此间的联络与呼应,极易陷于孤军奋战。九一八事变时,日军正是利用这一致命缺陷,先后攻陷了两座兵营。①王铁军:《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的抵抗》,《“九一八”研究》第15 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9 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宽城子兵营守军是东北军独立步兵第22 旅(旅长苏德臣)下辖的第663团第2 营(营长傅冠军),兵员约650 人。②「南岭宽城子附近战斗经过概况」、『满洲事变情报綴』(第41-51 号)、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档案号:C14030005200。南岭兵营守军是东北军独立步兵第25 旅(旅长张作舟)下辖第671 团(团长任玉山),兵员2350 人,还有独立炮兵第19 团(团长穆纯昌),兵员1370 人,以及独立辎重第1 营,兵员670 人。③「南岭宽城子附近战斗经过概况」、『满洲事变情报綴』(第41-51 号)、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档案号:C14030005200。两兵营守军共计约5000 人,野炮36 门。④关东军参谋部:『满洲事变实志』、日东书院株式会社、1932年、75 頁。日军是驻守长春满铁附属地内的关东军陆军步兵第2 师团第3 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俉)司令部及其下辖的第4 联队(联队长大岛陆太郎),兵力1084 人,还有独立守备第1 大队下辖第4 中队,兵力约200 人,共计1280 多人。⑤「在满陆军各部队调」、『昭和财政史资料』(第3号第68 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档案号:A08072188800。另,据该份档案载,日军骑兵第2 联队本部和第1 骑兵中队,独立守备步兵第1 大队本部和第1、第2、第3 中队驻公主岭,总兵力为800 人左右。

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第3 旅团长长谷部照俉在获悉“中日两军在沈阳附近发生冲突正在交战中”⑥『长春事情』、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长春地方事务所、1932年7月、169 頁。的通报后,立即准备增援沈阳。之后,他接到第2 师团长多门二郎集中兵力攻击长春东北军驻地的命令,便于19日凌晨3 时左右命令步兵第4 联队出动下辖的第1 大队(下辖第1、第2、第3 中队)和第2 大队第6 中队北上围攻宽城子兵营。日军到达宽城子兵营东南方约300 米处预定地点后,逐步完成对兵营的包围。日军欲胁迫营内守军缴械投降,遂派遣1 名军官进入营内面见守军第22 旅第663 团第2 营营长傅冠军。双方交涉僵持之际,日军军官突然拔出手枪,枪杀傅营长⑦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104 页。。营长的殉国激起第2 营官兵的极大愤慨。官兵随即击毙日军军官,并纷纷取出枪械,占据营房内围墙、工事、房顶等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

19日凌晨4 时50 分左右,日军从宽城子兵营东西两侧向中国守军发起袭击。激战中,日军第3 中队渗透至东部营区,妄图在侵占东部营房后,经中央操场向西部兵营渗透。天逐渐放亮时,隐蔽在东侧营房内的中国守军向在平地没有掩体掩护的日军发起猛烈反击。日军第1 中队第2 小队长熊川威头部中弹死亡。日军随即调整部署,采取前后围攻打法,于19日上午6 时左右占据东侧营房。进攻西侧兵营的日军,由于遭到守军机关枪排轻重机枪的射击而受阻。之后,日军虽调集兵力增援,但仍未能有进展。在守军猛烈炮火的打击下,日军不得不放弃对西部营房攻击,撤至东部营房东边,与占据东部营房的日军会合。

与此同时,日军第4 联队第1 大队集结兵力从宽城子兵营南部发起攻击。南部营房内的中国守军利用围墙上的射击孔和南侧围墙没有出入口等有利条件,集中火力阻击日军。日军在几次冲锋失利后,转变战术。除留少量部队继续吸引守军注意以外,其余大部沿营房东侧围墙迂回到北侧,组织由中队长、少尉等组成的敢死队,妄图强行通过营区北侧出入口渗透到兵营内,从南东北三面围歼营内守军。守军第663 团第2 营迅速集中全营仅存兵力,在西侧营房内利用窗口、制高点等向日军射击。还将轻重机枪等重武器配置在中央营房的高地等处,对北侧出入口形成火力封锁。在中国守军的打击下,日军多次冲锋均被击退,伤亡惨重,甚至位于散兵线后方100 米联队指挥部所在地的联队旗手也被击伤。至19日上午10 时左右,日军后援部队到达,开始用近距离山炮和步兵炮轰击营内守军,并乘机攻入宽城子营房西侧的守军据点。上午11 时10 分,宽城子兵营被日军侵占。①「南岭宽城子附近战斗经过概况」、『满洲事变情报綴』(第41-51 号)、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档案号:C14030005200。

九一八事变之夜,驻守宽城子兵营的中国守军以1 个营兵力对抗兵员和装备都处于优势的日军。从19日凌晨5 时战至上午11 时,坚持抗敌达6 个多小时。在没有援军与弹药补给的情况下,击退敌军十数次进攻。②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104、109 页。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使日军付出巨大代价。日军第3 旅团第4 联队陆军步兵少尉熊川威、曹长菅原民助、伍长加藤源助、伍长菊地孝治等官兵24 人被击毙③『官报』第1441 号、1931年10月16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33 人被击伤④「南岭寬城子附近战斗经过概况」、『满洲事变情报綴』(第41-51 号)、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档案号:C14030005200。。另外,在受伤的33人中,上等兵须藤富男于1932年4月27日在日本广岛卫戍医院死亡。

(四)南岭守军的抵抗。南岭兵营建于1908年清末东北新政时,地处长春南郊,故称“南大营”。20世纪30年代,该兵营先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维修和扩建,有“官兵房舍共计二百五、六十间”。⑤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111 页。四周有高3 米、厚40 厘米的坚固围墙及防水沟。兵营以西侧操场为参照,在操场东部和北部建有营房。其中,北部营房为独立炮兵第19 团驻地,由西向东横向排列依次为炮兵第1、第2、第3 营和团本部及军械库等营区。炮兵第19 团驻地南临操场,四周为围墙和防水沟,并建有独立的射击孔、瞭望塔哨和交叉火力点及防守工事。内部营区相对独立,有小门相连。操场东部营房内驻有独立步兵第25 旅第671 团。营房从南至北纵向排列,依次为步兵第1、第2、第3 营宿舍。步兵第671 团驻地西邻操场,四周防御工事设置与第19 团相仿。内部有3 个营区,每个营区内中间为营部,四周为士兵宿舍、仓库、军械库、食堂等设施。南岭兵营是长春最早设置上下水道、电灯、电话及无线电的地区,是守卫长春南部的重要军事基地。

日军此前策划进攻长春时,就考虑到南岭兵营扼守南满铁路进出长春南部的出入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尤其是驻守该兵营的东北军独立炮兵第19 团装备有36 门野战炮,加上驻防该营区内其他部队的迫击炮、平射炮等,共计各类型口径陆战炮近50 门。⑥「南岭宽城子附近战斗经过概况」、『满洲事变情报綴』(第41-51 号)、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档案号:C14030005200。火力足以压制日军。因此,日军策划先发制人,首先攻击长春南岭兵营。

九一八事变之夜,驻守长春的日军第4 联队长大岛陆太郎奉命于19日凌晨3 时10 分派遣下辖的第4 联队第2 大队第5、第7 中队和机关枪小队前往偷袭东北军炮兵营驻地。但由于长春前日刚下完大雨,道路泥泞,第2 大队的2 个中队直到当日凌晨5 时才赶到南岭军营西北侧预定集合点。之后,日军兵分三路,分别从东北军炮兵第19 团第1 营西部、北部和西北角发起攻击,第1 营官兵虽不及备战,但还是沉着利用掩体实施反击,坚持1 个多小时激战后,方从南门撤出营房。日军侵占炮兵团第1 营后,为防止东部营区东北军步兵团和炮兵团第2、第3 营官兵组织兵力实施合围反击,立即破坏了放置在炮兵团第一营操场上的16 门野战炮。但日军在进攻炮兵第2、第3 营的过程中,遭到守军强烈反击,被迫于上午8 时左右撤出营房,窜入南岭兵营西方袁家窝棚一带农田隐蔽等待增援。

在日军攻击南岭兵营炮兵团时,东北军步兵第671 团官兵纷纷从军械库取出枪弹,占据有利地形、工事和火力点向逼近的日军射击。驻公主岭的日军独立守备第1 大队第2、第3 中队300 名日军到达增援地点后,与第4 联队第2 大队一部协同,分兵数路窜至步兵营房西部及南部。上午10 时左右,日军从东北军第671 团步兵营房西部及南部发起攻击。第671 团官兵利用营地坚固围墙猛烈反击,日军的数次进攻均告失败。南岭兵营围墙逐渐成为中国守军和日军争夺的重点。中国守军将大部兵力及轻重机枪撤至围墙附近军营房顶和营内重要火力点,依托地形优势,近距离歼灭窜至围墙附近的日军。日军不得不改变战法,甚至动用预备队,数次试图从守军营地西南角发起攻击,但都遭到守军的顽强阻击,战斗一时陷于僵持。

直至19日中午12 时左右,南岭兵营围墙附近中日军队的争夺战仍呈僵持状态。直到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方才使战场形势发生改变。中国守军在减员严重、缺少弹药的情况下,决定撤退。守军集中火力攻击围墙东侧日军,希望打开撤退的缺口。日军发现守军转移企图后,急派小股部队从营地北侧和东南侧分别出击,妄图合围中国守军。但在追击中,日军遭到守军事先埋伏兵力的打击,不得不撤退。中国守军撤离后,日军侵占了南岭兵营。

据战后统计,南岭兵营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给日军造成惨重伤亡。日军死亡43 人,其中有独立守备队第1 大队陆军步兵少佐仓本茂、陆军步兵大尉前市冈孝治、陆军步兵少尉芦田芳雄、陆军步兵曹长加藤与助以及日军第2 师团第4 联队陆军步兵伍长大黑荣治、陆军步兵上等兵佐佐木福治等①『官报』第1441 号、1931年10月16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负伤55人。②「南岭宽城子附近战斗经过概况」、『满洲事变情报綴』(第41-51 号)、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档案号:C14030005200。其中,第4 联队第2 大队伤16 人,独立守备第1 大队伤39 人。在受伤的55 人中,步兵伍长川畑忠三郎因伤重,于11月14日在铁岭卫戍医院死亡,步兵伍长相泽伊势治于1932年2月3日在双城堡野战医院死亡。③岩永八之丞:《满洲上海事变殉国将士显彰录》,满洲上海事变殉国将士显彰会,1933年,第39 页。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预谋策划的“十四年侵华战争”的开端。长期以来,关于其发生的详细真实过程一直是史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中、日双方档案史料的陆续发现和当事人口述历史及回忆录等资料的披露,对于该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客观考证的条件更加完善。此前,由于日本军方伪造战史,使关于九一八事变之夜中日双方战斗、日军死伤等情况说法不一,甚至还存在北大营之役东北军第7 旅对日军进攻并未采取有效反击的论调。但通过对日军偷袭及进攻北大营路线、日军伤亡地点和伤亡人数的考证,足以证明东北军第7 旅官兵从始至终都进行了有效的抗击,前后战斗延续7 个多小时,日军为此付出死伤25 人的代价。北大营之役打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从近现代军事史上看,北大营之役杀伤日军人数虽不及后来全面抗战中一场普通战役或会战,但考虑到中国守军在毫无准备、也无有效组织和明确作战命令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与敌战斗7 个多小时,并毙伤敌25 人,足以反映守军抵抗的顽强。更值得关注的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违抗军令将受到军法处罚。但在敌人扑来的危难时刻,北大营第7 旅官兵毅然顶住“不抵抗”命令的压力,奋起还击,彰显了中国军人朴素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驻长春南岭及宽城子兵营的中国守军也在没有外援且无具体作战命令的情况下,自发抗击来犯之敌,坚持7 个多小时,击退敌军十数次进攻,使敌军付出死伤155 人的代价。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宽城子兵营守军在营长阵亡,失去最高指挥的情况下,还能依托有利地形地物,组织有效抵抗,使日军在具备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依然伤亡惨重。

综上所述,九一八事变之夜,沈阳、长春两地中国守军分别自发进行了突围、阻击战。其中,北大营之役中国守军“步七旅死亡官长五员,士兵夫一百四十四名,负伤官长十四名,士兵夫一百七十二名。统计伤亡官士兵夫三百三十五名,士兵失踪不明者,四百八十三名”。④陈觉:《国难痛史资料》第1 卷,东北问题研究会,1932年,第249 页。宽城子之役中国守军第663 团第3 营营长傅冠军,第7 连士兵吴金山、刘云婷、张福仁、马鹏程、张广禄、程述松等,第6 连连长王一臣、士兵刘明祥、崔连云,第5 连上尉连附张德玉等官兵90 余名为国捐躯,另有50 余名官兵受伤。①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104、109 页。南岭之役中国守军第25 旅步兵671 团第2 营第7 连连附李克祥,二等列兵曾传轩、张文彬,第1 连下士王万志,第3 营王洪道等,炮兵第19 团第1 营第2 连连长姜顺德、二等列兵裴富林,第2 营少尉连附李佩兰、中士孙桂祥等250 余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②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第105 页。中国守军英勇奋战、敢于牺牲的精神书写了中国抗日史上的光辉一页,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抵御外辱的民族气节。

历史事实证明,九一八事变之夜中国守军的抵抗不仅是东北抗战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继北大营保卫战、长春南岭宽城子保卫战、哈尔滨保卫战、江桥抗战后,广大东北民众先后组织了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辽宁民众自卫军、吉林自卫军、东北国民救国军等东北抗日武装,其后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为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1月,教育部行文通知,要求中小学教科书将“八年抗战”统一为“十四年抗战”。九一八事变之夜中国军人抵抗日军侵略的壮举由此又被赋予了时代的历史意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③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日),《人民日报》2020年9月4日。。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兵营守军
聂守军:只为一粒好种子
三座兵营 见证德军的侵略与占领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聂守军:东风来报稻花香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徐守军
日本侵略战争序幕与“九一八事变”始末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飘扬的五星红旗
论九一八事变后三江地区民众自发抵抗的原因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