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水平提升的策略
2021-11-28□肖鹏
□肖 鹏
目前,我国正步入大数据时代,在此环境下诸多行业发生重大变革。当下,很多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发现了大数据时代蕴藏的巨大价值,意识到电视节目的传播不应局限在电视上,所以踊跃地与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合作。但这也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下电视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电视节目对观众吸引力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热衷度逐渐降低,很多电视媒体未能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了解观众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和观众形成有效的互动。
电视台所掌握的用户IP地址数据等信息虽然多,但对探索受众群体兴趣喜好没有任何帮助,其需要提高对数据的甄别、判断、运用、分析水平。
2.欠缺大数据技术人才
大数据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技术含量较高,它需要由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去操控和应用。但目前的电视领域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不足,缺乏数据人才储备。不具备技术过硬的团队,无法凭借大数据技术对电视节目实施创新。
大数据跟人才密切相关,大数据行业没有人才的支撑走不远。我国传媒行业大数据应用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足。
3.电视节目受众被严重分流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获得较大发展空间,大众获得数据信息的方式不断增多,可以从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上获得所需信息。另外,社交媒体凭借大数据技术了解受众的浏览习惯,同时还可按其喜好,进行节目推送。利用电视节目获得信息的人逐渐减少,黄金时段节目收视率也大幅降低。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电视流失了更多的观众。
4.电视节目时效性不够强
如今,信息传播者可利用互联网直接在网上发布信息,受众能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相比电视节目,其获得信息的速度要快得多。例如,在微博上发布一则消息,关注这个账号的人就能立刻得知,和发布者进行互动。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较为烦琐,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导致信息时效滞后。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高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水平的策略
1.依据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指导电视节目创作和营销推广
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工作人员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对目标观众进行精准定位,从而高效运用现有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编辑创作,以满足观众需求。怎样构建节目框架,从哪种角度切入,运用何种叙事模式,想完美解决上述问题,均需后期制作人员对素材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在确保逻辑合理与节目真实生动的前提下,参考收集的相关数据,利用剪辑技巧来展现出最好的节目效果。
大数据时代,受众在媒体平台上各种行为都被数据记录,在高度发达的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中,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兴趣极易被记录和追踪,经过系统的分析,形成用户兴趣、用户标签,这些精确测算所得的用户需求将成为个性化新闻产品推荐的基础。
2.强化逻辑思维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人员应提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各类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对新闻素材进行可视化的呈现,让受众对信息一目了然。与传统电视新闻的呈现方式不同,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必须做到动态的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大量数据组合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发现数据隐含的价值。
3.鼓励原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应鼓励制作原创节目,建立有利于原创节目发展的社会环境。各广播电视机构要把节目原创作为自主创新工作的核心,特别注意提高晚间时段自主原创节目播出比重。电视台也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革新电视节目的评价标准,在奖励政策上向原创优秀节目倾斜。在不同主题不同领域开发多样态、差异化的节目,力求电视荧屏丰富多彩。
4.注重培养大数据人才
传媒从业者与人和社会打交道,以整个社会为思考对象,对人对事有特殊的洞察力,因此媒体需着力培养大数据时代的媒体专家;让编辑记者尽快了解大数据,掌握各种算法及数据分析方法,懂得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解剖社会问题,分析民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培养媒体数据工程师,拥有这样一批人才,电视媒体才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广大观众对电视节目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后期制作作为决定电视节目高效传播的核心要素,应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兼容艺术与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处理画面素材,确保电视节目的有用性、鲜活性和趣味性,进而强化电视节目传播力与艺术展现力。