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2021-11-28李红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发展

李红松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发展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28)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人这句话告诫全党要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1]113。他还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2]。目前,学界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方面却鲜有学者论及,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些尝试。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与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与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无中华民族文明史和斗争史,企图摧残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二是虚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企图扭转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一)虚无中华民族文明史和斗争史,企图摧残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虚无中华民族文明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历史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从欧洲的“文艺复兴”、美国的“新教伦理”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我们都能深刻体认到历史的连续性,体认到历史永远是继往开来的。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却不顾已经经历的历史事实,把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股脑地归结到历史和传统上去,借口实现现代化或追求现代性,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而虚无中华民族文明史,污蔑中国人“奴性”十足,视中华民族为“丑陋”和“愚昧”的化身。

虚无中华民族的斗争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历史虚无主义者宣扬“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否定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所有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比如,他们把中华民族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称之为“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妄评太平天国运动“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指责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破坏大于建设”,等等。然而,世界近现代史的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反封建斗争以及西方国家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对于西方国家曾经历的这些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历史虚无主义者们不去反对,却偏偏纠缠在中华民族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上。他们想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却绝口不提西方国家是怎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或者是仅仅看到了西方国家的“改良”道路,却绝口不提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带着有色眼镜,把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视为正义的、进步的,却把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进程中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视为非正义的、落后的、破坏性的。导致这种错误历史观的深层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西方文明是先进的,而中华文明却是走向没落的文明,历史将终结在资本主义,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不明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这种表现所导致的可能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直接来讲,它会消解文化认同,挫伤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摧毁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本来讲,完全虚无历史遗产和民族文化则是要彻底除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植入西方社会的遗传基因。

(二)虚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企图扭转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在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一种错误政治思潮,其根本目的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和苏联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企图从根本上否定落后的东方大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成果。苏联解体的原因有苏共自身建设的问题、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和平演变”、苏联模式的负面影响等多个方面,但是苏联解体绝非“十月革命原罪”,十月革命所开辟的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合目的合规律的。苏联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就,苏联模式对苏联解体当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苏联模式作为一种体制,它只是制度的实现形式,这些负面后果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致。历史虚无主义者却污蔑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迷误”,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抹黑苏共历史。他们企图通过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和苏联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否定落后大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当性,进而完全否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所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通过向苏联学习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成果。

——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污蔑伟大领袖。与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否定相似,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成就,对伟大领袖极力诋毁、抹黑。他们认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应该以欧美为师,选择社会主义是误入歧途;指责革命只有破坏作用,竭力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战的历史功绩,并把内战责任完全推给中国共产党。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改革开放前30年所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捏造事实,以偏概全,把支流放大为主流,用“一部荒唐史”来定论、污蔑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他们还以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为名,妖魔化伟大人民领袖, 把中共党史说成“阴谋史”。这与前苏联所发生的虚无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行为以及国内外虚无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思潮如出一辙,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还以“还原历史”为幌子,以“戏说”“恶搞”等方式,诽谤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抱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以“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方式,颠倒黑白,为慈禧、李鸿章等反面历史人物翻案,颂扬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所谓的建设成就,美化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与殖民历史。

——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统一性,要么用改革开放后30年否定前30年,要么用改革开放前30年否定后30年,其真正意图是完全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改革开放所处的关键历史节点,竭力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导致当前社会转型期种种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根本不顾中国国情,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234;无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潜能及其对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贡献。针对现实社会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者开出的药方和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没有什么两样,他们极力宣扬“彻底私有化”“宪政民主”“多党制”“普世价值”,实质是公然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虚无主义的这些表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以纠“左”为名推动形成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余波。之所以这波思潮并未完全退去并大有沉渣泛起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理论基础上讲,主要是由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不可否认,从国际上讲,历史虚无主义形成和存在的渊源有后现代主义因素的作用,但在国内其主要根源则是唯心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充斥在源自西方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中,毒害着人们的大脑,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产生怀疑。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唯心主义历史观还裹挟着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终结论”等与历史虚无主义合力发挥作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另一方面,从现实根源来讲,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毕竟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中是会逐步予以解决的,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借此推波助澜。同时,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一些西方国家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不仅在经济和军事领域里处处设置障碍,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也极尽分化中国之能事,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提供种种支持,企图瓦解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始终存在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相信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2]。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和脱离这个立场,否则就会出问题。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有上述种种表现和危害,说到底是因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忘记和脱离了人民大众立场,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首先必须要站稳人民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始终在确证着人民群众的强大主体力量。在阶级社会里,人民群众虽然创造了历史,却无法共享社会历史发展的成果,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成果都被剥削阶级窃取了,或者说,阶级社会里的社会发展是以剥削阶级为中心的发展。多数西方国家虽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工人受剥削和被异化的现实却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而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改变。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是始终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毛泽东同志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857,“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3]848。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三座大山”被推翻,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4]25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3继而又提出了以共享发展为核心和归宿的“新发展理念”,以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扶贫开发贵在精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既合目的又合规律,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有力驳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前行4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确实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避免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故意混淆视听、颠倒是非、放大问题、歪曲问题的实质,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甚至否定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需要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

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宣传者、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真正明白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自觉增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完善相应的制度,不断把真正乐于且有能力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吸收进宣传教育队伍;健全相应激励机制,为宣传教育工作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注重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和管理。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尤其是诸如微博、微信等还具有微型化、简明便捷、多维性、跨时空跟踪等特性[6]。作为一种现代技术,网络、论坛、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有利于宣传教育的同时,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提供了舞台和避难所。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必须在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新媒体管理,始终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始终使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度警惕,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新媒体无处遁形。

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更加注重推进党的建设。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要加强党的建设,推进自我革命,解决好党员干部“为谁掌权用权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人民有真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少基层党员和群众反映,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 ”[2]这里面不仅有方法和能力问题,也有立场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才能站稳人民立场,在促进发展中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而更为有效地消除杂音,铲除历史虚无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2]马克思主义观点涉及面广,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但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蔓延及其危害,迫使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理论批判,而要进行彻底的理论批判,最为根本的还是要阐明唯物史观为什么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人民基于本国国情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不仅关涉价值问题,更关涉真理问题。

(一)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出现之前,存在着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机械决定论等形形色色的历史观,这些历史观都由于不能真正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特别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生产的基础性作用而无法达到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591。经济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状况、性质、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状况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类社会从低级社会形态到高级社会形态的演替进程。与此同时,经济因素虽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但政治、文化、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各民族交往状况等对社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发展因而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从低级社会形态到高级社会形态的演进趋势是不容置疑,但其具体发展进程和实现方式又是复杂多样的。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演进的5种形态,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抽象,是社会发展总趋势的逻辑再现,并不是任何国家的社会发展都要依次经历这5种形态,并没有否定各个国家社会历史演进和发展的多样性,相反,恰恰是以丰富性与多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那些把社会主义称为“早产儿”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是不理解社会发展的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懂得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只要具备特定的内外部条件,就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8]436,直接跃升至社会主义阶段。那些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没有信心的人,以及一看到社会主义遭遇了挫折就预言“历史终结”的人,除非别有用心,就只能显露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无知,也可以说,他们是历史唯心主义者或机械决定论者。

我们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丝毫没有否定主体选择的能动作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50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295。与自然界不同,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不是盲目力量作用的结果。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四重关系,正是这些关系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发展规律,历史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和展开。因此,主体选择性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特征。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客观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由诸种因素所决定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性质,为主体选择提供了可能性空间。社会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能动地创造性地根据客观历史条件,分析和判断相互作用的诸种因素和力量,在可能性范围空间内,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利益的选择,由此推动人类自身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

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本身就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而历史虚无主义,或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借此否定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演进;或否定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轻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或直接攻击历史唯物主义是机械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显然,这些都是站不住脚的。况且历史虚无主义缺乏牢固的理论根基,充斥的不过是直截了当的断言或谬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认清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的虚伪性、欺骗性、危害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面前,洞穿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才能在重大关键历史节点上,自觉带头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做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的正确决策。

(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西方国家相继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的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并相继演绎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大国崛起的历史画面。拉美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移植,特定时期也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业绩。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开启和实现的现代化却是以对内残酷剥夺工人与对外疯狂殖民为前提和支撑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无疑是本国工人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泪史。“拉美陷阱”的出现也进一步表明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日渐严重。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虽然起到过非常进步的作用,但也由于“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而在逐步失去其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

资本主义开启了“世界历史”进程,和大多数其他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于1840年之后也被迫卷入这个进程,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是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的救亡图存之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反对残酷的殖民者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正义正当的运动,即便都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了,但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否定和污蔑则是毫无道理的。洋务运动是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正常反应,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不能挽救日益衰朽的封建统治,更无法使中国人民摆脱被殖民的命运。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成果被封建势力所窃取、军阀混战等则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在中国确立起来。蒋介石国民政府虽然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但由于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而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选择了改革开放,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在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功绩不容否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曾有过失误,但这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也不能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抹黑领袖人物的借口。至于那些碎片化解读和娱乐性消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历史的做法,则是不值一驳的。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封建主义内部改革和改良道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复辟帝制之路,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等,都无法完成带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巨任务,最终都被人民抛弃了。中国人民之所以坚定不移地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于其他阶级各自的历史局限性根本无法完成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代表,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使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仅是人民能动选择的结果,而且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生发和展开的,而中国却并非如此。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其次是由于中国重农抑商文化传统的影响,这与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所秉持的文化格格不入;再次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保守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保守的封建统治者并不乐于发展资本主义,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又无力对抗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还因为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当时的中国有了新的选择。这些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一定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却置这些历史条件于一旁,妄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偶然。究其原因,正如我们早前所述的,是由于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历史进程的丰富性多样性之间以及历史进程的确定性与跨越性之间的关系,从而陷入了机械决定论的窠臼;或者是因为他们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把自己所熟知的马克思晚年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思想高高悬置起来。同理,中国人民放弃苏联模式,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此的否定,也犯了相同或类似的错误。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立场是前提,观点是支撑,方法是运用[10]。马克思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向现实转化的路径,看待和对待历史虚无主义,一定要运用好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按照辩证法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有效抵制和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不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半截子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不是黑格尔的精神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对待对象;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切实把事物看成是过程的集合体,用联系和发展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就能深刻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在国内凭空产生的,而是和国外各种错误思潮有一定关联的;它不仅关系到局部,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还可能演化为全局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现在,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如此观之,我们才会更加认真严肃地积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危害。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善于从变化中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客观事物,善于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上把握客观事物,善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有效指导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但是,进行理论创新,不能让历史虚无主义钻空子;解放思想,更不是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当前来讲,做到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采取必要手段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必须面对现实问题,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从严治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对外坚决反对霸凌主义,加强合作共赢,积极贡献解决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奋斗下去,历史虚无主义就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发展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新历史
教师发展
历史上的6月
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