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2021-11-29刘凤健
★ 郑 哲 刘凤健
国防科技事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中共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大力加强对国防科技事业领导,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高瞻远瞩决策,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国防科技实力是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和国防建设、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站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高度,不失时机地作出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重大决策,科学地制定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使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一)党中央制定的战略规划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谋篇布局。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必须尽快地掌握国防尖端技术,发展自己的导弹核武器,拥有有效的自卫核威慑力量。1956年年初,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年7月—2011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2 页。的伟大号召。随后,国家制定《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其中包括原子能技术、喷气与火箭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国防科技发展规划被列为12 项重点任务的前列。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十二年规划》中的国防科技发展任务,1958年1月,总参谋部还制定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十年(一九五八——一九六七年)规划纲要》。为加强对国防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成立国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了落实国防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中央决定组建导弹研究院、核武器研究机构,以及航空、舰艇、无线电电子学研究院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神州”系列载人航天和“嫦娥”绕月探测等重大国防科技工程,也都是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 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战略规划之中,通过精心谋篇布局组织实施的。
(二)党中央制定的战略规划使国防科技事业发展行稳致远。制定一个好的远景规划与中长期计划,对发展国防科技事业至关重要。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才能够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全国上下连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两弹一星”从科学决策到研制成功,经历了一、二十年的艰辛历程,载人航天事业同样如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 计划”;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世界科技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三步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①习近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人民日报》2016年4月25日。,多次寄语航天界、航天人,为他们绘梦想、明方向、鼓干劲。经过20 多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截至2020年5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先后组织实施16 次重大飞行任务,全部取得成功。”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拉开序幕,长五B 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人民日报》2020年5月6日。载人航天工程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既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奋战的结果,也是党中央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
(三)党中央制定的战略规划给国防科技事业发展把航定向。围绕着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制定的战略规划,具有高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性,是一个时期指导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20世纪50年代,无论是国务院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十二年规划》,还是中央军委批准的《十年规划纲要》,都从研究方向的确定、主要项目的设置、组织机构的建立等方面,详细制定了未来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集中体现了以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为重点,实现国防科技全面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后,党中央从宏观层面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到微观层面的《〈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的批复》以及正式批准立项的月球探测工程,其中蕴含的方案论证、总体规划、协调机构、工程建设、后勤保障等,有力地指导着载人航天事业的新的起航和跨越发展。
二、发挥制度优势,统筹整合社会资源,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显著政治优势。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 页。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之所以能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许多关键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作用。
(一)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优先调配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几乎没有专门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的人才,就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也十分有限。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把国防科技队伍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来抓,千方百计地从国内外延揽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把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很快集中起来,加上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组成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第一批骨干力量。在我国导弹、核武器研究机构和试验基地组建的过程中,党中央明确指示,国防尖端技术部门所需要的技术干部和党政干部,都可以从工业部、高等院校和军队中抽调,需要多少调多少,需要谁调谁。大学生的分配也要首先满足国防尖端技术部门的需要。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组织领导下,很快组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国防科技队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充分信任下,大批有理想、有知识、学历高的科技人员走上国防科研工作关键岗位,成为推动国防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
(二)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优先提供财力资源。“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防尖端技术工程耗资巨大、风险巨大,但党中央决心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后,始终保持对国防科技事业足够的资金投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国家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依然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搞出了“两弹一星”。1986年10月,党中央决定拨出专款100 亿元实施“863 计划”,其中“有40 亿直接用于发展中国航天事业”。②《伟大时代托举神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奋斗历程回眸》下篇,《解放军报》2005年10月31日。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立项开始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特殊待遇:专门的财政拨款渠道,保证工程的经费需要。中央领导甚至认为,要在世界上站住脚,宁肯别的省一点也要发展高科技,如果当前经费紧张,宁可不申办2000年奥运会也要干这件事,钱不够,动用国库里的黄金储备也要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国家财政预算均从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其中仅在该工程实施的头20年间(1992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就安排390 亿元经费③蒋建科:《我国已转化推广400 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人民日报》2012年6月30日。,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强有力的财力支持,确保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和国防科技相关的基础研究,多次作出重大决策,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④习近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人民日报》2020年9月12日。据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布局26 个基础设施,10年间累计项目数接近此前建设总数,投资额预计是此前投资总额的4 倍以上。
(三)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优先配置物力资源。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的起步阶段,国家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都十分薄弱,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把全国有限的物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组合优势,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重点突破。当时,党中央对国防科技尖端攻关的项目给予了很大支持,在物资上优先供应,必要时还可以用中央军委特别公函的形式,直接向有关单位下达某项任务。尖端武器研制所需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在中央书记处的统一协调下,一机部、二机部、七机部等党组直接受领任务,组织精干力量集智攻关,很快成功试制出来,优先满足导弹、原子弹、航空、舰艇、无线电方面的科研和生产需要。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在西安生产的火箭发动机,在天津制造的飞船太阳帆板,在上海制造的推进器,在四川制造的元器件,在哈尔滨制造的控制器等,依靠现代化的交通,最终组装成完美的船箭组合体。
三、坚持尊重知识,深情关怀科研人员,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激发创新动能
科学技术的竞争,关键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保证国防科技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调动他们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中央始终给予科技人才“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从而汇聚起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国防科技人才大军。
(一)政治上充分信任。信任是人才发挥作用、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明确要求全党:“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②《毛泽东文集》第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 页。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党和国家充分信任来自各个方面的科技专家,根据他们的特长委以重任,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郑重宣布,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③《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 页。,全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④《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40 页。的良好氛围。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表彰大会,为23 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8月,江泽民在北戴河亲切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指出:“信任是最大的尊重和爱护。大家都要关心、爱护、理解、信赖人才,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⑤《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亲切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并与他们座谈》,《人民日报》2001年8月8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两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的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⑦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日。
(二)思想上主动引导。党历来重视发挥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充分认识到:“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⑧《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8 页。为此,党中央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18 页。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必须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利用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新中国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服务。针对当时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怀有爱国之心的特点,党和政府对他们采取全部“包下来”的政策,还积极争取留居国外的学者和留学生回国,帮助他们实现为国效力的夙愿。按照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通过举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及各种短训班,组织他们学习理论课程和时事政策文件等,迅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而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革命热情。
(三)工作上创造条件。国防科技事业知识技术密集,要求独立创新,工作上放手使用是发挥国防科技战线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从有限的外汇中拨出5 万美元,让钱三强去法国购买原子核科学研究的必要设备和图书资料。对此,钱三强喜悦之余,感慨万千:“因为这些美元散发出一股霉味,显然是刚从潮湿的库洞中取出来的,不晓得战乱之中它曾有过多少火与血的经历!今天却把它交给了一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这一事实使我自己都无法想象。”①钱三强:《老一辈革命家关心中国原子核科学发展》,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编:《两弹一星——共和国丰碑》,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0年,第111 页。在“两弹一星”研制中,邓小平恳切地对国防科研工作者说:“研制原子弹计划,党中央、毛主席已经批准了,路线、方针、政策已经确定,现在就是你们去执行。你们大胆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错了是我们书记处的。”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回忆邓小平》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23 页。世纪之交,在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江泽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为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和正确使用创造良好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创造才能;胡锦涛也一再强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③《胡锦涛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3~124 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劳动的特点,特别强调“必须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风气”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7~108 页。,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科研人员担心任务失败的后顾之忧,同时有利于激励他们勇于创新的活动。
(四)生活上关心照顾。改善国防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1956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强调:“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劳动报酬,应该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适当地加以提高;他们的居住条件和其他日常生活方面有困难的,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应该积极地设法加以改善。对于一部分年老体弱的专家,应该给以特别的照顾。”⑤《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36 页。“两弹”研制最为紧张的时期,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党中央和毛主席时刻关怀着国防科技队伍的生活,千方百计让他们吃饱饭,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研制原子弹、导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要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主动提出“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⑥《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 页。。江泽民要求,从领导和组织上来说,对广大科技人员不仅要提倡奉献精神,同时要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胡锦涛则强调:“要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⑦胡锦涛:《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0年5月27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强化国防意识,“在军人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入托、优抚政策落实和退役军人保障等方面积极排忧解难”⑧《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抓紧工作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日报》2020年8月1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工资、职称、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工作积极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大变局加速变化,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面临更加深刻复杂的变化。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增强使命意识,抓住机遇,鼓足干劲,一如既往地发展国防科技事业,打造更多克敌制胜的战略“铁拳”,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在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伟大征程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