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疗及防治措施分析

2021-11-28张冉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张冉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34

摘要:兔病毒性出血症属于养兔生产中出现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俗称“兔瘟”,该病发作时间短,死亡率高,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寻找了导致本病发生的集中常见因素,概括了其流行病学,总结了其临床症状和主要病理变化,并就常见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若干诊疗对策以及诊疗注意事项。

关键词:兔病毒性出血症;诊断;防治

兔病毒性出血症自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市、县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至今,在我国所有省、市、县(包括我国台湾省在内)都有流行报道。随后,朝鲜于1986年开始报道,并于1987年在韩国开始流行。1986年意大利开始暴发,并在1991年前,相继蔓延至苏联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北美和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曾先后有暴发的报道。1995年在澳大利亚暴发。美国于2000年4月报道了暴发实情。本病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兔群出现大量死亡,危害极大,要特别注意控制。

1 病因

l)应激因素。兔舍周围环境的应激刺激,如兔舍环境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差、保温控湿不良等。

2)免疫问题。如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效价低、免疫程序不合理、防疫制度不健全、免疫操作不规范和免疫接种剂量不足,以及消毒不当、母兔免疫空白,防疫密度不能达到100%,存在人为的免疫空档等。

3)强毒感染。在临床实践中,已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的兔群,抗体水平虽较高,但仍然发病,正是由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多个血型或超强病毒株的存在所致。

4)其他因素。兔群中,部分兔因受体质、遗传、抗病力、环境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在接种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后,仅产生较低的抗体水平,故不能抵抗超强病毒的侵入而发病。未及时确诊而造成兔出血症的散播,暴发流行。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疫区的病兔和带毒兔是兔出血症的主要传染源。新疫区的发病,多因从疫区引进病兔或带毒兔所致。

2.2 传播途径

各种感染途径,包括口腔创伤、皮肤划伤、同笼接触等均可造成感染。

2.3 易感者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自然感染多见于兔、牛、猪、羊、狗、猫、鸡、鸭等。

2.4 发病年龄

差异很大,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或成年兔,2月龄以下仔兔,尤其吮乳兔多具有抗病力,极少发病或不发病。

2.5 高发季节

兔出血症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温较低的季节(初冬和春季)更为多见,温暖季节发生较少。

2.6 重要诱因

购进新兔、配种、剪毛,以及收购兔毛和兔皮的人员等,都可促进兔出血症的发生和流行。

2.7 流行形式

1)急发性兔病毒性出血症一旦侵入易感兔群,常呈暴发流行,几天之内,青壮年兔和成年兔90%以上发病和死亡。

2)散發性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兔群发病时,多呈散发性或慢性型,发病的特点是病程明显延长,并侵害幼龄仔兔。

2.8 其他特点

1)蚊、蝇等吸血昆虫可起到机械性传播的作用。

2)自然康复兔和人工感染耐过兔,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3)一般兔出血症在一个疫区内流行的持续时间多为6~13d。

4)在非疫区,兔出血症一旦传入兔群,2~3d即能波及全群,引起毁灭性损失,随后很快自行停息。

3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3.1 主要病状

1)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2d;人工感染时,多为12~72h。

2)临床类型根据其病程长短,表现为以下三种病型:①最急性型。病兔常无任何前驱的异常表现,突然倒地而亡,病程多在12h内;②急性型。多见于流行中期。病兔精神委顿,伏卧笼内,被毛粗乱,减食或不食,渴欲增加,多尿,呼吸迫促,迅速消瘦。孕兔多产死胎,有的还从阴门流出鲜血。病程多为1~2d;③慢性温和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或幼龄兔,还常见于注射过疫苗,但已超过免疫期的成年家兔。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1℃左右,从鼻孔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被毛杂乱无光,迅速消瘦,衰弱而死。多数病兔流涎,少数病兔前肢向两侧伸开,头抵笼底,有时拱背或瘫痪,多经5~6d后衰竭而死,少数病兔虽可耐过,但生长发育不良,尤其是耐过兔仍带毒,仍是传染源。

3.2 病理变化

1)呼吸道。病死兔呼吸道病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高度充血,呈暗紫色,即呈"红气管"外观。病死兔肺脏呈一致暗红色或青紫色,呈“花斑肝”外观。

2)肝脏。病死兔肝脏病变较为严重和普遍。病死兔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3)脾脏。病死兔脾脏明显肿大,有的可肿大4~5倍,一致呈暗紫色。

4)泌尿器官。病死兔肾脏明显肿大,切面发现髓质呈暗红色。病死兔膀胱积尿,充满黄褐色尿液。

5)心脏。病死兔心脏呈暗红色或灰白色,左、右心室高度扩张,心包和心内、外膜均散布数量不等的出血斑点。

6)病死兔胃内充满食糜,胃黏膜脱落。

4 诊断要点

4.1 类症鉴别

兔最急性型出血症主要侵害青壮年兔,病原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在临床上,有时易与下述兔病相混淆,故应注意区别。

1)巴氏杆菌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侵害幼兔。败血型病兔在24h内死亡,部分病兔不显症状而突然倒毙。

2)A型魏氏梭菌病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最急性型病兔突然发病,几乎不显任何症状,在2~3h内死亡,体质强壮、肥胖的兔发病率高,常在1~3h死亡。病程较长者呈现剧烈水泻,排黑褐色水样粪,并散发腥臭味。

3)大肠杆菌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急性型病兔在1~2d内死亡,死前剧烈腹泻,排带有大量黏液的水样粪。

4)沙门氏菌病病原主要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主要侵害幼兔和孕兔。

4.2 定性诊断

1)正确取材无菌操作,采集病死兔肝、脾、肾、气管环和心血等,其中病毒滴度以肝脏最高,其次是脾、肾和肺。

2)电镜观察无菌操作,取病死兔肝脏制成10%乳剂,经超声波处理、高速离心,收集病毒浓缩物,染色后,置电镜下观察,发现病毒颗粒直径32~36nm,无囊膜,表面有短的纤突。

3)病理组織免疫学显色法:通过病理组织免疫学显色法证实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抗原的存在,可选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记法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法等。

4)快速诊断法。可以选用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

5)排病试验。无菌操作,采集病死兔的肝、脾和心血等病料,划线接种于鲜血平板,37℃培养24~48h,均未见任何细菌生长。

5 防治措施

5.1 应急疗法

至今,兔出血症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对病兔可选用抗兔出血症高免血清。

5.2 防病要点

1)坚持自繁自养。

2)强化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兔舍、兔笼、用具及周围环境的定期消毒,严禁外人进入兔舍。

3)针对易感兔群定期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

6 诊疗注意事项

6.1 吸取教训

严禁兔贩子代剪兔毛和流动收购兔毛。

6.2 选择应用疫苗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对4组健康敏感家兔人工接种,进行免疫试验,免疫保护率依次为100%、75%和75%。

6.5 对比试验

兔出血症乳化疫苗安全可靠,且注射局部无肿块和炎症,免疫期可长达一年,免疫效果优于甲醛苗,从抗体消长动态看,乳化疫苗也优于甲醛苗。

6.6 值得提醒的事项

根据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凝集人类红细胞的血凝谱研究认为,除人类O型红细胞外,其他3种血型(A、B和AB型)的红细胞,也均可用于兔出血症的实验室诊断。

6.7 垂直传播

在自然条件下,兔出血症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6.8 重要建议

兔场最好定期对兔出血症Hl抗体滴度进行监测,并注意以下两点:

1)HI抗体滴度在1:16以下时,方可进行免疫,以免由于抗体被中和,导致免疫失败。

2)免疫前,应对兔出血症疫苗的效价进行监恻,当HI抗体滴度(血凝价)低于1:16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批疫苗。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