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逻辑、实践铺陈与发展路径

2021-11-29

关键词: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戴 丽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29)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而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1]穿透历史,以启未来。立足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从历史、实践、发展维度展示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对于进一步领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科学审视中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进步大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历史维度: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符合历史演进规律

确认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代表人民利益,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时代演进潮流的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克服万难,开拓出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领路人

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大举入侵中国,封建统治日益衰败,中国迅速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对积贫积弱、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探寻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出路。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引进、仿制西方武器装备,学习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不仅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还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为冲破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需要政治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应运而生。但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预设了新生产力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难以发展的失败结局;受制于民族资本力量的微弱和社会阶级基础的狭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由于缺少坚强领导核心和广泛群众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的运动同样没能拯救中国。近代中国被战争和政治动荡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始终缺少一个既能统一国家又能稳定社会的领导核心或政治力量。这就意味着,要在中国的现实基础上成功实现向现代社会转变,如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发展趋向的国家权威作为后盾,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帝国主义时期,各国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相继进入高潮,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潮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中国先进分子植根于传统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新思潮冲击,他们转而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揆诸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的思想解放运动,并逐步同工人运动、中国国情相结合,加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进程。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意味着中国革命开始了由空想到实际运动的新方向,“社会中最有革命要求的无产阶级参加革命,开始表现他的社会势力”[2]。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从“自在”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变,也标志着无产阶级和农民将组成近代中国覆盖面广泛、影响深远的阶级联盟。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中国共产党接过了革命的火炬。正是因为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不是任何利益团体的代理人,所以能冲破各种利益束缚,科学整合社会资源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正是因为共产党具有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历史追求,凝聚并团结了社会众多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所以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二)人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首次科学证明,人类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现实的历史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这里所说的个体,不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色彩并以抽象的人性或人类本质为出发点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他们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3]中创造历史。在社会结构中居于支配性地位的生产方式,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产生的决定作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的主体作用相耦合。因而,作为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纽带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顺应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和科学呈现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现实要求。确认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展现了人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坚定决心。

中国共产党驰而不息地奋斗和探索,既高屋建瓴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坚定前行,又实事求是从群众的实践活动中获取进一步前行的动力,并在这一进程中总结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主体这一基本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构成的人民群众形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夯实了革命胜利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获得了数万万人民群众的拥护”[4]。对于如何评价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和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邓小平认为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党和国家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对历史功过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这丝毫不排斥人民对杰出的个人的尊敬;而尊敬,当然不是迷信。”[5]他主张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全局中认知历史,避免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人民主体地位理念,鲜明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6]137从而深化了党对历史规律的认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近代中国受到西方经济势力冲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即植入中国。“资本主义仅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经济成分,不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分,但对于解决鸦片战争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7]尽管近代中国出现了代表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依然是一个不断沉沦、发展前景渺茫的社会。中国向下沉沦并不等于中国不再崛起。相反,正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才有了代表历史进步性的新兴资本主义力量的崛起。也正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不断向下沉沦的社会中产生的,所以新兴的资产阶级才面临更加艰难的突围局面。“近代中国没有出现工业产业革命的现实说明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理想不切实际,也是让人们铭记几代人前赴后继为资本主义前途展开艰难求索而又无法如愿、必须另觅渠道的历史必然。”[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被取代,但与这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基础不能被取消或替代。而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特定的方式能缩短建立这种物质基础的时间周期,“社会主义模式不是对资本主义模式简单化的传导性变迁,而是伴有创新因素的传导性社会变迁”[9]。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水平和把握能力,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富民之路。世界历史不是单线式前进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本国的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历史脉络决定的。中华文明5000余年的传承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180余年的不屈抗争,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的赓续奋斗,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持续探索,改革开放40余年的伟大实践,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共同汇聚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从本国国情出发,历尽艰辛取得的根本成就,因而其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1]。

历史反复证明,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作用要顺应人民的需要和力量才能彰显出来,人民的意愿揭示了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客观情况,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时代发展潮流的内在驱动力。代表人民意愿就是在不断为民解忧中获得社会发展的契机和前进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带领人民开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则在亿万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中汇聚起发展进步的磅礴伟力,这一过程鲜活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观点。

二、实践维度: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6]70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回望百年征程,从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历经民族救亡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接受国民政府的财产,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探索现代化的新道路。[12]171在国家的支持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多,国营经济快速发展,确立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并日益成长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物质保障,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逐步演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新中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极不匹配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这意味着我国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身经济力量的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等成分根本无法挑起建设工业化国家的重任。依靠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和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断加强,为实现经济现代化构筑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经过三年调整和恢复,新中国成功迈入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经过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转轨,计划范围不断扩展的市场经济体制被改造为经济决策权力和资源配置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态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再转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12]219这两次经济形态的转变都是依托强大的政权力量和群众动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集中全国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从“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到之后的“大跃进”、三线建设布局等,实现了石油、化工、电子、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相继得到改善,中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前近三十年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中国工业现代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也因为工业结构长期失调、资源配置权高度集中,产生了生产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扭曲、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明显改善等顽疾。

(二)历经道路探索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破除了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僵化思想束缚,坚定地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新征程。基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总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的阶段”的科学判断,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论证了全党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3]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其都是紧紧围绕着强国富民的中心制定的,既符合中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规律,又反映了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强烈愿景,有效弥补了过往一度只注重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而忽视人民生活改善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短板。

工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我国抓住全球化分工的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大量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加速推进城镇化,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化推进到一定程度后,高速工业化必然要转向以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为内涵的工业化新阶段。[14]进入工业化新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必然下降的“危”,也是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阶梯的“机”。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一条既能提高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又能降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面对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多层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将其他经济成分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变革为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快速提升了我国物质生产方式的建设水平。对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三)迈入新时代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化解各种艰难险阻,我国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经历站起来、富起来的两次飞跃后,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每一个时代的到来都是以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而实现飞跃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70余年的接续奋斗,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当前,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因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15]。为适应生产力变化,我国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企业外部到内部的深入推进的过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交叉持股、交互融合和多元投资,有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宏观体制建设与微观企业管理创新并举,吸引资本向新兴产业部门和科技创新领域有序流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难以通过创造社会财富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改革对象从关乎社会经济基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问题,推进到更间接但影响更深远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应当“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16]429-43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总目标统领下,为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明确了多个领域深化改革的分目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整体谋划,有利于增强各个领域改革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牢牢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其他方面改革提供强大牵引,同时解决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不适应性,推动实现各主体相互作用的综合效益的过程。

综观中华民族在救亡史中站起来、在探索史中富起来、在创造史中强起来的三个阶段,可以清晰看出每一个阶段的转变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发展到完善,以及人民群众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进程息息相关、思致相因。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使中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继而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坚定步伐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底气和信心。

三、发展维度: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契合人类进步大势

人类的现代文明起源于西欧资本主义,迄今创造出诸多文明成果,也异化出多重负面效应,并在向世界扩散的进程中形成了通往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和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立足于本国历史文化和实践变革探索出不同于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迁进程。作为其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封闭运行的“盲人摸象”,也不是对西方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把握历史规律和现实语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持续探索中建设并总结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融通的价值取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17]457从新中国成立后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到改革开放后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工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获取高速增长,再到当下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把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高度,是党和政府对现代国家本质和内涵认识的逐步升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18]114党正确认识和熟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摸索和提炼,总结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径。我国已经走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前半程”,当下已进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后半程”。[17]94在改革持续推进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革命、创新发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使其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全面领导力不断提高。

在长时段历史中把握历史的阶段性变化继而准确判断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前提。“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16]434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以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线展开的,以满足群众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标推进解决群众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6]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转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成为当下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的主要因素。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揭示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而非根本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部分质变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因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做出战略安排,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经过两个阶段,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改革开放后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到新时期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将对现实的考察与过去实践和未来发展串联起来,既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突出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注重把握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联,也注重在把握长时段历史时突显历史的阶段性特质,既以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阶段,也以全局性思维构建新格局基础。

(二)批判和互鉴相补充的理性态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形成于人类生产方式及交往方式变革的基础上。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111在唯物史观中把握“中国模式”的内生逻辑,可以发现其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形成的发展模式存在显著不同。首先,倡导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资本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打破了过去人类地方性发展的区域局限和对自然的崇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其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19]与这种追求片面发展不同的是,唯物史观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反对资本主导逻辑。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都大得多的社会生产力,也造成了包括人的畸形化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世界两极化趋势严峻等多重负面效应。“中国模式”并不否定资本具有的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反对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发展路径,主张通过强大的政治力量、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来驾驭和利用资本,使其充分展示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应有的“文明性”。

面对与西方典型发展路径存在的显著差异,“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16]11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时,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时,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20]因而,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需要同资本主义展开长期合作和斗争。一方面,就基本国情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面临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难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痛点等,因而博采众长具有客观存在的需要。西方更早步入现代化,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达国家会继续占据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制高点,以学习和借鉴的态度对待其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才能超越差异和分歧,解码自身独特优势,“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6]440。另一方面,面对资本逻辑主导下形成的霸权模式,要擅于批判、敢于斗争,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强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持续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全局视野

准确判断中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需要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整体把握,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行宏阔审视。迈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诞生500余年的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从外国到中国的探索,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到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通过深化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进步事业创造更多机遇。因此,“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21]。

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时代要求,普惠共赢是大势所趋。推动社会更进步是各国的共同追求,实现生活更美好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发展模式失衡,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6]200,“包容互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16]685。但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时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不绝于耳。面对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深入发展以及风险挑战的不断加剧,封闭、对抗、独占的企图必然导向零和博弈。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全局视野、整体推进需要突出系统谋划、目标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短期、中期和远景目标,紧扣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规律、消除分歧、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为我国迈上新征程、实现新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奋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聚的强大能量喷涌而出,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历史积淀和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中华民族复兴为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弄清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基础上,聚焦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路径,把握历史规律和现实语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解答民族复兴发展战略的时代命题,将民族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机融通,契合人类进步大势,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新历史
教师发展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