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依托:湘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特征及启示
2021-11-29杨琳琳袁志超
杨琳琳 王 硕 袁志超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古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既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属性,又具有实物所缺的文化属性。本研究的古村落是指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村。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其存在使得平时处于寂静状态的古村落因体育活动的开展而变得生动喧嚷。笔者文献查阅与田野调查得知,湘西古村落至2019年为止剩余90个,属于存留古村落较多的自治州,培育了湘西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淳朴的民族文化。[1]
1 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概况
1.1 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情况
在竞技体育与西方体育的热潮下,湘西古村落仍保持良好的原生文化环境,许多具有传统韵味的民族民间体育得以保存;在新颖科技与当代媒体的冲击下,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仍进行的如火如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颁布的建村〔2019〕6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显示,湖南省的401个古村落中湘西州90个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并且湘西州的每个省(市)均有分布,说明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态势。在湘西古村落中,不仅有丰富又不失韵味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有篮球、排球等现代体育运动,人们很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民族信仰是保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重要保障,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等;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等。这些宗教信仰与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他们源于宗教信仰、依托于宗教信仰,在推动湘西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实然状态
古村落文化是指以古村落为载体,与古村落共生、共存、共荣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古村落建筑文化、居民的传统思想文化、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各方面。[3]古村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双重性质,其文化内涵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展现。湘西古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的农耕文明与传统的思想道德等因素,通过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存在形式与其文化相互交融,又随村落的人火气息流传与发展。传统体育主要围绕宗教祭祀、游戏娱乐和礼节庆典等活动形式开展,这些活动所散发出的传统体育文化气息会融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古村落的规范制度、文学艺术、地理环境、礼仪道德、宗教信仰等文化合为一体,共同演绎湘西古村落民族文化魅力。
表1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统计
2 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2.1 宗教信仰的崇拜性、强化性
图腾与宗教在文化生成机制(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和社会运行机制(传统力量、思维定势和社会结构)的双重作用下,用于祭祀和娱神的舞蹈和竞技项目赋予了特殊的宗教仪式和图腾崇拜元素,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文化内核。[4]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古村落中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些直接来源于宗教祭祀,通过身体活动展示本民族的历史、道德、风俗、礼法、信仰等文化特征。苗族和土家族共有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都是源于对自然界与死亡的惧怕,如苗族的开山舞、司刀舞、苗族跳香;土家族的摆手舞、跳马舞,他们通过载歌载舞来祈求神灵的庇护,进而求得风调雨顺。通过举办这种仪式来寄托着他们崇敬先祖、求吉纳福的美好夙愿。在湘西古村落中,他们主要以村寨族群为聚集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宗教信仰的崇拜性力量极为强大,因此古村落传统体育可以试着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得以保留。
2.2 劳动生活的娱乐性、实用性
湘西州位于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脉中部,四季分明,冬暖夏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培育了湘西的农耕文化形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农耕文明不同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游走扩张心态,更多是一种稳定的群体合作。在农耕文明的熏陶下,促成了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的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生成。他们的存在和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在日常的生产劳作具有模仿性,如苗族的打泥脚主要是在劳动之余,用于恢复体力、调节精神、增进情感;土家族的高脚马主要源于日常生活,由于经济短缺、资源匮乏,高脚马具备了鞋的功能。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展示出了湘西古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娱乐性和实用性特征,这种文化离不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人们日常的经验总结。在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族群聚集的生活方式双重作用下,湘西古村落村民建立了稳定的心理构架,它扎根于民族民间体育,体现着古村落的文化风俗面貌。
2.3 节日民俗的鲜明性、互动性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以维系人们的情感交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鲜明并具有互动性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传承。湘西少数民族数量多且分布集中,为节日民俗的开展流传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湘西古村落的传统节日多样且特征鲜明。例如苗族的苗年、春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等;土家族的年节、花朝节、乞巧节、寒衣节等。在这众多的节日中又会举办名目繁多的传统体育活动,尤其在古村落最为典型。众所周知,古村落的传统节日通过以传统体育活动为载体,吸引居民共同参与,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娱生活,又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路径。
2.4 民族文化的传承性、流变性
古村落作为古村落文化的载体,其民族文化的传承、流变与古村落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湘西古村落民族文化浓厚的原因有这几方面:第一,湘西作为族群聚集的民族,宗教信仰较为浓厚;第二,湘西古村落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现代化冲击程度较小;第三,文化传承由父子传承、师徒传承正进行着多元化转变,顺应时代的潮流;第四,湘西古村落的生产方式、建筑风格、道德习俗、礼仪礼节等方面传统韵味浓厚,为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适宜的发展土壤。古村落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古村落文化的重要元素,在千姿百态的民族体育活动中,湘西古村落的每个项目都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祭祀到带有民俗性反映于日常生活的体育文化;在欢愉的节庆体育中折射出人们团结友爱、平等和谐的体育精神文化,他们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流变,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传承至今。
表2 湘西苗族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
3 对现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启示
3.1 打造具有生命依托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5]要做到活态传承首先是传承人的保护。湘西古村落中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以人的参与为活动基础,如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它是礼节庆典类舞蹈,是一种集体活动并且代代相传。因为有着传承人的存在,使得湘西古村落这些体育项目相对比静态传承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民族韵味更加深远,民族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其次是传承地的保护。任何一种事物要在其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湘西古村落作为传统村落,将其历史文化核心价值与其人文景观、日常风俗、情感道德相结合,在保留古村落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又对其非物质文化进行了保护与传承。可以通过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生态保护区,建立适宜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性活态传承。
3.2 厘清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关系,塑造民族传统体育新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具有与西方体育文化截然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和运动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东方体育文化。[6]湘西古村落中的体育活动主要是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融合以竞技为主的西方体育和现代体育共同发展。这给了我们对待外来文化新的启示:“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关系不应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两者相互交融,相互结合。”我们要在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吸收其它的优秀体育文化,厘清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关系,使民族文化在其生态环境下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生命力。这样,民族体育文化才不会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丧失生存空间,也不会因其历史悠久、文化脉搏深厚而骄傲自大,迷失自我。
3.3 推进内涵与形式起飞,提升民族认同感
内涵是通过形式所表现,形式又是表达内涵的载体,二者缺一不可。湘西古村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宗教祭祀类、生活游戏类和礼节庆典类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苗族的打泥脚和土家族的踩高跷,这两个项目的表现形式,其内涵却体现了农耕时期人们敬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形式相结合,使人们全方面的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内涵与形式齐飞,坚定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