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心模式的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2021-11-28张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8期
关键词:重症护理人员实验组

张婷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与心脏瓣膜退化、心脏内部细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因素有关,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病因复杂且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近些年,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重症心脏瓣膜病患病率逐年攀升,该病患者治疗难度大,患者在治疗期间受疾病影响生理、心理均可出现较大改变[1]。双心护理模式基于双心医学,该医学理念在强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精神心理问题,从患者主观感觉出发,落实相关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基于双心模式的护理可提升患者预后效果[2]。本研究行常规护理模式以及基于双心护理模式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按照是否采用基于双心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32例患者基于双心护理模式,对照组32例患者未基于双心护理模式而行常规护理模式。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确诊重症心脏瓣膜病且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近6个月非首次入院接受系统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2)确诊精神疾病患者;(3)意识功能障碍患者;(4)难以正常言语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如实告知患者诊断结果,并遵照医嘱给药,给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开展对症治疗。

1.2.2 实验组行双心模式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评估: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时,在伴有自身不适症状的同时伴有睡眠障碍、恐惧、紧张或悲观厌世等负面情绪。

(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落实常规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聆听患者倾诉,介绍既往诊疗干预成功案例,赢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此外,在主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年龄合理选择称谓,可选用亲属称、职衔称、职业称或姓氏称。同时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落实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每日查房与患者交流,可采取问候式开场方式,例如“您今天感觉怎样”;关心式开场方式,例如“今天降温,您要多加点衣服,别着凉了”;夸赞式开场方式,例如“您今天气色不错”。

(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用平和的语言,结合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健康宣传手册、专家视频资料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同时在沟通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神贯注,保持目光接触,并适时反馈,勿打断患者发言,同时尽量使用平易质朴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4)行为监督: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诊疗期间护理人员结合患者诊疗配合依从性,适时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若患者抗拒临床诊疗,应结合患者病情,间接提醒患者配合临床诊疗护理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避免当众批评患者。

(5)改善病房环境,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无家人陪伴,同时对病房环境陌生,病房内相关监护设备发出的声音均可对患者心理造成刺激,致使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入院时即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科室管理制度,禁止患者及其家属大声喧哗,同时在夜间将病房内灯光光照强度以及监护设备声音响度调低。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干预7d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以症状自评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总指数1-5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以心血管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hine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ardiovascular patients,CCQO)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1-154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包填塞、心力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n(%)方式用以表述的计数数据,行χ2检验,±s方式用以表述的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χ2/t值P值项目性别 男女平均年龄(岁)原发心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心室心脏瓣膜病合并小左室心脏瓣膜病合并冠脉疾病其他0.802 0.063 0.0951.086 0.0950.992实验组(n=32)16(50.00)16(50.00)68.52±1.52 10(31.25)8(25.00)11(34.38)3(9.37)对照组(n=32)17(53.13)15(46.87)68.51±1.54 11(34.38)8(25.00)10(31.25)3(9.37)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7d后SCL-90量表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降低,且低于干预7d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7d后CCQO量表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升高,且高于干预7d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tSCL-90评分=10.083,P<0.001,tCCQO评分=11.375,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tSCL-90评分=10.211,P<0.001,tCCQO评分=10.208,P<0.001。

组别 例数(n)SCL-90评分 CCQO评分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32 32干预前3.28±0.11 3.24±0.12 0.241 0.085 7d后0.83±0.08 2.11±0.11 11.281<0.001干预前84.52±4.18 84.58±4.15 0.681 0.181 7d后133.75±4.38 102.05±4.35 12.275<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病情危重,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在遵照医嘱落实相关诊疗护理干预措施的同时,应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入院治疗时由于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同时在周围陌生环境的刺激下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3-5]。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忽视疾病对患者心理精神造成的影响,双心模式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落实常规护理以控制心血管疾病病情的同时,从患者心理状态出发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同时采取沟通技巧以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病房环境,改善陌生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刺激[6,7]。赵乐临床研究显示应用双心模式护理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4%,显著低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8]。本次研究与赵乐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应用双心模式护理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此外,本次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7d后SCL-90量表得分均降低且实验组该量表得分比对照组低,CCQO量表得分均升高且实验组该量表得分比对照组高。

综上所述,对重症瓣膜病患者应用双心模式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重症护理人员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急诊科护理人员同情疲劳研究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