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的调查与改进建议

2021-11-28林晓刚李文卓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线下疫情课程

林晓刚 李文卓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广州 510520)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日益成熟,由于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高、师生比低和产品标准化高等特点和优势,以在线教学为主的互联网教育近年来得到全面发展。互联网教育在不仅中小学和成人被广泛接受,而且在高等院校公益性在线课堂和慕课(英文名为“MOOC”)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慕课为例,它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能让学习者得到完整的学习体验,同时结合整合思维方式,高校教学方法才得以革新。[1]然而,新冠疫情爆发前,线上教学只是作为现场授课的互补和备选模式。新冠疫情爆发后,线上教学成了保证学生学习和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有力手段。《指导意见》明确提出9项任务且要求采取政府指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在线教学安全平稳运行。[2]毫无疑问,新冠疫情促成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运动热潮对我国开放式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在线教育技术的进步,在教学思维转变和习惯培养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邬大光(2020)[3]从个人体验的视角和经历,探讨疫情期间推进国内教育应当促进“应急式”的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胡小平和谢作栩(2020)[4]建议学校应当重视对课程资源及平台的支撑、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王健(2020)[5]认为疫情危机下教师不仅需要扮演多重模范角色,而且教师的素养也需要提升转型。宋灵青等人(2020)[6]提出“教师-家长-学生”共同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精确在线教学方式+居家学习模式,可为提升学生居家的学习质量提供有效的途径,停课不停学要做好渠道、内容、监测、补救等保障。[7]

随着高校在线授课教学已步入正轨,及时对在线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经验总结和问题归纳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为后续可能存在的线上教学常态化改革与策略改进提供依据,也为高校采用线上线下O2O混合教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专业知识授课教学的灵活性起到借鉴作用。因此,客观评估和总结分析高校前期疫情教学的效果,对后疫情时期的高校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线教学效果调查组织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高校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将线下授课转至线上教学,这种突发“应急性”的应对措施虽然保证了基本教学需要,但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由于缺乏准备和在线教学方式培训,教师面临着在技术和教学观念方面的冲击,缺乏针对性的在线教学情境创新性设计。同时,学生作为授课接受主体在现场互动性不足时也可能影响学习效果。为了理清疫情前期在线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促进在线教学的改进完善,我们组织了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在线教学效果的网络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依托问卷星平台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在线教学情况组织实施了网络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内容设计的调查对象为全国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在线随机填写完成。我们设计了20个单选或多选题,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模块:基本信息、在线教学情况、在线教学效果反馈。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课题组于2020年3月20日-25日在朋友圈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和统计分析,并于2020年4月23日-5月1日在问卷星平台正式开通,共收回有效问卷1227份。

在线教学调查统计分析

在线调查群体基本信息。参与互联网在线调研的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其中男生500人(占40.8%)、女生727人(占59.3%);学生所处地区位于城镇的占比66.9%、位于农村的占比33.1%;大一学生占比39.3%、大二学生占比32.4%、大三学生和低年级研究生各占13.0%,其余为大四学生(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春季教学大纲中安排课程较少);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参与网络在线课程数量达到5门的占比89.7%以上。

在线学习偏好选择。从授课方式调查结果来看,由于每位教师选择的在线授课方式、授课平台不同,接受调查的绝大部分学生选修了5门以上课程并对各种授课方式有较深的体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受欢迎的授课方式分别为直播授课(68.6%),录播和慕课(31.4%);在线教学平台按照受欢迎程度,排序为:腾讯课堂(94.6%),腾讯会议(87.6%),其余为QQ/QQ课堂、在线慕课、雨课堂和钉钉等平台。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占比偏高,反映了直播授课方式更受大家欢迎,实时在线教学可以为师生营造共同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录播、慕课、在线研讨等授课方式要求学生提前自主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辅以在线直播讲解,看似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实际上增加了重复时间并压缩了学生自主消化时间,给学生造成一定压力。同时,对于部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而言,这些教学内容并不能在课前得到充分理解,因此在后续在线讲解互动过程中也很被动。从学生使用的教学终端类型来看,选择手机在线学习的同学高达88.8%。这说明,智能手机因为小巧便捷和易操作,成为了首选学习终端。但因为手机屏幕小,学生长时间在线学习,很容易造成眼睛伤害和学习疲劳。因此,条件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应交叉使用了电脑和智能手机平台。从调查结果来看,终端学习设备和网络保障良好。

在线教学课堂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7%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理解程度较高,即能够掌握80%-100%的知识点;64.9%的学生认为对知识的理解为中等程度,即能够掌握的知识水平在60%-80%之间;12.4%的学生认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偏低,只能掌握60%以下的知识。该调查结果表明,疫情前期的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堪忧,相对于线下授课质量而言,在线授课的教学质量亟待改善。此外,有趣的是,调查数据显示,有67%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相较线下传统教学而言并没有减弱,更有超过40%的学生认为在线课堂交流互动加强或显著。小范围的电话辅助调查表明,这是因为在线教学通过平台网络赋予了师生平等的话语权,教师聆听和关注学生的时间增加了,平时线下不爱课堂交流思想的学生在线上普遍增加了发言互动的信心,在线教与学的互动比线下更加畅通。

在线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线网络技术条件因素(如传输流畅度、画面质量和声音清晰度等)是学生感知到影响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占比83.46%;其次为学生自身(积极性、主动性、自制力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占比65.1%;第三个因素为,教师对在线授课方式的选择,例如直播、录播和慕课等,占比48.6%;第四个因素为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因素,占比41.1%;第五个因素为教师在线授课能力与技巧,如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技术掌握熟练度、在线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等,占比45.6%。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平台短时间内流量激增,服务器压力过大,出现系统宕机、卡顿、崩溃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在线教学的质量;此外由于学习环境转变成舒适的家,课堂教学秩序和学习压力感缺失,教师对学生的强约束力减弱等,导致部分自制力不足的学生学习效果打折扣。最后,除了客观和技术因素外,教师的教学方式选择和在线教学技能水平等主观因素也是提供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疫情后期在线教学的改进建议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前期疫情期间,尽管高校基本教学任务基本顺利完成,但跟线下教学相比,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反馈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从原因来看,首先,在线教学网络技术、终端教学设备和在线平台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其次,绝大多数教师在疫情之前并没有接受在线教学技术培训,授课前在线教学准备不充分、缺乏在线教学经验、不能创新性地进行在线教学方案设计等;再次,在线教学的劣势在该疫情期间凸显,由于无法观察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也不能及时互动讨论,在线教学的现场感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率比较低,且学生在非学习环境下接受知识也面临较多的非控制因素干扰。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务部门需要在教师授课和学生管理方面进行必要指导。针对以上经过调查后存在的问题原因,我们提出疫情后期在线教学的几点改进建议:

加强任课教师在线教学技能辅导和备课监督

在课前做好教学预案。第一,当网络畅通无阻时,教师应按照流程进行正常的教学,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第二,当网络卡顿影响教学质量时,教师应当设计好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问题,并通知学生观看备用的视频资料。等待网络恢复后开展对这些问题进行在线讨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第三,网络或平台完全无法使用时,教师通过QQ/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与学生保持联系,上传学习资料,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在线课程需要精心的教案设计、音频和视频内容等教学材料,以及技术支持团队。由于大多数老师在疫情之前都没有在线教学的经验。因此:(1)学校可以设置助教岗位。一方面,助教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技术方面的阻碍。另一方面,助教可以在课前与教师充分沟通课程安排与教学活动,课后为学生答疑提供咨询等。(2)学校要对教师在线教学的技能进行培训。另外,学校应组建在线教学教研组,建立网络教研机制。学校可以将同一学科教师分组,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优势,集体备课、各尽所能、协作完成、减轻负担,如骨干教师侧重教学、青年教师侧重技术。(3)学校要安排有关部门或相关个人,定期收集师生在在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及时改进。此外,学校还可以对师生在线教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树立典型、分享经验、推广做法。

加强学生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考勤管理与行为管理

在调研中发现,学生自身的因素对在线教育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与传统课堂学习不同,在线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因为在线授课使得师生的物理空间处于分离状态,从而削弱课堂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难免会导致学生出现茫然走神,或者学习终端在线而人不在线等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在线管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短期内有效的方法是,在直播中:(1)要求学生打开手机或电脑的摄像头。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面貌,从眼神等微表情,判断某位学生思绪是否在线,并适时提醒。(2)利用学生思考或者交流的时间,教师可以随机点名,以此避免学生疲劳走神。(3)教师可以布置练习、任务等,并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提交成果。(4)直播到某一适宜的环节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享相关学习内容,或者表演一个节目“助兴”,比如分享生活趣事。前者可以拉紧学生的神经,让其不敢分神;后者可以调动直播课堂的气氛。(5)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监管技术、家校合作等手段。长期而言,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如自主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反思能力。这些自主学习技能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

做好学生返校后部分核心课程线下二次补习强化教学

学生返校后,如有需要,教务部门可以对部分核心课程增加课时线下课堂补课。第一,已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应准确评价前期线上教学成效,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尽可能让所有同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顺利过渡到常规的课堂教学状态。第二,未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应在原计划周课时的基础上新增授课时段。新增授课时段可由任课老师自主安排。第三,学校学院应高度重视首次线下课程教学方案,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梳理线上学习期间完成的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学好的章节或知识点,应采用巩固讲授、重点复习、辅导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返校后的补课教学计划。最后,学校学院应摸清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返校的学生情况,安排任课教师提供讲义、PPT等教学资料,并结合课程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在线辅导。

疫情后高校O2O混合教育发展的思考

在线教育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千锤百炼后方能逐渐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扬在线教育不受场地约束、教学资源丰富的长处,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促进新时代我国在线教育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本次的调查,引发了我们对疫情后高校O2O混合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课程,在线教育优势显著。线下课程需要固定的场所,且教师与学生的数量有一定限制,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只能被一小部分学生享用。而线上教育不受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满足学习需求;同时,线上教育可以充分整合全网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然而,线上教育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教学效果不显著,教师在线教学的现场感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率比较低等。因此,线下课堂依然不可替代。从发展的角度看,线上线下相融合将成为教育行业的必然趋势。科学有效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将对教育的实效性带来质的蜕变。

加强在线教育资源投入。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线教育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大部分学生在这些城市能得到更好的在线教育环境。但三四线城市、城镇及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在线教育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鉴于线上教育的优势,在三四线城市及城镇地区继续发力线上教育,可以平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

加强在线教育的监管。总体来看,政策整体对在线教育持鼓励发展的态度——2019年9月底教育部联合十一部门颁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但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还要求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加快线上线下教育融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并鼓励在线教育企业在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建立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促进科研与教学实现良性互动。随着在线教育在整个教育行业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各个在线教育细分领域应该制定更加科学的监管政策,这将有助于解决在线教育行业原本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用户信任度低、过度营销等问题,从而提升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在线教育各个细分领域逐步规范化、体系化,将促进在线教育行业进入快速奔跑的合规运行时代。

猜你喜欢

线下疫情课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战疫情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