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报送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2021-11-28党照亮段理杰郝大玮魏未

河南科技 2021年27期

党照亮 段理杰 郝大玮 魏未

摘 要:按照碳核查工作流程,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提出了企业温室气体报送平台的应用需求,面向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气候变化主管部门三类用户,制定了碳核查工作的系统流程,并设计了平台的各项功能,包括用户登录、综合管理、核算方法与规则管理、企业数据监测与报告、第三方核查、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管理等,能够实现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主管部门的协同管理,有效提升了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温室气体;报送平台;低碳减排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27-0023-04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rbon verification workflow,and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practical 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enterpris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porting platform, and then formulates the carbon verification workflow system for enterprises,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agencies and competent departments of climate change. It designs the platform's various functions, including user login, integrat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methods and rules management, enterprise data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data analysis and mining, system management,etc. It can achieve the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user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s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Keywords:greenhouse gas;reporting platform;low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全球工業化进程的发展导致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从而引起了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1]。为全面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影响,各国于1992年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续又签订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补充协议[2]。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承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0%~65%[3-4]。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2017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5%[5],而工业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过程包括能源利用排放、能源加工转换排放和工艺生产过程排放等部分,其总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0%以上。如果工业企业没有重大的减排行动,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就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开展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全面掌握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采取节能减碳措施,实行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和减排目标。

目前在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中,企业需要首先进行自查,完成碳排放自查报告的编制,并提交到政府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分配第三方碳核查机构入驻企业开展“碳核查”工作。由于企业基本情况的不同、编写人员认知的差别、自查深度的不一致,各家企业的碳排放自查报告千差万别,数据可能与实际存在严重偏差,从而导致核查机构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因此,设计、开发一个能够实现企业报送、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主管部门实时监督管理的排放数据报送平台,规范了企业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的工作流程,减轻了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工作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平台的需求分析

根据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的工作内容,结合近几年碳核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平台的应用需求,并设计了相关的信息报送流程、系统用户设置、平台功能设定、信息数据模板、数据统计分析、相关附件导入和导出等,能够实现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主管部门的协同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的工作效率。

2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平台的框架设计

2.1 平台的整体架构

平台的整体架构基于B/S(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模式[6],采用SQL Server 2012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前台页面展示及客户界面功能采用ASP.NET配合JavaScript实现,后台业务逻辑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平台系统用户可在互联网条件下登录平台系统进行各项权限操作。

2.2 平台系统用户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平台的系统用户,分为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主管部门、系统管理员等四类用户。各类用户通过相应的登录界面进入平台系统,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2.3 平台系统业务流程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平台的业务流程包括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申报工作流程和企业排放报告报送工作流程两部分。

2.3.1 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申报工作流程。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是全企业碳核算统计范围内,对温室气体排放设施、设备及相关生产消耗数据统计的年度数据监测记录计划,监测数据将作为编制企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数据来源。企业于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并在平台中进行填报并上传;对于需要进行第三方核查的企业,主管部门将会分配核查机构进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核查,核查机构在平台上对企业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退回原上报企业,并在企业修改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后重新审核,对“审核通过”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进行确认,并将结果反馈至主管部门。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3.2 企业排放报告报送工作流程。企业根据上年度审核通过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按照平台填报要求,在平台中填报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在平台中自动生成企业排放报告;主管部门按照任务安排,将企业填报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分配给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碳核查”;第三方核查机构,根据主管部门分配的任务,对企业上报的排放报告进行资料審核并进行现场核查,根据核查结果出具核查意见;企业根据核查机构出具的核查意见,对现场核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关闭后,进行“核查填报”,生成修改后的电子版企业排放报告,并在线提交;核查机构确认企业提交的排放报告,编写碳排放核查报告,并在线提交电子版的核查报告;主管部门确定复核报告名单,对核查机构出具的核查报告抽取一定数量,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对报告进行复核,并出具专家意见。对复核不通过的报告,即专家对核查报告数据有异议的报告,返回核查机构重新进行核查;对复核通过的报告,即数据无异议的报告,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在系统中上传最终核查报告。对复核通过的企业的核查报告或未被复核的核查报告,作为最终核查报告系统保存。

企业排放报告报送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 平台功能详细设计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平台主要包括用户登录、综合管理、核算方法与规则管理、企业数据监测与报告、第三方核查、数据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3.1 平台用户登录

企业用户、第三方核查机构用户以及主管部门用户的账号和权限,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分配获得。用户进入系统分别通过相应的登录界面登入系统,从而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综合管理

3.2.1 数据报送统计。报送平台能够查阅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报告是否报送,统计分析各类报告的报送情况。

3.2.2 名录管理。报送平台能够实现对企业名录、第三方机构名录、主管部门名录进行管理,包括新增、查询、修改及删除等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同时,能够调阅出各年度的用户名录,查看历史用户名录。

3.2.3 进度跟踪。平台提供了进度跟踪功能,能够实现用户对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上报和审核、排放报告的填报和核查、第三方核查报告的上传、主管部门的审核等进度跟踪,实时掌握核查进度。

3.2.4 核查方式选择。平台针对企业与第三方核查机构之间设置两种委托关系,一类是由主管部门分配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进行核查;另一类是由企业自主选择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

3.2.5 报告催送。平台能够提供系统消息、邮件和短信催报等方式;能够实现到期催报功能,可以设置到期时间,实现催报信息发送、催报信息维护等。

3.3 核算方法与规则管理

核算方法与规则管理主要包括核算方法管理、排放因子缺省值管理和数据填报校验规则管理。

3.3.1 核算方法管理可实现对核算方法的动态维护管理,可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更新或发布的行业核算方法,及时更新维护填报系统,增强系统对核算方法更新的适应性。

3.3.2 排放因子缺省值管理,可实现对不同行业排放因子缺省值的动态维护,根据最新核算方法更新排放因子的缺省值。

3.3.3 校验规则管理,可实现对企业填报数据的实时校验,其中包括校验规则的选取、阈值设定等,还可以对设置好的各类规则进行查看及规则间的关联设置。

3.4 企业数据监测与报告

3.4.1 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填报。平台设计了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信息填报模板,企业用户可通过平台进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填报和上传。

3.4.2 碳排放数据的报送。平台按照各个行业的核算指南,设计了碳排放数据的数据填报模板,企业用户可选择相对应的行业数据模板,报送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数据来源等内容。

3.4.3 排放报告生成与提交。平台能够基于不同行业排放报告模板,自动生成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提供报告提交和下载功能。企业在确认数据无误后,能够将生成的排放报告在线提交。

3.5 第三方核查

平台能够实现第三方核查机构登录系统查阅企业上报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和排放报告,能够满足核查机构查看企业相应核查年份的排放数据。核查机构核查后,可通过平台填写核查意见,上传第三方核查报告等。

3.6 数据分析与挖掘

平台系统能够实现关键指标查询和定制维度分析两类功能。其中,关键指标查询可按权限查看各地区、各行业、各报告期的碳排放量数据。定制维度分析可根据分析需要,对总量指标、结构指标、综合指标、性能指标等定制维度进行汇总、趋势、对比分析,生成分地区、分行业、分排放源、分气体类型等不同维度的分析报告。

平台系统能够实现企业对系统中历年的数据进行碳排放量分析、结构分析以及综合分析。总量分析指标主要报告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各类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名情况。结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不同核算边界的排放占比和不同排放源的占比情况。综合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和单位产值碳排放的对标分析。

3.7 系统管理

3.7.1 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可在初次登录平台后,填报基本信息,包括法人代表、注册资金、注册地址、单位性质、所属行业、邮编、联系电话、平台系统联系人等,并在发生变更后修改基本信息。

3.7.2 数据备份和还原。平台可定时或按照工作需要,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备份;在系统数据破坏后,可将数据恢复到备份时候的状态。

4 用户权限分配

平台根据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设计并分配了其操作权限,如表1所示。

5 结语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为系统平台的实现提供了基础,能够实现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主管部门的协同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碳排放報告和核查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企业能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和碳排放数据的在线报送,第三方核查机构通过平台进行碳排放数据的初步核查,为现场核查做好有的放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核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碳排放状况,并利用报送平台对企业录入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及时发现问题并提早做出预测预警,为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同时,通过该平台可及时将最新发布的碳排放相关政策和工作安排,准确高效地“点对点”推送到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用户,搭建起主管部门与平台用户的沟通桥梁。因此,该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对进一步提升碳排放管理工作和服务水平,为下一步推广开展碳配额分配、碳排放权交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DANIEL A L, DILIP R A,朱希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相对贡献[J].地球科学进展,1991(3):72-77.

[2] 杜群.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述评[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3):236-257.

[3] 马忠玉,翁智雄.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2018(8):31-35.

[4] 巢清尘,张永香,高翔,等.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起点[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1):61-6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6] 储婷婷.基于B/S架构的网络化可配置综合测试平台实现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