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内涵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1-11-28冯庆林
冯庆林
文章从探究文化本义出发,论述文化软实力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中华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内在关系,探究中原文化精神的本质内涵,明确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真正源泉。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并探索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一、研究的缘起及文献综述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如今,中原文化在中国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处境非常相似,中原形象在中国与中国形象在世界的处境也有类似之处。中部崛起与中华复兴具有密切联系,这不仅是经济布局问题,还牵涉文化发展战略。如果说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复兴的象征,那么中原文化恢复生机活力也是中原崛起的标志。目前,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较靠前,文物古迹数量也名列前茅,而文化影响力却没有达到与此相匹配的地位。中原文化影响力停留在对过去的记忆中,并未真正从“物”的文化中走出来变成“活”的力量。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恢复中原文化的本质精神,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转变,是中原崛起的必备条件。
当前,学界围绕中原文化软实力这一议题展开广泛讨论与研究。归纳可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中原文化内涵。学者徐光春认为,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包括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等17项内容。学者程有为将中原文化视为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认为其具有根源性、融合性、延续性、辐射性等特性,其精神内涵是中国意识、大一统思想、中和思想、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奮发有为等。二是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学者王子今指出中原文明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转移之后,其影响虽然减弱,但中原地区的文明基础仍然能长期发挥作用,中原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历史合理性,是中原崛起的动力。学者范毓周认为中原地区保留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推动中原地区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新高地。学者舒坤尧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分析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融合碰撞的历史。他认为现代环境下,中原文化应该“走出去”,构建全国文化高地,促进中原崛起。三是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学者姚伊丹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原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指出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他认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存在品牌少、内容浅等问题,应该深入开发中原文化资源,拓展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学者王嘉文指出,近年来,中原文化传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中原地区经济崛起相比,其影响力相对滞后。创新中原文化开发保护机制、拓展中原文化传播渠道、打造文化精品以及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关键所在。学者赵壮道认为,传播中原文化应该开辟新路径,在全媒体传播、旅游品牌传播、文化品牌传播、名人名作传播、人文交流传播、学校教育传播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应该构建中原文化认同机制及有效传播机制。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原文化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开始增多,研究广度不断拓展,但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中原文化内在力量的源泉认识模糊。对文化的理解太过宽泛,仅停留在外在层面,未揭示中原文化“人文化成”的本质。二是热衷于总结中原文化性质。这种总结往往理论性较强,无法变成鲜活的力量。三是将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铸造视为传播问题。挖掘中原文化软实力资源,其根本在于“以文化人”,若仅将其作为卖点,则不可能长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原文化软实力资源的重要性,但这种资源如何变成鲜活的现实力量,有待进行深入思考。
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本质要求
文化人类学家将文化界定为“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认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但这种界定无法真正把握文化的精神实质。经过人类改造过的东西并不一定超越动物的蒙昧性,也不一定具备“人文化成”的意义。在中华学统中,文化本质是“人文化成”,是人禽之别的根本标志,是对蒙昧和野蛮的摒弃,意味着回归灵明不昧、通而不隔的本心。只有返至人心之大同,以“斯文”化除蒙昧,才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约瑟夫·奈将软实力看成“是国家或区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认为其是通过吸引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得到理想结果的能力。这一定义局限在吸引力上,并未触及问题本质。“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现代词汇,但其内容并不新鲜,古人以文德服人的观点早已揭示了软实力的本质。通过修饰而形成的吸引力虽然能得逞于一时,但却在人心中无根,不可能长久,而只有本于人心的感通力才能长久不衰。文化软实力应该从文化的本义中去体认。它不是造作出来的吸引力,而是本于道义和人文的自然力。回归人心之同然,以文德之教化除野蛮,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具备强大的软实力,其原因就在于此。
文化是人有别于禽兽的根本特性,其本质没有地域性,但形式有地域性。所谓地域性,就是顺应时节因缘的文德之教,是“人文之元”在不同地域的表现。文化表现形式有多种,但人文本质却是一不是二。脱离人文性,文化就成了“心外之物”。中华与“梗化”相对,是“人文地理”的合称,意味着开化,代表着“中正和平”。中华文化是人理之伦序,是有根有本的教化及礼乐制度,来自人心之大同。中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中华具有深厚联系,中原文化的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地域性是形式,而人文性是本质。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精神在中原大地上的体现,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文德之教。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大同小异的关系,在人文化成的本质方面是大同的,而在人文教化形式上存在小异。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正脉和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先进性、包容性和普遍性,为传承中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中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性特点,但其本质在于人文性。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本质就是发扬中原文化核心内涵,这是中华文化精神在中原地区的体现,如果中原文化仅作为口说笔论的对象,而与人的精神面貌无关,则无论采取怎样的宣传策略,都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并不仅是提升中原地区竞争力的问题,而是改善中原地区精神面貌、提升中原经济社会发展品质的本质要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依归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器物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是如此,其软实力资源都非常丰厚。然而当前挖掘中原文化软实力存在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器物层面的文化不断被开发,但精神价值层面的文化却不能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展现出来。例如,古代中原地区器物层面的文化被不断发掘并进行展览,但中原文化“人文化成”精神的现代展现却相对薄弱。二是中原文化软实力开发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中原文化之本的培养,急于打造品牌以及发展产业,不利于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彰显。例如,一些文化产业和文化景观项目的开發和传承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致使项目丧失文化底蕴,文化遗产失去了教育、教化的核心功能。三是中原文化未真正内化于人,仅停留在对历史文化的“考古”,对象化的研究大于侧身践行,尚未真正恢复生机活力。四是中原文化的传播理念老套,忽视内向传播,热衷于对外传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四、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需要挖掘中原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不是为了返回古代,而是返至人类共通之处,将文化的一贯性发扬光大。回到中原文化的经典,不是为了研究故纸堆,而是为了祛除内心的遮蔽,彰显人文本质、光明性德。无源之水难以长流,无根的文化也无法得到人们真正的认同。开发中原文化,目的是在现代环境中展现中原文化的精神实质,“返本开新”是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只有返本,才能真正顺应时代之变;只有开新,才能形成与时代相应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需要改善传播效果,根本在于将其变成内在的、强大的现实力量。如果没有后者,单纯依靠传播技术,只会适得其反。展现中原文化的内在力量,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才能促进中原文化真正“走出去”。
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寻血缘之根,还要寻人心之根,一切对策措施都应该依据以下内容展开。一是内外结合、内外统一。所谓“内”,就是发挥中原文化的化人作用,祛除内心遮蔽,彰显人文本质、光明性德;所谓“外”,就是改进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加强中原文化传播。明确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将中原文化的核心内涵讲清楚,在传播古代历史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原人民的精神风貌。二是将中原文化变成鲜活的力量,而非外在于人的“死物”。自身不能为文所化,而希望利用别人对历史的认同而获取利益,这种所谓的“软实力”只能停留在过去,不可能成为活的力量。采取积极的措施,让中原文化内化于人,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从而展现中原文化的内在力量。三是发挥中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改善社会风气。治理的本质是多元主体共治,而共治的基础是人人自治,发挥中原文化的“化人”作用,就能超越私人状态而成为“治理共同体”。四是在体悟中原文化本质精神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为一时之利而随波逐流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只有领悟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使文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A46。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香港“中原文化港澳行”恳谈会上的讲话[J].决策探索,2007(2):6-13.
[2]程有为.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简论[J].中原文化研究,2020(1):1-18+153.
[3]让厚重文化成为中原崛起的绿色引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座谈会摘要[N].河南日报,2012-02-15(09).
[5]舒坤尧.中原文化的文化融合与崛起之路[J].人民论坛,2020(7):140-141.
[6]姚伊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原文化传播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22):6+9.
[7]王嘉文.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12)61-65.:
[8]赵壮道.中原文化的传播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86-91.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