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1-11-28张福贵袁盛勇

文艺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丁玲视域共产党员

张福贵 袁盛勇

在大现代视域中,现代中国是一个尚未完成即正在不断延展的存在状态,当代中国也就成了其不断延展的真实存在之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现代中国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而其从中共一大召开时仅有的50余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9500余万党员,其发展之迅速,之持续,其不断壮大的物质和精神伟力与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在,令人倾心感佩。

现代中国文艺离不开共产党的有力领导,而共产党员在文艺创作中得以多方面反映和塑造也就成了其中的必然一环。在现代中国文艺人物形象画廊中,确实出现了颇多可歌可泣的共产党员形象,其形象的塑造和建构具有历史性特征,是动态发展的,但也具有不少较为基本的共同性特征。比如在革命和建设、改革时期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和奉献,为了民族和阶级的解放,为了国家的真正独立,为了人民能够拥有更美好的幸福生活,这些可歌可泣令人惊叹的党员,往往都具有无比坚定的信仰情怀,这些都在创作中得到了较好表达。在百年黨史视域下的现代中国文艺之一部分,其实具有自身的精神文化品格,这就是现代中国文艺中的党的文学和文化特征。这在一定意义上既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亦有其民族性、人民性特征,而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又有可能具有新的世界性、人类性特征。所以,在尊重艺术审美的前提下,现代中国文艺的发展是有可能产生一种全新的超越性品格,值得文艺创作者予以实践和探索。在历史和现实中,共产党员既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一群,也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因而,如何在文艺创作中呈现其真实的人性和意识形态性,并且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是现代中国文艺发展至今的一个现代性难题,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文艺创作者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书写既要精雕细刻,又要大气磅礴,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具有艺术和思想魅力的经典。

本辑所刊三篇文章,值得一读。方维保教授在文中主要以“十七年”时期农村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为中心,阐述了当时文学场域中较为独特的正反两面共产党员形象的塑造,以及由此表征的叙述、审美和意识形态功能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都有力证明了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看似浪漫实则古典的美学精神。邱跃强在文中主要探讨了图像视角下延安时期共产党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在图像和文字的双重展现中,当时共产党形象具有非常朴素、乐观、平等和英勇等特征,值得铭记和发扬。杜睿在文中对丁玲建国前小说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塑造进行了较为细腻的探究,认为女性意识一直是丁玲创作中的显性存在,而革命意识则是支撑其创作的隐性动因,女性书写与革命书写从最初的矛盾、交集直至延安后期的整合、统一,在丁玲小说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塑造上得到了较为独特的表达。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丁玲视域共产党员
我心中的党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丁玲的幸福婚姻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