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护理车的规范化质量管理实践
2021-11-28吴均媛陈正红
吴均媛,王 蓓,陈正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泌尿外科;2.护理部,江苏南京,210028)
2010年全国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床边护理车成了护士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最早使用床边护理车的初衷是为了将护士站前移,使得护士能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床边护理车作为联系治疗室、护士站、病房之间的枢纽,改变了传统的以护士站为中心的模式[2],既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但目前在临床上仍存在以下现象:①护士仍然频繁地奔跑于病房与治疗室之间;②床边护理车物品摆放杂乱,容易导致输液错误的发生;③消毒隔离执行不到位,存在感控问题。因此,床边护理车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基于6 S管理理念[3],开展了规范化质量管理活动,旨在提升床边护理车规范质量管理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共有96张床位,主要收治患者为冠心病、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等,住院患者约350例/月,危重症患者130例/月,护理人员36名,其中本科学历4名,专科学历32名。
1.2 方法
1.2.1 科室成立床边护理车质控小组
护士长为组长,1名治疗护士和3名总责护士为组员。治疗护士负责护理车物品摆放图纸的设计,配备荧光笔1支、手电筒1个,每天跟踪检查;责任护士负责车子的维护和保养;护士长和治疗护士制定床边护理车质量督查标准,并且承担随机检查任务。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质控组长为护理部主任,副组长为消毒隔离组组长,组员为消毒隔离组成员4名,定期检查。
1.2.2 床边护理车的护理方案
1.2.2.1 统一标识管理:所有标识统一制作,银色亚克力(Acrylic)材质,标识上字体为大黑体,15.20 mm×18.21 mm,制作后统一粘贴于床边护理车的左上角。
1.2.2.2 依照结构图,按需摆放物品:架子:放置清洁物品,如级别护理牌、饮食标识、输液篮筐等,分类清晰,有标识。护理车顶面:放置配置好的大输液,无菌治疗巾覆盖;抽屉第一层:无菌物品(留置针、贴膜、输液贴、输液器、采血针、头皮针、棉签等),有标识、基数;抽屉第二层:无菌物品(注射器、预充、无菌纱布等),有标识、基数;抽屉第三层:清洁物品(根据科室情况设置);抽屉第四层:清洁物品(如宣教单、血压计、听诊器等);抽屉第五层:清洁物品(看护垫、病员服等)。护理车左侧:手消液、使用后的输液袋(黑色垃圾袋);护理车右侧:锐器桶、黄色垃圾桶(放置输液器、针筒、棉签等)、黑色垃圾桶(用于摆放外包装等生活垃圾),桶上标识清楚(见图1)。
1.2.2.3 定岗定责,责任到位:责任护士每天依照结构图,按需摆放物品,要求进行分层、分物品摆放,治疗每天白天使用前检查东西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摆放准确,白班下班前半小时擦拭、清洗床边护理车,检查滑轮性能,补充车内备用物品。
1.2.2.4 强化管理:分层标识管理床边护理车内物品使护理车管理更规范,制定护理车用品、物品清单:治疗班护士根据床边护理车标识区域结构绘制各物品放置示意图,统一悬挂在护理车上,便于责任护士清点和摆放,护理车内物品全院统一摆放顺序、基数,粘贴统一标识,标识清楚数量一致,易于取放,避免出现轮转护士新入科室后不知晓物品摆放位置的现象。科室组织学习和落实整改。床边护理车实行专人管理,每日清点、补充护理车内物品,按要求摆放,每日下班前责任组长检查物品是否相符,护理车有无荧光残留等。护士长和质控组员每周检查,以督促护士按新标准执行,确保床边护理车里物品摆放符合消毒隔离要求;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抽查。
1.3 效果评价
1.3.1 床边护理车的管理和物品摆放规范性
参考相关文件对护理用品消毒隔离要求设计了自己的床边护理车评价标准,分别从护理车管理和物品摆放两大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管理为满分为40分,共七个项目,第一到四项、第六项满分各6分,第五项和第七项各5分;物品摆放满分为60分,共十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均为6分,总分90分为合格分,由消毒隔离小组成员负责,连续3个月不定期对科室床边护理车进行抽查24次,根据每次检查分值折算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
1.3.2 护士对床边护理车内物品摆放的熟悉情况程度
床边护理车实行规范管理前后,针对科室床边护理车内物品的摆放、每日清点,护士长分别抽查科室新护士、轮转护士、定科护士共20名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熟悉程度,每日清点床边护理车点物品的时间等。
1.3.3 床边护理车规范前后完成治疗耗时
分别对120次治疗进行跟进,使用手机里秒表计时器进行计时,以取治疗物品、更换输液为例,实时记录了护士由治疗室到病房完成治疗的时间和护士由床边护理车到病房完成治疗的时间,此项调研由科室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床边护理车的管理和物品摆放规范性
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后,床边护理车的管理评分由原来的(28.10±6.10)分提高为(35.10±8.90)分,物品摆放评分由原来的(45.30±6.10)分提高为(55.40±8.30)分,总得分由由原来的(73.40±6.10)分提高为(90.50±8.60)分。
2.2 护士对床边护理车的熟悉程度
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后,护士对车内无菌物品的熟悉程度由原来的80.35分提高至100分,对车内清洁物品的熟悉程度由原来的75.56分提高至98.67分,每日护士清点护理车内物品的时间也较前缩短。
2.3 床边护理车完成治疗耗时
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后,护士完成治疗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取出物品的时间由原来的(6.51±1.29)s缩短为(4.15±1.31)s,更换输液的时间由原来的(18.76±3.81)s减少至(13.43±2.81)s。
3 讨论
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隔离规范。传统床边护理车管理方法中有以下不足:①标签不是很清晰,有些是随意手写的,有些是打印出来的,外观上看欠整洁,而且有些字迹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抽屉上没有标识标签。②虽然要求当班护士下班前要进行车子检查,比如护理车是否清洁,有无污渍,滑轮是否上油,能否推进自如等,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护理车有荧光残留,不符合消毒隔离规范要求。可是相对应需要完成的一些护理车管理措施并没有相对应的考核标准,所以无从考究。③护理车里面的物品摆放杂乱,并没有明确的摆放区域要求,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未分开放置每日清洁执行不到位,例如护士为了更换输液方便,常规将输液袋(瓶)放置在车子的最上面,违反了消毒隔离规范要求。④因为管理没有明确要求,所以护理车里每一件的物品摆放比较随意,基本上都是根据治疗班护士自己的习惯来摆放的,不利于物品的拿取。本次规范化质量管理活动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全院的床边护理车进行规范化管理。绘制护理车的三维立体图,打印发放至各科室,统一车外标识,以及标识的字体及大小,制定车内物品摆放顺序清单,避免了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的混乱放置,使车内物品摆放一目了然。科室每日固定责任护士维护和保养,治疗班护士在护理车上进行荧光布点,每日下班前使用荧光笔进行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快速手消的应用使护士能不间断执行多个基础护理操作[4-5],在做到节省操作时间的同时,也满足了消毒隔离的要求。
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实施前的床边护理车床边护理车的使用率不高,无专人管理,形同虚设,每次检查仅固定到每星期中的1天,未做到精细化、系统化,取用完用物后不能及时补充。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实施后,全院的床边护理车外部结构及车内物品摆放完全相同,清晰明了的物品摆放有利于新护士对车内物品的熟悉和记忆,新护士入科后一个星期进行“找物品”考核,成绩较前明显提高。对于轮转护士而言,最大的困惑是科室环境和物品的陌生感,全院统一床边护理车物品摆放后,轮转护士可以很快地适应和融入科室,更好地投入临床护理工作。床边护理车备齐了所有用物,规范了物品的放置,熟悉床边护理车内物品后,满足了护士床边护理的物品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巡视病房,拉近了护患距离,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从而提高了服务的满意度。
床边护理车的规范化管理,使护士在护理上(以取物品和更换输液为例)的时间明显缩短。护士在床边工作,还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输液情况,当患者需要更换静脉输液时,护士可立即在多功能护理车里取输液瓶进行更换,按顺序摆放的输液袋,节约了护士的时间,也杜绝了拿错的隐患,在减少床边呼叫铃的响铃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压力[6]。由于管床护士在患者身边,增加了与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的时间,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得到提高,护理工作也得到了临床医生更好的认可。随着“优质护理”在临床的推广,在缩短时间的同时,护士可以更好的运用ISBAR沟通模式[7]在患者床边工作,以“心中有病人”、“我是责任护士”的服务理念为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床边护理车规范改制活动满足了消毒隔离的要求,同时也为护士提供了便捷、高效、灵活的床边护理工具,为患者提供了集治疗、护理为一体功能制整体护理,不仅使患者得到实时、有效的护理,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得到患者及家属、医生、护士的好评[8-9],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